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會計理論的比較分析論文範本
中美會計理論的比較分析論文範本
(一)中美會計模式的比較
當前對會計模式的定義有:一是,會計模式是按一定的會計特徵對會計系統內諸要素所進行的綜合與描述。二是,會計模式是對客觀存在的會計工作採用抽象方法進行的模擬,是指為實現一定會計目標,由各種要素構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會計標準形態。三是,會計模式是指對一定社會環境下會計活動的各種要素按照一定邏輯進行綜合描述,反映各種要素特徵及其內在聯絡與結構形式的有機整體。會計模式的分類,就是根據會計模式的某個特徵或標誌對各個國家會計模式進行的集合“歸類。其中繆勒把會計模式分成以下四類:宏觀經濟模式;微觀經濟模式;獨立學科模式;統一會計模式。
繆勒的分類標準是會計發展的理論依據,現實中每一國家的會計學科都程度不同的受宏觀經濟理論、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微觀經濟理論的影響,也都有自身的會計概念。美國會計學會則有以下幾種分類:英聯邦;法國/西班牙/義大利;聯邦德國/荷蘭;美國;共產主義國家。這種分類的不足首先是分類標準有很強的主觀性,其次是內部缺乏邏輯一致性,再次是它列示的每一模式的會計特徵與分類標準之間缺乏有機的聯絡。美國企業的會計概念、程式與方法,是在企業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要求透過建立完善的、獨立的會計準則來規範企業會計實務,強調確保企業收益決定的現實性和會計資訊披露的充分性、公正性與連續性。
中國的會計模式屬於面向國家、投資者、債權人的混合會計模式,國家將主導會計準則的制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會計模式與國際接軌的道路上在不斷邁出步伐,對美國的會計模式也已有所借鑑和融合,但仍呈現出以下明顯特徵:首先,在會計管理體制上,強調立法管理和行政管理,雖然認為民間職業團體也有參與管理會計工作的必要,但主要是政府出面以法律、政策等形式統一管理會計工作;其次,在制定會計規範時總力求使各種會計主體的會計程式和方法偏向統一,併力求會計規範的完備化和法制化,強調會計規範的指令性和強制性。這樣的會計模式應該說是符合我國目前的人文環境和總體會計環境的,也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
(二)中美會計準則比較
會計準則是會計理論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會計準則的研究拓展了會計理論研究的內容,同時也推動了會計學科的完善和發展。(1)我國會計準則由中國財政部制定和釋出的,屬政府管制模式。其最大特徵是政府對會計準則的制定擁有直接的.制定或干預權,這種制定或干預權一般是透過政府的財政經濟部門來實施的。政府管制模式下制定的會計準則具有較大的強制性,準則本身就是行政法規的一部分,因此它對財務報表的編制者具有較強的約束力,可以避免準則在應用上可能存在的
對部分會計處理的爭議。美國公認的會計準則是由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機構制定釋出的。它是一個由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授權和監督下的民間機構。在組織形式上,FASB脫離了AICPA的直接領導,而歸屬於由職業團體的代表組成的財務會計基金會(FAF)。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具有以下特點:其成員不都是由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指定,而且不與任何客戶的利益相聯絡;獨立於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採用民主的制定公認會計原則的程式;有豐富的研究經驗。由兩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比較可以看出,我國的會計準則是由國家的政府部門即財政部制定和釋出的,因此它具有極高的權威性,但由政府機構制定準則,可能會出現如強調政府意志、忽視民間企業的意見,從而造成會計準則缺乏客觀性、中立性。而美國會計準則傳統上由民間機構制定,政府則發揮促進、評論與確保貫徹執行的作用,所以比較客觀和中立。(2)中美會計準則制定上的差異,在模式上除制定機構不同外,我國的準則制定過程不如美國嚴謹,也缺少對準則制定過程的理論研究。
(三)會計國際協調的比較
近年來,由於跨國公司的發展、資本市場的全球化、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需要,會計的國際協調日益重要。所謂會計協調化是指透過一些國際性組織或專門機構,制定或認可採納統一的會計準則或其他標準化檔案,促進一定地區或世界範圍內各國會計實務和財務資訊的統一和可比的活動。20xx年布什總統簽署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對會計、審計業務進行全面調整。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發布了《關於美國以原則為導向制定會計準則方法的建議》,開始了逐步向原則導向調整的新里程碑。
20xx年國務院釋出了《企業財務報告條例》,修改了會計要素的定義,這些新定義與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概念框架中的相關定義基本上一樣,這是我國會計向國際會計慣例接軌所邁出的重要步伐。20xx年財政部新會計準則參照國際會計準則修改,與國際會計準則在內容上基本一致,但我國會計監管體系尚不健全,作為一個經濟轉軌國家,在市場發育、法律制度等環境方面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會計準則的執行質量是否能保證,尚待執行中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