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寫科學小論文

怎麼寫科學小論文

  一、本科法學教育的畢業出口需求導向

  本科法學學生的教育培養工作,必須以畢業出口需求作為導向,需求滿足是法學教育價值的表現形式[1]14。決定法學專業本科教育培養模式的出口需求導向,可大致分為三類:

  一是理論研究需求導向。在此導向下,法學教育培養無疑更多地側重較為完整的法學理論知識掌握,側重問題探討的理論深度和廣度,使培養物件掌握理論研究方法,便於以後對相關問題展開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實踐操作技能和技術性運用技巧,不是教育培養模式所重點關注。這種導向下往往固守傳統的理論灌輸型教育培養方式,忽視法學的實踐特性,輕視實踐教學手段的運用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不進行教學方式方法上的改革。這種導向下的法學教育培養,習慣於採用灌輸式、填鴨式的具體方法,習慣於在封閉的教學環境中運作,是與職業化需求導向下法學教育培養相對的另一個極端。

  二是法律職業需求導向。在此導向下,法律職業培訓或職業化的教育培養模式,更多的是面向職業技能的掌握,是根據法律職業的實踐操作要求設計的。其課程設定、課時安排並不以理論知識的掌握為重點,而是著力進行法律運用能力的培養,認為重點開設和職業有關的實踐技能課程就可以解決問題。簡單說就是借鑑技術工人的培養模式,更多地做法律“匠人”的打磨工作。其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更多或更早地鍥入職業實踐過程,在實踐環境中造就培養。一般要求人才在培養過程中獲得法律職業資格或技能證書,人才培養出口導向是“拿來就用”,減少上崗適應時間。

  三是引領社會的新實踐需求導向。法學是引領社會前進的科學,法學人才必須在從事的工作中貫徹落實法律的秩序、平等、自由、公平、正義等的價值目標,引領社會的進步,解決社會發展中的不公平、非正義問題。這種需求導向下的本科法學教育培養工作,著眼於法學人才對社會發展擔負的當前和未來責任,著眼於法學人才潛力的持續發揮。法學教育中強調學生對法治精神、法律價值、法律原則的領悟,讓他們在系統的理論學習中逐步養成“法律人”應有的理效能力和思想素養,並能夠成為在社會上遵紀守法、踐行道德實踐的佼佼者和引領者。引領型法學人才的教育培養不脫離實踐化方式,與封閉運作、不面向社會實踐問題解決的理論研究需求導向下的教育培養模式不同。強調法學人才對系統法學理論知識的掌握,是為了實現精神層面的教化,深刻領會法律的精髓,以在實踐中更好地貫徹法律價值目標,更好地指導實際工作。與傳統理論灌輸式的教育培養模式相比,這一教育培養模式加重了實踐比例,完善和改革實踐方法,著重發揮實踐方式在輔助教學、培養學生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同時,實踐性教育培養也不是單純為了就業、因應法律職業的短期渴求而開展,而是著眼於未來社會需求,培養真正領悟和實踐法治精神的法律人所進行的實踐。可以說是立足於更高階的或者“新”的實踐需求。它注重人才思想精神層面素養的形成,與法律技能人才的培養顯然不同,它培養出來的人才或許對工作上手稍慢,但其素質決定具備更好的發展潛力和貢獻能力。

  理論研究需求導向決定的本科法學教育培養,是我們長期以來所進行的,已被證明不符合法學的實踐特性,難以提供符合社會主流需求的合格人才,是改革的物件。而法律職業需求導向下的教育培養模式,是近年來從實踐需求角度反思前者的結果,較為“熱門”,被不少法學教育工作者推崇。就突破大學封閉性、照應法學實踐特性、改革填鴨式理論灌輸等而言,其無疑具有進步性。按照法律職業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強化實踐技能的掌握,培養符合就業單位“拿來即用”要求的人才,能夠增加出口競爭優勢,提高就業率。不過,這種模式忽略法學理論知識的系統掌握,過於關注技能和技巧的運用,輕視法學知識和人才在引領社會發展方面的功能和責任,是一種矯枉過正的做法。它混淆了大學法學教育培養與法律職業化培訓的區別,仍然是不可取的。相較而言,引領型新實踐需求導向下的法學教育培養模式,吸收前述兩種導向需求下教育培養模式中的合理成分,協調理論素質養成與實踐技能掌握之間的平衡,強化法律人才在實踐價值目標、引領社會進步方面的作用,是大學進行法學本科教育培養應當採用的理性模式。

  二、當前法學人才畢業出口需求與培養供給存在的問題

  在本科法學人才畢業出口需求上,近年來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變化。不過,按照引領型新實踐需求導向的要求,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需求非理性化,即沒有形成符合法學人才運用特性的理性需求。具體表現有:

  一是對法學人才需求存在短視現象。應對直接的涉法事務處理是需求的主要出發點,沒有更長遠地從工作規範化、法制化的角度看待需求,致使法學人才需求增長緩慢。這在公、檢、法、司機關以外的其他需求單位中表現突出。法律事務處理被當作可有可無的崗位,或者由其他人員兼任。有重大的或者較多的法律事務或糾紛時才勉強設立專門崗位,吸收法學人才。這有點類似於律師需求,律師的主要價值並不在於“救火”,而在於平時的風險提示、風險預防中。同樣,需求單位如果有工作規範化、事務處理法制化以及法律風險預防等意識,就會積極吸收利用和儲備法學人才。

  二是對法學人才存在“拿來就用”的不當認識。需求單位往往希望吸收的法學人才迅速適應工作,能立即有效地處理涉法事務,因而特別重視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要求。在很多職位的條件上要求有工作經驗或者基層工作經歷。面試時看學生在實務中處理人際關係、工作矛盾、文書寫作、糾紛調處等表現出的素質與能力,看學生除了理論知識掌握外是不是成熟、務實,符合“官場”或“職場”的要求,能否“拿來就用”。“拿來就用”的“成品”需求意識,一方面對大學教育培養的功能理解存在誤區,高估了大學對人才教育培養的效果。另一方面,對人才素質的養成和綜合能力的提高應該是漸進的過程,人才的很多特質要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才能造就。“成品”需求意識忽視了用人單位在人才加工鍛造上應有的責任,沒有給人才保留變成優品的時間上的緩衝期,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態度,不符合人才培養、人才素質提升的客觀規律。  從本科法學人才的供給角度看,近年來大學教育培養法學人才的模式和方法有所完善,更多地考慮社會實際需要和就業要求,深化與實踐單位的合作,強化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一定程度改變了理論需求導向下與現實稍顯脫節的教育培養方式。不過,總體來說,大學對法學人才的教育培養尚不符合引領型新實踐需求導向的要求,理論研究需求導向下的傳統“痼疾”依然存在,另一極端的“職業化需求”導向下的新問題也不斷呈現。要麼繼續過於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與掌握,死記硬背,教學方法單一,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不夠。忽視學生實踐和運用能力的培養,實踐環節和實踐課程不受重視。要麼出現拋棄法學理論知識的系統把握,忽視理論基礎的夯實,過於從職業化需求、實際能力入手要求教育培養方式。致使學生獲取的法學知識碎片化、零散不成體系,難以融會貫通、形成良好的法律精神和理論素養,深刻理解法律人應有的責任,“淪落”為純粹的匠人。學生學習和教師的授課效果,用是否有益於透過司法考試等實際指標來判斷。由此培養教育出來的學生理論素養差,在以後的工作中往往後勁不足,在面臨困難時難以堅持法律人應有的操守和原則,難以貫徹實踐法律的公平正義等法律價值。相比之下,前一種模式的問題我們已有深刻體會,而後一種模式往往打著改革的旗號,形式上契合各個主體的短期渴望,更值得警惕。

  三、法學人才出口需求的理性化與本科法學教育培養模式的改革

  在法學人才出口需求上,應該具有理性化的態度。一方面克服吸收法學人才的短視,釋放法學人才需求。從事務處理規範化、法制化及中長期發展需要,以及承擔社會責任的角度對待人才需求。設定涉法崗位,穩定持續地吸收、儲備法律人才,重視法律工作在防範風險、規範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種事務處理都需要用法治的方式對待,各領域各單位都有法學人才需求。另一方面,要克服學校提供法學“成品”的意識,反思“拿來就用”。給法學畢業生留下素質和能力提升的空間和時間,允許法學人才逐步在實踐中成長、進步,容忍適應期人才可能存在的一些缺點,並創造條件,不斷對“半成品”進行再加工鍛造。不應過於苛求學生具備在實踐環境中不斷磨鍊後往往才能形成的能力和嫻熟掌握的技巧,要著眼於人才使用的潛力與後勁。需要正確對待學生的學業成績、筆試成績和麵試表現,綜合協調與平衡,避免職業化傾向的急功近利的用人方式。

  目前大學都普遍開設了法學專業,有觀點認為,法學被辦“濫”了,建議壓縮和精簡。對此必須進行理性分析。引領社會型需求導向決定了大學對法學學生不能單純地依據就業形勢和職業直接需求來進行教育培養,必須冷靜而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從這一點來說法學教育只要看準大方向,就不應該輕易為其所動。國家和社會的治理,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可能主要由理工類、經濟類、技術型人才來進行,這種治理往往能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提升經濟實力。在社會轉型期要求更有質量的發展,充分確保公平、正義,實行依法治國之時,人才需求必然發生變化,法學人才應成為治理國家和社會的中堅力量。從法治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看,法學人才的總量需求是巨大並穩步增長的,法學學生並非絕對過剩。不能單純要求大學減少專業開設、降低招生數量,也不能憑相對近期的就業率來判斷設定法學專業的必要性。大學的任務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培養更具競爭力、素質更強、更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法學人才。由此,必須按照引領型新實踐需求導向的指引,改革傳統教育培養模式和方法,既注重理論知識的系統掌握,又注意法律實踐能力的提高,培養具有比較競爭優勢的學生。根據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法學教育培養工作上,課程設定、課程時間安排、教師授課方式、教學實踐方法、實習模式等都應該進一步改革完善。同時,要重視開展結合大學特色和優勢進行跨專業課程選擇及多專業多學位聯合教育培養。

