基於心理模型的語用推理假說論文
基於心理模型的語用推理假說論文
一、 引言
矛盾修辭是指把兩個看似意思相互矛盾的詞語結合在一起,用來描述事物、表達觀點或說明道理的一種修辭方式,其特點是透過將互相矛盾的詞彙巧妙地聯絡在一起,來突出事物的特點,表達意味深長的思想感情。
過去對矛盾修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修辭、翻譯、語用、語義方面,如從修辭學角度分析矛盾修辭的定義、特徵和分類,從翻譯的角度討論矛盾修辭的翻譯和理解,這些都屬於描述性研究。隨著認知語言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語言學家開始從認知的角度對矛盾修辭進行研究,如運用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論進行分析,把矛盾修辭分為表層-深層結構和並列結構,用概念整合理論構建一個心理空間訊號輸入和合成的圖式。2007年徐盛桓提出"基於心理模型的語用推理"正規化理論,該理論不僅可以很好地解釋轉喻、隱喻、雙關、謎語和腦筋急轉彎等技巧性話語,而且一些流行語和結構式的話語也可以透過這一理論得到合理解釋。
本文以"認知連續統"為原則,把"基於心理模型的常規推理"應用到矛盾修辭這一具體的語言表達方式中,希望可以就矛盾修辭理解機制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二、 矛盾修辭格的語義特徵及分類
我們可以將矛盾修辭格用XY來表示,X是修飾語,Y是中心語,X和Y有直接的說明和被說明、修飾和被修飾的關係。X和Y在字面意思上存在衝突卻可以共存,這是因為X所描述的特徵是Y表徵物件的屬性。X之所以可以用來修飾Y並在深層統一於X,是因為和Y的自身屬性相關,Y自身屬性被表達主體所選擇。
從語義關係的角度可以把矛盾修辭分為兩大類,即反義關係和準反義關係。反義關係中的X和Y是嚴格意義上的反義關係,如"雅"和"俗","大"和"小","老"和"童","聰明"和"愚蠢";準反義關係中的X和Y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反義關係,如特定語境下的"紅白喜事"中的"紅"和"白".從形式的角度可以把矛盾修辭劃分為緊縮型和鬆散型。緊縮型結構整齊,X和Y緊密相連,如"老小孩"和"小大人",鬆散型的X和Y中間間隔有其他詞項,如"鳥鳴山更幽"裡的"鳴"和"幽".相比較而言,鬆散型的矛盾修辭搭配的隨意度更大,而緊縮型的矛盾修辭形式更緊湊,排列更整齊,在口語中更容易固化,使用的範圍更固定。本文擬以"老小孩"和"小大人"這類緊縮型的矛盾修辭為研究物件,來解釋其運作機制。
三、 基於心理模型的語用推理假說
"基於心理模型的語用推理"的成立建立在三個假設基礎之上:日常交際中的一切話語都是在意向性的指導下進行的;所有的話語表達都是不完備的;話語表達的理解與生成離不開常規關係。對於話語的理解和生成的基本觀點包括三點:基於常規關係的推理機制;人類知識的類層級結構;顯性-隱性和自主-依存分析框架。下面結合這三點與矛盾修辭理解機制相關的理論進行概述。
(一) 常規關係
就本體論而言,常規關係即事物自身或者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涵蓋有各個方面,如社會、文化、物理、化學等等,後來作為人們認知事物的新工具為語言表達所利用。在話語的理解中,常規關係體現為隱性表述的具體內容,對話語的顯性表述進行補足或闡釋,使話語得以理解為相對完備的表達,達到交際的目的。
就說話人而言,各種修辭格的使用體現說話人講話的一種效率原則,即儘可能用少量語言來表達,而聽話人在理解話語時需要儘可能地擴充套件,其基礎就是常規關係。再如,人的整個生命期需要經歷不同的成長階段,它是客觀存在的,成長的不同階段之間是相互聯絡的,上下承接的,也是一種常規關係。
(二) 有關範疇的相鄰連續統
所謂範疇,即對世界各種事物現象描寫時所涉及的類別,它涉及到心理模型中"類"的知識。分類的發生,要建立在假設人腦中存在有依賴常規關係相互聯絡的知識級。在具體的言語交際中,人們使用的並不是抽象的範疇本身,而是其具體意義。如,"樹"是人們熟悉的一個範疇,但它的抽象概念只存在於人大腦的認知中,並不是一個看得見的具體物體。在不同的語境中,"樹"的具體所指也不同。人們平時所說的"種樹",是指整棵樹立在土壤裡,"伐樹"是指把樹的樹幹砍倒,"澆樹"是把水倒入樹的根部,"剪樹"是對樹的樹葉進行修剪等等。這些動賓短語中,都出現了同一個範疇"樹",但其顯性表述中所蘊含的隱性表述卻不相同。在我們的認知體系中,"樹"作為一個範疇可以被理解為一個領屬的相鄰連續統,其中,"樹"是統領成分,樹的構成部分,如,樹幹、樹枝、樹葉、樹根等,是被統領成分,它們是分佈在連續統上的點。在不同的語境中,顯性表述"樹"具體所指向的隱性表述就是對連續統上分佈點的恰當擷取。在話語交際中,描述一個事物或事件時,我們的認知注意力集中在對一個範疇裡選擇一個恰當的定位,即所擷取與具體語境相契合的'定位。見圖1.
