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約理論視角下的高校學生資助育人模式論文
心理契約理論視角下的高校學生資助育人模式論文
高校學生資助管理工作關係到民生,關係到教育公平和社會穩定,關係到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大局,是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高校在建立和完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上採取了諸多有效措施,較大程度上緩解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經濟壓力。但是,新形勢下高校資助育人工作也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如少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身上等、靠、要現象嚴重,感恩意識薄弱,社會責任意識缺乏等。隨著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解釋力度不斷增大,學生主體的內心思潮產物試圖排除外在的價值觀念為自己的立場鋪平道路,甚至這種慣性的思維定勢給我們提供了一種介於社會和心理之間的“良心選擇”。
一心理契約視角下的學校和被資助物件
“心理契約是組織行為學中的概念,它反映員工和組織之間在僱傭關係中彼此應付出什麼,同時又應得到什麼的一種主觀的、內隱的心理約定,蘊含著雙方彼此之間對於相互責任和義務的期望和認知。”[1]如果說資助育人是一種新型教育本體論的基礎,並從某種特定的理論框架內找到自身的單純的經驗的話,那麼心理契約將是一個動態的抽象環境中的精神概念。將這一理論融入到高校資助育人層面,我們可以說,心理契約融合了學校和學生實體之間的特殊反映活動。
1資助育人特定的內涵
對當下的高校和實體特定者來說,資助遠遠不能解決自身的某些缺憾,這種想法不是任意性的排斥某種事物,而是更加強調學生對自我世界和自身之間的認識程度,目前,學校對於貧困學生的資助圍於物質的直接為總體思路,從精神到經濟進行有概念和合理的佈置,這樣就使得我們學校的某種群體的社會責任賦予個體之間的生存處境的考驗,這就要求學校為貧困學生成長提供物質保障和精神支援,搭建全方位實踐平臺,最終實現貧困生的全面發展。
2學生資助心理意志的'規範
對學生的資助是強調那些符合人的生存需要和被我們日常行為描繪的某種特定的處於核心位置的心理價值訴求,這種有限性的訴求是構成學生期望心理的體現方式,學生對於學校的教學和管理體系中涉及到傳統時代情感的哲學賦予是一個不斷辯證和變化發展的邏輯延續,這將有助於從實踐教育管理的角度來探討學生的物質傳統概念不同於情感訴求的多元心理,這些心理需要是和學生在受資助時期的特定生存境遇分不開的。學校從群體的道德觀念和倫理束縛來找到與之相關的五個維度: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性;自強自立意識;努力拼搏意識;誠實守信意識;感恩和社會責任意識。透過這五種之間所產生的差異性來找到適合學生成長中的有用觀念的物質和精神經驗所託,它更加突破了傳統條件下的理論框架體系。
二資助育人中引入“心理契約理論”的現實意義
在社會人文關懷環境下,擺脫一切抽象的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認同價值,來構建良好的心理契約,能夠使學校和貧困學生全面清楚地瞭解並較好履行彼此的義務,這樣的心理期望雙方能更好地實現。心理契約是對學生期望的積極引導,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為基礎。因此,激勵學生在接受資助之後努力拼搏、不忘感恩、不忘責任的主要因素就是學校能夠有效地滿足被資助學生的期望和需求,這樣從另外一個方面詮釋了增進社會自身的認同度,符合時代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1心理契約能豐富被資助學生的精神體驗
它強調主體和客體的情感雙向互動,透過對學校資助責任的兌現可以衡量貧困生自身的行為,這種衡量是架構在對傳統和現代知識體系的認同價值上和群體新構的某種行為的合理性上。在忠實於學校、教師與被資助學生之間的關係上,不同的客體所依賴的是對於現實和未來的主體的人文關照,在進行有效管理的同時,建立比單純的經濟資助管理及教育更深層的情感關係顯得尤為重要。
2心理契約能有效激發和挖掘被資助學生的內在能力