  在課程的設定與時間安排上,學校應該保證法學專業課時併合理安排課程分佈。學生普遍反映專業課程學習時間少,由此應注意改革和壓縮非必要課程。要求增加司法考試技能、文書寫作及文獻檢索、實務技巧、法庭辯論、律師技能等實踐課程,壓縮非必要公共課和基礎課的呼聲越來越高,對此需要做合理安排。比如有的學校已經改革把思政課等集中在一定時間內上完。由於法學學生在大三後會把不少時間花在司法考試、撰寫畢業論文和找工作上面,課程學習態度受到影響,因此要把法學知識體系中的更核心課程或者能夠增進學生能力的具有比較優勢的課程安排在此前。將一些以既有理論知識為基礎,突出實踐應用能力培養的實踐或實驗課程安排在此後。

  在教師課堂教學中,總的要求是理論體系知識的傳輸與生動的解說方式相結合,不可過於偏重某一方面。在涉及相關的知識點講解時,教師要充分利用案例來加以說明。表現案例和說明知識點的形式應該多樣化,除了文字外還應該多嘗試聲音、影象、影片等比較直觀的多媒體方式[2]。教師要善於運用歸納整理的文字案例、法律文書、庭審和法治新聞影片等。理論講解和案例展示應該協調,注意比例和課時安排。現在存在的現象是要麼理論講解過多、案例展示方式單一,要麼是有的老師有偷懶現象,上課就是放影片,案例展示過多。前者無疑應該改變,但單純滿足好奇和興趣的純粹案例演示也是不可取的,從法律素質和精神的養成來看,法學知識的傳授不可避免帶有一定“枯燥”的特點。對此,教師和學生都應樹立正確的態度。觀看影片但忽視知識點的提示和課程體系知識的傳輸,學生往往看完之後感覺無太多收穫。學生僅獲得零散化、破碎化的直觀認識,缺乏對理論知識系統的把握,更不用說對法律價值、法律精神的領悟與理解。

  在綜合素質的培養與實踐能力的提升上,要抓好課程實踐環節、實踐課和實習等工作。就實踐課來說,要重視提供符合要求的實踐環境,不能簡單要求在教室完成,要讓教師有較大的自主權,在有效的實踐環境中開設實踐課,在這樣的環境中設定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確保學生人人都參與、人人都主動、人人都提高。實踐課往往需要以理解和掌握課程理論知識為基礎,學生應做好課前預習與準備。目前法學課程基本都包含了實踐環節,主要是採用分組案例討論、彙報交流討論情況及提交實踐報告的方式進行。它以學生為活動主體,教師只是對過程和表現進行評價、打分。教師的案例教學法中也強調案例分析的重要性,有提問有交流,強調師生互動,但畢竟是以教師為主,不同於學生實踐團體獨立營造的氛圍來得輕鬆活躍。目前在實踐環節中,課時安排偏少,學生主動性尚需加強,學生找尋的案例不典型,討論不深入,發表意見不充分,對非訴訟案例的法律事件或法律現象重視不夠,實踐方法單調,對此必須加以改革完善。法學專業的學生實習需要改善的地方包括:一是實習單位分佈面窄,需要拓展。二是實習時間安排上應更加合理。各校之間協調錯開實習時間,以免出現“扎堆”現象。在學生實習時間的學年安排或學期安排上應更科學,不少學生參加了司法考試培訓班,在九月份考試之前複習時間較多,此時安排實習,學生會為了複習向實習單位請假,給實習單位帶來不好的印象,將實習安排推後並壓縮實習時間可以緩解這一矛盾。三是實習單位應樹立正確的用人觀念。實習單位應儘量安排學生承擔和法學實踐密切相關的工作。對實習生不僅“拿來用”,而且“要培養”。實習指導人員應承擔傳授實踐技能的責任,讓學生熟悉有關工作流程,掌握案件或法律事務的處理技巧,學會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案件處理中。不應一味要求學生裝訂卷宗、做雜務工作,降低學生實習的興趣。學生要主動積極,迅速適應工作環境,利用可能的機會向實習指導人員求教,掌握實踐操作技能。

  法學教育培養要改革,培養出具有競爭力的法學學生,還應與大學辦出自己特色和比較優勢的努力同步。法學必須注意與優勢學科和專業進行交叉融合。法學專業課程以外,應注意增加其他優勢學科、專業的相關課程,實行交叉選課。使法學學生在系統掌握法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熟悉其他學科知識,形成複合型知識結構,確立在經管、理工、農林等方面超過一般法學學生的比較優勢,這也是法學教育培養的特色。另外,可以開設第二專業第二學位的輔修,進行雙專業雙學位的聯合教育培養。廣泛接納其他專業的學生學習法學課程,彰顯複合型人才優勢,增強事業發展上的競爭力。有了其他專業的知識為基礎再學習法學或者同步接受法學和其他專業的教育,雙專業雙學位學生以後不僅可以從事專門的法律工作,而且在從事非法學專業的相關工作上,也會更加註意事務處理的規範化、法制化。雙專業雙學位的法學學生無疑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在研究生入學考試等仍然較難的情況下,透過考核接收後選擇本校內法學作為二專業學習,對很多意識到複合型知識重要性或者意圖實現專業重心轉換的學生來說,顯然是很好的機會。法學雙專業雙學位的教育培養模式,是法學教育培養工作改革完善的有益實踐。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體育舞蹈開展現狀與調查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1-0000-02

  1.前言

  體育舞蹈作為一項集高雅藝術與運動於一體的新興體育運動專案,具有顯著的健身性、娛樂性及其獨特的藝術風格。體育舞蹈的運動性、藝術性、娛樂性和社交性等功能,不僅能使學生達到強身健體、自娛自樂、陶冶情操的目的,而且能有力地帶動良好社會環境的建設,形成特有的體育藝術文化氛圍。浙江省部分高校在大學生體育舞蹈的普及、推廣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浙江省高校體育舞蹈的開展還不夠規範,存在諸多問題。

  本文選定浙江師範大學、台州學院、溫州大學、麗水學院、浙江工業大學、湖州師範學院,浙江海洋大學,浙江傳媒學院為代表的共8個非體院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進行調查研究,透過對浙江省高校體育舞蹈開展現狀的瞭解及存在問題的研究,以期揭示現狀特點、影響因素;參照國際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探討摸索高校體育舞蹈發展過程中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找出影響其發展的主要因素,並針對存在的問題,依據高校體育舞蹈運動發展的規律,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浙江省普通高校體育舞蹈更快、更健康地發展提供合理建議,為促進我國的高校體育舞蹈運動的開展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建議。

  2.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體育期刊網查閱了1998年至2012年以來關於體育舞蹈的文章百餘篇,參閱了國內外有關體育舞蹈和教練員、裁判員方面的文獻資料和最新科研成果、國家教委和國家體育總局頒佈的各項工作條例,並查閱了體育舞蹈教程、運動訓練學、體育美學以及舞蹈、音樂等方面的書籍,為本課題提供借鑑。

  2.2 問卷調查法

  為全面瞭解浙江省普通高校體育舞蹈開展的現狀,設計了教師調查問卷、學生調查問卷和裁判員調查問卷。

  2.3 專家訪談法

  在課題研究前後,多次對本專業的專家及體育舞蹈教練員,國內裁判員,有關管理人員等進行訪問調查。為了深入瞭解浙江省普通高校體育舞蹈開展方面的問題,筆者在浙江某體育舞蹈教師班進行了實習與學習培訓,接觸並訪問了浙江省的體育舞蹈專家,浙江省社會體育指導中心的官員兼教師4人,並就此問題訪問了國際考官和職業教師2人。

  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和統計學方法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統計、處理。

  3.研究結果與分析

  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目前浙江省普通高校體育舞蹈發展緩慢。為研究影響高校體育舞蹈發展的主要因素,揭示目前高校開展體育舞蹈的現狀,對浙江省體育舞蹈方面的專家進行了走訪諮詢,併發放開放式問卷,確定影響高校體育舞蹈發展的主要指標,然後對這些指標進行修正,再次請部分專家提意見,修改後確定瞭如下指標:

  3.1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體育舞蹈教師隊伍現狀分析

  由上表可知目前影響浙江省普通高校體育舞蹈開展的最主要的是教師這一因素。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是體育教學訓練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實施者,是運動員學生的教育者、指導者,是決定教學訓練效果的重要因素①②③。在整個體育教學訓練過程中,一切有關層次的因素,最終必須透過教師這一環節作用於學生運動員。一個合格的師資隊伍是教學工作的前提和保證②。因此,教師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運動經歷、執教年限、參加業務培訓的狀況等方面都會影響教練員的教學訓練效果。

  3.1.1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體育舞蹈教師年齡結構

  教師年齡結構是指教師人才群體各年齡段人數的比例分佈。教師的年齡結構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和反映了教師人才群體的創造力③。

  調查結果顯示,浙江省普通高校體育舞蹈教練員年齡在45-55歲之間的佔52.9%,35-45歲以下佔27.1%,25-35之間的佔18.7%,大部分教練員集中在45-55歲之間。走訪中還發現,年輕的教練員大都是聘用教師,而45歲以上的教師一般是其他操類的專職教師,體育舞蹈是半路出家的。眾所周知,年老教練員的業務水平較完善,執教經驗較豐富,但缺乏年輕教練員所具備的精力充沛、思想活躍、易於接受新知識、敢於創新等優勢。年輕、專業的教師的缺乏對今後的發展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3.1.2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體育舞蹈教師運動經歷

