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的本質和意義論文

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的本質和意義論文

  教育的生活化是將教育在生活中的應用,是一種創新的思想。幼兒時期,幼兒的思維還未成型,好奇心和觀察力容易受到外界影響,抓住這個時期對幼兒進行教育,可以為幼兒一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以幼兒的生活為起點的幼兒美術教育可以為幼兒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培養幼兒手腦結合的能力,讓幼兒快樂地成長。

  一、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的本質和意義

  以往的幼兒美術教育著重鍛鍊幼兒的認知能力和操作技能,而生活化的幼兒美術教育更注重幼兒在接受美術教育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情感體驗,以幼兒的生活為起點,把生活中的切身體會與美術教育融合起來,引導幼兒認識人、事、物,發揮幼兒的個性,挖掘幼兒的潛能。教師在開展美術教育時,要結合生活的常識和現象滿足幼兒的生活心態、遊戲心態以及探索心態。生活心態是幼兒迫切想要感知生活、對生活充滿好奇心的`心理狀態。教師在美術教育中融入生活元素,符合幼兒的心理需求。遊戲心態是幼兒喜歡玩的天性,教師寓教於樂,把遊戲和學習相結合,幼兒會在其中受到啟迪。探索心態是幼兒對生活中的所見、所聽、所感都充滿好奇,想要探索其中究竟的心理狀態,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探索和思考,有助於幼兒的成長。

  二、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存在的問題

  1、統一示範化,忽略幼兒的個性以美術為例,繪畫不僅要求幼兒畫出形象生動的畫,而且要注重幼兒透過這幅畫所表達的思想、傳達的感情。但是,在我國的幼兒教育中容易出現統一示範、忽略幼兒個性和思想表達的現象。例如,在幼兒園,教師會把優秀的繪畫作品張貼到黑板上,這在鼓勵幼兒繪畫上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那些作品沒有上榜的幼兒,有的就會懷疑自己的繪畫能力,他原本對自己的繪畫很有信心,但卻因技巧稍有欠缺而不被看好,導致質疑自己;幼兒也可能對“優秀”作品進行模仿,抹殺了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其實,幼兒美術教育僅是對幼兒美術能力的培養,是在寓教於樂的過程中教會幼兒表達自己的思想,張揚個性,學會審美、觀察和創造。

  2、教學過程太過隨意,不予重視儘管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性,但是有些幼兒園和相關教育部門還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實際上,幼兒園和相關教育部門並沒有加大對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的投入,也沒有真正要求美術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推行生活化教育。此外,師資力量投入不夠。很多幼兒園缺乏具有美術教育生活化理念和相關經驗的教師,多數教師打著生活化的旗幟而又遵循著傳統的美術教育方式。

  3、教學環境受限,生活化教育無法開展環境是影響幼兒美術教育的重要因素。目前,不少幼兒美術教育不能達到生活化的要求,原因有兩點。其一,缺乏生活元素。幼兒園大多是由益智類玩具構成的世界,而很多玩具都是虛擬的動畫角色,脫離了實際生活。其二,美術教學缺乏生活題材。部分美術教師僅依靠固定的教材照本宣科地教學,沒有寓教於生活,脫離了生活化的本質。

  三、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的對策

  1、挖掘生活化材料,啟發創作熱情生活即教育,藝術源於生活,美術教育的生活化需要來源於生活的材料,例如天然材料、大自然靜物、生活靜物以及動植物等。獲得這些材料並不難,這些材料容易讓孩子感到熟悉又新奇,能激發起美術創作的興趣和熱情。這個過程不僅能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還能培養幼兒在生活中主動發現美的意識,讓他們熱愛生活。

  2、貼近生活教學,發現美術元素教師可以透過特色文化和民間故事提升幼兒對學習美術的熱情。同時,教師應該從生活的不同角度將美術元素融入幼兒自然化的創作狀態中,讓幼兒在創作中相互交流。教師還可以帶領孩子到戶外,感受四季的變化,獲得創作的靈感,引導幼兒去觀察、去探索、去創造。

  3、增強針對性,因材施教傳統的幼兒美術教育大多在課堂上照版畫樣,這樣統一化、缺乏針對性的方式,容易導致幼兒逐漸喪失個性。然而,個性的差別是幼兒的天性,如果在幼兒時期對他們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培養,會更有利於激發幼兒的創造性。總之,在生活化幼兒美術教育實踐中,還存在阻礙其發展的因素,需要幼兒教師和相關教育部門增強對幼兒美術教育生活化模式的認識,增加資金和師資力量的投入,真正全面實現幼兒美術教育與生活的融合,推動幼兒美術教育朝著生活化的目標不斷髮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