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校財經類課程教學改革的論文
關於高校財經類課程教學改革的論文
現今社會對既懂經濟財務管理又懂資訊科技的複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因此,很多高校財經類專業都將培養這類複合型人才作為新的人才培養目標。這就要求學生在主修專業主幹課程的基礎上,還必須掌握一些與資訊科技管理相關的基本知識。而管理資訊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簡稱MIS)這門課程正是涵蓋了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系統工程等方面知識的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課程。MIS 課程從1998年就被教育部確定為工商管理類本科生的專業基礎課。對於很多高校財經類專業來說,MIS 課程目前也被確立為專業基礎核心課,成為培養高校財經類專業複合型人才的主幹課程。
一、高校財經類專業MIS 課程教學現狀
高校財經類專業MIS 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能夠掌握MIS 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及其原理、開發過程及其技術手段等,透過對該課程的學習,使財經類專業學生充分認識到資訊系統或資訊科技對管理決策的重要影響,並能將資訊科技與管理決策等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資訊科技更有效地為管理決策服務。因此,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以及資訊管理的基本意識和進一步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畢業後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學以致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MIS 課程普遍存在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這就需要及時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繼而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改革。目前,高校財經類專業MIS 課程教學環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一)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體現
從教學方法上來看,MIS 這門課程仍以講授式方法為主,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較少結合專案或任務等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尤其當講解到資訊系統的開發過程、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等內容時,由於學生對企業管理的實際工作不瞭解,僅僅是透過教師課堂上的講解,讓學生感覺是紙上談兵,自然很難理解和掌握MIS 課程的相關知識。教師在課堂上不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師生間也無法很好地進行互動交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這主要就是由於教師授課方式傳統、單一,沒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引入案例教學的模擬生動性由於MIS 是一門涉及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以及系統工程等多學科且交叉性很強的課程,因此,現行MIS 方面的書籍涉及的知識面較寬、理論性也較強,但真正結合案例編寫書籍以及結合案例進行授課卻較少,教師忽略了引入案例教學的重要作用,這就給教師講解課堂知識和學生理解課堂知識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比如,在給學生講授MIS 的系統設計階段時,提到系統設計的任務就是解決新系統怎麼做的問題,即對系統分析階段得到的邏輯模型進行物理模型的設計。系統設計通常分為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兩部分,那麼學生如何深入領會這些思想?教師若忽略引入例項、引入案例進行具體講解的話,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接受的知識過於抽象、過於機械,致使學生對聽到的理論知識沒有感性的認識,只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他們面對實際問題不知如何應用書本知識去解決,最終導致理論教學過於枯燥、空洞,學生學習興趣降低等問題的出現。
(三)忽略對學生專業背景的考慮,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強從教學內容上來看,曾有教學工作者引用侯炳輝教授的說法,學習MIS 應有所側重,例如,偏工、偏商、偏管等〔2〕。對於不同專業的學生,學校對其的培養目標是不同的,因此,授課的側重點也應有所不同。而實際教學過程中仍存在MIS 教學不分專業、很少考慮專業背景、相同的教學內容教遍所有專業的情況。即使有些高校針對不同專業在所使用教材上有所區別,但在講課內容上仍是重點講解MIS 的基本概念、戰略規劃和開發方法、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系統實施、系統維護和評價等基本原理和技能,同樣沒考慮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會計學、金融學、工商管理以及旅遊管理等專業背景的不同,沒能真正在授課內容上有所區分。
(四)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學生所學零散知識無法系統化實踐教學是學生深入理解、掌握以及鞏固所學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是理論聯絡實際、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必經過程,是培養學生靈活掌握科學方法的重要環節。而MIS 正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密切相關的課程,涉及到的許多理論知識、資訊管理思想以及資訊科技在組織中的重要性等,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理解和掌握,只有透過實踐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尤其是對於財經類專業的學生,他們整體上技術性和動手能力相對較弱,因而應力求透過實踐教學環節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然而,目前大多數高校對於MIS 的實踐也只是透過校內每週開設的上機實驗課進行,有的高校只開設14 學時,至多28 學時。可見,該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極其薄弱,學生對平時所學零散知識根本無法系統化、體系化。
二、高校財經類專業MIS 課程教學改革基本思路
