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倫理思想的起點及其現代意義論文
康德倫理思想的起點及其現代意義論文
摘要:道德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物件,目前理論界多注重硬性研究,缺乏對道德元倫理思想的分析,因此,對道德形而上學理論進行謹慎的梳理,尤其對康德道德倫理思想體系的梳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正所謂正本清源,基本倫理難題和倫理矛盾也都被暴露或揭示,只有把道德形而上學這個根本源頭梳理清楚,才能使整個倫理體系大廈更加牢固。道德基礎問題是康德倫理思想的基點。康德倫理思想在現代不僅沒有死去,反而有待進一步深入地研究,因為康德倫理思想注意到了人生、人的理性的雙層追求,並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力圖將它們統一於整個先驗哲學之中。
關鍵詞:康德;形而上學;道德;現代價值
康德思想的重要性在當代理論界是眾所周知的。形形色色的現當代哲學思想在不同程度上都淵源於康德,自由、主體、實踐理性、善良意志、意志自律以至“絕對命令”,在康德那裡是相通的概念,正是這種獨立於客體的概念,給道德奠定了基礎。在康德純粹理性所劃分的學科體系中,道德形而上學是作為倫理學的純粹部分而存在的,它關注的是人的終極目的,涉及的是人的全部使命,體現的是人的高貴和尊嚴,所以它優越於人類理性的任何其他追求,而其他學科都要為這個最高目的服務,也成為整個康德倫理思想的起點。
一
康德的思想,如日本學者安倍能成所說:康德“在近代哲學上恰似一個處於貯水池地位的人。可以這樣說,康德以前的哲學皆流向康德,而以後的哲學又從康德這裡流出的”。康德思想研究早已經是一種“顯學”,似乎人人都能對康德的思想說點什麼。wwW.133229.cOm倫理學在康德整個思想體系中屬於另一個方面,在康德思想發展歷程中,經歷了由牛頓轉向盧梭,由自然科學及其哲學意義轉向人的精神世界的探求。一直以來,人們對於康德的倫理學,都認為其重要性不能和他的認識論研究相比,甚至認為康德倫理學只不過是形式主義而已。基於這樣的事實,康德思想對於我們,可以說還是處於晦暗不明的狀態之中。那麼,康德哲學思想主要是認識論還是倫理學呢?他在構造其“批判哲學”時,雖然首先著手於認識論,但就康德個人主觀上來說,倫理學顯然高於認識論。在康德的主要倫理學著作中,即《道德形而上學原理》(1785)、《實踐理性批判》(1788)和《道德形而上學》(1797),它們的共同任務就是建立實踐的最高法則以及論證道德法則乃是道德行為的最高原理,旨在建立道德形而上學。在康德純粹理性所劃分的學科體系中,道德形而上學是作為倫理學的純粹部分而存在的,它關注的是人的終極目的,涉及的是人的全部使命,體現的是人的高貴和尊嚴。所以它是優越於人類理性的任何其他追求的,而其他學科都要為這個最高目的服務,由此也成為整個康德倫理思想的起點。
自由、主體、實踐理性、善良意志、意志自律以至“絕對命令”,在康德那裡是相通的概念,正是這種獨立於客體的概念,給道德奠定了基礎。康德的道德哲學特別強調自由、平等、權利的優先性、即優先於任何特殊的善。在康德那裡,正義的重要性,首先不是因為它們能夠使社會福利最大化,或者是能夠盡善,而是因為它們符合權利(正當)概念,權利是一個既定的優先於和獨立於善的道德範疇。康德的正義論具有直接的道德意義,因為它主張正義之所以是首要的,在於正義的要求超過其他道德利益和政治利益,而無論這些利益可能有多麼迫切,因此正義就不僅是人類價值集合中的一種,可以隨情況的變化來加以權衡,而是所有社會美德中的最高美德,是其他社會美德的前提和基礎,這樣康德就透過正義的優先性為社會道德奠定了基礎,即保證社會正義是一切道德上善惡的前提。根據康德,善惡概念不足先於道德法則而定義的,如果先於道德法則,那麼,前者就似乎必定具有基礎地位,相反,善惡概念必須在道德法則之後並透過道德法則來定義,於是遵守道德法則本身就成了目的,而無需某個假設為善的目標。那麼,正義優先性的根據在哪裡呢?