  調查教師的相關運動經歷,不僅可瞭解教師是否具有過硬的技術,也可以折射出教師的教學訓練經驗狀況。作為教師,具有過硬技術的同時,具有一定的運動經歷才有可能具備更加豐富的訓練實踐經驗,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運動訓練和動作技術,才能正確指導學生訓練,減少教學訓練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透過對教師所參加的最高組別比賽來了解教師專業技術等級水平。調查結果顯示,我省教師專業技術等級達到職業組、甲組、乙組的分別為5、7、5人,32%教師沒有參加過任何組別的體育舞蹈比賽。由此可見,很多教師並沒有過硬的技術和豐富的運動經歷。因此,今後在教師的業務培訓和考核上要提高標準和要求。

  3.1.3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體育舞蹈教師執教年限與參加業務培訓情況

  執教年限是指從事教學訓練工作的年限,它主要反映教師的資質和經驗。執教年限結構分佈見表2:

  調查顯示,教師們從事體育舞蹈工作的時間,1-2年的佔28%,3-5年的佔36%,5年以上的佔20%。從執教年限上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從事教學訓練工作都在3年以上,5年以上的教師也佔相當的比例,這與近幾年來體育舞蹈在我省高校迅速的發展有很大關係。一個專案順利發展的關鍵環節就是要培養一批與時俱進的高水平教練員。作為較為年輕的體育舞蹈專案來講,有針對性的舉辦教師業務培訓班,是提高教師業務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如表3所示,48%的教師參加過3次以上的業務培訓,40%的參加過1-2次,沒有參加過培訓的有12%。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都參加過培訓,但次數相對較少,而且還有極少數的教師沒有參加過任何業務培訓,這也提醒有關部門在對教練員的管理和再培訓工作方面有待加強。  3.2 浙江省普通高校學生參與體育舞蹈訓練的現狀分析

  3.2.1男女學生性別比例

  圖2所示學校體育舞蹈課基本上屬於選修課,課餘體育隊也屬於自願性質,參與學生女生佔優勢,為73%,男女比例為1:4,嚴重失調。這不僅給體育舞蹈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同時也影響技術水平的提高。

  3.2.2 學生對於體育舞蹈的觀念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62%的學生認為自己在思想上不能完全接受體育舞蹈,因為跳舞時需要男女互相擁抱,並且有時動作相當親密,很多學生感覺不能適應感到害羞不自在。72%的男生認為體育舞蹈是女生的舞蹈,男生不適合,跳舞時扭來扭去讓其感到沒有男子漢氣概,會被人恥笑。由此看來一些大學生在觀念上受封建思想影響,對體育舞蹈的認識有誤區,沒有正確的認識到體育舞蹈的價值。

  3.2.3 參加比賽狀況

  教學和比賽是相輔相成的,比賽是對教學工作的最好檢驗,也是教師尋找今後訓練重點的一個方法和時機。據統計浙江省普通高校每年平均可參加的各大小型比賽以及考試共有3.5次,而未參加比賽的學會佔21.6%。

  3.3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體育舞蹈訓練場館現狀

  開展體育舞蹈訓練必須有一定的場地保障,這個場地就是開展體育舞蹈普及運動和專業訓練的物質基礎,也是體育舞蹈課的硬體設施。開展體育舞蹈課場地必有形體房,標準舞場(20m長,15m寬,光滑的木地板)。調查的學校當中僅有4處有標準的形體房,佔總數的57.14%;即使在有些條件比較好的學校和訓練點,標準的場地往往會被各種班級分隔開來進行訓練,個別學校、訓練點因受場地設施的限制,而不得以經常改變地點。在室外教學沒有鏡子,地面不光滑,學生很難了解自己的動作缺陷。這樣在實施教學內容過程中,教師很難進行高質量的教學效果。因此,場地設施是阻礙體育舞蹈教學順利開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缺乏場地設施直接限制了體育舞蹈的開展。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體育舞蹈開展的時間還不是很長,授課教師呈老齡化,年輕教練員所佔比例較少,對今後的發展會有一定的影響;缺乏一套完善、系統的教練員崗位培訓體制;科研情況滯後教學內容不符合時代要求,師資緊缺。

  影響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體育舞蹈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是教師水平,師資力量是體育舞蹈開展的主力軍,硬體設施和課程內容的建設是體育舞蹈順利開展的有利手段,應從學生自身觀念著手,加強師資、硬體設施、課程建設以及協調相關環境因素的影響,促進體育舞蹈的順利開展。

  4.2 建議

  提高教師素質,加強教師業務培訓力度,最佳化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增進教師間相互交流;改變學生封建保守思想,正確引導學生學習參與動機,大力宣傳體育舞蹈的健身、健心、健美和社交娛樂的價值。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把握好教材的難易程度,增加教材的科學性、系統性、趣味性、實用性;教學內容要與時俱進,時刻把握世界最新動態;同時改善教學場地和硬體設施質量,加大投資力度,完善對場地設施的維護保養措施。

  註解

  ① 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② 李誠志.教練員訓練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1

  ③ 吳彩芳.淺談高校健美操教練員的職業素質[J].山西體育科技.2003,1

  應用本科英語教學改革淺議

  論文導讀:發展應用本科教育,既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適應國際高等教育發展潮流的一種需要。因為傳統的英語教學普遍存在“費時較多,收效較低”,所花時間和代價與教學效果不相適應的問題,學生畢業後無法正確使用英語來交流,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其就業。因此,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深化英語教學改革已刻不容緩,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為主的技術應用型本科英語課堂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應用本科教育,英語教學,改革

  隨著我國的成功入世和對外交流的深入擴大,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傳統高等教育模式培養的單一型人才已經無法滿足社會需求,更多崗位要求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發展應用本科教育,既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適應國際高等教育發展潮流的一種需要。它的發展將有利於加快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有利於最佳化人才培養的層次結構,有利於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和多樣化,有利於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普通本科和應用本科是本科教育的兩種型別,它們的關係是平行發展的。應用本科是高職教育的一個層次,它同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鮮明的技術應用性特徵。在培養規格上,應用本科培養的不是科學型、學術型、研究型人才,而是培養適用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在培養模式上,應用本科以適用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方案,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徵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重視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

  因此,應用本科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該是面向現代社會的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工程領域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等第一線崗位,直接從事解決實際問題,維持工作正常執行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技術應用型人才,不僅要具備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專業崗位實際動手能力,還應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目前,國內高等學校主要以英語為主),具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能力。因為傳統的英語教學普遍存在“費時較多,收效較低”,所花時間和代價與教學效果不相適應的問題,學生畢業後無法正確使用英語來交流,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其就業;同時,教學模式也面臨各種教學新理念的挑戰。論文大全。因此,進一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深化英語教學改革已刻不容緩,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為主的技術應用型本科英語課堂任重而道遠。

  一、對傳統英語教學的反思

  中國英語教學長期受到傳統教育思想消極因素的影響和束縛,基本上採用灌輸式或填鴨式教學方法,培養了不少“英語啞巴”或者“英語聾子”。章兼中等學者把這種教學的基本特徵概括為“十二重”和“十二輕”,即:“重教師的教,輕學生的學;重知識的掌握,輕能力的培養;重知識的講解,輕實際操作與運用;重書面能力的培養,輕口語能力;重書本,輕情景;內容呆板,缺乏幽默和趣味性;重統一要求,輕個性發展;重全班大合唱(集體朗讀),輕個人和小組合作;重少數學生,輕大多數學生;重批評懲罰,輕合作愉快的情感;重分數培養,輕素質培養;學生消極被動,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造性。” [1] 這段總結不僅概括了長期以來我國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勾勒出英語教學的基本面貌。灌輸式教學法是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大學英語教學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的確,很多學校搞應試教育,英語教學模式趨於單一,教師上課主要以講授語法、語言知識為主,而忽視了英語技能的培養教育,使許多學生聽說能力與教學培養目標和社會需求有較大差距。再加上廣大英語教師教學任務繁重,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師科研能力的提高,很多教師對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研究深入不夠,造成教學理念落後,教學方式陳舊。

  二、對深入教學改革的探討

  教育部新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後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資訊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2] 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最重要的特徵就是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因此,積極探討大學英語教學如何改革對應用技術人才培養及就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更新教育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中,人們把學習主要理解為學習前人創造和積累的知識,教學主要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大多是被動的接受,即“以教師為中心”。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占主導地位,講解佔了大部分時間,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很少,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現代語言學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透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他人(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透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 [3] 因此,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課堂教學應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指導者,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恰當的學習策略,盡力使課堂成為學生進行語言交流的場所,使學生在自己的正確指導下積極投入英語學習,從而提高自身的語言交際能力。

  而英語課堂如何把知識的學習和應用有機的結合?如何讓學生們能最大限度地參與課堂教學並從中受益,並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筆者在如何組織課堂教學上做了一些嘗試,主要透過設計一系列任務型練習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以期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英語技能。這裡筆者以《大學英語全新版》第一冊第六單元What animals really think為例,該篇文章體裁為說明文,若單純講授語言點,課堂難免枯燥無味,同時學生收穫也不大,所以教師在教學安排時,應以“學生為中心”組織一些的課堂活動。下面簡要介紹一下:

  1、小組排序及討論活動(Sorting andGroup Discussion)

  準備工作:教師事先給學生準備十二幅動物圖片,請學生小組(六人一組)討論教師列出的問題。

  步驟:

  (1)教師請同學按小組坐好。

  (2)每組選派一位同學上臺就問題向同學們做口頭陳述(Oral Presentation),並指派另一組同學對其陳述進行復述。

  (3)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進行評判,選出最佳小組。教師在觀看過程中講詳細記錄每組同學表現情況和錯誤,並在全部結束後進行點評。

