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生態學教學的組織管理論文

環境生態學教學的組織管理論文

  【摘要】環境生態學課程理論性比較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本文旨在改變教師在進行環境生態學授課過程中學生抬頭率低的狀況,從四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進行多樣化的課堂學習;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建立合理的課程學習評價方案。

  【關鍵詞】環境生態學;學生為中心;多樣化;和諧師生關係;評價方案

  環境生態學是長沙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院環境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面向的專業比較廣。但由於環境生態學課程理論性比較強,加之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都不強,導致在環境生態學的授課過程中,學生的低頭率比較高,教師的教學情緒也不大,為了提高學生對此門課程的學習積極性,有效的課堂組織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

  在傳統教學活動中,教師佔據了課堂的主體地位,將大量理論基本知識灌輸給學生,而學生只能長期處於被動接受狀態,無法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自主性學習思維。尤其是環境生態學這門課程理論性比較強,上課時更容易出現滿堂灌的現象,學生也容易產生厭煩情緒。因此,在教師組織課堂的過程中,要想辦法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演員,教師只充當導演的角色,這樣整個課堂的氣氛才會活躍起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才能被充分調動起來。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以學生為中心。本課程可以採用任務驅動的方法,將教學內容設計成若干個教學任務,每實施一個任務之前將任務單和相關的一些文獻資料發放下去,讓學生在課前分組進行討論學習。學習完之後學生帶著自己的學習成果和問題來到教室。老師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展示,展示的時候可以以小組競賽的形勢來激發學生的激情。教師只充當一個引導者的角色。這樣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為主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激發。

  二、課堂形式多樣化

  當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實施的時候,在一定時間內確實能刺激學生的神經和感官,但如果在課堂教學中一成不變的用某一種方法時,時間久了學生也會有疲憊的感覺,並且學生的積極性也會大打折扣。在環境生態學的學習過程中,任務驅動只能作為一個大的方向,如果每堂課學生都要進行講解的話,學生也會存在逆反情緒。在這種情形下,教師可以適當地把一些當前出現的熱點環境問題的相關影片在課堂上適當的播放出來,讓學生耳目一新,時刻保持熱情洋溢的狀態。另外可以讓學生蒐集一些熱點環境問題課堂進行討論學習,將課堂學習進行延伸。此外,教師在課件的製作上可以設定一些適當的動畫,將一些知識點以微課的方式呈現,一些文件資料可以轉換成二維碼,讓學生感受現代資訊化手段在課堂學習中的應用。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課堂上師生關係是否和諧直接影響到課堂的學習效果。師生關係不是上下級關係,但也不能把教師的.地位完全放低,否則在進行組織管理的時候沒辦法控制整個課堂。在與學生的關係上,教師要能做到威嚴但不兇狠,和藹但不失原則,在課堂上要透過自信、氣度和紮實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樹立自己的形象,與學生能打成一片又能保持適當的距離。

  四、建立一套合理的評價方案

  不管用什麼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如果整個教學只有過程沒有結果的反饋也很難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維持一個學期的時間。當學生的每一個學習環節結束之後,應該及時的給予學生反饋,學生得到反饋也是對自己學習過程的一種肯定。在環境生態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任務單的完成情況、學生上臺彙報的颱風、學生做的PPT的美觀度、學生小組之間的合作、課外資料的查閱情況可以做一個細緻的評價表格。整個課程的評價可以透過學生自評、學生小組評價和教師的評價共同完成,並且課程的學習過程要在正門課程的成績中佔據比較大的比例,至少要佔50%,這樣才會更加促動學生參與到課程的學習當中。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狀況要想得到改善和提高,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導演的角色,想方設法讓學生能夠融入到課堂中,有效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