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IFRS9《金融工具:分類和計量》的優秀論文

關於IFRS9《金融工具:分類和計量》的優秀論文

  論文導讀::IASB於2009年11月12日頒佈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 9《金融工具:分類和計量》以取代IAS 39中的相應部分。IFRS 9完全實施後,我國相應的會計準則也必將與之趨同。因此,如何理解IFRS 9關於金融工具的全新分類與計量,對比分析IFRS 9較IAS 39的改進之處,探討其對我國金融工具準則實現國際趨同的挑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論文關鍵詞:IFRS9,IAS39,金融工具分類,公允價值損益

  一、引言

  始發於美國次級貸款的金融危機,不僅對全球金融穩定與實體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也對金融工具的潛在風險再次敲響了警鐘:當金融工具潛藏的風險達到一定程度時,坍塌的不僅是個別公司的金融資產,還會殃及到全球財務金融系統。然而,隨著金融全球化浪潮的不斷推進,金融工具創新層出不窮,融資證券化趨勢大大加強金融論文,因此,如何加強金融工具的管理,不僅是當前應對公允價值會計順週期效應的需要,更是值得我們長期關注的課題。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直接關係到會計的確認、計量和報告。金融工具的創新影響著金融工具的表內確認條件,而金融工具的表內確認是建立在對其進行合理分類的基礎之上的,只有科學合理的分類,才能對金融工具進行合理的確認與計量,才能進行有效的資產管理。

  事實上,IASB一直致力於簡化和完善金融工具會計準則,使之能夠被廣大會計工作者所理解,規範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金融危機的爆發更促使金融工具準則的修改迅速提上日程。2008年以來,G20和FSB一再呼籲IASB和各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改進金融工具準則、降低金融工具會計準則的複雜性,以提高複雜金融產品市場和交易的透明度;2009年4月2日,G20倫敦峰會明確要求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在2009年底之前在降低金融工具準則複雜性方面採取行動;2009年7月,IASB釋出徵求意見稿《金融工具:分類和計量》,其目標是建立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分類和計量的原則金融論文,為財務報表使用者估計未來現金流量的金額、時間和不確定性提供相關和決策有用的資訊。2009年11月12日,IASB頒佈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 9《金融工具:分類和計量》以取代IAS 39中的相應部分,該準則最晚將於2013年開始執行。

  二、IFRS 9關於金融工具分類的概述

  IFRS 9將金融工具按計量屬性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工具和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工具期刊網。一般情況下(除非商業模式變化),不允許金融工具在公允價值計量和攤餘成本計量之間進行重分類。

  1.金融工具分類原則

  在初始確認時,主體應當根據後續計量是以攤餘成本還是公允價值為基礎,對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進行分類。如果一項金融資產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應當以攤餘成本計量(除非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1)該金融工具只具有基本的貸款特徵;(2)該金融工具以合同收益率為基礎進行管理。不滿足上述兩項條件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應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公允價值變動在當期損益或其他綜合收益中列示。根據這一規定,所有對權益工具的投資都必須以公允價值計量。

  同時,對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工具,保留了公允價值選擇權。在初始確認時,主體可以選擇將應適用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將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但前提是,這種指定可以消除或顯著減少計量和確認的不一致性,即以不同計量基礎計量資產/負債或者確認利得/損失而產生的“會計錯配”。

  2.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處理

  根據現行IAS39的規定,如果對權益工具的投資沒有在活躍市場上的報價或其公允價值無法可靠計量,則可以成本計量。IFRS 9取消了這一規定金融論文,代之以允許報告主體在初始確認時進行選擇。主體可選擇將權益工具(為交易目的持有以外)的公允價值變動在後續計量中計入當期損益還是其他綜合收益。一經選擇,後續不得改變。如果選擇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在該工具終止確認時,其已經列示在其他綜合收益中的累計價值變動不轉入當期損益,即沒有“迴圈”規定,因此這些對權益工具的投資不需計提減值。

  3.嵌入衍生工具會計處理的簡化

  包含嵌入衍生工具的混合工具應作為一個整體,按照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工具和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工具進行分類。如果嵌入衍生工具必須與主合同分離,主體應按相同分類原則對衍生工具進行處理。

  三、IAS 39和IFRS9的比較分析

  作為替代IAS 39的相應部分,IFRS 9不僅降低了現有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原則的複雜性,也避免了會計原則的內在不一致。

  第一,IFRS 9在分類層次上做了簡化處理,而該種簡化實質上更應該說是一種迴歸期刊網。在IAS 39金融資產的四分類中,交易性金融資產是以“完全公允價值”來計量的,其公允價值變動直接在損益表中體現,故對損益表的影響很大。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實質上是以“變異的公允價值”來計量,其以資產負債表為緩衝器來減少公允價值對損益波動的影響,這使得在計量日公允價值的變動會改變資產負債結構金融論文,但不影響損益表[1]。在IFRS9中,將這兩類統一歸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工具”,即兩者均採用公允價值計量,但不同的是其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處理――前者仍在當期損益中體現,而後者則在其他綜合收益中體現,且在其終止確認時,已經列示在其他綜合收益中的累計價值變動不得轉入當期損益。