  問題(Questions for Students):

  Ranking andSorting(Group work)

  Step one: Writedown the name of the animal below the pictures

  Step two: Rankeach group of animals according to their intelligence

  Step three: Useexamples,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to state your reasons

  Step four: Writedown the most intelligent animal in each group

  2、故事報導活動(Story Report)

  準備工作:教師事先要求學生找出文章中的三個小標題(Subtitles),請學生小組長抽籤確定報道故事的小標題,並按教師要求組織本組成員將每個小標題的內容改編為故事報導,形式不限,可以一個同學單獨報導,也可以採訪對話形式報導。

  步驟:

  (1)教師請同學按小組坐好。

  (2)每組根據自己抽籤上臺進行故事報導,其他組同學根據同學故事報導,猜在課文中對應的小標題,猜中者予以獎勵加分。

  (3)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進行評判,選出最佳小組。教師在觀看過程中講詳細記錄每組同學表現情況和錯誤,並在全部結束後進行點評。

  (4)全部結束後,要求學生上交故事報導的書面反饋材料。論文大全。

  透過這樣的任務型練習,大多數同學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同時也有利於學生克服學習焦慮,增強自信心。

  (二)改革現有教學手段,採用現代化教學方式

  傳統教學往往是教師用一本教材、一支粉筆向學生講授語言知識,課堂氣氛不活躍,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難調動。其實,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採用現代化教學方式,如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等。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於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等形式將語言知識呈現給學習者,圖文並茂,給學習者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多媒體輔助教學能融視、聽、說於一體,給學生提供一個動態的語言學習環境,學生往往願意積極參與進來,課堂氣氛活躍,這樣一來就容易記住學習內容,不會產生乏味感。還可以讓學生自學教學光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定期網上答疑等等。

  (三)積極開拓英語第二課堂,提高學生英語能力

  由於英語學習是實踐性很強的語言學習,僅靠課堂的有限時間進行語言能力的訓練和培養,遠遠達不到實際要求。為了彌補課堂語言交際實踐的不足,需要為學生積極開創英語第二課堂,增加語言實踐的機會和時間,如:創辦英語角,成立英語劇團和英語協會,定期向學生免費播放英文原版電影,舉辦英語文化講座、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歌曲大賽,以及開展英語文化周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可以增加學生課外學習並運用英語的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語言交際能力。我院每年七月都定期組織我院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去泰國為期兩個星期的實習,大多數同學反映收穫很大,一方面開闊了視野,另一方面對自己所學專業人才需求的要求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同時還表示該體驗對自己英語學習的方法的改進有很大幫助。論文大全。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某些實習實訓環節和學生第二課堂與創新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英語第二課堂中獲得實踐學分。如:我院每年定期舉行的五月英語文化周活動中,一年級英語專業的學生可以透過聽專家講座寫心得體會、觀看經典影片撰寫觀後感、參加學院CCTV演講比賽暨學校九月份演講比賽選拔賽、或學院組織的趣味英語競賽等獲得專業認知實習的學分,這樣一來,既豐富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第二課堂,又使學生透過參加活動獲得學分,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大學英語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要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需要一支理論基礎紮實、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育觀念,提高自身業務水平,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為實現這個目標,首先必須宏觀地對英語教師師資隊伍建設進行規劃,安排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定期進修,全面提高學歷層次。其次,加大財力物力投入,鼓勵教師繼續學歷教育,並對這些教師給予一定的經濟資助,提高教師積極性。最後,實行以老帶新的政策。對於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以配對子的形式與老教師結隊,在教學實踐和理論上給予指導,使青年教師儘快從學生角色過渡到教師角色,更好地開展教學。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前技術應用型本科英語教學中仍存在許多待改進的問題, 更新教學模式和理念是首要問題。我們要把握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牢記大學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和採用新的教學手段,探索出一條適合本院實際的改革之路,為培養更多的實用型外語人才做出貢獻。

  會計專業中職、高職專科及本科人才培養目標模式的研究

  目前,我校現在的定位是高職專科階段,招收的是高中畢業生,大部分學生來自普通高中,少量學生是對口中職的畢業生。十幾年前,我校還是本地數一數二的中職學校,當時,學校的招生很不錯,學生的出口也很好,不少學生都能順利進入銀行等金融機構工作。因此,學校的社會知名度和認可程度也很高。當時,學校宣佈要晉升高職的時候,大部分老師只是覺得學校升格,名字要好聽些,並沒有細想更多的。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校於2004年升入高職行列,隨之帶來了太多改變,作為普通教師,最大的體會是學生的層次提高了,收進來的學生都是高中畢業,學習習慣比中職生要好很多,對老師的要求提高很多。我們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更好地勝任自己的工作。同時,我們也在學習中考慮更多的是我們怎樣在中職、高職專科及本科人才的培養體系中找準自己的定位。特別是作為會計專業的教師,考慮更多的是跟專業相關的人才目標定位。

  會計專業的高職是中職的後續學習階段,也為本科培養輸送人才,是這個鏈條的中堅,培養的學生定位是否正確直接決定著專業的發展和學生的個人前途。根據我校的情況,這幾年會計專業的招生都比較火爆,無論是會計電算化還是會計審計、甚至是經管等金融專業都不愁生源,學生的就業也是比較滿意的。那讓我們想想,到底高職培養出來的學生和中職、本科畢業的學生有什麼樣的不同呢?

  我們是從中職走過來的,對中職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有發言權的,中職的學生就是技能型人才,學生在學校裡就是不斷訓練技能,會計專業的學生就是練習電腦打字、小鍵盤和計算器的使用、點鈔等,你的技能好,就能找到好單位,能馬上發揮你的優勢。中職的學生文化基礎較差,講太多理論知識學生根本聽不進去,也沒有效果,反而讓他們動手練,他們還樂此不疲,如果再告訴他們,技能的好壞是跟工作掛鉤的,那學生更是有無限動力。經過兩、三年的訓練,大部分畢業的學生都是相關專業的技能能手。所以中職的人才定位就應該是重技能的操作型人才。

  大部分中職學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是: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能熟悉相關財經法律、法規,並具備從事會計崗位工作所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及較高的專業技術能力。中職學校培養的學生從事的工作是操作第一線的會計工作,對動手能力和職業技能的訓練更為看重,所以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一般學校都會讓學生去相關的操作技能的證書,學生的練習也有目標。學生的技術嫻熟,就意味著可以找到比較滿意的工作,這是幾年前的社會情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行業、企業為新入職的員工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不僅僅是打字快、點鈔快就能勝任工作的,中職畢業的學生的簡單技能也遠遠不能滿足單位需要,這樣就帶來了高職會計專業發展的春天。

  高職培養的學生和本科教育出來的學生又有什麼不同呢?目前,有不少大學將要姓“職”,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應用型本科”。那麼,本科階段的會計專業的學生培養目標也是從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和用人單位的要求來確定的。本科的人才定位是應用型、管理型和技術型人才。因此,本科階段的培養目標是具備良好的思想和文化素質、紮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職業技能、較強的實踐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性人才。本科的畢業生要求更高,這些學生是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後備力量,甚至會成為企業的領導人員,除了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應有管理能力和創新意識。

  那作為高職的我們,學生的能力應比中職學生高,同時也是本科學習的前導,究竟我們的定位在哪裡呢?近幾年,社會上出現了大量的中小企業,而這種性質的企業需要大量的會計專業人才,這就是我們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出路,也是高職畢業生培養的方向。

  1 高職會計專業應以中小企業為培養人才目標定位,完全符合市場的需要

  1.1 高職生有自己的特點,他們大多理論基礎好、專業技能嫻熟,同時還具備上崗資格證書,可直接上崗工作,無需再進行崗前培訓,這是中小企業看中的。同時,高職屬於大專層次,工作後可以直接參加中級或高階技術資格的考評,發展前景巨大。

  1.2 高職會計專業確定以中小企業為其培養目標定位,有效地避開了本科會計教育的競爭,並且高職生對薪資的要求略低於本科生,符合目前中小企業規模小資金短缺的客觀實際,為高職會計人才是就業提供了較大的市場空間;

  1.3 中小企業數量多,地域上處於城鄉、農村等,會計、出納(收銀員)等又是每一個企業單位所不可或缺的崗位。不僅如此,目前大多數的會計代理記賬、審計助理及稅務代理等工作的主要服務物件也都是中小企業,而這些高職就是高職畢業生可以勝任的。也就是說,高職層次的會計專業畢業生的需求在大大增加。

  透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得到:避開了本科會計專業畢業生的競爭,具備遠勝於中職生在中小企業就業的優勢,我們的高職畢業生必定是中小企業會計人才的強大候選力量。

  2 高職畢業生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基於以上高職會計專業的優勢,高職會計專業培養目標應定位為:培養面向中小企業,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素養,掌握計算機專業知識技能和中小企業會計專業技能,並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綜合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在培養相關專業畢業生時,首先要從培養良好的社會文化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做起,同時面向中小企業等就業方向,加大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能的訓練,注重學生的自我發展意識的形成,找準自己區別於中職生和本科生的優勢,只有這樣,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才可能被企業接受和認可,學校的發展才有後勁,才能最終實現社會、學校、學生多贏的局面。

  本科教學評估對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後續影響

  2004年教育部提出了對高等本科院校進行教學工作評估,並出臺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對本次評估做了明晰說明。評估共分為7個一級指標,19個二級指標,44個觀測點,“圖書館狀況”就是其中一個觀測點。在《方案》中,根據各觀測點的評估結論的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達到A級標準的圖書館需要做到,管理手段先進,圖書館使用效果好。達到C級標準須做到,生均圖書量和生均年進書量達到相關要求。

