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收益觀看公允價值計量的論文

經濟收益觀看公允價值計量的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準則中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意義;公允價值計量屬性運用對會計核算的主要影響;運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應注意的問題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新會計準則特別突破了歷史成本原則,更多強調公允價值的計量屬、資本市場的發展需要、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需要、運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符合決策有用觀目標的要求、對會計事項初始計量的影響、對會計事項後續計量的影響、對會計事項期末計量的影響、公允價值運用於期末計量的分配標準、公允價值運用於期末計量的判斷標準、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估價體系、正確選擇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正確把握利潤大小與公司價值的關係、正確理解利潤資訊在各項契約中的運用等,具體請詳見。

  摘要:從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意義入手,剖析了公允價值計量對會計事項初始計量、後續計量、期末計量的影響,總結了運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時需注意的問題,以達到正確運用公允價值的目的。

  關鍵詞:公允價值會計核算會計資訊

  2006年2月財政部頒佈了與國際趨同的新《企業會計準則》,已於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執行。新會計準則特別突破了歷史成本原則,更多強調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將更多的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利潤,符合經濟收益觀,為我國會計國際趨同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1、準則中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意義

  1.1資本市場的發展需要

  我國會計準則的產生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緣於資本市場的發展。可以說,是資本市場的發展催生了中國會計準則。現代資本市場是建立在資訊披露的基礎之上的,具有可靠性和相關性的會計資訊是資本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必要條件。歷史成本計量屬性雖然因為具有“可驗證”特質而一直在我國會計準則中存在,但由於其只能反映資產或負債的過去價值,而難以滿足會計資訊使用者面向未來決策的需要,這便使以此為基礎加工生成的會計資訊有用性大打折扣。顯然,單純地追求會計資訊的可靠性必然會大大降低有用性,只有既具可靠性,又具相關性的會計資訊才能真正起到維護投資者、債權人和社會公眾利益的作用,從而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1.2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需要

  市場經濟作為一種機制,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和經濟快速發展的發動機,也是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競爭的基礎條件。會計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必須服務和服從於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經濟轉型初期,由於國有經濟在我國經濟中佔主體甚至絕對控制地位,報告受託責任履行情況自然而然地成為首要的會計目標。公允價值因其能夠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等資訊,已經被認可作為提高會計資訊相關性的重要計量屬性。擴大資本市場、發展市場經濟,客觀上需要運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

  1.3運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符合決策有用觀目標的要求

  由於公允價值是在公平交易條件下,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願進行資產交換或負債清償的金額,因此,公允價值計量強調的是資產、負債的客觀計量和真實反映。而資產和負債的真實價值,正是投資者、債權人和社會公眾所關心的,是他們做出決策的主要依據。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說明我國在會計目標問題上以報告受託責任履行情況為己任的受託責任觀,開始讓位於為會計資訊使用者決策服務的決策有用觀。這種轉變是資本市場在國民經濟中所佔地位提高的必然要求,也是會計更好地發揮其在資本市場發展中基礎設施作用的重要標誌。

  2、公允價值計量屬性運用對會計核算的主要影響

  2.1對會計事項初始計量的影響

  在歷史成本計量模式下,現行會計制度規定:資產的入賬價值為其歷史成本,即資產取得時的實際資金消耗,而且一經確定不得更改,而以公允價值計量時則不然。由於公允價值是基於市場資訊的一種評價,隨著市場的變化,公允價值處在經常性地變化之中,與此相適應,資產的入賬價值就不能是確定不變的,而需要根據公允價值的變動進行調整。一般來說,公允價值既可以大於歷史成本,也可以小於歷史成本,視資產的增值或減值情況而定。部分準則規定直接採用公允價值計量。新會計準則體系規定金融工具、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投資性房地產和生物資產的計量,符合條件的應該採用公允價值,並且一律納入表內反映,而其他部分準則規定直接採用公允價值計量。

  2.2對會計事項後續計量的影響

  在歷史成本計量模式下,只需單賬戶反映資產的實際成本即可。而以公允價值計量時,由於資產的攤銷物件仍然是其實際成本,所以,會計既要反映其公允價值,又要反映其實際成本,因此需要設定雙賬戶。在會計報表中,除了有反映資產實際成本的賬戶外,還需有反映公允價值與實際成本的差額賬戶,如公允價值大於實際成本,則兩個賬戶同為借方餘額;當公允價值小於實際成本,則實際成本賬戶為借方餘額,差額賬戶為貸方餘額。現行的會計科目表出於謹慎性原則的考慮,只是針對資產賬戶設定減值準備賬戶,應該說這只是一種過渡形式,等到公允價值能夠被準確把握的時候,不僅要反映資產的減值,還要反映資產的增值,如商譽、土地使用權等是可以大幅增值的。比如,在交易性金融資產和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金融資產的後續計量中,需要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情況,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舊準則中當資產的價值升高時,由於謹慎性原則不對資產進行處理;當資產的價值降低時,要對資產計提減值準備。

  2.3對會計事項期末計量的影響

  2.3.1公允價值運用於期末計量的分配標準

  如以一筆款項購入多項沒有單獨標價的固定資產,按各項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換入多項資產且交換具有商業實質時,按換入各項資產的公允價值佔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對總成本進行分配;因合併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時,將商譽賬面價值分攤至相關的資產組或資產組合時,按各資產組或資產組合公允價值總額比例進行分攤等等,這就有效保證了期末資產負債表中庫存商品成本計價的合理性。

  2.3.2公允價值運用於期末計量的判斷標準

  如可辨認淨資產的公允價值、銷售淨價(即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等,而長期股權投資的確定就是透過比較被投資單位可辨認淨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初始投資成本而確定的。固定資產期末計價的確定也是依據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計價,其中可收回金額的確定就是透過比較銷售淨價和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孰高取孰,這就有效保證了資產負債表中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等計價的合理性。

