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宗教文化的論文
中國佛教宗教文化的論文
摘要: 五蘊為佛教文化中表述人、 心理與環境關係較為重要的概念。在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背景下, 從限定的五蘊視角, 對佛教文化景觀和感知主體在其中的感知重新進行研究。著重從心理系統的功能與作用過程, 研究人在佛教文化景觀中得到的資訊、 感受、 認知, 以及能動、 理解的五種聚合, 也對佛教文化景觀進行了解讀與分析。強調佛教文化景觀感知和景觀的獨特價值與意義。也為其他文化景觀感知提供參考。
關鍵詞: 文化景觀; 感知心理; 作用力; 時間材料; 佛教; 五蘊
中國佛教文化源遠流長, 中國佛教文化景觀也是諸多物質文化遺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佛教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之一, 佛教文化景觀已經成為佛教文化、 人為景觀實體以及自然景觀的複合體, 承擔了佛教文化展示、 傳播和發展的重要任務, 對自然和社會有著特殊的影響。透過獨特的感知視角看見並看清文化景觀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從而瞭解文化景觀應有的獨特功能和具有其自身特點的天然屬性和文化屬性, 對於其他文化景觀亦是如此。
一、 五蘊與佛教文化景觀關係概述
(一)五蘊及其概念的提取與限定
五蘊這一名詞在佛教經典中經常可以見到。“五蘊: 色、 受、 想、 行、 識之五法, 皆積集為性者, 故云五蘊。” [1]91-92下表就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將此五蘊功能做了準確清晰的闡釋。
基礎心理學角度簡釋外界刺激形成境界感受領會作用形成情感影像、 聯想作用形成概念反觀、 推理作用形成意志觀察、 驗證作用形成認知理解
心理系統外界資訊攝取感受系統認知系統能動系統理解系統[FL(K2]在佛學研究中, 著重闡釋這五蘊中的對人的負面影響, 和強調出離五蘊負面影響而達到的境界。而以五蘊感知角度對佛教文化景觀進行解讀和討論的時候, 著重的是感知以及心理系統方面的功能與其作用過程。從而達到在文化母體本身角度徹查外界景觀環境與受眾心理作用過程的目的。
(二)五蘊體系與佛教文化景觀感知的重要性分析
隨著景觀研究的深入, 人們對環境和自然的思考的深度也逐漸加深。在文化景觀層面的研究在人與環境兩個維度基礎上, 還要在人與環境兩個維度之中衍化出文化這一研究維度。在中國佛教文化景觀研究中既要探討景觀中的客觀要素又要討論受眾的感知層面, 而受眾的感知層面透過佛教文化中的五蘊概念恰好可以找到一個具有文化特性的感知反映。這就使得景觀感知主體、 景觀、 文化集合在了一起, 形成一個互相支撐互相影響的研究有機體。圖一詮釋了文化景觀感知維度的示意。文化維度成為溝通景觀感知主體和外在文化景觀環境的一個橋樑, 同時使其二者都得到豐富與發展。
從五蘊的心理功能簡表中不難發現: 色、 受、 想、 行、 識這五種不同特質心理功能的聚合依次分別為不同的五個心理系統, 值得強調的是, 每個聚合並不是相對獨立的心理過程。它們又是一個完整的感知體系。五蘊這一具有佛教文化性的心理體系能夠對人在佛教文化景觀中的感知起到指導性作用。強調每種感受都與心理結合。
佛教文化景觀是佛教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結合體, 是佛教文化精神的固態化。它要傳達的是佛教文化的思想和精髓。有傳達就要有接收, 有接收就要透過感知而達成。這種感知的過程透過具有佛教文化特性的感知體系與路徑才能最為精確地完成。這也是選擇五蘊體系詮釋佛教文化景觀感知和解讀的重要所在。
(三)佛教文化景觀感知的主體性與五蘊體系
主體性是指人在實踐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能力、 作用、 地位, 即人的自主、 主動、 能動、 自由、 有目的地活動的地位和特性。在五蘊體系中佛教文化景觀感知的主體性體現得尤為突出。從色蘊中的外界資訊的聚合到受蘊中的感受系統的綜合作用; 從想蘊系統的`認知整合到行蘊中的一系列能動聚合, 再到識蘊系統中的理解驗證的辯證關係, 過程與過程的連線, 系統與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 就充分地體現了典型的感知主體性, 而這種感知主體性涵蓋非常廣泛, 其中必然包括對文化以及景觀的感知。
