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工商管理類應用型本科專業教學方法體系論文

構建工商管理類應用型本科專業教學方法體系論文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所採取的各種手段和方式的總稱,教學方法體系是在師生互動的基礎上,關於教學方法的設計和應用形成有機的整體型組合。近年來在吉林農業大學發展學院的統一部署和指導下,工商管理分院在教學方法改革方面大膽嘗試、積極探索、勇於實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裡就我們的一些理論思考和實踐成果做一些介紹,期待同行的批評和指導。

  一、構建工商管理類應用型本科專業教學方法體系的必要性

  工商管理類應用型本科專業是為培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系統掌握現代管理理論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型高階專門人才服務的。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體現教學特色的重要途徑和載體,是實現應用型本科培養目標的重要因素和組成部分。目前工商管理類應用型本科的教學方法表現出與培養目標和人才需求不適應的諸多問題,如偏重理論、輕視實踐,教學方法傳統、形式單忽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互動性、創新性以及動手能力的培養等。因此,研究並實踐適合應用型本科專業的教學方法、構建與專業培養相適應的教學方法體系,對保證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順應獨立學院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新變化,注重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二、構建工商管理類應用型本科專業教學方法體系的依據

  工商管理類應用型本科具有自身專業的特點,即管理學科是與社會經濟發展聯絡十分緊密的應用型學科,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方法性、與相關學科的滲透性。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我國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完善,企業的市場化程序進一步加快,企業的經營管理內容與理念不斷變化,對管理學科的人才規格和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對管理類人才的需求也趨向複合化。同時,能力本位更是要求獨立學院管理類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另外,獨立學院本科學生也具有自身的特點:學生普遍為基礎知識相對薄弱、抽象思維和文化基礎差;思想活躍、情感豐富、溝通能力強;綜合能力較強、擅長文體活動和課外活動;喜歡具象思維、形象感受和動手操作;個性突出、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等。

  因此,工商管理類應用型本科專業的培養人才規格應當與其培養目標及該層次學生的特點相適應,要突出厚基礎、廣視野、強能力、重創新的要求,在教學方法上也要強調實踐性、應用性和創新性。之所以選擇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擬法等作為主流方法,是因為上述方法一方面能夠體現管理學科的實踐性、方法性和應用性,是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上述教學方法還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

  三、工商管理類應用型本科專業教學方法體系的基本模式

  我們經過反覆研究和討論,一致認為在工商管理各專業教學中存在普遍適用性的方法,這些方法使用頻率很高、運用穩定、對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作用巨大、效果突出,它應當成為教學方法體系中的主要方法。由於各專業、各種課程還有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目標、學生和教師自身素質等諸多差異性,教學方法還必須有靈活性和多樣性,因此些輔助性方法也要納入到教學方法體系之中。

  經過最近兩年對教學方法的深入研究及試點課程的實踐,分院基本確定了適合工商管理類專業的主要教學方法,它們分別是案例教學法和情景模擬法,分院涉改的12門課程基本都採用了以上方法開展教學,應用穩定、教學效果良好。並且對兩種主要方法的應用程式、應用效果、評價方式等做了規範,出臺了相關規定。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特別適合理論課程的教學,情景模擬方法特別適合實踐課程的教學。同時工商管理專業將角色扮演法、問題教學法、課堂討論等方法作為輔助方法,提倡在所有的專業基礎和專業類課程中使用;市場營銷專業將專案驅動法、例項匯入法、逆向思維教學法等方法作為輔助方法,提倡在所有的專業基礎和專業類課程中使用。

  四、教學方法新體系的特點

  (一)設計的系統性

  1.新體系是多種方法互為補充的方法群。具體講新體系就是以具有普遍應用性和特色的教學方法為主,其他多種方式和手段為補充的方法群。具體表現為:(1)選擇具有典型性的教學方法為主體,這種方法在課程的每個章節中、在每門課程中、每個專業中都要有所體現,即方法的覆蓋面大、使用頻率高,具有普適性,如案例法、情景模擬法等;(2)結合不同專業、不同課程、不同內容,選擇一些特殊的、靈活的輔助方法作為主體方法的必要補充,兩者相互交融、配合使用、優勢互補,如任務驅動、角色扮演法等。

  本體系中所涉及的教學方法適用於我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如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財務管理等專業的教學,是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的具有較強實用性和典型性的教學方法。

  2.新體系的構建體現了方法一應用一評價的系統性。在新體系的構建中既有方法群的設計,又有應用的模式,更有評價的方式,使整個體系的構建更具完整性和系統性。

  (二)應用的規範性

  所謂方法體系應用的規範性,一方面是指教學方法的應用要在各學期、各專業、每門課程的章節中都要有所體現,即強調應用時間的連貫性、應用方法的連續性及應用課程的普遍性;另一方面是指主要教學方法的使用要有統一的規範,在應用環節、應用程式、評價標準等方面實現模式化,要突出主要教學方法的主體地位和應用效果。

