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論文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論文
摘要: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面臨的最主要的風險之一,加強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是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中心之一,針對當前次貸危機發展蔓延的情況下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增大的可能性進行了相關分析,並就如何加強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次貸危機
1加強商業銀行存量貸款資產和新增貸款資產的質量控制
對於還沒有到期的存量貸款資產,應密切監測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應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處理。如果企業生產的是沒有什麼市場的產品。生產落後,應同意其破產,並進行破產清算以保全銀行資產或減少損失;如果企業很有發展潛力,只是出現了暫時的資金困難,銀行應允許其提出貸款展期申請,甚至於對其新增貸款以幫助其度過難關,企業救活了,銀行的資產也就安全了,這是個雙贏的結果;對於一些其它的特殊的企業,銀行可採取增加抵押和擔保的方式降低信用風險。
對於即將發放的新貸款,銀行應嚴格執行貸款審批條件,加強銀行的內控制度和強化外部監管,做好貸前調查和審查,加強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過程及方法的監督、檢查和引導,建立完善的銀行內部風險評估體系。應主動積極爭取支援國家建設的大型專案貸款融資,對於國家出臺的降低貸款條件和支援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銀行應在國家的政策的指引下,制定出各自更為具體的措施和細則,對於數額比較大的貸款,應組織銀團貸款以分散信用風險。
2大力降低信用風險管理的成本,提高信用風險管理效率
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主要問題是管理成本過高且效果不明顯,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資訊科技支援落後,我國商業銀行要不斷的加大對資訊系統的投入。使得資訊管理延伸到商業銀行業務管理的各個方面,建立起功能強大的資訊資料庫,實行信用管理的量化分析和管理,從而降低信用管理的成本,提高信用管理的時效性和準確性;二是信用風險管理制度建設落後,必須加強制度建設,構建一個全方位、全過程的高效、規範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信用風險管理體系應該包括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政策體系、決策體系、評價體系等內容,其中尤其是要加強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建設,建立起高效並且相互監督的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是提高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效率的關鍵。
3建立自己的信用風險實時監測系統和預警系統
信用風險管理事前預防效果最好,實行謹慎的貸款政策,但是,過於謹慎的貸款政策在減小了信貸風險的同時也降低了商業銀行的利潤。其次是信用風險管理的事中監測,一旦監測到某種貸款信用風險過大,立即採取有效措施進行分散和轉移。一旦信用風險發生,雖說進行事後的補償是必須的,但已發生了很大的損失。所以,建立自己的信用風險實時監測系統和預警系統,是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內在要求。
4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切實加強法人治理結構。減少行政干預,維護商業銀行微觀主體經濟責任
我國的商業銀行雖然進行了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與國外的商業銀行相比,在資本結構中,我國的商業銀行國有股或集體股獨大,導致所有人缺位,銀行的領導也是由政府任命的`,銀行內部按照行政級別管理,貸款的發放人為影響因素很大。銀行管理層的信託責任不強。易受政府控制和影響,這會導致銀行的信用風險增大,我國本世紀初兩三年銀行壞賬比例很大,國有企業貸款不還,就是因為銀行承擔了政府進行經濟改革的成本。
5重視維護良好的銀企關係來降低信用風險
銀企關係的維護既是商業銀行營銷的重要部分,也是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重要手段。良好的銀企關係管理對降低商業銀行信用風險有以下幾點作用:首先,商業銀行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很熟悉,在貸款調查和審批中有利於做出正確的放款決策,把好信用風險管理的第一關;其次,有利於商業銀行對貸款信用風險的實時動態監測,提高了信用風險的事中管理效率;再次,有利於商業銀行對信用風險的正確處理,一旦企業出現經營困難,商業銀行會根據具體情況做出不同的決定,如果企業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商業銀行會允許企業對貸款進行展期甚至會再貸款幫助企業度過難關;最後,良好的銀企關係意味著銀行與企業資金往來密切,企業透過銀行辦理的資金業務多。將會使得企業信用違約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我國的國有商業銀行處於壟斷地位,並且企業資本短缺。一方面銀行與一般企業相比佔有優勢地位,並不注重銀企關係的開發,坐等企業向其公關來提供貸款,一旦企業出現經營危機。銀行不分具體情況,嚴格要求企業還貸,致使企業破產,銀行也發生很大的損失,現在由於競爭的加劇以及銀行營銷觀念的轉變,我國的商業銀行也開始注意銀企關係的建設與維護了;另一方面,銀行由於受政府的影響,被迫向經營不善的國有企業貸款,導致大量的不良資產,銀行承擔了國家經濟改革的成本,最近幾年。隨著我國商業銀行的成功上市,這種情況有所好轉,但銀行的信貸政策依然受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控制,勢必會增大信用風險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