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專業本科學生早臨床教學模式研究論文

中醫學專業本科學生早臨床教學模式研究論文

  中醫學專業的教學宗旨是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實踐型、創新型、創業型相結合的中醫人才。中醫學專業的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專業概念、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據調查研究,目前高等中醫藥院校關於五年制中醫學專業學生的課程設定主要集中在3段式的教學模式,理論式教學佔據主導地位,第一階段主要在學校集中學習理論,然後集中進行教學見習、畢業實習,此種教學模式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

  1中醫學專業學生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過度重視理論學習:中醫學專業學生大多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等現象,大多重視課堂教學和學期考試考核,對於書本知識死記硬背,實踐學習積極性不高,對於臨床操作技能大多照本宣科,過分注重理論知識,導致學生的理解能力、自學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受到侷限,嚴重影響學生培養質量。

  1.2理論與實踐脫節:現行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課堂學習課本知識時僅依靠授課老師的講述和學生的想象,學生普遍存在臨床實踐機會少,理論與實踐分離,不能將課本生理指標轉換成臨床具體指標的現象,導致很多理論考核合格的學生,在進行教學見習與畢業實習時,面對臨床中的問題無從下手,影響了學生實踐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不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

  1.3專業認同感不足:有些學生由於高考調劑中醫學專業,對專業存在偏見;也有學生對於未來就業前景持消極的態度,對未來發展感到迷惘,加之現在醫患關係比較緊張,臨床醫生不能帶來足夠的尊重或者職業滿足感,導致許多學生中途轉換專業或者畢業從事其它工作。

  2“早臨床班”教學模式的設想與實踐

  對醫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教學模式改革,許多高校做了嘗試,但主要集中於西醫教育,並且以小規模,短時期的觀摩學習為主,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職業情感和專業認知,但是對於深入的醫學生實踐能力提高還需要深入探索。

  我校秉承“惟學,惟人,求強,求精”的校訓精神,針對當前中醫學專業學生出現的各種問題,按照培養“實踐型、創新型、創業型”中醫人才的總目標,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探索中醫學“早臨床”的教學模式改革。

  2.1“早臨床班”的教學計劃:近年來,我校積極轉變人才培養觀念,不斷創新中醫臨床人才培養模式,努力探索適合校情、國情的中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在附屬九江中醫院的基礎上成立了九江臨床醫學院,並設定了“早臨床班”。“早臨床班”與普通中醫班學生相比,提前一年接觸臨床,這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臨床能力,為培養實踐型中醫人才奠定了基礎。

  “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是21世紀中醫人才培養的主流思想。“早臨床班”教學模式是一種依託學校臨床教學基地(主要為三級甲等醫院)所進行的新型五年制中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其主要做法是中醫學專業學生於第6、7學期即進入醫院,該學年的臨床理論課程全在醫院完成,吃、住均在醫院,邊臨床邊學習;第8、9學期按學生志願分配至學校各臨床教學基地進行畢業實習,第10學期返回學校,最終實現“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的目的。

  2.2“早臨床班”實踐

  2.2.1實踐教育觀與導師制相結合的教學法:在中國中醫藥發展史上,實踐教育具有突出的貢獻,是中醫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它的'實現方式以師承教育最為突出,師承教育是幾千年來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傳承的主要方法。但是隨著現代高等中醫藥院校教育的大規模發展,傳統的實踐教育被忽視,許多學者認為中醫師承教育的優越性有利於培養名中醫,而現代院校教育的普遍性教育難以培養優秀的中醫大家,於是踐行實踐教育觀提出中醫學專業學生要“早臨床、多臨床、反覆臨床”。

  2007年以後,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本科教學改革與質量工程的實施,各大高等中醫藥院校又開展了新一輪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作為培養卓越醫師的“早臨床班”,學生不僅要提前進人臨床學習階段,帶教老師的選擇也要符合學校的教育的理念,同時還要考慮教學醫院的實際。“早臨床班”將學生的教育管理與師承教育相結合,每位導師指導一定數量的學生,負責學生的實踐學習和中醫學術思想傳承;並針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理論和臨床能力,配備合適的導師。同時,將學生教學見習學習與導師查房、坐診、病歷書寫等日常工作密切聯絡起來。學生週一至週五的第一二節課為臨床見習課程,學生跟隨導師輪科學習,確保學生的臨床學習時間。對於特殊或者典型的臨床病例,導師現場提問,學生診斷繼而當場講解,並將PBL教學法應用於臨床教學,有利於學生活學活用,加深記憶。

  2.2.2與病人的陪伴式溝通與交流:“早臨床班”學生在接觸病人過程中可以加深對各種疾病的認識與理解,而陪伴式的溝通與交流,可以加深學生與病人之間的感情,促進學生對病人痛苦的理解與同情,也讓病人瞭解學生的臨床學習的態度,加強醫患溝通,化解醫患矛盾。在接觸臨床的過程中,學生自身作為醫生的使命感、職業認同感不斷加強,這對其日後的各種課程學習有一種激勵和振奮作用,有利於增強其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2.3完善考評體系,注重綜合素質培養:對於“早臨床班”學生的教學過程的監控與單純的學生見習不同,因為“早臨床班”的許多基礎課程都是在臨床學習期間完成的想,如何加強管理成為一個關鍵性問題。

  “早臨床班”倡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以效為準,建立了完善的考評體系,學生的考評方式從單純的考試成績評定發展為多樣化的考查形式,從單一實施多種業績評價和課堂表現評價方法到多元化、靈活性、客觀性和主觀性的統一;注重教學過程對學生成績的評價;增加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師生相互評價;同時建立健全考評反饋機制,注重學生的心理素質、人格健康、學習積極性、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及多方面潛能和創新能力的發展評價,提高了考核評價的科學性。

  “早臨床班”教學模式實現了傳統的師承教育與現代院校教育之間的有機結合,學生的學期結束後理論和技能考試及格率、優秀率均高於普通班學生,表明此種教學模式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早臨床班”教學模式的實施,使得我校在以培養高水平的中醫藥人才為目標的教學改革中邁出了較大步伐,將對我校、乃至全國高水平的中醫藥人才培養起到積極地模範帶動作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