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專科學生中醫骨傷專業《骨傷科X線診斷學》教學改革探析論文
高職專科學生中醫骨傷專業《骨傷科X線診斷學》教學改革探析論文
摘要:《骨傷科X線診斷學》是高職專科學生中醫骨傷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之一。根據醫學中等及高等學校的多年教學體驗,論述分析《骨傷科X線診斷學》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具體措施,培養具有城鄉基層所需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高職專科中醫骨傷人才。
關鍵詞:醫學影像學;課程改革;教學
《骨傷科X線診斷學》主要介紹骨傷科X線對骨與關節各系統疾病如骨關節損傷、骨與關節感染性疾病、骨腫瘤等的檢查方法、診斷與鑑別診斷。《骨傷科X線診斷學》是高職專科學生中醫骨傷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之一,透過學習《骨傷科X線診斷學》使高職專科中醫骨傷專業學生掌握骨與關節病變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常見疾病的影像診斷。為培養具有城鄉基層所需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高職專科中醫骨傷人才,提高中醫骨傷疾病診斷和治療能力,中醫骨傷專業教學內容必須反映先進的醫學水平,要求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並重。
一、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我校的中醫骨傷專業學生,先後選用的《骨傷科X線診斷學》、《骨傷科影像學》教材是人民衛生出版社的高等中醫藥院校本科教材(供骨傷專業用)和衛生部“十二五”規劃、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本科教材(供中醫學(骨傷方向)專業用),高職專科學生只有兩年的在校理論學習時間,按照我校中醫骨傷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骨傷科X線診斷學只有32學時,要完成13或者15章節的內容難度太大,必須要最佳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深化教學改革。
近年來,現代醫學影像裝置不斷完善,影像學科由傳統的X線技術發展成CT、MR、超聲、核醫學和影像引導下的介入治療等診治兼備的現代醫學影像學。因此,骨傷科X線診斷學教學內容必須適應醫療水平不斷提高、檢查手段更為完善與先進的臨床需要,反映當代先進的醫學影像水平。
二、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及成效
1.最佳化教學內容,重點講授常見病、多發病。針對高職專科在校學習時間短的情況,首先根據重新修訂的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對原教學內容進行最佳化,以《骨傷科X線診斷學》為例,對原《骨傷科X線診斷學》教學日曆進行修改,對臨床常見病、多發病重點講授,執行少而精的原則,從解剖、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影像表現、鑑別診斷等方面進行講解,做到概念清楚,觀點正確,講授準確,重點難點突出,深度廣度適當。同時注重吸收新成果,傳送新資訊,反映先進的醫學水平,如對骨與關節疾病的CT、MRI診斷就增加課時數,結合臨床的實際病例多講。而對臨床上的一些少見病安排學生自學。學生提前進入對臨床的感性認識。
2.豐富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灌輸,學生被動吸收,就是在課堂中老師從頭講到尾,學生埋頭記筆記,學生沒有時間獨立思考,造成學生在思維方面的僵化,缺乏創造性。鑑於此,在教學中嘗試縮短講授時間,一是採用直觀啟發式教育方法,即透過多媒體課件及教學錄影,結合X光片、CT、MRI等影像學資料,輔以臨床大體照片進行教學,讓學生提前感受臨床氛圍。如在講解脊椎骨折時,應用多媒體、X光片、CT及MRI等影像資料,讓學生掌握脊椎骨折的影像學表現,知曉其可能出現的併發症並在臨床工作中如何採取預防措施。二是採用PBL教學方法,就是以問題為主的教學方法,以“提出問題—建立假設—收集資料—論證假設—總結”五段式教學過程,教師啟發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旨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如在講解骨的化膿性感染時應用PBL,提出在如今大量應用抗菌素的情況下,骨的化膿性感染出現不典型的影像學表現如何進行鑑別時,學生紛紛收集資料、討論,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創造性思維和主動學習有機結合。三是案例教學法,就是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中設計臨床案例,提出問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考參與討論,解決實際問題,這樣有助於學生學習和鞏固各課程知識,提前形成臨床思維。如在講解骨肉瘤時根據臨床實際工作中的真實案例,結合多媒體展示的臨床表現,提出可能出現的影像學表現,學生們分析病例資料,紛紛討論,課堂氣氛活躍,這樣有利於將學生的被動接受變成了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有時將以上幾種方法相結合,更有利於啟發學生創新思維,有利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有利於培養和鍛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教學中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多參閱醫學影像學特別是骨傷科影像診斷學相關的專著、雜誌和網站,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強化專業技能。鑑於《骨傷X線診斷學》這門課程實踐教學特色突出及與相關臨床課聯絡密切,我們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訓(實習)基地的條件,注重實踐技能培養。在真實或模擬環境中,實行理實一體化,讓學生儘早地接觸骨傷X線診斷學實際工作內容,啟迪和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主要透過:①校內實驗實訓教學,包括讀片、報告書寫、病案討論等;②校外實驗實訓教學(影像科見習和畢業實習)。同時聘請具有較強教學水準醫院的老師擔任一定數量的實訓課程。減少“看圖說話”,增加綜合性實驗,增加臨床技能實訓和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在實踐中因勢利導積極強化學生專業能力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醫德醫風和人際交往溝通能力,樹立對社會對工作高度的責任感,為病人服務的奉獻精神,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玉清.21世紀醫學影像學的展望——我國的現狀和發展對策[J]中華醫學雜誌,2001,81(7):385-386.
[2]江勳源,魏光師,劉波.中醫院校《醫學影像學》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與實踐,2004,4(2):153-154.
[3]文弋,張雪林,李慧嘉等.醫學影像學改革探討[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06,8(3):293-295.
[4]陳兆軍,王慶莆,劉麗芬.案例式教學法在中醫骨傷科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中醫教育,2012,2(3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