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舟蛾的發生與防治[論文]

楊小舟蛾的發生與防治[論文]

  論文摘要:楊小舟蛾的發生與防治-

  論文關鍵詞:小舟,發生,防治

  楊小舟蛾Micromelalophatroglodyta(Graeser),又名楊褐天社蛾,小舟蛾。屬鱗翅目(Lepidoptera)舟蛾科(Notodontidae)小舟蛾屬(Micromelalopha)。

  分佈與危害主要分佈於江西,河南,河北,山東,浙江,江蘇,安徽,四川,黑龍江,吉林,遼寧;日本,朝鮮半島。主要危害小葉楊,加楊,青楊,旱柳。

  危害狀:食葉片的表皮、葉肉,僅留葉脈,呈篩網狀。嚴重時,大部楊樹、柳樹葉片被吃光,遠望如火燒。

  形態特徵:

  成蟲體色多為褐色,但變化較多,有淡褐、黃褐、紅褐、深褐不等。體長11~14mm,翅展24~26mm。前翅有3條灰白色橫線,各線兩側具暗邊,內橫線似1對小括號"()",中橫線像"八"字形,外橫線呈倒"八"字的波浪形。後翅黃褐色,臀角有1紅褐色小斑。

  卵黃綠色,半球形,緊密地排列於葉面,呈單層塊狀。每塊有300~400粒卵。

  幼蟲體色變化較大,為灰褐或灰綠色。老熟幼蟲體長21~23mm,微帶紫色光澤,體側各具1條黃色縱帶,體各節具不顯著肉瘤,以腹部第1節和第8節背面的.肉瘤較大,第1節、第4節、第10節背部著生有短的細毛簇。

  蛹褐色,近紡錘形。

  生活習性:在河南1年發生3~4代,以蛹越冬。來年4月中旬羽化,成蟲白天不活動,多隱伏於葉及廕庇物下,夜晚交配產卵,有趨光性。卵多產於葉片表面或葉背,卵塊產,每塊卵300~400粒。5月上旬第1代幼蟲開始出現。第2代出現於6月中旬~7月上旬;第3代發生於7月下旬~8月上旬。第4代於9月上、中旬發生,此代幼蟲危害至10月底,爬到樹縫內,牆角、椽縫或表土層,吐絲結繭化蛹越冬。幼蟲具群集性,3齡後分散蠶食。7、8月高溫多雨季節危害最重,將葉片吃光。幼蟲行動遲緩,白天多伏在樹幹粗皮縫隙處及樹杈間,夜晚上樹吃葉,黎明前多自葉面沿枝幹下移隱伏。卵被赤眼蜂寄生率較高,第4代寄生率可高達90%以上。

  傳播途徑:成蟲飛翔蔓延。

  防治方法:

  根據系統調查結果,預測楊樹食葉害蟲各蟲態的發生期,為防治時機的確定提供科學依據。由於大部分楊樹食葉害蟲一年多代,而以第一和第二代的種群增長趨勢指數較高,所以重點抓好前二代的防治。防治時機應遵循蟲齡低、蟲態相對整齊和採取的措施要效率高、可操作性強的原則。

  1、人工物理防治越冬(越夏)是應用人工措施防治的有利時機,由於楊樹樹體高大,加強對蛹和成蟲的防治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收集地下落葉或翻耕土壤,以減少越冬蛹的基數,成蟲羽化盛期應用殺蟲燈(黑光燈)誘殺等措施,有利於降低下一代的蟲口密度根據大多數種類初齡幼蟲群集蟲苞的特點,組織人力摘除蟲苞和卵塊,可殺死大量幼蟲。也可以利用幼蟲受驚後吐絲下垂的習性透過震動樹幹捕殺下落的幼蟲。

  2、Bt等生物防治在幼蟲3齡期前噴施生物農藥和病毒防治。地面噴霧樹高在12m以下中幼齡林,用藥量Bt200億國際單位/畝、青蟲菌乳劑1~2億孢子/ml、阿維菌素6000~8000倍。高大的片林,如有機場條件,可考慮利用飛機防治。片林和海防林,卵期釋放赤眼蜂防治。釋放鬆毛蟲赤眼蜂,害蟲產卵初期,50個/hm2放蜂點,放蜂量25~150萬頭/hm2。

  3、仿生等藥劑防治滅幼脲為主的仿生農藥噴霧防治。20%滅幼脲Ⅲ號25g/畝,1.2%煙.參鹼乳油1000~2000倍。仿生藥劑使用要注意把握用藥時間,蟲齡越小越好。

  4、打孔注藥防治對發生嚴重,噴藥困難的高大樹體,可打孔注藥防治。利用打孔注藥機在樹胸徑處不同方向打3~4個孔,注入疏導性強的40%氧化樂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久效磷乳油、25%殺蟲雙水劑。用藥量為2~4ml/10cm胸徑,原藥或1倍稀釋液。注藥後注意封好注藥口。

  5、注藥防治在楊扇舟蛾和楊小舟蛾幼蟲發生期間,往樹幹基部注內吸劑藥物。如注50%甲胺磷或40%久效磷。其施藥量視其樹幹胸徑大小而定。胸徑5釐米以下,注甲胺磷原液2至3毫升;6至10釐米,注4至5毫升;11至15釐米,注6至7毫升;16至20釐米,注8至10毫升;21釐米以上樹注15毫升以上藥液。注久效磷,藥量酌減。

  6、噴霧防治在幼蟲危害初期,用高壓噴霧器械葉面噴霧。藥劑可選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