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電算化會計發展對策探討論文

加強電算化會計發展對策探討論文

  1、制定相關規章制度。

  電算化會計是一套關於會計資訊處理的有機系統,電算化軟體是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除此之外,還需要相配套的規章制度來保證會計資訊的安全準確,充分發揮電算化資訊處理的優點。有關部門應借鑑發達國家電算化管理經驗和規則條例,加大對會計電算化監管制度的研究,儘早建立起一套適合我國國情並富於操作性、實用性的監管法律法規體系,切實保障我國會計電算化工作朝著健康方向發展。會計電算化必須建立的管理制度應包括:會計電算化崗位責任制度、電算化系統操作管理制度、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管理制度、電算化系統會計資料和檔案管理制度等。進一步完善會計電算化的配套法規,針對會計電算化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不斷地補充和完善相關法規。透過準則類法規規範會計電算化操作流程,使會計電算化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重視電算化教育,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培養一大批懂財務並精技術的會計電算化複合型人才是我國會計電算化持續發展的根本。人才的培養,必須從學校教育和崗位培訓上雙管齊下。對於學校教育中電算化課程的開設,往往存在學時較少,課程安排過於基本,軟體單一的問題。學生學完課程後,往往只掌握了一些日常業務的簡單操作,稍顯複雜的業務處理或軟體的一些高階功能就知之甚少了。可見,要在實際工作中全面發揮會計電算化的管理功能,在課堂教學中,就應鍛鍊學生們利用會計電算化軟體管理分析資料的能力,而不僅僅侷限於基本的核算操作。對於正在從事著會計工作的會計人員,應對他們進行經常性的短期培訓,使他們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來適應日新月異的電子資訊處理技術的發展。

  3、加強安全、保密性。

  加強安全、保密性,從外部來看,需要會計軟體生產企業在開發設計新軟體的同時加強對資料保護模組的研究;從內部來看,需要企業自身加強財務安全意識,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實行使用者許可權分級授權管理,建立網路環境下的會計資訊崗位責任。建立健全對病毒、電腦黑,客的安全防範措施。採用防火牆技術、網路防毒、資訊加密儲存通訊、身份認證、授權等。從電算化網路軟體的設計入手,增加軟體本身的限制功能。建立會計資訊資料的備份制度,對重要的會計資訊資料要實行多級備份。為確保檔案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實行紙質檔案和新型載體檔案雙套保管,並逐漸向完全保管新型磁介質載體過渡。強化審計線索制。建立進入網路環境的權限制。在進入系統時加一些諸如使用者口令、聲音監測、指紋辨認等檢測手段和使用者許可權設定等限制手段。建立機房管理限制。對於重要的計算機系統應加電磁遮蔽,以防止電磁輻射和干擾。制定計算機機房管理規定,制定機房防火、防水、防盜、防鼠的措施,以及突發事件的應急對策等。

  4、實現網路化財務資訊管理

  (1)傳送資料網路化。

  企業可以將公佈財務或審計報告等工作直接藉助於網路平臺實施,節約成本,便捷高效。

  (2)實現企業會計電算資訊系統的網路化。

  隨著財務軟體技術的'深入開發,在未來的若干年內我國的大部分會計電算化系統必將漸漸地從單項環境過渡到網路化的環境中來。可以考慮建立一個數據共享平臺,使企業的資料資料在網路上可以選擇與其他企業的財會資料資料實現共享。

  (3)將企業的資金賬戶與系統掛鉤實現網上收支。

  企業可以將區域性網定向到銀行的賬戶上,在網上直接進行資金的劃撥和收支,提高了企業的資金週轉率,便於開展電子商務。

  自九十年代至今,我國會計電算化高速普及,但擺在當前的問題是,與會計電算化的普及程度相比,無論是人員的素質還是相應的監管、操作規範都沒有配套地跟進。二十一世紀是一個資訊時代,我們應抓住機會,與時俱進,深刻認識會計電算化現存問題,採取有力措施逐步解決這些問題,建立更加高效的財務處理系統,更好地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服務,為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助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