建立心理契約,對於提高被資助學生的積極主動意識、努力拼搏意識、感恩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有重要意義。透過構建心理契約,被資助學生不斷反思自己,在潛移默化中,被資助學生逐步將學校對於自己的期望和自身的進步和發展比較,找到自己的差距,並且透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使自己不斷與學校的期望值接近。
隨著高校內涵型建設的深入推進,構建心理契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被資助學生的具體形象的感知,從而達到激勵他們的目的,使他們在基本生活獲得保障的基礎上,鞭策自己不斷努力前行。對於高校學生工作系統的工作人員而言,構建心理契約視角下的資助管理模式有利於提高資助管理工作成效,進而實現資助育人的最終目標。
三心理契約視角下資助育人模式的構建
構建基於良好的資助育人模式的心理契約是以雙方心理期待的存在為前提的,一切有價值的理論經驗將隨著資助的物質體系落實而變得更加飄渺,這種飄渺不是靠資助政策的外延來解決的,是依賴於學生對於實用心理理論的統一價值判斷推演出來的。在良好的資助育人心理契約中,雙方的心理期待是受到兩個不同的實體來互相影響的:學生、資助群體。只有互相最大化地滿足雙方的心理期待時,心理契約這時候才能構成與形成多元的價值和意義。同時,在構建心理契約型資助育人模式時,應充分考慮受助群體的心理要素的發展。
1制定合理期望目標
期望效用的發揮依靠個人與社會、校園環境的交融和並進。我們要激發個體學生的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將其置於社會主義社會核心價值觀念體系之內。“高校資助育人工作應指導學生根據家庭和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目標與期望,明確學生需培養的能力。將育人工作貫穿於資助的全過程。”[2]這就要求我們的資助政策是建構在追求、創造內在個體意志上的行為,表現出濃厚的資助直覺意義。
2建立內部競爭和激勵機制
高校應在資助專案中建立適合本校學生髮展的物質延伸理念,從各項獎助學金申報、稽核到動態跟蹤,建立創造性的內部競爭和個人發展激勵機制,排除一些對實現個人的資助價值造成障礙的制約體制,並在實踐中找到提升學生認知度和聲譽的規則和制度,如國家獎學金申報答辯制度、助學成才典型人物評選、優秀學子宣講團等,在教育引導的同時也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個體自身生命價值的實現。
3融合學生自律與社會規則
在大學校園中,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是實施資助育人心理契約的優質土壤,其主要價值就在於強化與體現資助價值在學校這個大環境下的生存狀況和對社會文化的反映。個體資助需求的滿足不僅體現了某種社會功能,而且體現了某種社會意義上的文化認同和時代認同。從學生的自我管理到學校多樣化的獎助及相應的懲戒形式,將更加融合個體的自律與社會的規則,學校對於被資助學生的期望轉化成為被資助學生的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做人做事的標準,最終學校與學生的心理契約的交集達到最大化。
4搭建發展型資助平臺
以平臺為基本中心點注重資助育人的質量和心理滿足,注重物象的自身所體現的意義,從而將這種壓力轉化成對於社會中的動力運作,實施“受助-自助-助他”型的發展型資助模式,如大力開展學生資助政策及資助成效宣傳、鼓勵學生勤工助學、設立校企合作實踐基地,同時儘可能將部分獎助學金和義務勞動或志願服務相結合,建議受助學生參與一定時間量的學校和社會的義務勞動或志願活動,培養學生自立自強的品質和感恩奉獻的精神。
心理契約既屬於學生個體和社會本體的物質需求,又與中國當下的社會文化息息相關。它是學校資助管理的一種新模式,以滿足學校與被資助學生雙方的心理需求為出發點,是學校與被資助學生之間存在的一系列的雙方相互期待的總和。透過關注和了解被資助物件的行為和心理活動,並且深入分析,得出相互的期望情況,心理契約視角下的資助育人模式得以建立,進而對受助學生今後的心理和行為進行預測,為我們在新時代探尋人文倫理教育增加一些合理和適合形式的詮釋和正規化,最終達到對被資助物件心理活動和行為進行超前管理和積極調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賈清.心理契約視角下的大學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河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