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暴露式教學分析論文範文

數學暴露式教學分析論文範文

  長期以來,數學教學一直停留在知識型的教學模式上。教學中,過於強調對數學概念、法則、性質、公式的灌輸與記憶,忽視了對這些知識的產生、發展、形成和應用過程的揭示和探究,不善於將這一過程中豐富的思維訓練因素挖掘出來,也不善於將知識中蘊藏的豐富的思想方法加以暴露,學生學到的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的知識。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已有不少教師認識到數學教學的本質應是“數學思維活動過程”的教學。在這一“活動過程”的教學中,應暴露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規律的探索過程、結論的推導過程及方法的思考過程等。要讓學生在原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在主動參與中,透過操作和實踐,由外部活動逐漸內化,完成知識的發展過程和“獲取”過程,使學生既長知識,又長智慧。下面談談我的做法和體會。

  一、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

  數學概念是人們對數學現象和過程的認識在一定階段上的總結,是以精闢的思維形式表現大量知識的一種手段。在概念教學中,我首先暴露概念提出的背景,暴露其抽象、概括的過程,將濃縮了的知識充分稀釋,便於學生吸收。

  例如,“體積”概念的教學,就應緊扣概念的產生、發展、形成和應用的有序思維過程來精心設計。

  1.首先讓學生觀察一塊橡皮擦和一塊黑板擦,問學生哪個大,哪個小?又出示兩個稜長分別是5釐米和3釐米的方木塊,問學生哪個大,哪個小?透過比較,學生初步獲得物體有大小之分的感性認識。

  2.拿出兩個相同的燒杯,盛有同樣多的水,分別向燒杯裡放入石子和石塊,結果水位明顯上升。然後引導學生討論燒杯裡的水位為什麼會上升?學生又從這一具體事例中獲得了物體佔有空間的表象。

  3.引導學生分析、比較,為什麼燒杯裡的水位會隨著石塊的增大而升高。在這一思維過程中,學生就能比較自然地匯出:“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作體積”這一概念。

  4.接著我又讓學生舉出其它有關體積的例子,或用體積概念解釋有關現象,使體積概念在應用中得到鞏固。如先在燒杯裡盛滿水,然後放入石塊,問學生從杯裡溢位的水的多少與石塊有什麼關係?經過觀察、分析,學生便能準確地回答:從杯裡溢位的水的體積與石塊的體積相等。接著再把石塊從水中取出,杯裡的水位下降,學生立即說出,水位下降的部分,就是石塊所佔空間的體積。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加深了對新學概念的理解。因而,“體積”概念的建立過程,是透過觀察、比較、分析、抽象概括的過程,體現了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環環相扣、步步遞進、主動參與了這個“從感知經表象達到認識”的思維過程,學生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認識並掌握了數學概念,學到知識的同時又學到了獲取知識的方法。

  二、規律探索過程的教學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是為了誘導學生的“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常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絡,利用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索新知識,發現新規律。這對學生加深理解舊知識,掌握新知識、培養學習能力是十分有效的。

  例如,教學“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特徵”時,課始,我就很神秘地請學生考老師,讓學生隨意說出一些分數,如1/2、5/6、7/25、7/15……我很快判斷出能否化成有限小數,並讓兩個學生用計算器當場驗證,結果全對。正當學生又高興又驚奇時,我說:“這不是老師的本領特別大,而是老師掌握了其中的規律,你們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呢?”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想”。從而創設了展開教學的最佳情境。我緊接著問:“這個規律是存在於分數的分子中呢?還是存在於分數的分母中?”當學生觀察到7/25與7/15,分子相同,但7/25能化成有限小數,而7/15卻不能時,學生首先發現規律存在於分母中。我追問:“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分母有什麼特徵呢?”學生興趣盎然地議論開了:有的同學說分母是合數的分數,但7/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數,而1/2卻又能化成有限小數;有的同學又說分母應是偶數的分數,但5/6不能化成有限小數,7/25卻可以化成有限小數……這時,我不再讓學生爭論了,而是啟發學生試著把分數的分母分解質因數,從而發現了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特徵。正當學生頗有大功告成之態時,我又不失時機地指出8/24與6/24,為什麼分母同是24,化成小數卻有兩種不同的結果?學生的認識又激起了新的衝突,從而再次引導學生透過實踐、思考,自己發現了必須是“一個最簡分數”這一重要前提條件。學生在知識內在魅力的激發下,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認知衝突,主動地投入到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中,嚐到了自己探索數學規律的樂趣。

  三、結論推導過程的教學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它的邏輯性強,首先反映在系統嚴密、前後連貫上,每個知識都不是孤立的,它既是舊知識的發展,又是新知識的基礎。遵循小學生的認識規律,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去推導新的結論,才能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教學《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時,啟發學生:我們已學過長度單位,知道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是10,就是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等。那麼,現在學習面積單位,它們每相鄰的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呢?這一數學結論我並沒有直接告訴學生。凡新舊知識間有聯絡的,我都要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結論,透過自己的思考,推匯出新的數學結論。如,可以讓學生拿出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先用分米作單位量一量邊長,說出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然後再想想用釐米作單位,邊長應是多少釐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從而推匯出1平方分米=100平方釐米。緊接著再讓學生用左手拿著1平方分米的方塊,右手拿著1平方釐米的方塊,看看1平方分米含有多少個(10×10)平方釐米,以便牢固地記住1平方分米與1平方釐米間的進率是100的結論。用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推匯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最後得出結論: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四、方法思考過程的教學

  過去我講課時,急於代替學生思考,把一些計算或解題的方法和盤地教給學生,這種教學,學生吃的是現成飯,學得快,忘得也快,更談不上自己去尋找方法。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只在教學重點的地方設問,在關鍵處啟發,然後讓學生動腦、動手尋找方法解決問題。思考過程是一種艱苦的腦力勞動過程,我不僅要求學生勤于思考,而且還要善於思考。

  例如,教學《分數除以整數》時,當講完分數除法的意義後,出示例題“把4/5米鐵絲平均分成2段,每段長多少米?”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後,列出算式:4/5÷2。這是一道分數除以整數的算式,怎麼計算呢?我並沒有把分數除以整數的方法告訴學生,而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小組透過集體討論後,選派代表上講臺介紹各組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一種方法:先把“4/5”化成小數,4/5÷2=0.8÷2=0.4(米);第二種方法:按照分數和分數單位的意義解決問題,把4/5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把4個1/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1/5米,所以,4/5÷2=4÷2/5=2/5(米);第三種方法:按照分數乘法的意義來解決,把4/5米平均分成2段,求每段長多少米,就是求4/5米的1/2是多少,用乘法計算,也就是4/5÷2=4/5×1/2=2/5(米)。

  我首先肯定了以上這三種方法都是正確的。接著又引導學生對這三種方法進行觀察、分析、比較,看哪種方法較為科學、簡便,具有普遍性。學生透過思考,認為第一種方法有侷限性,作為被除數的這個分數只能化成有限小數;第二種方法用分數的分子除以整數,但是卻不能總得到整數的商。所以,第三種方法較好,因為它把分數除以整數轉化為分數乘以這個整數的倒數。

  在以上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為了不斷尋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克服了思維定勢,激勵了思維的創造性,透過廣泛的聯想,適當的引伸,大膽的猜想,探索化歸的途徑,終於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學生不僅學到了新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探索精神。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