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法案例教學研究與應用論文
航空法案例教學研究與應用論文
各國開放低空空域,無不是法治先行。然“徒法不足以自行”,沒有精通航空法的人才是不行的。於是,高校航空法學教師義不容辭地承擔著培養航空法律人才的重任。為了更好的服務於航空法學教學,航空法案例教學便是本文重點探討的物件。採用案例教學來開展教學活動,使得航空法教學顯得更加生動和具體,既能滿足學生對案例理解,又能方便教師講解,一舉兩得。一個健全的法治社會不需要大量的人云亦云的背誦機器,它需要的是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掌握法理精髓的真正法學人才。”[1]那麼,航空法案例教學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的優勢就凸現出來。
一、航空法案例教學法概述
所謂航空法案例教學是指在航空法學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航空法學理論,根據教學計劃的安排,蒐集整理相應的案例,設定相應的問題,組織學生帶著問題對相關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從而培訓學生從實際案例中發現問題並運用航空法學理論解決相關問題的能力,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抽象的航空法理論加深理解和熟練掌握,從而及提高航空法運用技能的一種應用型人才的教學方式。[2]
二、採用航空法案例教學的必要性
航空法案例教學既有利讓學生儘快掌握航空法學理論知識,也利於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主性思維習慣。
(一)運用案例教學法是由《民航法規》課自身特點所決定。
《航空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理論應該聯絡實際,能夠使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靈活運用知識。《航空法學》內容涵蓋多個部門法律,具有國際性、綜合性和獨立性、公法與私法兼具等特徵。典型的案例是橋樑,將抽象法律和真實的案件連線在一起,有助於學生正確理解並掌握法律的精神實質。
(二)運用案例教學法,是由授課物件的實際情況決定的。
民航管理類專業的學生不同法學專業人才,對於抽象的法律理論,難以理解,適用案例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法理。航空法課時設定時安排的課時一般較少,運用案例教學法能用較短的時間完成教學任務,把抽象的航空法律具體化,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此外,能使得學生由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
(三)運用案例教學法,是對傳統航空法教學的改革。
是符合法學的教育規律的。早在春秋時期,我國的大教育家孔子與古希臘羅馬時代的著名哲人蘇格拉底都是案例教學法的創始人,都擅長於用生動具體的實踐案例來揭示一些抽象的原理,使得這些抽象的原理變得淺顯易懂,便於的記憶和激發學習興趣
(四)運用案例教學法,是航空事業對航空法人才的需要。
眾多普通高校定位為培養應用性人才,採用案例教學法,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自覺性,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充分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符合航空法學人才的培養規律。
(五)有利於構建實用型法學教學體系.培養應用型人才。
教學必須與實際相結合,是我國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一個重要原則。培養出的航空院校學生,既有理論上知識,又有理論結合實踐的分析能力,才能成為合格民航人才。
三、航空法案例教學的實踐應用
航空法案例教學中,教研室要制定教學計劃和大綱,明晰哪些抽象的航空法學理論是要重點掌握,需要用哪些案例去解析這些理論,探討航空法案例教學的程式,以及如何開展這些案例的分析和討論及總結。
(一)教學準備及航空法案例的選擇
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學需要授課教師和受教學生雙方的共同努力。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學生是分析討論的主體,案例是是教與學的媒介。那麼,首先強調授課教師的引導作用。授課教師準備工作是要充分的備課,明確所要本堂課所要闡釋的法理內容,精選並熟悉所要引用的`案例,預先設計案例教學的過程及時間安排,設定各種提問以供學生來思考。一般情況下,提前1-2周將所選案例佈置給每位同學;其次是學生的準備工作,學生也要提前熟悉案例,並撰寫發言提綱,然後整合發言稿,分組進行分析和討論。教師要事先設計的程式,合理安排教學用時,引導和適時控制教學節奏;再次,教師應根據緊扣教學大綱,按照授課內容的需要去精選案例;最後,所選案例必須具有典型性、時效性和啟發性,對學生有現實指導意義的,要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符,使學生容易接受,同學生的知識發展水平相適應。
(二)航空法案例教學法在課堂上應用的程式設計
以“領空主權的保護與限制”為例,進行航空法案例教學法在課堂上應用的程式設計。本節內容多為理論性知識,嚴謹性較高,也比較抽象,若單純用講授法,學生難免感覺枯燥。因此,授課中藉助了案例法,目的是為了教材中的法律理論聯絡實踐中的案例,增加了學習的興趣。下文以“KE007航班被擊落事件”為例來介紹航空法案例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1.教學匯入引入先導知識,即複習本節課程教學所涉及的法律知識點領空主權的概念與性質。教師要詳細講解領空主權原則,先提示學生思考為什麼要確立領空主權的確立、領空主權保護的措施、領空主權的性質等法律理論;引入羅馬法著名的格言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戰鬥機對他國主權的危害性,將學生帶入情境,引出領空主權保護與限制的重要性,設定疑問,領空主權是否是絕對的,設定問題:何為領空主權原則?界定何種行為對領空主權構成的危害?採取領空主權保護措施的條件是什麼?從而引入新課,從而匯入本節教學案例“KE007航班被擊落事件”,用時控制在5分鐘左右。