  IAS 39中原先劃分的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和應收款項,在IFRS 9中統一歸類為“以攤餘成本計量的金融工具”。但比較而言,IFRS 9中是否具備基本貸款特徵和基於合同收益率管理的分類判定標準更具客觀性。貸款的基本特徵即是該金融工具要償還本金和支付利息;基於合同收益率管理則是主體的商業模式在持有或發行金融工具時產生合同現金流,因此,合同收益率依賴於管理層在實際中如何管理金融工具而不是管理層的持有目的[2],從而降低了盈餘管理的空間。

  總之,相對於IAS 39複雜的分類,IFRS 9僅將金融工具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和以攤餘成本計量,這不僅提高了準則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也使得會計實務工作更簡便化,金融工具的資訊披露更具理解性。

  第二,公允價值損益的處理減少了盈餘管理的空間。在IAS 39中,不是為交易而持有的權益性投資往往列作“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其在資產負債表日發生的公允價值變動透過“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科目計入所有者權益,待處置時再計入損益。因此,管理層在需要時可透過處置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方法來進行盈餘管理;而IFRS 9中新增了FV-OCI模式,允許不是為交易而持有的權益投資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即FV-OCI)。這使得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在發生時既不先在資本公積中列示,也不計入當期損益,從而減少了管理層盈餘管理的空間,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公允價值變動風險而帶來的利潤波動,使得財務報表資料能更忠實於企業實際經營成果。

  第三,嵌入衍生工具的統一分類計量降低了確認的複雜性。在IAS 39中,主合同的非衍生工具和嵌入的衍生工具採用混合計量的方式,不僅增加了確認的複雜性,而且使得會計原則產生了內在的不一致。IFRS 9中將主合同的非衍生工具和嵌入的衍生工具採用同一種計量方式,避免了混合計量,降低了確認的複雜性。以可轉換公司債券為例,作為典型的嵌入衍生工具金融論文,其同時具有債券、期權的投資性質,根據IAS 39的規定,應當將其拆分進行分別確認和計量;而根據IFRS 9的規定,由於可轉債不具有貸款的基本特徵,故可作為一個整體以公允價值計量,不需拆分處理,從而大大降低了確認的複雜性。

  四、IFRS 9對我國金融工具準則實現趨同的挑戰

  金融工具分類與計量是金融工具準則中的.最為基礎和核心的部分。IFRS 9的頒佈是對金融工具準則的改進――它以計量屬性為切入點,再次強調公允價值的重要性;而FV-OCI模式的引入降低了利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進行盈餘管理的空間,也使得其對當期利潤的影響更符合實際經營狀況期刊網。IFRS9不僅提升了會計準則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也進一步穩固與完善了會計資訊系統。然而,其在分類標準上的過於簡化以及減值準備計提的大大減少會對企業財務狀況的穩定性和決策有用性造成多大的影響,仍是我們需要進一步關注的問題。

  我國自實施新會計準則以來,不少學者對我國上市公司金融工具分類的行為特徵進行研究。從總體實施情況看來,主要呈現兩大特點。其一,非金融企業所持金融工具品種單一,而金融企業所持金融工具種類較多[3];其二,交易性金融資產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所佔的份額遠遠高出持有至到期投資金融論文,且出於盈餘管理的需要,當公司持有兩類金融資產較多時,更傾向於將其持有的金融資產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4]。IFRS9完全實施後,我國相應的會計準則也必將與之趨同。筆者相信,實現趨同後,我國企業透過進一步規範化金融工具的分類、合理化公允價值的取得,能更好地進行金融工具風險管理,而交易資訊披露的透明度也能得到提高,上述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得到解決。然而,如何實現趨同也是我們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IFRS9中FV-OCI模式的運用,不僅對證券監管機構綜合收益監管指標的引進指明瞭方向,更是對我國財務報告中“綜合收益”概念的適時引入、上市公司綜合收益表的編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治,張多蕾.金融工具分類與計量――從由來到實務[J].會計師,2009,12:109

  [2]餘晨怡,葉建芳.關於IFRS 9金融工具分類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0(4)

  [3]陳敏,羅豔清,劉穎莎.新會計準則對金融工具分類的影響――基於上市公司的調查統計資料[J].金融會計,2008,8:20.

  [4]葉建芳,周蘭,李丹蒙,郭琳.管理層動機、會計政策選擇與盈餘管理―基於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金融資產分類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9,3:2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