  如今,本科教學評估工作已經過去多年,但教學評估工作對圖書館的後期影響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並且各種問題都逐漸凸現出來。本文即欲對這一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並提出相應的改進方法。

  一、出現的問題

  評估工作在短時間內看起來確實對圖書館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例如,圖書館館藏得到極大的提升,圖書館的各種裝置也進行了改良,使圖書館在整體水平上有所提升。但是據近幾年的觀察,評估過後圖書館存在的各種問題逐漸凸顯出來,並對圖書館今後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出現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造成圖書館館藏時間結構上的不合理。

  例如我校(山東藝術學院)圖書館,從建校到2003年,圖書館藏累積只有40多萬冊圖書,遠未達到評估要求。在評估之前,學校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也在逐步增加圖書館的經費投入,但是在生均圖書量方面依然和圖書館評估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為了滿足評估需要,學校從2004年到2008年間為圖書館投入了一些資金來填補這方面的差距。經過4年的發展,圖書館到2008年評估時,館藏圖書量達到了67萬冊,其中2003年到2008年出版的圖書有20多萬冊,佔了總圖書量的三分之一,這就造成了圖書館館藏時間結構的不合理。

  第二、圖書館藏資源總體質量很難提升。

  為了滿足評估要求,許多學校在評估期間都大量採購圖書。但是一定時期的圖書出版量是有限的,圖書館的圖書副本量又不能無限量的增加。為了完成任務,一部分高校不得不收購大量的舊書,而這些圖書不被讀者認可,利用價值很低,同時這些圖書的量又很大,它們佔用了圖書館的大量空間,影響了新書的正常上架。如果大量下架,又將造成圖書堆積,造成安全隱患。這些圖書從整體上拉低了館藏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圖書館館藏的總體質量。

  第三、圖書館裝置出現老化問題。

  電子裝置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由於圖書館的大部分裝置都是在同一時間段採購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裝置會出現集中老化的問題。而評估過後圖書館資金投入的下降,又使得圖書館很難在一個短時間內完成裝置的更換。但當今圖書館的數字化進度又在不斷加快,裝置的老化就嚴重影響了圖書館後期的各項管理和發展。

  第四、不利於資源共享的開展。

  高校教學評估對圖書館人均圖書量的硬性要求,使各高校圖書館都在短時間內不遺餘力地採購圖書。這就造成了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的迅速膨脹,使各個圖書館無論大小,都變成了大而全的館藏結構。這種情況加大了高校圖書館之間文獻資源重複購置的比例,不利於圖書館之間在資源共享方面的合作和長遠發展。

  二、出現問題的原因

  造成高校圖書館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高校本科教學評估標準設定的不合理。

  教育部在制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時,只是考慮到學校的發展要求,制定了許多比較嚴格的標準,但這種標準與高校圖書館的實際狀況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第二、高校對圖書館資金投入的長期拖欠。

  圖書館的發展應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所有文獻資源的發展和文獻結構的調整應該是在一個很長的時間內逐步完善的。關於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購置經費所佔高校經費的比例,國家是有相應要求的。但現實的情況是,圖書館在高校發展的過程中不被重視,資金投入相對不足,從而造成了評估時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嚴重短缺。

  第三、圖書館服務發展緩慢。

  文獻資源建設是圖書館發展的基礎,而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卻是圖書館發展的主要目的。但在圖書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更多的經費和資源被用來支援文獻資源建設,而忽略了圖書館讀者服務的深層次提升。圖書館服務更多地侷限在圖書的借閱和歸還方面,這大大限制了圖書館服務的發展空間,也導致了圖書館不能更好地推動高校的教學科研發展,從而降低了圖書館在高校的影響力。

  三、應對方法及未來的發展

  本科教學評估雖然已經過去,但是其影響卻依然存在,尤其是評估帶來的許多後續問題至今還在影響著圖書館的發展。因此,當我們回過頭來審視這場評估時,我們不能夠只看到評估時取得的成績,更應該反思其間存在的問題。面對問題,我們唯一應該做的就是找出應對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針對前面分析的問題,我認為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從而推動高校圖書館未來的更好發展。

  第一、總結評估經驗,促進高校圖書館的持續發展。

  本科教學評估對高校圖書館的發展確實也產生了許多積極的影響。比如在評估過程中,圖書館的硬體投入得到加強,軟體管理得到改善,各項規章制度也更加規範並得到落實。圖書館一方面得到了更多讀者的認可和重視,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和服務意識。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認真總結的經驗,我們應當以評促建,把這種經驗推廣應用到今後的工作中去,促進圖書館的長遠發展。反之,如果我們無視經驗,評估過後一切恢復原狀,那麼評估就將變得毫無意義,圖書館的發展也依然會在原來的老路上進展緩慢。  第二、改變採購比例,逐步調整圖書館的藏書結構。

  評估過後,圖書館的購書經費已經明顯下降,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應當更加註意圖書採購的比例,逐步調整藏書結構使之漸趨合理。一方面,要加大專業類圖書的採購,以滿足學校專業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需要。另一方面,進行定期的藏書剔舊工作。將一部分無法繼續使用的老舊圖書進行剔舊,同時也將一些使用價值較低的圖書下架處理。透過調整新書的採購比例和已有圖書的剔舊工作,逐步最佳化圖書館的館藏結構。

  第三、加強高校圖書館的館際合作,促進資源共享。

  各個高校之間專業設定的差異,使各高校圖書館的藏書在專業性上存在著互補關係,今後應當大力促進高校圖書館之間的館際合作。這不僅能夠應對評估後圖書館購書經費下調的限制,節約購書經費,而且也能節約大量的人力管理成本。目前,國內外的許多地方都已經實現了圖書館之間的資源共享。比如在荷蘭,只要有一張借書證,就能在所有圖書館借閱圖書。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也出現了高校圖書館區域化合作和資源共享的案例。資源共享能夠充分發揮圖書館館藏資源的使用價值,也能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第四、深化圖書館服務專案,開展知識服務。

  目前,圖書館界普遍存在的突出矛盾是,讀者日益增長的資訊知識需求同圖書館資訊知識提供能力相對落後之間的矛盾。在今後的圖書館發展中,應當深化服務專案,服務應當從“書本位”向“人本位”發展。逐步開展知識服務,健全學科館員制度,為讀者提供學科導航,為高校的教學和科研發展提供學科支援,促進圖書館服務的深層次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滿足當前資訊化時代的要求,也能有效改善圖書館在高校發展過程中的影響力。

  總而言之,本科教學評估對高校圖書館的發展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我們應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合理化應對。尤其應當立足各個高校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更加有效地推動高校圖書館在未來的發展。

  高校轉型發展下智慧財產權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再審視

  一、人才培養方案: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與法律人才不可同質化

  一些高校將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的培養置身於法律人才培養之中,並無分立和實質的個別化。真的應該如此嗎?從區域經濟社會對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看,將“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等同於“法律人才” 同質化培養的理念是不正確的。

  在知識與能力需求上,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與傳統法律人才有兩點不同:第一,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的知能結構多元,且更強調智慧財產權法、民法、經濟法、經濟刑法等法律知識和經濟管理、企業管理方面的知識、能力。第二,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的工作理念與其他法律人才不同。公檢法法律人才應秉持正義,止奸去惡,不偏不倚、居中司法,而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則應以單位整體利益為上,積極主動左右溝通,靈活地作出利益進退與取捨。如此不同知識能力需求和工作理念的多類人才培養,能透過一套培養方案來完成嗎?不同的知能結構需要不同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手段來塑造,不同的工作理念更需要專門化的訓練來養成。將所有型別的法律人才採用同種培養方案“打包”培養、“混合”培養顯然不具有合理性。

  二、正確獲取與利用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的資訊

  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在社會需求中的適應性資訊是其必要的戰略資訊資源,它不僅對高校現有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培養模式、質量管控機制予以評判,也為高校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的創新提供了可能方向。如何客觀、全面獲取需求資訊呢?我們不僅要關注資訊源的代表性,還要重視資訊獲取的方法性。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的適應性資訊可透過高校管理機構的規範性調研、目標群對人才使用的反饋、第三方人才服務組織的定向性人才供求分析、專業性諮詢調查機構的調查等方式來進行,避免單一手段、單一資訊源。有人認為,“有效的需求反饋資訊是透過對學生畢業後的的售後跟蹤體系才能從企業獲得的,” [1 ]其實,積極調動往屆畢業生的“老東家”、實習生、實訓生的潛在“新東家”一併積極參與才更讓人樂道。畢竟,前者能夠提供人才使用後的感受,為高校人才產品創新增添信心或補缺方向;而後者則可能提供人才需求中該校的今後機會與應有質量標準資訊。

  經過人才的適應性資訊整合,高校能夠識別現有智慧財產權人才結構以及培養模式的瓶頸所在,也就便於規劃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的創新目標和應有切入點,並據此進行專業的融合、培養流程重組、質量控制體系革新等方面的管理系統整合,從而使高校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為目標市場提供高適應性的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

  三、轉型發展背景下智慧財產權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變革

  (一)強化以回應、引領社會需求為導向的人才產品培養理念

  突出需求在高校構建競爭優勢中的地位,並使之融入高校文化,才會使智慧財產權人才需求方的態度和行為在高校的人才培養管理系統中產生真正效能,管理環節中的每一要素才會積極維護與就業目標群的關係,從而自覺地控制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的培養質量。事實上,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需求方也只有在感受到這種關係以及從中可能獲得所需的人才時,才會積極主動地與高校對話,才會向高校提供直接、有效的資訊。因此,高校要將需求導向作為高校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培養理念建設的重點。為此,下列觀念的確立與強化是必要的。