  3、運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應注意的問題

  3.1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估價體系

  從外因上來講,在我國要把公允價值作為一項單獨的計量屬性,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估價體系以保證企業價值的正確判斷。但是,目前我國十分缺乏這方面的機制,加之市場體系的不完善,生產資料市場、產權市場尚在建立健全中,相關的公允價值難以真正地顯現出“公允”,從而有可能影響“利潤”的真實性、可靠性。而盲目地把公允價值作為一項單獨的計量屬性,不僅不利於價值的“公允”判斷,反而有可能成為企業操縱利潤的手段。從內因上來講,在計量屬性上目前我國會計計量屬性體系中包括了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淨值等計量屬性,現在又引入公允價值計量,這就要求市場體制進一步發展與完善,並且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估價體系,才能使公允價值的計量真正發揮作用。

  3.2正確選擇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

  新準則體現了對公允價值的謹慎使用原則,但這與以公允價值為主導的國際會計準則還是有一定的差異。新《企業會計準則》考慮到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原因,借鑑了國際會計準則中確定公允價值的方法,列示了4種可供選擇的方法,即活躍市場存在著相同或相近地理位置、不同地理位置或不活躍市場存在類似的其他房地產最新交易價格的均可參照類似房地產的現行市場價格,亦可以採用估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法進行確定。實行公允計價值計量後,現金流成為反映企業管理能力的最重要指標,將會受到更多的關注。公允價值反映了公司的併購價值,但好的資產能否產生好的收益是投資者同樣關心的問題。公允價值波動計入當年損益,意味著公司的利潤將會巨幅波動,評價意義降低。而真正能夠反映企業盈利情況,以及持續經營能力的指標是經營活動的現金流。

  3.3管理者應正確認識利潤波動對公司風險的影響

  影響公允價值的因素通常不受公司管理當局的控制,公允價值的引入一般都伴隨著利潤波動的加劇,這並非中國特有的現象。這是否意味著,公司風險也隨著利潤波動的加劇而增大了呢?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資產與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進入利潤表,其作用在於揭示了這部分變動的風險,而不是增加了公司的風險,因為,無論揭示與否,這部分風險其實都真實存在。與不揭示相比,揭示這部分風險會降低公司的風險,而不是增加公司的風險。波動的利潤是公司風險的真實表達,並且,並非所有的波動都對公司意味著相同的風險。已經實現的、已經收到現金利潤的大幅下滑通常意味著公司經營風險的增加。但是,如果僅僅持產損失增加,可能只意味著企業及時清算價值的下降,並不必然意味著公司未來經營損失會上升,因為這部分資產的價值仍然可能在將來回升,損失並不一定真實發生;在另一方面,會計上與稅法上關於利潤的計算逐漸分離,使得稅收與會計利潤的關係逐漸下降,稅收風險也基本不受持產損失的影響。因此,簡單地懼怕利潤波動的心理,以及機械地將利潤波動與公司風險聯絡在一起認識,都失之偏頗。

  3.4正確把握利潤大小與公司價值的關係

  眾所周知,公司價值是未來收益的貼現值總和。在實務中,人們通常將利潤作為預測公司未來收益的基準。然而,不同部分的利潤在預測中的作用存在著差異。利潤中越是可持續的部分,在公司定價中的權重越大;不可持續的部分,權重比較小。而基於公允價值變動對企業利潤帶來的影響,通常被認為是不可持續的部分,在定價中的權重較小。由此,是否可以說會計利潤與公司價值的關係變小了呢?其實不然,因為新會計準則在保留了其他可持續和不可持續的利潤揭示的同時,增加了基於公允價值變動這部分不可持續的利潤揭示,使得公司定價所需的資訊更加詳盡,因此,事實上會計利潤與公司價值的關係增強了。在新會計準則下,投資者可以更好地分析公司的價值。但是,是否會計利潤高,公司價值就高,反之就低呢?當然不是,因為除了看利潤的多少,還要看利潤中可持續與不可持續的比重。即使會計利潤有變化,可能只是公司定價中權重較低的不可持續利潤部分變化較快,並不意味著公司的基本價值重大變化,而讓市場看到這部分利潤的變化有好處。

  3.5正確理解利潤資訊在各項契約中的運用

  在不同的契約中,利潤資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公允價值的引入會進一步引發利潤在這些契約中的作用變化。例如,由於資產價值更加公允,將更有利於銀行評估公司的清算價值;但是,銀行在確定公司的償債能力時,不宜完全依賴利潤總額,以可持續的利潤率作為判斷標準更合適。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在評價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時,基於公允價值的資產資訊將大大幫助其節省成本提高效率。在設計公司管理層的激勵方案時,必須區分不同部分的利潤,可持續利潤通常是管理層可控的部分,適合成為激勵的主要考核物件;並且,管理層的受託責任也因為公允的資產價值而更加清晰,不會因為資產被高估而導致管理層的業績被低估,或者因為資產被低估而導致管理層的業績被高估。

  公允價值的應用對我國會計核算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在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不可扭轉的情況下,積極推進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能降低企業的籌資成本、交易成本,活躍我國資本市場,對提高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經濟地位是十分必要的。(轉自:科技創業月刊)

  參考文獻

  1路曉燕.公允價值會計的國際應用[J].會計研究,2006(4)

  2羅勝強.公允價值計量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分析[J].會計研究,2006(12)

  3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4財政部會計資格中心.中級會計實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5李旭剛,劉玉潔.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與盈餘管理[J].商業會計,2008(3)

  6潘麗娜.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運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