(一)採用問題+ 案例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是以問題為載體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將教學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去思考,使學生在不斷設問和釋問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該課程的目的〔3〕。案例教學法在很多課程教學中早已存在。在講授MIS 課程的時候採用問題+案例教學法,一方面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起學生對MIS 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恰當的案例,能使學生對MIS 課程中涉及到的理論知識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性認識,並利用所學的相關知識分析問題和求解問題,從而深刻理解所學知識,熟練掌握該門課程。問題+案例教學法具體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1.結合案例建立問題
教師應根據教學進度、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引入恰當的教學案例,進而提出合理的問題。恰當的案例是指貼近學生生活的、具有全面代表性和思維啟發性的案例。問題的合理是指標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針對同樣的教學內容,所提問題的側重點和考核的難易程度應有所不同。只有當問題結構與學生的認知結構相匹配時,才能稱為問題是合理的。只有結合案例構思出合理的問題,才能啟用學生的思維,才能在課堂上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尋求知識。
2.學生分組討論問題、逐步細化案例
結合案例確定問題後,學生要進行分組討論,逐步細化案例。討論過程中,教師不是直接將問題的答案講解給學生,而是進行實時引導,向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有關線索,讓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最終尋找出問題的最佳答案。同時,倡導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小組間可以互相提問、互相溝通,透過不同觀點的交鋒,補充和鞏固學生對已學知識的理解。這樣學生不再把學習當成枯燥無味的任務進行應付,逐步地打破了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進而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實現了以教材為中心向以問題為中心的轉變,從而更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3.分階段總結、反饋強化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要分階段進行實時總結,如對MIS 案例從系統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到最後程式設計實現的每一個環節或每解決一個子問題後進行實時總結,總結每個階段學生是怎麼成功的、什麼原因導致了失敗等,透過學習總結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教師應透過各種途徑和手段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思維,並隨時對學生反饋的資訊給予準確的總結和評價。教師恰如其分的認可與誇獎會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思維活動。而且,教師恰到好處的指正與批評也會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思維,使學生對MIS 的整體過程、理論思想有更深入的領會。
(二)強調教學內容因學生專業不同而有所側重
根據所學專業背景可將學生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為代表的學生,這類學生相對來說技術性較強,具有較豐富的資訊科技知識,可以從深層次技術角度分析與運用資訊科技解決經濟管理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第二類是以財務管理、財政金融、工商管理、酒店管理等專業為代表的學生,這類學生技術性相對較弱,沒有從事過系統開發工作,因而對MIS 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沒有直觀的認識,不能很好地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從學生熟悉的經濟管理專業視角培養學生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能力。
1.教材資料上的側重
對於技術性要求較強專業的學生, 可以選用黃梯雲主編的《管理資訊系統》,其主要是在介紹MIS 有關概念、結構和功能的基礎上,從技術的角度系統地闡述WEB 開發的基本技術、結構化系統開發方法、面向物件開發方法、決策支援系統、供應鏈管理及其資訊系統等內容。而對於經濟管理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則可以選用嚴建援等譯的《資訊時代的管理資訊系統》,其主要從管理和決策的角度闡述當今資訊科技發展的前沿領域和最新的系統開發方法。另外,MIS 作為一門多學科交叉的課程,其相關知識發展快速,而紙質教材的編寫和出版相對滯後,需要一定的時間與週期,這就需要教師積極組織並開發一些網路教學資源供學生接受,以彌補紙質教材對教學內容更新緩慢的缺陷。
2.講授內容上的側重
教師在具體授課過程中,即使是講授同一部分內容,也要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學生的專業背景,針對不同的培養物件確定同一教學內容的重點與難點。例如,當介紹ERP 與CRM 系統時,對於第一類技術性較強的學生,不僅要重點講解基本理論,而且還要重點講解其資訊系統的開發過程及其開發技術等;但對於第二類財經類專業的學生來說,技術是其弱項,而他們對財務會計知識則比較熟悉,可以重點介紹ERP 系統中的財務模組,這樣學生很容易理解,也很樂意接受。
(三)強化校內外實踐教學活動
MIS 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的技術水平和實際動手能力都是在實踐鍛鍊的過程中培養的,因此,實踐教學的開展很重要。校內相應開設的實驗課時間短且不集中,比較適合零散知識點的驗證與鞏固,很難使學生將所學知識系統化。因此,為使所學知識能進一步系統化,應同時強化校內、校外的實踐教學環節,採取的具體措施如下。
1.校內開展課程設計
對於校內實踐教學,可以在該課程學習的後續階段開設為期一週的課程設計實踐,並配備專業教師進行輔導,從而有一整塊時間把所學知識系統化。例如,對於技術性較強專業的學生,教師可給出若干個不同主題、大小適中的MIS 系統,由3-5 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課程設計。組內學生共同進行系統規劃、系統分析、系統設計及程式設計實現,最後組織每組學生講解自己開發的系統,並與其他組學生互相交流設計經驗,取長補短。這樣透過為期一週的課程設計實踐,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學生所學知識系統化,鍛鍊學生分析問題、設計問題與專案管理的能力。
2.校外建立實踐教學基地
對於校外實踐教學,學校可以要求每個專業至少建立一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一方面,派學生到校外實習基地頂崗實習、鍛鍊,要求學生透過真正深入實地考察、調研,結合具體情況進行MIS 的戰略規劃,分析構建新系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指出現有流程不足的基礎上,實時結合資訊系統的具體應用進行流程重組等,然後進行新系統的功能設計、資料庫設計、程式碼設計、輸入/輸出設計、新系統的實施、測試及維護,這樣能融會貫通於社會實踐中,從而在實踐中掌握和領會資訊科技的重要性、資訊系統的管理思想等;另一方面,也可聘請企業的技術人員成為本課程的兼職教師,及時將企業的知識引入課堂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