  第一,確立“高校應滿足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需求方的所需所求”以及“向人才需求方學習”的觀念。如今,具有活力的新興崗位、新興產業越來越多,用人方在加大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上崗培訓的同時,其對高校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具有個性化,他們希望同高校一道,參與高校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的設計與輸送,高校對社會需求的能力管理也恰好適應了這一社會要求。

  第二,樹立“向人才需求方提供最優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的觀念。高校法學院系眾多,師資、培養經驗、培養條件差異各有千秋。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的最終適銷對路,並非僅僅依賴高校是否位在“211”“985”之列,而是取決於該高校是否理解了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需求方的真正需求並在滿足該需求中使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的知能結構、思維理念最最佳化。

  (二)增進人才需求方對高校的信任,擴大智慧財產權人才的就業目標群

  一定範圍的就業目標群是高校所確定的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就業主陣地,究竟是針對知名合資企業、央企等“高大上”的公司還是針對普通治理結構完善的公司、企業,每個高校的目標指向並不相同。不過,相同的是,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就業目標群對高校及其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培養質量的認知、認同程度直接影響著其對該高校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的吸納意願。對此,高校提高對就業目標群的定位能力以及對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需求的應對能力是必要的。一方面,高校對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的培養方向應有清晰定位,在此基礎上結合高校的地域、辦學實力、品牌影響度、人才產品美譽度、人才產品的質量水平等因素合理確定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的對應目標群。隨著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品質的不斷提高和需求市場資訊的有效掌控,高校還應繼續擴大目標群。另一方面,高校應積極捕捉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市場的需求變化,不間斷地評估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對目標市場的適應性,及時調整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培養方案,贏取人才需求方的信賴。

  高校與就業目標群之間的信任程度決定了人才需求方對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資訊的反饋是否具有主動性,由此決定了高校從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需求方獲得人才使用感受、人才需求期待的難易程度及接納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的成功可能性。高校可藉助於良好的品牌形象塑造、高成長性的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暢通與人才需求方的反饋渠道等建立和增進人才需求方的信任,擴大和鞏固既定的就業目標群。

  (三)建立能夠推進人才需求對話的穩定平臺

  要想廣泛獲取來自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需求方的資訊並使之轉化為人才創新中的有機要素,高校應建立起與需求方雙向溝通的便捷渠道,以需求資訊的充分性、效能化為中心,發揮各種交流渠道的組合優勢,適應就業目標群的交流習慣和釋放需求的要求。為順應人才需求方參與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培養的要求,高校還須重組校內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培養管理流程,增加高校人才培養流程的柔性,以適應由人才需求方參與的個性化智慧財產權管理人才產品的培養和輸出。

  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現狀及對策思考

  德國古典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如此評說教育:“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此番議論真切道出了人文素質教育的真諦,即在知識傳授的基礎上進行精神指引和心靈滋養,將人類優秀文化成果內化為人類自身穩定的人格、氣質及修養。因此,這種教育培養出的人文精神,至少應該涵蓋尊重人的價值、尊重精神的價值。然而由於歷史與現實等原因,國內不少高校在不斷加強專業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同時,忽視了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養。人文精神的缺失直接導致了大學生在理想信念、價值觀念、精神品級方面的各種問題。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高校面對地方高校集體轉型的時代呼聲,在大力推進教學改革的同時,加強人文素質教育同樣刻不容緩。為改善當前人文教育的窘況,只有找準癥結,方能對症下藥。

  一、運用SWAT分析法對人文素質教育現狀進行評估

  (一)優勢分析

  1. 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初步穩定。目前應用型本科高校人文素質類課程建設已經初見成效。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特點,不少同類高校都會設定如《應用文寫作》、《演講與口才》、《公關禮儀》等實用性強文化課程。部分高校也會開設《大學語文》一類的重素質培養的課程。此外,例如文史哲、藝術、心理方面的選修課程此類高校也會有針對性地開設。因此,主幹課程與選修課程並軌發展,文化素質類課程建設已形成一定體系。

  2. 文化素質課程的實施比較容易。一般而言,應用型本科高校重視專業技能的培養,人文素質課程相對較少,然而不少在校學生對文化素質課程的呼聲訴求也很高;再加上開設此類課程的簡便性與可操作性,因此人文素質類課程的實施總體比較容易。

  (二)劣勢分析

  1. 課程設定缺乏系統性與科學性。目前,不少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缺乏學校的重視和扶持,因此各院系選擇開設此類課程呈現出隨意化傾向;另外選修課程的開設則往往取決教師的個人專業取向,因人設課,呈現出很大的隨意性,缺乏科學的論證與長遠的規劃,更沒有制度保證。這種狀況造成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空有課程,鮮有特色;空有內容,罕有思想;注重結果,難有效果。

  2. 教學水平有限,且參差不齊。人文素質教育成功與否與專業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揮程度有著密切的關聯。然而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教師隊伍自身素質就存在問題。教師主體存在經驗不足、專業知識不夠豐富等差距。特別是在傳統文化修養方面,大部分教師缺乏深厚的傳統文化修養,傳統文化教育很難觸及學生的心靈。而教授方式上的問題則突出表現在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傳授輕生活滲透,說教氣重,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學手段也不夠先進等方面。

  3. 考核方式不夠合理。多數文化素質課程的考試方式以考查為主,學生重視度不夠,也很難反映出真實水平;而傳統的考試方式也有不少死記硬背的內容,考生考前突擊、考後即忘,考試意義不大。

  (三)機會分析

  1. 國家對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視。進入本世紀以來,文化素質教育在高等教育界受到的重視日益加強,“通識教育”改革熱潮以及相關的課程體系調整逐漸在眾多本科高校蔓延開來。特別是加強傳統文化教育也越來越成為時代主旋律和教育界共識。教育部在今年3月印發了《完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其中特別談到應分學段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大學階段應做到“以提高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為重點,培養學生的文化創新意識,增強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傳統文化教育是人文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這份《綱要》也可見國家政策層面加強和深化人文素質教育的決心。

  2. 教育工作者認識的提高。權威教育家及眾多高等教育研究者已著手進行了大量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改革方面的研究。重視和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已成為當今中國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趨勢。天津南開大學在今年六月舉辦了“傳統文化與大學教育”高層論壇,無論是見諸報章的學者論述,還是論壇上高校工作者的積極倡言,不少學者針對當前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現狀做出瞭解讀與反思。學者們從教師隊伍文化修養的提升、現代語境下傳統文化的啟用、專業學科文化內涵的挖掘以及從文化視角審視課程設定等方面,對高校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新趨勢進行了分析,這些角度將成為當前普及、提升文化素質教育的新研究方向與視域。

  3. 學生的訴求日益強烈。很多理工科院校及應用型本科院校,由於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匱乏,學生的此類課程的需求逐年增長。不少學生呼籲多開設人文素質課程以提高自身修養,可見開設此類課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四)威脅分析

  1. 社會對大學生的素質要求更高。隨著時代和經濟的發展,應用型高校的畢業生在就業環境和發展方向上已發生深刻變化。國家和社會對此類大學生的素養和層次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往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方式必須改變,應當把塑造靈魂、陶冶心靈、規範行為、完善品格融入到課程建設當中去。

  2. 文化素質教育日漸邊緣化。文化素質教育的學科地位在學校不受重視,課程萎縮、課時減少,沒有學校的引導、重視,部分學生也認為此類課程可有可無。在這種大環境下,教師的積極性受到影響,授課質量得不到提升,從而陷入課時越來越少、教學質量反而沒有起色的惡性迴圈當中。

  二、改善人文素質教育的對策及思考  (一)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位導向,完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建設

  1. 確立人文素質教育核心課程。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學校領導在充分健全人才培養的目標指引下,應給與人文素質課程充分的重視,首先即設定此類課程的核心課程,以制度的形式確立下來,改變此類課程之前可有可無的狀況。為使學生有更健全的心智與品格,同時具備現代社會所必須的社會交往能力與思維能力,設定5―6門核心課程,例如《大學語文》、《實用寫作》、《演講與溝通》、《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等課程,總計10―12學分,學生需取得其中的6各學分。同時學校各院系根據學校提出的總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和學科專業特點,自主確定本系需修讀的課程。

  2. 完善人文素質教育選修課程。人文素質選修課程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志趣和志向自由選擇的課程。選修課的開設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課程需經過嚴格論證以後方可開設。為避免因人設課,低效課堂等狀況,選修課程的開設前應在學生中進行調查,有詳實的資料作為支撐;同時任課教師授課前需經過試講等程式的嚴格考核方能上講臺,保證課堂效果。第二,選修課程應進行整合。不少高校選修課程隨意開設,從而導致課程重合、毫無科學性可言,因此選修課進行整合勢不可緩。選修課程基本可確立為人文、藝術、社會科學三類,基本課程設立以後需長期堅持,形成品牌與特色。另外,承擔課程的教師也應利用時機在學生中進行人文素質狀況調查,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課程整合。

  3. 打造文化素質教育自由選修課程。這是比選修課程更自由更開放的課程。它不設專門的課堂,學生可以透過多種途徑來獲得自由選修課程的學分。如參加合作專案、社會實踐、市場調查、原野調查等,或者用切實的作品(如出版物、發表文章或影片等),換取一定的學分,並讓這些學分參與到學生評優評先工作中,鼓勵學生全面發展。

  (二)以高效課堂為目標,全面提升文化素質教育教學質量

  1. 切實提升教師素質。人文素質類的教師必須比其他專業的教師具備更廣博更全面的知識,所以此類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素養。提高閱讀量、撰寫讀書心得、組建讀書交流會,都是深化教師人文素質的有效手段。因此建議相關領域的教師開設網路讀書微博,與同行、學生互動交流、邀請學生一同進行讀書研討,從而營造全校良好的讀書氣氛和書香滿溢的校園環境。另外,教師集中備課、聽課、評課的制度應長期堅持,改善教學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走互勉共進的道路。

