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概念圖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論文
如何利用概念圖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論文
【摘要】概念圖是一種學習、創造、合作、評價的工具,由美國康奈兒大學諾瓦克(J.D.Novak) 教授等人透過研究兒童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如何利用概念圖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他認為概念圖是培養兒童發散性思維的最佳工具。由於低年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如果教師能引導他們學會使用概念圖,並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發揮概念圖的作用,就能提高其學習效率,幫助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鞏固舊知、認識新知。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蘆荻西小學"跨越式"課題實驗小組嘗試在語文學科中使用概念圖進行教學。在實驗過程中,我們發現概念圖可運用到低年級的拼音教學和識字教學中,且效果較好。實驗班學生對字、詞的分析、比較、歸納能力比普通班學生要強。在中年級實驗班中,嘗試在閱讀教學中運用,使學生把握文章主要脈絡的準確性有所提高,提高了閱讀的整體水平。
在整個小學階段,兒童的思維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需要經歷很長的過程。低年級兒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體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看問題也比較淺,要求低年級學生指出概念中重要的、本質的東西,常常比較困難。他們的思維活動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與面前的具體事物或其生動的表象聯絡著,他們的知識少,經驗不足,方法欠缺,發散性思維水平也較低。隨著知識經驗的不斷增多,從中年級開始,學生才逐漸學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由於受定勢思維和習慣的束縛較少,他們經常會出現異想天開的新奇念頭,如果引導得法,就能讓兒童的發散性思維在低年級階段實現加快發展。概念圖的使用,就是培養兒童發散性思維的最佳工具。因此,如何有效、得當地利用概念圖進行教學,就成為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研究方向。
一、相關概念
概念圖是由美國康奈兒大學諾瓦克(J.D.Novak) 教授等人透過研究兒童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在概念圖逐步的應用過程中,形成了概念圖教學法。概念圖教學法是利用概念圖這種視覺化的語義網路表示方法,將某一領域內的知識元素按其內在關聯進行組織呈現和意義建構的一種教學法。
概念圖又可稱為概念構圖或概念地圖,概念圖的圖表結構包括節點(又稱結點)、連線和連線詞3個部分,節點就是置於圓圈或方框中的概念。連線表示兩個概念之間的意義聯絡,連線可以沒有方向,也可以單向或雙向。位於上層的概念通常可以引出好幾個知識分支,不同知識領域或分支間概念的連線就是交叉連線(又稱橫向聯絡),交叉連線常常形成方向性意義,也是產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之處。連線詞是置於連線上的兩個概念之間形成命題的聯絡詞。如圖1所示:
概念圖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測定學習者已有的知識,所以它是一種評價的工具。後來,人們發現作為工具的概念圖,同時也是學習、創造、合作、超媒體設計、課程和教學設計的工具。教學者和學習者如果掌握了製作概念圖的技能,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和學的水平。奧蘇貝爾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觀點是有意義學習。為了使學習有意義,學習者個體必須把新知識和學過的概念聯絡起來,且新知識必須和學習者現有的認知結構產生相互作用。有意義學習能使學習者認識概念之間的關係。在概念圖的完成過程中,需要圍繞中心節點(知識點) 進行擴充套件,在擴充套件的過程中勢必要回憶舊知識,聯絡新知識,並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絡,聯絡的過程就是新舊知識間同化或順應的過程,從而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建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實現有意義的學習。因此,概念圖就是一種學習的策略和元認知策略,能幫助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提高反省認知,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
由於低年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弱,不是所有人都能獨自使用概念圖而達到有意義學習的效果,因此,採取小組合作學習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倡導的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而有限的課堂時間始終是教師要面對的現實。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精心安排,把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作為合作學習的內容。在學生分小組開展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和促進者,需要觀察小組成員的活動情況,深入小組裡,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使學生逐步熟練掌握概念圖的操作,讓自主學習的效果得到跨越式提高。
二、概念圖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1. 利用概念圖鞏固舊知
Novak研究概念圖的初衷是用來幫助學習。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要記住知識、懂得意義,那麼,新知識就應當與現有的知識結構整合。概念圖的作用是促進這個過程的形成,這是因為概念圖可以把整合的過程清晰地呈現出來,並使學習者看到概念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在學習中使用概念圖的學生,在較長一段時間以後,其知識的保持效果會超過不用概念圖學習的學生;用畫概念圖和看概念圖學習的學生,他們的知識面也比用死記硬背來學習的學生寬,且更容易解決問題。研究人員還發現,當學生試圖用圖來表示知識的理解時,他們最肯動腦筋。
