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思維下的語文教學論文
創新思維下的語文教學論文
一、以生動形象的情境激起學生學習情緒
情境教學正符合新課程的要求,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他們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進一步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在教學中,只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設定適當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月亮上的足跡》一課時,我提前做好準備,購買了各種月球模型,在匯入新課時,我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他們請來了一群遙遠星球的朋友,留給學生一個懸念,然後出示月球模型,把它們放在講臺上,學生被這些陌生的模型吸引住了,他們很想了解這些事物。我抓住機會,講解課文。這樣的教學,學生從眼前的景象聯想到遠古時代的地球,比起一味不停的講述更保護學生富有靈性的思維,打開了學生智慧的大門。
二、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全方位參與
無論是心理學家的.實驗研究結果,還是學習實踐經驗都說明:只有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儘量讓學生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嘴巴去說,用手去做、用腦子去想;動員學生所有的感覺器官參與學習活動,使資訊大量地、潛移默化地存貯進學生的大腦之中,使資訊從多方面形成聯絡,以提高學習效率。如在教學《春》一課時,簡單講解後,我讓學生圍繞課文提出問題,然後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尋找答案,用筆記下的問題答案,不找不到答案的問題暫時放在一邊。老師做簡單的提示,讓學生交流討論,在交流中相互激發興趣,發揮出活力。透過針對不同感官地訓練,能促使他們積極地思考,掌握應該知道的知識,形成有用的技能。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的活動,巧妙組織學生全方位參與學習,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使語文課堂生動有趣。
三、打破常規思維,培養創新精神
當學生對某種感興趣的問題產生疑問時,往往想馬上知道其中的答案,這時教師可以將自己瞭解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這是最便捷的、最簡單的消除學生的疑惑方法,令學生讚歎老師的學問。但這樣只會使學生不願意動腦筋,總想依靠教師。若教師為了讓學生“創新”,不考慮學生的情況,不詢問他們的困難,給他們自由發揮的空間,那麼就容易使學生形成一些沒有頭緒的、毫無意義的思想,達不到真正的創新的目的,同時學生也會覺得沒有什麼收穫。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善於教導學生,同時也必須學會如何打消顧慮,讓孩子們自主學習,展開他們自己的想象去解決問題。我們應注意給他們說明白道理,教給他們辦法,然後在掌握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鬆手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答案,只在必要時做適當的引導,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靈活,讓學生在探索中不斷進步,以培養創新精神。如在教學《傷仲永》一文時,我問學生:“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麼感想?”一些學生認為對老師有禮貌,要尊重老師。有的學生認為學本領要有耐心,不能驕傲。有的學生認為學本領不能不懂裝懂,自以為是。有的學生認為學本領要有始有終,不能半途而廢。他們根據自己的體會,發表各自的見解。最後,我將他們的意見歸納概括為,我們都應該以小燕子為榜樣,無論幹什麼事要有耐心,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恆,堅持到底,這樣才會把事情辦好。這樣做,打破了學生常規的單一思維,培養學生多角度、換位思考,發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學會辨別是非曲直,學會在批判中接受,在接受中批判。
五、關心愛護學生,讓學生體驗成功
每一個學生都是平等的,教師不能有所偏愛,只關心某一部分學生,忽視另一部分學生。不能單以成績來衡量一個學生的水平。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閃光點,身為教師。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外在表現,進而推測其內心想法,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優點,發現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閃光點,挖掘他們的潛能。如果教師不關心他們,忽視他們的存在,稍微出一點錯就責怪他們、批評他們的不足之處,往往都會給學生造成無形的傷害,留下心理上的陰影,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麼他們更加不想學習,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沒有興趣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多鼓勵,少批評,給每一個同學表現的機會,讓他們感到自己存在的價值,還要時刻關注他們的成長,讓愛的陽光灑滿教室的每一個角落,絕不留下陰影,使整個課堂熱鬧起來。
六、結語
總之,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創造機會給學生說話,讓他們交流,共同探究,在交流中增長知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使語文課堂成為溫馨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