  2. 堅持並完善啟發式教學模式。啟發式教學是開拓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最佳教學方式。不少教師認為啟發式教學就是多提問、與學生多互動。然而以筆者個人上課經歷來說,許多學生上課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達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啟發式教學的模式還需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對於人文素質課程,筆者認為啟發式教學必須具備以下要素:第一,教師應具備問題意識,並把問題意識轉化為實在的提問技巧。講每節課、每個環節都應帶著問題切入。提出問題,哪怕不找學生回答,也要在課堂當中營造出積極思索,勇於探索的風氣。第二,接近意識。啟發學生不止於課上。教師可佈置相關的作業或問題,讓學生思考,接近他們的生活與想法,並把作業當作師生交流互動的另一平臺,用更多的熱心與耐心在生活中去教書育人。第三,前沿意識。人文素質類課程多為形而上的學科,純粹的理論講授無法實現傳承文化與開拓創新。所以教師在授課中應站在時代前沿、將知識與現實緊密結合,舉凡社會熱點、國計民生、科學發明、文化創新都應融進授課當中,啟發學生思索。

  3. 進行規範的教學管理,嚴把質量關。針對選修課程的管理漏洞和不少學生“混學分”的現象,人文素質課程應建立完整的教學制度,包括選修辦法、教學情況達標管理辦法、課堂紀律及考試辦法等,保證教學有序有效進行。具體建議包括:第一,大規模講座與小規模授課應相輔相成。講座旨在提高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的整體文學涵養,普及文化知識。而小班授課是為了保證教學效果、啟發學生思維。因此人文素質類課程不可盲目追求規模,但也不應侷限於狹窄視野,兩者配合放能突顯效果。第二,靈活的考勤方式。人文素質教育選修課的課堂一般都較大,課堂考勤如果採用逐一點名的方式,費時費力。為了節約有限時間,教師可在第一次課明言課堂紀律,同時採取隨堂作業考勤、自制簽到表考勤等方式,強化課堂管理。第三,改革考核辦法。摒棄常規的、機械性地考核與考查方式,適當增加平時作業和實踐考核的比重,並講這些成績納入到期末考試成績中去。

  4. 豐富第二課堂,打造充滿人文精神的校園文化。第二課堂是耳濡目染感受文化與精神魅力的重要場所,因此,教師可採取靈活多變的方式,讓學生近距離接近文化的魅力。具體方式包括:第一,文化素質課的教師課根據自身實際在學校開展講座等活動,利用校園景點、學校建築、檔案館和博物館等硬體資源,開展文化普及活動。第二,學生組織,教師指導校園文化活動,如讀書活動、科技創新活動、文化沙龍、詩歌會、校園茶會等有學術文化氛圍的活動,引導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第三,組織音樂會、名作電影欣賞,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營造具有校園特色的高雅文化藝術氛圍,讓學生的人文素質在濃厚的人文環境中得到潛移默化的薰陶。

  三、結語

  高校作為培養當年青年全面發展的重要場所,必須承擔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使命。在這個任重道遠的使命中,學校需要發揮引導保障作用,教師應做好知識的傳授與內化工作,學校的人文環境也應發揮薰陶和陶冶作用。與此同時、家庭、媒體、社會也都應該互相配合,協同努力,才能徹底改善大學生理想真空、價值懸浮、精神貧血的狀況,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其全面發展。

  當前本科教學管理改革的側重點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5-0155-01

  高等院校日常工作的開展需要始終以教育管理為核心,透過教學管理改革的方式不斷最佳化教育管理工作質量有重要現實意義。教學管理改革的最終目標在於:促進教學管理基本思想觀念的最佳化,促使相關制度措施的全面落實,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最佳化人才培養水平的目的。為實現這一思想,要求以以下工作內容作為教學管理改革的重點。

  一、促進選課制度的規範

  在學分制的整體教育環境背景下,要求學生能夠充分認識與選課教師以及選課課程相關的資訊資料,透過發放指導手冊,或者是輸入教務管理系統的方式,使有關選課教師的基本資訊、選課內容資訊能夠更加的透明化。針對當前部分學生對於課程選擇的偏向具有一致性特點,需要作出合理的控制。

  同時,應當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基礎課程學習的特點,對選課環節進行合理的最佳化。根據學校方面的教學管理開展水平,設定包括正選課、預選課、以及補退選課在內的多個環節。補退選課的操作環節當中,可透過限制學生只選不退的方式,避免出現課程教師及教學資源出現的緊張問題。同時,可在該環節當中合併完成對基礎課重新、重考的選修工作。

  二、大力推行本科生導師管理制度

  對於本科院校,特別是一年級學生而言,由於這部分學生大多是初次參加選課。透過觀察發現多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即學生多為了滿足個人一時好奇心,或者是在參照市場需要,或者是僅考慮上課時間方便的因素下做出選修,但所選修科目與自身專業知識結構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學習的實踐性價值不夠突出。故而,為了提高其選課的質量與合理性,建議在教學管理中於全校推行本科生導師管理工作制度。該制度下,要求學校選派專業知識以及實踐經驗均比較豐富的教師或管理人員擔任本科室導師,根據學生所處專業的不同,面向工作崗位能力需求的差異性,根據學校選修課程的開設情況,對學生的選修方案給出合理的意見與建議。

  三、盡全力實現以評促改,以評促教

  在我國當前整體教育教學活動的發展背景之下,高等教育活動的“精英性”特點被逐步弱化,更多的傾向於“大眾化”的特徵。在這一背景之下,為了能夠使本科階段的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就需要學校方面積極展開對本科教學的評估工作。有關研究中指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是教育行政部門強化政府對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的宏觀管理的重要舉措。與此同時,第二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把提高教學質量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並特別提出高等學校要努力探索和建立本校教學質量保證與監控機制”。需要特別重視的一點是:對本科教學情況的評估僅僅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手段之一,為了確保其更好的為本科院校教學管理體系的建設所服務,需要始終堅持“教學質量為中心”的建設思想,透過評價的方式促進建設,促進改革,促進管理。根據教學管理現狀,對評估相關的內容進行制度化建設,使學校治校、治教、治學工作的開展能夠更加的規範與有序,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加大對於學校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促進辦學條件的最佳化,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四、重視跨院校間學分互認機制的落實

  儘管在當前學分制教學管理模式的整體環境下,普遍允許學生入校後根據實際情況做專業方面的調整。但從該制度的落實情況上來看,各大高校普遍對於轉專業的人數、轉專業條件有明顯的限制,且辦理手續相當的複雜。對於不適合本專業的學生而言,往往會由於缺少轉專業的相關條件而耗費四年的時間修讀不感興趣的專業,即在專業方面存在明顯的門檻限制。因此,建議在未來本科院校教學管理的實施中,對轉專業的門檻加以適當的降低,減少轉專業方面的限制性條件。同時,可配合成立指導評估委員會的方式,接受學生提出的轉專業申請,提供相關的諮詢服務,並加大院校之間的合作,使本校學分能夠與其他院校的學分相互轉化,相互成人,在不同專業、不同高校之間,實現學生學習的流動性。

  五、進一步凸顯考試管理的科學化水平

  學校方面需要進一步落實相關故障與制度。需要認識的一點是:在學分制的整體管理背景下,目標管理是考試管理的核心所在。為了確保考試管理的質量可靠,就需要不斷提高各個階段、各個環節的可控性,引入質量評價監控工作體系。與考試管理相對應的,成績管理也需要更加的透明,學生資訊應當安排專人負責收集、整理、管理,由教務科利用教務管理系統對問題學生的學籍、教學計劃、選課、考試、成績進行集中管理。

  在此基礎之上,考慮到考試作為對教師學科教學結果進行檢測與評估的最主要手段,當前在考試形式、考試途徑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與不足。主要表現為:考試評估的形式過於單一,考試途徑不夠科學。為進一步提高本科院校教學管理的水平與質量,應當將對教學、考試分離制度的落實作為改革的重點加以強化。根據學生專業的不同,成立相應的課程試卷資料庫,在計算機隨機選題下進行考核。同時,採取閉卷形式、開卷形式、隨機形式相互結合的考核模式,靈活應用包括口語評估、論文評估、社會調研評估等在內的過程性考試方法,從而促使成績評估的結果更加的可靠與真實。

  結語

  在學分制的整體教學管理背景下,為了能夠更進一步與人才培養需求相適應,就需要加強對於教學管理的改革工作。文章對該問題進行了系統分析,指出需要透過促進選課制度的規範、推行本科生導師管理制度、以評促改,以評促教,落實跨院校間學分互認機制,科學化考試管理水平等多種措施,體現對教學管理的全面發展與深化。

  地方本科院校通訊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困境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29-0079-02

  伴隨著我國通訊業在近一二十年的迅猛發展,通訊技術人才的稀缺促進了資訊科學技術中極具活力的一個領域――通訊工程專業的繁榮。開設通訊工程專業的高校數量一度呈現井噴式增長,從一流重點大學到地市級師範學院、高職院校都開始涉足該專業的建設。缺乏定位的盲目氾濫式發展必然會帶來很多問題,這個曾經讓學生引以自豪的專業名稱如今已經不再光鮮。近日,教育部門將開展地方本科高校的轉型工作。有50%的學校要淡化學科、強化專業,按照企業的需要和崗位來對接,嚮應用技術、職業教育型別轉變。在這種背景下,如果非重點本科高校再不重視實踐教學改革,很有可能走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一、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案