佛教文化的傳承有很多種方式, 譬如面授經教義理, 學問辯經, 亦有參禪冥想打坐思維, 尋常百姓也可透過佛教文化景觀瞭解體會佛教文化的諸多魅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講, 佛教文化景觀是受眾與佛教文化交流之間的媒介。五蘊體系中, 透過想、 行、 識三蘊為文化與文化景觀感知中主體性最強的三種聚合, 即認知, 能動, 理解。只有充分地調動這種主體性, 佛教文化景觀的價值和效用才得以全部顯現。
二、 佛教文化景觀之“色”與“受”
(一)色蘊角度的佛教文化景觀感知分析
色蘊感知是一個外界資訊攝取的心理聚合。透過最淺層的心理活動構造一種境界相。色蘊主要分五官感知和意官感知兩部分, 透過這兩部分我們可以對佛教文化景觀的感知更加全面具體。這五對概念就是我們所知的五種感覺; 意官感知即強調主觀感覺, 其所知的物件是身心的資訊結合。(圖2)
“色”的聚合跟我們講的視覺含有更為深層次的內容: 除了所謂客觀顏色、 形狀、 空間、 明暗以及運動以外, “色”的聚合方面還重視個體的心理方面。因為在不同個體中, 客觀與主觀的聚合的確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而這種聚合所起到的效果對不同的個體也有著完全不同的影響。同樣的一片天, 在心情開朗之人眼裡甚為光亮, 在鬱鬱寡歡之人眼裡則暗淡無光。每個個體在不同心理作用和心理環境中都會有不同“色境”的呈現; 聲覺實際上是以聽覺為入口, 包括了聲音感知和語音識別。佛教寺廟園林中自然的風雨聲、 松濤聲、 海潮聲, 人工的磬鐘聲、 鼓聲、 塔鈴聲、 雅樂聲, 語音識別中的唸經聲、 辯經聲等等這些都屬可意聲――是透過物理作用對生理和心理產生積極有益的影響。此外, 在聲覺方面還有諸多涉及到敏感的身心健康、 內在誠意、 內在情感、 精神世界的諸多綜合聲覺“現象”因其不具解釋性, 在此不做闡述; 香覺同樣存在明晰的兩個層次: 一個為物理層面的香氣, 在不同的層面分為很多種類。絕大多數佛教文化景觀中對氣味的追求相當高, 焚香溢位的沉香、 麝香, 供養佛像的果香、 花香, 這些均為益香, 即對人體身心有益的香味, 另一層面為聯覺現象的功德香, 即行善、 修養、 道德成就對他人的感染、 感化力量和楷模力量。將這種心想感受和“嗅覺”進行了聯覺。佛教寺廟中焚香的這一行為即為點燃行善修養的“心香”同時普燻大眾之意。此外還有諸多透過色蘊義理的簡析, 我們可以從各個感官入口的客觀實在以及內在感受的聚集來分析佛教文化景觀中的各種存在要素。由於篇幅原因, 在此只能淺加分析, 拋磚引玉。
(二)受蘊的佛教文化景觀感知
受蘊是心理感性反映機能聚合系統。它包括當下和過去個體所有的身心感受現象, 具體到佛教文化景觀中身受是人處於空間環境中的情景刺激而引起, 可結合個人之前的所有感受經驗相作用。心受則可以因過去、 現在的刺激而引起。身受是在一段時間內完成的, 應即產生有始有終, 而心受則可以在完成身受之後不斷迴圈身心綜合在一起的感受。
在佛教文化景觀中有很多身受和心受綜合作用的例子。這裡的身受有可能是來自感覺綜合體驗的經驗。比如在中國諸多的佛教文化景觀中都是極具歷史性的物質文化遺產, 它們之所以珍貴是因為其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 不可能再重新創造, 且其中存在著大量的時空的文化和自然記憶資訊, 景觀材料時間的語言在此得以體現。[3]這種資訊語言的解讀需要更廣泛的知識以及對文化歷史的瞭解, 需要想蘊的配合。在最淺層面, 從身受經驗來思考, 千百年的名山古剎、 一株參天古樹, 都可以引起人們在空間中對時空的懷想從而引發各種不同的心受。(圖4)佛教文化中認為“受”是內心領會接納的境界, 並不僅僅是對客觀實在的感受, 而是聚合了客觀環境對人淺層感知和內心作用的影響。現代自然科學研究表明, 神經刺激的興奮和抑制的強度, 在特強和特弱時都易於擴散, 強度中等則易於集中。巧合的是, 中國佛教文化景觀在長期發展變化中追求外在環境氛圍(隱循而靜謐)的營造, 具有簡潔而規範化的特點。[4]佛教文化景觀中基本都是遵循中庸性的“境”來安排空間佈局, 以現代景觀設計視角來分析, 其景觀要素方面, 在斑塊、 廊道和基質三大要素的落實中均追求平穩安靜, 不讓人有太多強烈情緒變化的空間設定, 幫助人們製造較為莊嚴、 平和的感官體驗。
三、 文化景觀認知與理解
(一)佛教文化景觀中資訊的傳達――想蘊角度
想蘊為“心於所知境執取形象”即是從原始感知角度的看、 聽、 接觸東西時, 會認定所對的境有一定的相貌, 然後為它安立名稱, 生起認識的心理。佛教基礎經典《增一阿含經》中有“想亦是知”的解說, 可見佛教文化中想蘊的“想”原指感知、 認知功能的聚合, 他們是互相作用, 共同發生又互相促進的。
