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與衛星通訊課程內容教學模式論文

微波與衛星通訊課程內容教學模式論文

  【摘要】針對《微波與衛星通訊》課程內容多、學時少、理論性強和應用領域廣等特點,以加強基礎、強化實踐、注重創新為出發點,探索如何有效合理地開展課程的理論教學,並結合學生的特點探索如何合理的安排課程內配套實驗,以及如何以學生為主體利用通訊技術與多維立體互動模式提高教學效果,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銜接通訊與資訊類專業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目的。

  【關鍵詞】微波與衛星通訊;多維立體互動;教學模式

  《微波與衛星通訊》是電子資訊工程無線通訊方向必須的一門核心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介紹微波與衛星通訊的基本原理、微波與衛星通訊技術以及電波傳播原理等三大部分的知識,具有極強的理論性和抽象性。透過本課程的系統學習將有助於行動通訊、射頻通訊電路、無線通訊電波傳播與天線技術等後續專業課程的開展。為此,本文就該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的聯合培養模式、專業知識銜接、多維立體互動教學和對分易教學平臺的應用開展探討。

  一、理論與實踐聯合培養模式探究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在於:透過對《微波與衛星通訊》基本原理的剖析式分析,要求學生掌握微波與衛星的基本概念、特徵和系統結構,瞭解微波與衛星通訊區別於其他無線通訊技術的最基本的特點;透過學習微波與衛星通訊的基本技術,要求學生掌握《微波與衛星通訊》常用的調製與解調原理、通道編碼技術、多址技術;透過學習《微波與衛星通訊》無線電波傳播原理,要求學生掌握電磁波的傳播特性、電波傳播鏈路的計算與設計。可以看出,《微波與衛星通訊》也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實訓課程,若學生僅限於學習書本上的基本原理、常用通訊技術以及電波傳播等理論知識,並不能解決與《微波與衛星通訊》相關的複雜工程問題。鑑於此,該課程需要開設一定課時量的實驗,學生可以熟悉微波與衛星通訊的基本技術,掌握常用微波電路系統的測試方法和設計思想,實地測量並分析實用的微波電路部件,包括放大器、各種濾波器、混頻器和功放器等輸出的時域和頻域訊號。透過使用衛星通訊收發平臺、測試軟體及分析儀器,對微波電路系統進行測量和設計可以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知識的'應用能力、協作能力等綜合素質,使學生對工程性實踐操作有更明確、更深刻、更直觀的認識,從而為學生的工程實踐應用奠定基礎。

  二、專業知識銜接,提高教學效果

  該課程需要紮實的數理基礎和抽象思維,因此在前期導向課程的教學活動中,比如大學物理、通訊原理、行動通訊等,應對相關的基本知識點做介紹。例如大學物理中的麥克斯韋方程組知識點在電波傳播中的銜接;地面行動通訊中常用的調製解調技術與衛星通訊背景下調製解調方案的指標差異。除了與前導向課程的銜接,還需要結合空天地海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增加該技術領域的發展前言,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比如增加衛星定位、導航、深空通訊、臨近空間、水聲通訊等相關背景和關鍵技術的介紹。

  三、以學生為主體,激發能動性

  近年來,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是在以往教育機制上做的延續,因而教育模式還存在弊端,這種弊端主要體現在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未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為此,我們應該結合日常的教學活動,將創新性的多維立體互動式教學模式應用到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活動中[1][2]。《微波與衛星通訊》課程中的重點知識點的理論性比較強,僅在有限的學時中,讓學生對微波與衛星通訊的基本原理有深入的理解尤為困難。若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結合多樣化、多維度和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將會改變原有的一些固定教育方法。舉例來說,在講授衛星通訊中的通道分配和多址接入時,可以等效為各樓層教室的使用時間、使用群體和群體語言等。

  四、使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改革教學模式

  隨著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先進的現代化多媒體技術應運而生。這些技術改變了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不再只強調教師對課堂的主導。對分易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平臺,適合多種教學模式,是一款服務於高校教師的技術平臺。在《微波與衛星通訊》課程管理中,利用此平臺能夠將課堂教學中的框架、重點、難點和講解內容展示給學生,同時,學生課後也能自主性、個性化的獨立學習或者開展小組討論和交流。此外,在課程中,還可以利用平臺的靈活性、快捷性、實時性和可控性等特色進行作業批閱、課後師生互動、課堂反饋和課堂分組等管理。結論:透過以上對《微波與衛星通訊》課程內容設計與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我們以學生為主體,結合電子與資訊專業應用型學生的特點調整理論與實踐教學環節,重點開展理論與實踐的聯合培養。同時,採用多維立體互動的教學模式,以線上慕課微課、線下對分易平臺提高學生對課程的熱情和學習的積極性,管理課程教學,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透過前向與後續課程的銜接,使學生掌握電子技術基礎知識體系和資訊通訊領域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從而具有運用理論知識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邱格磊.“多維互動式”教學機制的探索與實踐—以《金融法》課程為例[J].海峽法學,2016,第1期,99-104頁.

  [2]李榮,李白萍.多維立體教學法在《微波與衛星通訊》教學中的應用[J].武漢大學學報:理學版,2012第S2期,145-146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