  1.學生需求多元化,培養定位困難

  目前許多普通高校的通訊工程專業都面臨著專業培養目標和定位問題。由於不同層次的高校在經費、裝置、師資、生源各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異,沒有目標地去參考標準培養計劃無疑是非常盲目的。以地方本科院校為例,該型別高校往往面臨缺乏高水平科研專案支援、裝置投入經費緊張等諸多問題。並且學生的後續發展又呈現多元化態勢,有部分學生可能要繼續研究生階段進行學術型研究,也有部分學生要去各層次單位就業。這給專業定位帶來很大的困難,既不能照搬重點院校的培養模式,也不能單純走職業化工程培訓的道路,很容易就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面對不同需求的學生,老師在實踐教學中無所適從。

  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從學生需求出發,開展可供選擇性教學。一廂情願的強迫式教育模式早已不能滿足新時代下的需求。目前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主要有兩個分流,一是旨在繼續研究生學習的學生,另一個就是希望去就業的學生群體。應該在大二階段就引導學生進行人生規劃,可以結合學生意願,開展讓學生有選擇空間的教學內容。真正實踐學分制可以讓學生選修不同方向的課程;同一門課程可以安排多於教學學時的實驗供學生選擇;同一個實驗也可以提供不同的實驗方式。比如一些原理性實驗可以選擇模擬,也可以選擇在實驗箱進行。只有當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他們的主動性才能被調動起來。[1]

  2.實驗教學內容老化,形式單一

  當前普通本科院校的通訊工程專業實驗較多是以面向各理論課程的試驗檯、實驗箱進行教學,表現特點為多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學生所做的工作是以連線一些現有電路模組,透過一些固定好的測試點進行觀察。這種被學生稱之為“連連看”模式的實驗開展形式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後很容易使學生對實驗感到厭倦而出現應付交差的心理,實驗最後流於形式。除此之外,實驗內容常年保持不變,各課程實驗獨立,缺乏系統性的前後聯絡。學生彷彿在知識的海洋上漂泊,卻看不到方向,最終陷入迷茫。幾年學習下來,作為通訊工程專業學生卻連通訊系統的概貌都不瞭解。

  解決該問題可以考慮解放思想,更新實驗內容,開拓新的實驗形式。針對目前課程實驗內容陳舊、形式單一的現象,應該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在加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重的同時,可以考慮加強課程間聯絡。比如針對幾門相關課程,藉助目前的課程設計和實習環節開展跨課程的綜合性設計實驗。例如在通訊原理和通訊電子線路課程完成後,可以設定諸如小型發射接收系統的實驗內容,完整實現一個訊號產生、調製、發射、接收的過程。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基礎上,讓學生真正將各門課程串接起來,形成系統認識。專業課實驗應該緊密聯絡工程實踐,從實際應用入手,儘可能使實驗內容工程化,真正讓學生學以致用。這本身也與現在教育部倡導的“卓越計劃”的精神一致。[2]

  另外,在實驗組織形式上應不拘一格,以集中實驗為主、開放性實驗為輔,真正把感興趣的同學吸引到實驗室。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參加電子設計大賽、申請創新實驗專案、自主進行開放性實驗,將各種形式有機結合,讓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主動。[2]

  3.師資力量薄弱

  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訊工程專業建立歷史都很短,往往都是從原來計算機、電氣、物理等院系擴張發展而來。師資隊伍呈現非專業化和年輕化,往往以其他專業轉行的高職稱教師和新畢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青年教師為主,不得不承認很多教師本身也沒有從事過通訊領域的實際工作。對通訊領域沒有整體系統認知的教師當然在教授學生時候也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教授某門課程往往也只是對該課程理論知識有所瞭解,所謂“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學生的水平自然無法得到全面的提高。

  在當前師資水平提升的措施中要堅持教師隊伍博士化、工程化工作舉頭並進。針對現在師資隊伍薄弱的問題,可以倡導教師透過不同途徑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學校應當制訂人事政策,創造條件,在積極引進高水平人才的同時,結合教學團隊發展和教師自身意願,鼓勵教師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提高科研能力;鼓勵教師進企業,參與橫向專案,提高工程實踐能力。教師隊伍博士化和工程化兩項工作可以舉頭並進,建設一支能文能武的教師隊伍,堅決不能厚此薄彼。這兩個方向不但不矛盾,還可以互相促進。師資隊伍建設是保障教學質量的基礎,只有抓好這項工作才有可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3]

  4.裝置投入不夠,專業實驗開展困難

  前面談到,諸如科研經費缺乏、新校區擴張等原因導致很多院校都有資金緊張的現象。而通訊工程的後期專業課程所需實驗裝置合專業模擬軟體都十分昂貴,並且更新換代很快,普通的本科院校很難有能力開展全面的專業課程實驗。許多專業課實驗往往都只能藉助通用模擬軟體來實現,甚至無法開出。  像行動通訊這些通訊工程專業課的裝置儀器和模擬軟體相當昂貴,普通本科院校在通訊工程專業課實驗開展方面面臨很大壓力,許多實驗流於形式。但是反過來講,因為學生的程度和目標不同,也沒有必要非得去購置全套的實驗裝置和器材。窮則思變,不妨把目標瞄向校企合作。解放思想,積極開展校企合作。

  一方面可以聯合企業開展通訊類工程師的認證,考慮讓有志於工程性工作的學生及早地接觸相應認證課程,以此代替實踐教學環節,對於有志於考研的學生可以深入開展軟體模擬類實驗內容,強化通訊理論。另外,可以聯合企業共建通訊實驗室,透過與企業交流,購置有應用價值的專業裝置,進行裝置共享,技術交流,人才合作培養。[3,4]

  5.實驗室人員匱乏,管理混亂

  由於歷史原因,高校實驗室專職工作人員在職稱評定和工作待遇上低於專任教師。實驗室系列教師沒有正高階職稱,實驗室崗位津貼低於同級別專任教師,導致實驗室崗位流動性大,無法吸引高水平人才。這種情況下,很多普通本科院校的實驗室通常是由極少數實驗員管理日常工作,理論課教師擔任實驗指導教師,並沒有專門從事實驗教學的教師。實驗室人員不參與實驗內容安排和指導,實驗教師可能又對實驗室瞭解不夠。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實驗教學監管不到位的狀況,出現問題兩方互相推諉。實驗教學監管不到位,實驗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沒有過硬的師資隊伍就不可能有過硬的教學質量,實踐教學尤其如此。要取得良好的實踐教學效果,不但要建設一支專業隊伍,還要調動教師獻身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崗位管理方面實驗系列教師被要求跟行政人員一樣坐班,卻還要像專業教師一樣在晚上、週末加班加點保證實驗教學開展。並且實驗人員的崗位津貼又低於同等職稱專職教師。這樣在潛意識裡就形成一種概念――“實驗人員低人一等”,所以實驗室崗位就留不住人才。沒有一支穩定專業的實驗教師隊伍當然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要想吸引人才、穩固隊伍,就必須從根本上對相關政策進行調整。實驗系列無正高職稱是由於歷史原因所造成的,該政策已不能適應新的歷史環境。建議相關部門考慮像對中小學教師進行職稱改革一樣,增設實驗系列教師正高職稱。另外,學校也應當在崗位管理和津貼待遇方面一視同仁,使實驗教師安心於本職崗位。

  二、結語

  地方本科院校往往是教學型高校為主,學生的培養質量直接關係學校的生死存亡。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一心面向科研的發展只會使自己陷入僵局。科研水平上不去,教學質量無法提高。教學環節中,實踐教學更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地方本科院校通訊工程專業為例,從教學內容、師資、裝置和實驗室管理等方面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並針對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會計本科畢業論文指引及建議

  本科畢業論文是本科生四年本科學習的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最為重要的關節,它要求本科畢業生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結合實際進行撰寫,以反映本科畢業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但是關於究竟應該如何更好地指導本科畢業論文寫作以及採用什麼標準判斷一篇合格的本科畢業論文等問題,會計學院的教師和學生,都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見。

  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本科畢業論文寫作指導和答辯實踐經過幾年的摸索和探討,到目前為止已經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體系。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1.周密的論文指導程式與時間安排。論文指導和答辯全部工作包括準備與動員、論文撰寫與指導和論文驗收與答辯等三個階段。準備與動員階段主要任務就是公佈畢業論文選題、主管教學的副院長為學生進行論文寫作動員、學生選題、會計學院確定指導教師、分管教學的副院長為教師進行如何指導論文的動員。論文撰寫與指導階段具體又可細分為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

  (1)選題指導與寫作計劃指導;(2)大綱指導;(3)初稿指導;(4)二稿指導;(5)論文定稿。論文驗收與答辯階段屬於最後一個階段,其主要任務就是:驗收論文和組織答辯。

  2.充分的論文指導支援與輔助工具。可以為學生和教師提供許多論文寫作和指導支援性和輔助性的工具。比如每一屆本科畢業生在準備與動員階段都可以獲得一份《畢業論文寫作指導及答辯工作指南》,同時可以獲得一份《畢業論文選題》。

  3.嚴格的論文寫作、指導和答辯質量控制措施。為了確保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就需要對學生和指導教師的工作進行監督與控制。為此,會計學院針對論文寫作、指導和答辯等各項環節採取了一些控制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控制措施,就是設計並運用《工作底稿》。《工作底稿》是監督與控制學生和教師在論文寫作和指導工作的一種工具,也是學生和教師就論文寫作和指導相關問題進行溝通與交流的一種媒介。其次,會計學院專門成立論文驗收小組,根據已經設計好的相應表格及其專案要求,對學生的論文定稿進行匿名稽核,只有論文質量符合驗收標準的,方有資格參加論文答辯。再者,規定指導教師迴避制度,即不稽核自身指導學生的畢業論文,也不參加自身指導學生的論文答辯。最後,成立答辯小組,指定資深教授擔當答辯主席,並規定答辯結果和答辯成績由答辯委員會透過無記名錶決方式產生。答辯成績的判定是依據一套完善的評價方法進行,這一套評價方法主要是從觀點、內容、格式、結構、答辯等五個方面情況進行評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