這種諸多認知的心理的聚合在佛教文化景觀中可謂無處不在, 但是由於社會和歷史原因, 這種傳達出現了阻斷, 或者說是一種文化上的“失語”[6]從佛教文化角度較為深入瞭解就可以知道, 在佛教文化景觀中很多提起來司空見慣的元素或者人的主體性行為都具有想蘊中“想者知義”層面的作用: 看到供果與供花是感知, 同時從文化視角上, 要人不斷在知義層面不斷探尋因果, 相信種因得果這一佛教文化義理; 聽到鐘聲是感知, 義理和認知層面是提醒人們對時間空間的思議, 並且佛教文化中認為一聲鐘聲可以給黑暗的地獄帶來一霎那的光明, 激起慈悲之心。佛教文化景觀中幾乎每種景觀要素都有按其教化和感化的主張。
(二)佛教文化景觀中的心理作用力――行蘊角度
佛教文化景觀隨著時間的推進, 經過歷史的演化與變遷逐漸形成了具有特殊作用力的環境體系。五蘊當中行蘊的“行”是造作之義, 行蘊是驅使內心造作行為。在針對佛文化教景觀時這種景觀作用力往往是首先作用於“心行”這一層面, 佛教文化景觀中可以透過“心行”對人們行為的動機產生影響。
在許多園林中, 佛教文化景觀都成為園林景觀的構圖中心。[7]24-25其建築的佈局多依山而建, 借勢自然, 形成了高聳入雲, 飄渺空靈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相結合的意境, 這與佛教文化中淡然出世的氣質相吻合, 讓人們身心體驗的同時發出同樣的嚮往之心。佛教文化景觀中石窟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 其在山體中的造像技術不但鬼斧神工, 更是由其大體量對人心進行攝受, 讓人外觀自然宇宙之博大與無窮, 內觀自我的渺小。我國臺灣地區的法鼓山, 是一個年輕的佛教文化聖地, 以理性精神和時代潮流為切合點, 倡導佛法教育是法鼓山的一大特色。法鼓山並沒有按照中國佛教寺廟的傳統將大殿匾額上寫“大雄寶殿”四字, 而是換做住持聖嚴法師的“本來面目”四字。(圖6)意思就是教育世人在這裡彎下身, 五體投地放下的是對自己“我”的執著, 而跪於蒲團之上頂禮的, 是自己本來所具的真我本性。同事也是對佛教文化恢復其本來面目的一種昭示。這種佛教文化景觀中讓人產生的行為之思有著強大深遠的作用力, 當然這些作用力一定是與其倡導的佛教文化思想方向相一致的。
(三)佛教文化景觀認知與解讀的對接
“場景的形成, 主要有自然的因素與精神因素構成, 認識因素相對較少。客在場景是固有的; 而精神因素是個體的, 並且是變化的。” [2] 精神因素會影響整個場景或景觀給人的感覺, 就像之前“外色”層面提到的天空的例子。如果讓認知因素參與進來, 就可以大大減少這種文化景觀在不同個體中的差異性。這種認知因素可以透過佛教文化的介紹與景觀中設定的資訊來傳達, 從而達到在識蘊的綜合理解層面更為準確解讀佛教文化景觀的目的。佛教[CM(22]文化景觀在識蘊的層面上, 集中在對文化與景觀的[CM)][LL]綜合理解上面。識蘊即是心、 意、 識的聚合。這一點從某種意義上與場所精神有所契合。“當今的景觀設計過程只有靜心來與場地進行對話交流, 體會設計場地中隱含的特點, 理解場地的歷史人文或自然物理特點, 才能真正融人場所精神的精髓.使設計作品成為場地的自然、 歷史或演化過程的完美再現”。[4]設計如此, 對具有歷史性的文化景觀的解讀更需要如此。
透過佛教文化中本有的五種感受聚合的角度對佛教文化景觀進行了解讀。強調了佛教文化景觀中人的感官跟各種心理認知的聚合對佛教文化景觀的深入影響。在此基礎上, 以母體文化的角度嘗試對佛教文化景觀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認識, 同時也為未來佛教文化景觀的發展提供一個較為獨特的視角, 也為其他文化景觀感知提供一個研究的角度。
參考文獻:
[1]丁福保. 佛學大辭典[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4.
[2]惟海. 五蘊心理學[M]. 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
[3]李華軍, 卜祥度, 李險峰. 儲藏風景――景觀材料的時間語言[J]. 中國園林, 2012(03): 66.
[4]黃春華, 李靜. 中國中古時代佛教建築空間探析[J]. 華中建築, 2010(04): 182-183.
[5]吳慶洲, 吳錦江. 佛教文化與中國名勝園林景觀[J] . 中國園林, 2007(10): 75-76.
[6]張曉峰. 淺談景觀中的場所精神[J]. 安徽建築, 2010(02): 23-24.
[7]王宏濤. 西安佛教寺廟[M]. 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