在康德那裡,權利正當的優先完全是從人類相互的外在關係的自由概念中推匯出來的,它和所有人與生俱來的目的(即獲取幸福的目的`)或人們所承認的實現這一目的手段沒有任何關係。簡單地說,權利的優先性完全是從人之為人先天具有的自由中推匯出來的,我們也只有在受那些不以任何特殊目的為前提條件的原則支配時,才能自由地追求我們自己的目的。不過,把自由與正義聯絡起來,中間還需要有一個過渡,否則,自由的個體不能走向正義的社會,或者反過來,社會正義必然束縛個體的自由。為此,他提出了善良意志的概念。在《道德形而上學原理》一書中,康德一開始就指出,“除了善良意志,不可能設想一個無條件善的東西”。
有的倫理學家用知識來解釋善,如蘇格拉底、柏拉圖等;有的用上帝的意志來解釋善,如奧古斯丁、阿奎那等;近代以來,更多的倫理學家則把善看成是人的自然本性要求的滿足。康德反對上述一切看法,他認為善既不來自上帝,也不來自人的自然本性,更不來自人的意志的某種物件物,而只能來自人的理性自身中的善良意志,一切其他品質,如明智、勇敢、果斷、不驕不躁等,雖然從許多其他方面看來是善的,但若沒有善良意志的指導,就可能成為極大的惡,同樣,那些導致幸福的東西,如財富、權力、健康、境遇如意等,若沒有善良意志的正確指導則會使人自滿和傲慢。相反,唯有善良意志才是無條件的善,它“不依其促成或期望的事物而善,也不因它善於達到預定的目標而善,而僅是由於願意而善,它是自在的善,自為地無比高貴”。善良意志不是來源於經驗世界,而是存在於人的純粹理性之中,“為自然的健康理智本身所固有,故而不須教導,只要把它解釋清楚就足夠了”,也就是說,道德的基礎(正義的基礎)在於實踐理性主體自身,人作為擁有實踐理性的主體同時是一個意志自律的主體。作為一切行為準則的根據的東西,也必須是一種目的主體,而非任何經驗的目的,這就是理性存在自身。唯有這一主體才能提升人自身,使之成為意義世界的一部分,並使他能夠參與一種理想、一種完全獨立於我們社會慾望和心理慾望之外的自由王國。也只有完全徹底的獨立性才能給我們提供我們所需要的超凡脫欲,假如我們永遠都能自由地選擇我們自己的話,就能使我們不受那些偶然環境的制約。可見,人的自由作為人的天賦權力,也是人的意志天生具有的一種能力,它先於主體可能確認的任何特殊目的而存在於主體自身,這種能力被康德看作是一種服從於特殊法則的能力。康德認為,自由意志不過是實踐理性,也就是具有按照對規律的意識、觀念或表象來行動的能力,即按照原則行為的能力。
正是因為實踐理性的存在,正是因為自由所具有的自律性,人類才能尊重道德規律,道德法則才能存在,而道德法則的存在又成為了我們認識自由的條件。這樣,以自由為基礎的道德法則才能夠以普遍的絕對命令形式頒佈人應該遵守的實踐法則。普遍性是道德法則的根本特徵。因為絕對命令的普遍性,人人都應該遵守,因而它又具有必然性。這就要求始終將人當作目的而決不能當作手段。所以,在這種意義上,康德的道德哲學的目的並不是為人類建立了一個道德的理想王國,而是將傳統的道德哲學奠定在自由和理性這一嶄新的基礎之上,以重建人類的道德王國。
二
現代西方哲學是近代西方哲學的繼承和發展。現代西方哲學中的科學主義(實證主義)與人本主義(非理性主義)兩大派系都淵源於近代西方哲學。英國的經驗主義直接影響了科學主義思潮的產生。歐洲大陸的唯理主義則直接轉化成非理性主義的人本主義思潮。近代西方唯理論與經驗論是在反封建反神學旗幟中的近代哲學內部的兩個派別。唯理論強調要以理性來批判上帝的權威和宗教的虛妄,倡導一切要在理性的法庭上予以審判,只有確切無疑、清楚明白的才是真理,反之便是謬誤;經驗論則高舉“經驗”大旗,認為一切知識來源於經驗,只有符合經驗,為觀察與實驗所能證實的才是真理,否則即是謬誤。唯理論與經驗論在反封建神學的戰鬥中共同起到了積極的歷史進步作用。但它們之間的分歧或者說各自的極端性、片面性也是明顯的。