結合我國現行的語文教學情況分析,如"課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雷雨》一文,寫了自然界的動物在雷雨中的表現,所以在識字教學中要聯絡課文的內容,找出中心,教育論文《如何利用概念圖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筆者設計的關於"蟲字旁"的概念圖如圖2:
優等生輕易聯想到4 個或更多帶有部首為"蟲"的字,而學困生往往只能想到2~3個。這時候,優等生便成為學困生思維開拓的引導者。學困生牢記優等生的回答,加上自己想到的,共記住了5~6個帶有部首為"蟲"的字,在下一次學習中遇到相同的問題時,就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這對於學困生來說,多學習2~3個帶有部首為"蟲"的字就是一種進步。透過不同學生的各抒己見,學困生在優等生幫助下,達到求知的目的。優等生在幫助學困生學習的過程中,也能使自己的知識變得更具條理性,使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同時,他們在合作交流中,受其他同學的啟發,思維更加開闊、敏銳,因而更有利於培養創新能力。由此,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2. 創造性地運用概念圖,不斷拓展認知
兒童時期是想象力表現最活躍的時期,兒童的想象力是兒童探索活動和創新活動的基礎,一切創新的活動都是從創造性的想象開始的。兒童思維發展正處在直觀動作和具體的形象思維階段,抽象的邏輯思維剛剛萌芽,知識經驗欠缺,這就決定了兒童只能進行直觀的、具體的、形象的、缺乏邏輯性的創造。與成人相比,兒童的創造力仍然處於較低水平,而概念圖的使用則使知識之間的聯絡更直觀。
在實際的教學中,由於學生剛接觸"概念圖"這一理念,所以筆者一步步引導學生使用這個圖表,幫助他們形成初步的印象。例如,在"課標版"語文教材二年級上冊《北京亮起來了》一課中,筆者設計的掌握與"火字旁""光亮"有關的概念圖如圖3:
當小組合作學習開始後,小組成員展開討論,要求組員間交流的內容不能重複,當組員需要別人的幫助時,可以根據其他組員的回答而繼續展開自己的思路。學生可以各種形式完成圖表,可以根據以往的知識進行歸納,在想不到答案的情況下,也可以透過查書本、字典等完成任務。這些都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學習方法,教師應該給予鼓勵。而在訓練一段時間後,就可以讓學生沿著教師給出的思路,繼續擴充概念圖。例如,學生用"燒"字進行一字組多詞、詞語接龍等練習,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嘗試讓他們自己動手畫簡易的概念圖,逐步引導他們根據課文內容畫出以文章內容為節點的`概念圖。
3. 完成概念圖的過程需要有良好的合作關係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人都應該有不同的責任,這樣才能使小組裡的成員都動起來,讓每個人都能嘗試,體驗快樂和責任。
合作學習特別強調在小組活動中每個組員的個人責任,以實現小組成員之間的良好互動和合作,要使學生認識到,他們不僅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還要為其他同伴的學習負責,也就是小組成員之間必須互相依存,互相協作。
比如,在《北京亮起來了》中,出現以"亮"為主題的概念圖,讓學生擔任不同的角色:組長,負責安排(組織好) 每位組員的發言順序,確保每位組員都有機會參與到交流、討論中,而且不限制發言的次數。學生可以說出若干個部首為"火"的字,也可以說跟光有關的詞語,還可以兩種都說;記錄員,打寫的速度快,負責整理組員的發言,把交流的內容快速打寫在留言板裡;彙報員等記錄員整理好小組成員的發言後,在班裡作彙報。小組成員分工負責各項學習任務,共同實現小組目標。學生所擔任的角色在一段時間後進行輪換,使每個學生都在不同的角色中掌握不同的技能。
4. 概念圖在教學反饋中的重要體現
為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達到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境界。對小組學習的評價應貫徹小組為主、個人為輔和評價過程與評價結果相結合原則,使學生進一步明白小組學習的意義,從而更好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以分數為標準的傳統總結性評價對於現代教育來說有許多弊端,作為一種補充形式,形成性評價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很多實踐探索表明,概念圖能夠成為形成性評價的有效工具。
教師透過觀察學生完成概念圖的過程,瞭解他們的學習進展和思維發展情況,以便及時修改教學策略,也可以作為總結性評價的工具。在瞭解學生學習狀況的過程中,有效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形成性評價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評估,透過多種方法瞭解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和需求,著眼於學生潛力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不斷自我完善與提高的機會,有助於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
概念圖也可以成為有效評價學生對某一知識領域認知水平的工具。在《雷雨》中,學生寫到"螞、蟻、蛇"等字和"蝴蝶、蜻蜓、蟑螂"等詞語。能想到這些字、詞,表明學生對概念意義理解清晰,在他們的大腦中,已經有意識地把這些字詞進行組織歸類。
在完成概念圖後,由每個小組的代表發言,向全班同學展示小組作品,學生針對每個作品進行評價,有些作品缺少知識點或是知識層次出現問題時,則根據同學們的意見加以及時修正,達到作品實時地共享、交流。這種做法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只有老師才能看到、批改學生作品的形式。
概念圖是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能力的一項技術,教師可以藉助它歸納和整理教學思路。由於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強調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概念圖裡的學習任務由組內成員共同分擔,不同的角色完成目標內容,從而促使整體進步。儘管學生的能力、性別以及任務的性質等方面存在著差異,但是透過參與合作學習,學生都有了更多的責任感和義務感,相互之間也更加關心,問題就變得容易解決,他們會互相鼓勵並互相促進,力爭完成任務,以達到小組的目標,在互相學習中還能不斷學習別人的優點,反省自己的缺點,有助於進一步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潛能,使大家在共同完成學習中,不斷提高學習能力與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朱學慶。概念圖的知識及其研究綜述概念圖的知識及其研究綜述[D].寧波:寧波大學初等教育分院,2014.
[2] 史愛榮,孫宏碧。教育個性化和教學策略[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3] Joseph.D.Novak & D.B.Gowin.Learning How to Learn[M].New York and 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