  (三)兩類方法管理的差異性

  教學方法體系中,按照地位可以劃分為主方法和輔助方法兩類。案例教學法和情景模擬法作為主方法,主體地位十分明確,應當成為所有課程和所有專業使用的具有普適性的方法,要求必須採用,是剛性約束,對此,不但要納入課程建設、專業建設的內容之中,還要建立考核標準,嚴格監督檢查主方法的使用情況和效果。輔助方法應當成為某些課程或某些專業使用的'、具有特殊性質的方法,不具有普適性,對此,不做強制要求,也不作為考核的內容,應當放手給教師靈活使用,一旦成熟之後才可以推廣,也可能成為主方法。

  五、案例教學法和情景模擬教學法的特點

  (一)案例教學法及其特點

  案例教學法也叫事例教學,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是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所倡導,它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教學模式有著根本的不同。案例教學的特點主要表現在:鼓勵獨立思考,重在分析與決策;不重經驗,重在變知識為能力;不重傳授,重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和雙向交流。

  案例教學法的作用表現在:(1)可以培養師生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品質;(2)大大縮短教學情境與實際生活情境的差距;(3)引導師生變注重知識為注重能力;(4)重視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等。

  (二)情景模擬教學法及其特點

  情指由景物所激起的感情,景指外界的景物。情景,指具體場合的情形、景象,也可以解釋為情況、光景。模擬即模仿,也可以解釋為按照某種現成的樣子做。情景模擬式教學指透過對事件或事物發生與發展的環境、過程的模擬或虛擬再現,讓受教育者理解教學內容,進而在短時間內提高能力的一種實踐性的教學方法。

  追溯情景模擬教學法的產生過程,它最早是從案例分析法中派生出來的一種極具實踐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學方法,它的特點主要有:(1)針對性,即選擇的情景、案例和解決的問題具有針對性,是針對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訓練所進行的。

  (2)直接性,即方法在應用的過程中能夠直接體現學生在某方面知識的掌握、理解和運用的程度。

  (3)模擬性,即模擬的情景接近現實工作環境,佈置給學生的任務接近實際工作內容,使課堂氛圍更加生動、真實。(4)開放性,即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之間的配合、交流與溝通,解決問題的手段多樣、內容生動,學生作答的自由度高、伸縮性強。

  六、教學方法新體系執行的效果

  經過學院廣大師生積極、深入的研究和教學實踐,教學方法改革和新體系的運用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

  (一)教法改革的理念深入人心

  透過近兩年的改革與實踐,廣大教師加強了對教法改革的認識,明確了教學方法改革的意義和重要性,改革工作開始由被動變為主動、由消極變為積極,教學效果明顯提高。透過每個學期期中教學檢查、教師綜合測評以及學生的問卷調查的統計結果表明,涉改的青年教師的綜合測評成績均為良好以上,優秀率達到75%以上,由於教學方法改革比較深入,青年教師在學校組織的講課大賽中普遍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能力進一步提升從教師交流、學生反饋及測評的情況看,實施了

  教學方法改革的課程,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我們將採用“情境模擬式教學法”的班級和原來沒有采用“情境模擬式教學法”的班級的學習效果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接受“情境模擬式教學法”的學生中很多表現為課程基礎知識更為紮實,理解更為深刻,並且在之後的專業實習及工作中表現出良好的素質和能力。

  (三)相關教學的輔助材料得到充實

  案例教學法是分院管理類課程所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為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入和實踐,有些試點課題已經編輯、整理了案例集,作為教學的輔助材料。同時,案例的選擇注重了典型性和模擬性,案例內容易於學生理解,方便學生收集整理相關資訊,同時案例資料體現了教學重點,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

  七、教學方法體系構建過程的幾點體會

  教學方法體系的建立必須依賴改革,而教學方法改革能否深入並取得成功,必須有如下措施做保障。

  (一)不斷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學方法改革成功與否,關鍵取決於教師的綜合素質,與此相適應要求教師抓緊轉變教學觀念,積極增加知識儲備,精通本專業、本門課程的理論及實踐知識,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加強對現代教學方法的運用能力。

  (二)完善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

  在現有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基礎上,要提高對教學方法改革效果的權重係數,將教學方法改革的實施情況和效果作為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對教學方法改革不參與、無建樹、無成果的個人和集體不能評優。為此,還要積極探索教學方法改革專案的獨立評價體系和方法。

  (三)健全激勵機制

  一方面,學校要制定教學方法改革的工作量核定辦法和獎勵辦法,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參與;另一方面,學校在遴選、推薦青年教師講課比賽選手、多媒體課件大賽選手、優秀教學質量獎、校、省級優秀課、校、省級精品課、名師、優秀教學團隊等教學評選活動時,要將教學方法改革的實施情況和成果作為評價的重要指標和條件。

  (四)完善資訊反饋機制,加強監督與指導

  要透過聽課、評課、教研活動、學生座談會、教師交流會、觀摩課、教學質量測評等資訊活動,及時瞭解教學方法改革的實施情況,院系兩級領導對改革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不足與困難,應當及時進行監督與指導,不斷促進教學方法改革向縱深方向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