(三) 顯性-隱性工作框架
在語用學上,Grice以"原則"為思維模式的正規化對日常話語進行理解,徐盛桓特意避開這一正規化,認為語用理解是同日常一般話語沒有本質區別的"認知連續統",並參照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基於心理模型"的語用推理假說。本文主要研究的話語生成框架可用圖2來進行表示。
該理論的基本內容為:說話人的話語表達是不完備的,是顯性表述,它是從大腦中要表達的相對完備的意思推衍出來的,說話人的意向是相對完備的,屬於隱性表述,說話人的話語表達藉助相鄰/相似關係,在意向的作用下,使話語成為相對完備的表達。
(四) 矛盾修辭與相鄰連續統
對於緊縮型矛盾修辭"老小孩",我們已經假設其表示式為XY,其中兩個義項分別表示為X (老) 和Y (小孩),而說話人想要表達的意思為Z:
具有小孩子某些特徵的老人。在這個矛盾修辭格中,X和Y是顯性的,單純透過字面意思無法看出其意義,它們的表達是不完備的。為了被聽話人所理解,成為相對完備的表達,還需要其他成分進行補充。說話人的意向性是隱性成分,可以透過相鄰連續統與不完備表達建立聯絡,並對其進行補充,實現由不完備到相對完備的轉化。
在"老小孩"中,所謂的相鄰連續統為何呢?就字面意思來看,X和Y相互映襯,即"老小孩"中的"老"和"小".每個人在年老時,回顧自己的一生都歷經過這些階段,"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兒童-嬰幼兒",這些過程由時間聯絡起來構成一個人的一生,即每個階段都是相互有聯絡的過程中的一部分,不同階段之間是相鄰的關係。在話語表達中,大人包括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小孩可以被用來指嬰幼兒、兒童和少年這些階段的孩子。"老人"和"小孩"之間存在著自然聯絡,它們是一種相鄰的關係。格式塔理論中,相鄰的事物總是傾向於被看成一個整體。在話語交際中,我們的認知注意力集中在根據具體語境選擇一個恰當的定位,"舉止幼稚"、"說話孩子氣"等特點得以突出,因此,"老小孩"能夠被用來描述一個具有小孩子特徵的老人。可以用圖3表示。
四、 結語
在日常交際和文學作品中,矛盾修辭的使用俯拾皆是,說話人用矛盾修辭來實現特定的交際目的,聽話人根據語境可以成功獲取其內在涵義。
這一言語交際的背後隱藏著認知機制的參與。本文以"基於心理模型的語用推理"假說作為理論框架,在矛盾修辭的理解機制方面進行嘗試研究,發現找出相關範疇的"相鄰連續統"及對隱性含義進行恰當定位是理解緊縮型矛盾修辭的關鍵。隨著認知語言學及心理學的發展,相信對於矛盾修辭理解機制的研究會更加科學可信。
參考文獻:
[1]Crof,W.,Cruse,D.A.Cognitive Linguis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陳望道。修辭學發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徐盛桓。自主與依存[J].外語學刊,2007(2)。
[4]徐盛桓。基於模型的語用推理[J].外國語,2007(3)。
[5]徐盛桓。隱喻為什麼可能?[J].外語教學,2008(3)。
[6]徐盛桓。成語為什麼可能?[J].外語教學,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