論爭在康德哲學中得到了調和。康德透過提出和論證“先人綜合判斷是如何可能”的問題闡述了科學知識因是先人的,具有必然性與普遍性,足綜合的所以又具有知識的增長性。康德在知識論上的所謂“哥白尼式革命”就是認為知識足由存在於人的理性中的先人直觀形式(時間和空間)和知性範疇(普遍性、必然性、因果性等)對經驗雜多質料加工整理的結果。可以說,唯理主義(演繹主義)與經驗主義(歸納主義)在康德知識論中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調和,不過,這種調和帶有明顯的機械拼合性質。
康德只講“自由”、“主體”、“善良意志”的概念,而這種離開人的根本的“社會”本性,離開.r任何感性限制的、隻影響經驗世界卻不受其影響的自由、主體何以存在?這種拋開了它所尋求的客體且先於它所尋求的客體的主體,其存在又如何可以確認?拋開經驗世界,於是康德對其先驗主體概念進行論證。首先,康德從認識論的角度論證了超驗自我的存在。作為經驗自我的主體,我身居超感性的世界,獨立於自然規律,因而,我能夠自律。其次,在實踐上,一個經驗的存在,是不能夠獲得自由的,因為意志在經驗世界的實踐中隨時町能受制於慾望。在這裡,人的意志不能成為第一原因,是不自由的,人的行為是他律的,但當我們認為我們自己是自由的時候,我們就使我們自己成為理智世界的成員,並認識到意志的自律。康德先假定自由,然後以歸謬法證實了他的超驗“主體”的存在。就這樣,從抽象的原則出發去尋找道德的基礎,康德無可避免地陷入了困境,最後只能求助於彼岸世界,從而也終結了其探索之路。
與其所批判的以感性經驗論為基礎的目的論倫理學把道德奠定在自然人性論的基礎上不同,康德在實踐人學之前,透過對實踐理性、善良意志等的普遍性的信仰而將道德的基礎從上帝那裡轉移到人身上,這是人的道德觀念的又一次解放,他的道德哲學也因此與他那眾口傳誦的道德名言一起深深地影響了後人。但是,道德基礎的觀念本身並沒有改變,作為道德基礎的主體仍然是抽象的、被認為具有共同本質的人。康德的道德哲學在l9世紀早期以前的德國古典哲學中就已經走完了它的全部歷程,其唯心主義實質遭到了馬克思的深刻揭露。因為拋開經驗世界,在純粹的理性思辨中去尋找道德的根據,康德必然使他的理論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併成為實際生活中難以把握的東西。康德自己也說,他提出的道德規律和道德原則在經驗世界中是不可證的,只有在理智世界或意會世界才能把握到它。
儘管如此,經驗主義在康德哲學中畢竟還是獲得了合法的地位。康德對經驗主義哲學給予了充分肯定。在黑格爾那裡,則透過方法論角度,為感性與理性、歸納與演繹的辯證統一作了科學的有說服力的論證。可以說近代經驗論哲學正是透過康德對現代經驗主義哲學的發展起到理論影響和推動作用。康德知識論中肯定經驗是知識形成的必要條件之一,透過對人的認知能力的有限性的考察,把知識侷限於經驗現象範圍之內,否定物自體世界的可知性、科學性等思想都對現代的科學主義哲學思潮的總體精神和理論思路產生了多重作用。康德將本體學說推之於知識界之外,透過道德意識根據建立理性主義的超驗本體學說,又對近代理性主義的人本主義轉化成現代的非理性主義的人本主義從另一角度上起到了推進作用。