2.多媒體演示在案例教學中,案例提供的鮮活的現實情境和其提出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探索的積極性。案例教學更強調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與作用,提倡學會根據事實情境的變化而採取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另外,案例教學的成功與充分的案例討論是分不開的。能夠營造一個學生敢於積極參與辯論的案例教學課堂,是案例教學成功的關鍵[3]。教師透過多媒體演示“KE007航班被擊落事件”過程的每一個細節,配以專家的解疑答惑,透過多媒體的演示可以使學生清晰、直觀地瞭解案件的全部過程,構建比較全面的認識。由於比較直觀的觀看影片和法律專家的釋法答疑,增加了聽課的吸引力,避免了法律教學單純講解空洞無物的現象,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航空法律知識的強烈興趣。用時控制在15分鐘左右。
3.課堂互動透過“KE007航班被擊落事件”案例的介紹,在教師點評之前,暫停播放後面的分析結果,應先進入課堂互動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站在立法者的角度分析“KE007航班被擊落事件”,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佈置思考題。鼓勵學生對領空主權限制的原因和實踐限制等問題展開探討,讓學生對其不明白之處的提問,有針對性的講解。透過舉例說明法,加深理解。詳細講解後,安排1-2名學生當場提問,活躍學習氣氛。同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查漏補缺。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案例中涉及到的主要法理,不能讓學生用過多的時間沉浸在對案情的扼腕痛惜及驚歎之中,而是要將案件中涉及的問題和本節課所講授的法理進行有機結合,用時控制在10分鐘以內。
4.案例剖析、點評及知識的拓展啟發和引導兼用原則是指教學活動應以啟發為指導,並引導學生從事積極的智力活動,從質疑問題、答疑解惑中理解教學內容,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並培養、訓練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和積極主動精神[4]。教師要先用多媒體播放該案例的專家點評部分,透過法律專家的講解重點讓學生了解行使領空主權的法律規定,破解該案的難點在於:一是“KE007航班被擊落事件”中前蘇聯是否構成國際不法行為?二是假如無法可依的情形下,對前蘇聯的過分強制措施行為是否要受到國際道義的譴責呢?用時控制在5分鐘左右。
5.案例總結教師對整個多媒體案例教學過程進行分析、總結、案例剖析結束後,教師要對學生互動進行點評,重點講解和分析案例應注意的重點、難點、關鍵步驟和操作技巧。[5]尤其是讓學生樹立法律上的思辨意識,明白分析問題的思路是什麼?首先是能從案件中發現問題,即是不是構成國際不法行為,有沒有違法相應的法律。其次是能分析案件。最後是能解決問題。即可以站在國際公約立法者的角度,也可以站在侵害人和受害人的角度出發去討論。對案例的政治背景、軍事背景、法律上的空白進行分析。用時控制在5分鐘左右。
6.教學效果評估對教學效果進行評估方式有:可採用教師可以佈置學生寫論文的形式評估,也可以向當面詢問進行調查瞭解,還可以透過發放問卷的形式進行方式進行評估航空法案例教學效果。筆者傾向於佈置小論文的作業形式,透過讓學生對本節內容所涉及的問題進行暢所欲言來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用時控制在5分鐘左右。
四、航空法案例教學中的不足
事物往往利弊同行,航空法案例教學也不是盡善盡美,在實踐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對師資力量的要求。
首先強調教師本身的法律教學素質,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教師本身的航空法律素質,即其航空法學理論底蘊的深厚程度;其次教師教學能力及教學藝術水平的高低,高水平的教師會合理安排教學環節,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對學生的素質和學習態度的要求。
學生本身求知慾望和學習態度直接關係到教學效果。
(三)對案例的選擇。
首先是案例選擇合適性,就是案例能夠以案例說明法理,具有典型性。其次是案例選擇的時效性,就是當代社會中發生的典型航空案例,應當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是當代航空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後是與教學大綱中的重點理論聯絡的密切程度及難易程度,要避免選擇複雜的、涉及多重法律關係的案例。
(四)過於注重案例講解。
過於強調案情,容易使學生陷於對案情的驚險和感嘆之中,或者是容易陷入過於注重法律條文的探究活動中。兩者處置不當,都容易忽略航空法案例教學本質———以案例說法,從而達不到培養學生運用法律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需要。綜上所述,在民航強國的背景下,在航空法教學中,這種教學方法對培養更多合格的民航法學人才和民航應用型人才是有利的,航空法案例教學法的應用不失為航空法學教學改革思路的一種有效的嘗試,期待本文能夠引起更多航空法學教育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