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論文

我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論文

  1我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現實困境分析

  1.1企業競爭環境導致的現實困境

  由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可知,安全文化建設須建立在企業的物質基礎之上。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物質基礎又集中反映在了企業的經營效益之中。在當前我國實體經濟發展普遍面臨壓力的情況下,各型別企業也必然遭遇到了經營效益下滑的風險。從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惡化了企業的競爭環境。那麼惡化後的競爭環境對安全文化建設又帶來了怎樣的困境呢。不難理解,在企業全員聚焦於增強盈利能力的情況下,安全生產似乎成為了一種“口號”,而難以將其上升為一種文化積澱。

  1.2企業制度環境導致的現實困境

  這裡的“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就企業制度環境所導致的困境而言,可分別從這兩大制度型別上來考察。①正式制度環境因素。安全文化的建設需要遵循圈層原理,即需要從制度文化逐步上升到精神文化領域。然而,在當前壓縮產能水平、提升產能結構的壓力下,我國企業普遍聚焦於構建技術層面的核心競爭力,為此,也在績效考核上配合了這一點。②非正式制度環境因素。與正式制度環境不同,非正式制度環境是自發形成,並具有極強的穩定性。實踐表明,我國企業員工在不具有“企業公民意識”的情況下,難以理解安全文化的內涵,更不要說對安全文化重要價值的認識了。以上從兩個方面所做的現實困境分析表明,在我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面臨著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的制約條件。就解決當前困境的思路來看,則需要利用企業文化的構建原理,來綜合消除客觀和主觀方面所帶來的干擾源。

  2企業安全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共同點與區別

  在利用企業文化建設原理的同時,還需要認清二者的異同。無論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來看,二者都具有各自的特質。因此,下面將就二者的異同點進行梳理。

  2.1二者的共同點

  ①理論層面。作為一種文化基因,企業安全文化與企業文化都需要藉助“傳承”來實現基因的儲存與傳遞。這也就表明,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在長期中逐漸形成。②實踐層面。前面也已經提到,對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需要遵循圈層原理。企業文化作為總括的文化系統,在建設實踐中需要逐次完成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構建。與此相似,企業安全文化也需要完成由“看得見”到“看不見”的轉變。

  2.2二者的區別

  梳理現階段的相關文獻可知,許多作者將企業安全文化看作為企業文化體系的一個分支,從而放大了二者之間的共同點。對此,筆者認為值得商榷。從功能結構來看,企業文化建設側重於形成企業內在的凝聚力和員工趨同的'心理素質。而從企業安全文化的定義出發,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則需要建構起“:影響社會、自然、企業環境、生產秩序的企業安全氛圍”。可見,企業安全文化具有顯著的正外部性。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也正是由於存在著顯著的正外部性,便相對增大了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難度。需要指出,當前我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仍處於探索階段,這從對其概念界定的多元化傾向上也可見一斑。但我們也應建立起文化自信,在借鑑國際經驗的同時,還應在企業充分推廣具有我國傳統文化的安全觀。

  3基於國際經驗下的對策構建

  西方發達國家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上十分重視制度文化構建,這也與西方社會重視契約的文化背景有關。如,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70年代初期就頒佈了《職業安全健康法》。從美國杜邦公司的經驗來看,在其生存發展的200多年的歷史中,就是把安全上升為一種以人為本的文化理念,倡導安全、職業道德、環保與健康及對人的尊重,從而成為公司發展歷史的程序中永不動搖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質,轉化人的觀念,不是以一種強硬的方法往人的頭腦中去貫穿法規和條文,而是結合人的自身特點,營造一種學習的氛圍,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安全環境,使人的自身素質在學習中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安全意識得到進一步的增強,傳統的觀念得到進一步的轉化。由此,基於國際經驗下的對策可從以下4個方面。

  3.1提升人本管理水平

  “人本管理”作為舶來品已逐漸在我國企業管理實踐中得到應用。但從應用效果來看,其中的功利性仍不乏鮮見。這種功利性的產生根源可歸因於,我國企業部分管理者對員工的人性假設仍是“經濟人”。這樣一來,必然習慣於採取說教的方式來解決安全生產的問題。為此,提升人本管理水平的關鍵在於,建立起與員工之間的合作關係,使員工真切感受到管理者為員工的安全著想,從而促使他們自覺安全生產來為企業的發展著想。

  3.2強化制度規制機制

  杜邦公司所獲得成就是我國企業無法複製的,其中就包括美國人所崇尚的契約精神。因此,我們在正視這一情形的同時,便需要藉助制度高壓來規制非安全行為的產生。從安全文化的建設路徑來看,這裡屬於制度文化建設。結合現實問題,強化制度規制機制的關鍵在於旗幟鮮明的履行獎懲辦法。前面談到了我國企業所存在的非正式制度環境,為此需要透過引入“聲譽約束機制”來克服“法不責眾”的弊端。

  3.3重視文化基因傳承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需要長期堅持下去,從而實現從“物質文化”到“精神文化”的轉變。為此,企業管理者需要重視安全文化基因的傳承。具體的做法包括:①管理者不應因企業外部競爭環境的惡化,而弱化對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視;②管理者應認識到安全文化這一軟實力的價值,並努力使其成為企業經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集合。

  3.4挖掘傳統文化元素

  在員工崗位安全意識培訓中,需要充分挖掘傳統安全文化元素,從中來使員工產生共鳴。諸如,三思而後行、沉思、三人行必有我師等文化元素,都能使員工在內心信念中形成安全生產意識。

  4結語

  本文認為,促進我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需要從:提升人本管理水平、強化制度規制機制、重視文化基因傳承、挖掘傳統文化元素等四個方面來展開。本文對我國企業安全文化構建的現實困境進行了分析,最後基於國際經驗下提出了應對策略,以拋磚引玉。

  作者:李茵 單位:廣東省安全技術生產中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