三
那麼,康德在統一事實與價值的過程之中貢獻了什麼?從後面的新康德主義者的道路來看,是造就了哲學是一種價值論,這種價值論包括以道德學為核心的目的論體系,新康德主義身處於一個哲學已經被經驗科學瓜分殆盡的時代。
自然與自由是康德給人類理性所設定的兩大目標,人既要給自然立法,也要給實踐行為立法。前者表現為自然法則,後者表現為道德法則。康德在不同體系中對它們作了表述,又在最終的整個哲學體系中對它們作了統一。康德透過對人類心靈的三種能力——認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能力以及與之相應的三種物件真、善、美的探析,在人類哲學寶庫中留下了彪炳史冊的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第一批判是為數學、自然科學知識確立哲學基礎,它所回答的是“知識如何可能”的問題;第二批判是對超驗本體領域的考察,對人的“道德行為如何可能”的問題作出回答;第三批判則力圖溝通前兩個批判,即將科學知識論與道德本體論統一起來,它回答的是“審美趣味和自然合目的性何以可能”的問題。康德以三大批判集中系統地對關聯人的三個問題作了闡述——我能夠認識什麼?我應該做什麼?我可以希望什麼?在晚年康德又從人類學上添加了一個總問題:人是什麼?以人類理性的這四個問題,構成的康德哲學體系是系統嚴密的,也是思辨和實踐的,它是對整個西方哲學主題發展的歸納綜合。
作為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道德也是人的生存方式的一部分,誠然,道德的主題是人們應該怎樣行為,因此,道德源於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又高於生活,但一切“應該”的東西都只有從“是”之中總結和提煉出來,才能變成現實,正如只有當我們認識到自然界的因果關係及其規律之後,才可能利用這些關係或規律來改變我們的自然環境一樣;只有當我們認識到了人類的基本行為方式及生存狀態時,才能去建立適合於人們生存和發展的道德原則和道德生活。現實的人及其社會關係的特點又取決於人的現實活動,人作為一種關係(核心是利益關係)的存在,從而作為一種道德的存在,以及人性的特點及其發展水平都深深植根於人的實踐活動中,因此,對人的存在及存在形態的關係的道德性的真實理解,在於回到生活實踐本身,回到歷史本身。人首先是一種生命的存在,作為生命的存在,生命本身的生產和再生產的道德性是人存在過程中所面臨的首要道德問題。歷史地看,正是在生命自身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人類社會產生了原初的人倫。而生命自身的生產和再生產中的倫理問題又是藉助家庭關係中的倫理關係(作廣義理解)來實現的,這樣就從本體論的層面將道德性限定在存在關係中的人的道德性之中了。
因此,對於道德原則和道德生活,我們不能象康德那樣在純粹理性或意會世界中去尋找,而應當立足於現實的經驗世界、現實的人的需要及其社會關係的特點。我們更應意識到康德倫理思想在現代不僅沒有死去,反而有待進一步深入地研究,因為康德倫理思想注意到了人生、人的理性的雙層追求,並給以了高度的重視,力圖將它們統一於整個先驗哲學之中。這就是研究康德倫理思想的現代價值意義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