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地質學探究式教學的論文

災害地質學探究式教學的論文

  一、課程背景

  1.理論環節較重,應用性教育不足

  第一,因為理論學習較多,但專業實踐性環節不足,使得部分學生出校後不能適應社會需求,空有理論知識,無動手能力,不能很快適應社會崗位的需要;第二,沒有更多符合我國災情國情、反映我國災害防治的發展與現實的案例,以供教學參考和利用;第三,目前,西南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地質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正在建設中,如何提升我校地質工程專業教育的特色,又如何建立一套新的依託我校資源又能體現國家級特色專業的“災害地質學”課程培養方案,而探究式教學模式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相結合的方案正符合教學科研型高校教學特點,既有我校特色又有研究應用價值,並能夠反映社會需求的課程培養模式。

  2.不注意角色轉換,教學效果較差

  專業課程教育,教師必須從單純教育者的角色轉化為對學生未來工作的參與者、組織者的角色。學生必須從被動接受者的角色轉換為未來職業培養而接受教育者的角色。我們很多教師仍然習慣於以前的滿堂灌,甚至填鴨式的課堂講授,而學生採取全盤接受,甚至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課程結束時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考核方法,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到了真正的工作崗位上會感覺大學學習一無所獲。因此,將探究式教學模式引入到“災害地質學”課程教學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助於提高我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方法和途徑。

  二、研究方法與內容

  1.目標

  (1)根據教學內容創設系列以實際科研專案為背景的研究案例,形成一套針對“災害地質學”課堂教學開展探究式教學的有效方法。

  (2)將探究式教學方法貫徹到“災害地質學”的每一堂課的教學方案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透過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實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養成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習慣,開啟學生心智,開發創造潛能,從而培養具有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大學生。

  2.內容

  (1)“災害地質學”課程的各欄目的建設主要包括: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日曆、教學材料、課程通知、答疑討論、課程問卷、教學筆記、研究型教學和課程作業,特別是課程資源、答疑討論、研究性學習、問卷調查等欄目的重點建設。

  (2)結合以上各欄目的建設,將具體的科研專案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引入探究式教學模式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思想,推進“災害地質學”課程教學的改革。

  3.主要特色

  (1)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髮展為宗旨”的創新能力培養教學理念。

  (2)結合具體的科研專案,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靈活創設問題情境,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環境,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增加認識。

  (3)落實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交流和學生間的合作交流。

  (4)注重教學反思,教師成為專業課堂教學的研究者。

  4.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對學生的認知結構、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徵進行研究,瞭解學生嚮往、期望的課堂教學方式。

  (2)針對探究式教學模式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各個環節間的特點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三、例項研究

  1.教學基礎

  (1)已對“災害地質學”教學內容進行了探究式教學方案設計,在地質工程專業高年級班的實際課堂教學中加以實施,並透過問卷調查和對學生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的考核反饋教學改革嘗試的效果。

  (2)筆者長期從事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災害評估與風險分析的教學科研工作。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結合具體的科研專案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們今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思路

  根據本研究內容的選定,透過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解決目前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推進“災害地質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模式流程圖。透過探究式教學,本課程可以在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學日曆、教學通知等欄目做得會比較全面,從而極大地方便學生對該課程的學習。在參與教師科研專案、答疑討論和問卷調查等欄目的建設上,本課程不僅提供了全方位的教學材料,而且對於目前該課程的最新研究領域和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進行了介紹和探討。透過問卷調查,獲得了學生對於該課程學習的全面瞭解,包括課程進度、教材選擇的難易程度、對於教學線上的使用建議等。

  3.教學安排

  將“災害地質學”課程教學(32課時)分為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授課前,4周):收集整理相關資料,進行專家諮詢,對“災害地質學”課程的探究式教學模式進行全面設計。第二階段(授課中,32課時):按所設計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實踐,並在實踐中修正完善設計方案,並透過對參與科研專案的師生進行訪談、調查問卷、問題解決能力檢測等方式收集實驗效果反饋資訊。第三階段(授課後,2周):在實踐—分析—反思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設計,完善探究式教學模式及實施策略。

  四、教學評價與結論

  透過該探究式教學模式在“災害地質學”中的實踐教學,筆者在總結授課效果的過程中發現,本次授課班級共有35名大三學生,其中有16名學生將自己今後的畢業單位設定為地質災害相關的單位,有10名學生準備繼續攻讀地質災害方面的碩士研究生,授課班級85.7%的學生表示收穫很大,尤其是對我國西南地區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有了一個全面、直觀的認識和了解,這也成為他們今後學習和工作的一個重要基礎。因此,探究式教學模式在“災害地質學”課程中的實踐教學效果優良,尤其是對高年級學生的啟發作用顯著。

  本文針對地質工程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災害地質學”在教學方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我校本科教學的實際情況,在認真調研、比較分析和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全面實施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為目標的探究式教學模式:即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出富有思考性的問題鏈,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分析、獨立地解決問題,從而獲取新知識,培養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本研究成果系我校地質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的階段性成果之一。透過研究,筆者發現將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等方式在探究活動實踐階段進行交叉應用,這樣會更促進探究式教學的效果,加深“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這一優秀教學方式和學習策略的長處,促進我國高校地質工程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的實質性進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