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倫春民族歌舞簡述論文

鄂倫春民族歌舞簡述論文

  摘要:本文對少數民族鄂倫春族舞蹈的風格、類別、著名的舞蹈形式進行了簡單的描寫,將中國三少民族之一的鄂倫春族民族舞蹈藝術進行了敘述。

  關鍵詞:鄂倫春;舞蹈;薩滿;民族

  在東北白山黑水富饒的土地上生活著一個叫做鄂倫春的少數民族,“鄂倫春”是民族的自稱,是“山嶺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釋為“使用馴鹿的人”。他們大部分生活在黑龍江,內蒙古東北地區。有人把鄂倫春人稱為馬背上的民族,他們的確是精騎善射的民族,世世代代在大、小興安嶺的森林裡以狩獵為生。早年,他們居無定所,過著遊獵生活,直到解放鄂倫春族還保留著原始公社的殘餘。鄂倫春的民族公社叫“穆昆”,是同一父系血統人民的共同體。1953年,鄂倫春人實現了定居,一步跨越千年,結束了原始社會生活。鄂倫春族是我國11個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民族之一。

  鄂倫春民族在長期遊牧漁獵的生活中產生了獨特的舞蹈,舞蹈是鄂倫春人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舞蹈主要起源於宗教,鄂倫春人信奉薩滿教,這種活動每年都按照氏族公社部落形式進行。鄂倫春人從四面八方都來到這裡,騎著獵馬,挎著槍,帶著獸肉進行活動、跳神。薩滿跳神的時候身穿神衣,頭戴神帽,左手拿著鼓,右手拿鼓錘,唱神歌,一邊擊鼓一邊唱,坐在樹墩上,當神下界的時候,會附在他身上,從樹墩上蹦起來大跳,進行薩滿舞蹈的跳神比賽,對新薩滿進行訓練。

  一、鄂倫春族主要的.舞蹈風格

  鄂倫春語“舞蹈”稱為“呂日格仁”。鄂倫春人的舞蹈大體可分為娛樂性、勞動生活性、儀式性和宗教性四大類。無論哪一類,其動作速度都是由慢至快,並以激烈動作結束表演。舞蹈表演一般不用樂器伴奏,而伴之於詞曲,即邊歌邊舞。基本步法有拖步、搏鬥土步法等。舞曲常以“介回、介回”、“額呼德呼”等襯詞,還以“哲嘿哲”、“加嘿加”等作節奏呼號。舞蹈中佔主要地位的是模仿動物動作或吼叫的舞蹈,如“群禽舞”是一種模仿數種飛禽動作及其嗚叫聲的大型舞蹈。此外還有“布穀鳥舞”、“熊鬥舞”、“野豬搏鬥舞”、“樹鳥舞”等粗獷豪放,模仿性極強。另一類是表現勞動生活的如“依如嫩舞”,主要表現狩獵後高興的將獵物馱向馬背的情形;“紅果舞”表現婦女採集紅果時的歡笑場面;“魯力該嫩舞”場面較大,人們手拉手圍成一圈,左右跳動,歡快無比。

  二、鄂倫春民族的著名傳統舞蹈

  鄂倫春舞蹈,充滿著豪放的遊獵文化特色,舞蹈的動作粗獷古樸,節奏感強。無論是狩獵獲得豐收,還是婚慶或辭舊迎新的日子,全“烏力楞”的男女老幼,都以喜悅的心情,圍著篝火唱歌跳舞。鄂倫春族無論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他們常常將詩歌、音樂、舞蹈結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其中最著名的舞蹈有黑熊搏鬥舞、樹雞舞、依哈嫩舞、採紅果舞、依和納仁舞、薩滿鼓舞等。

  (一)黑熊搏鬥舞

  黑熊搏鬥舞是鄂倫春人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舞蹈。形成的原因一是模擬黑熊在搏鬥時的一種動作,較粗獷簡單。二是由於鄂倫春人早期對熊的崇拜,認為熊和他們有著血緣關係,所以在過去圖騰崇拜全盛時期,鄂倫春人是不獵取熊的。後來隨著人們宗教觀念不斷髮展變化,尤其從飼養生畜後,鄂倫春人對禁止獵熊的習慣就逐漸放鬆了。所以每當人們跳起黑熊搏鬥舞時,是有多種複雜思想感情的,也正因為如此,該舞盛行至今。

  黑熊搏鬥舞可由三人表演,不分性別,也不論年齡和社會地位都可以跳。舞蹈開始時三人站成品字形,其中,左右二人面對面站立,上身略向前傾斜,兩膝略向前屈,兩手放在膝蓋上,兩足跳躍不息,同時兩肩和頭部左右搖擺,嘴裡發出“吼吼吼”的粗重聲音。第三個人在旁也以同樣的動作參加進去,並勸解兩個正在用下巴做出襲擊對方肩部的舞者,情緒高昂,動作勇健有力。黑熊搏鬥舞產生較早,流傳很廣泛,遜克縣新鄂村,呼瑪縣十八站或鄂倫春族自治旗境內各獵民村都有人會跳這種舞蹈。

  (二)樹雞舞

  鄂倫春語稱“樹雞舞”為“群球嫩”(樹雞,又名烏雞)。是兒童遊戲舞蹈,有模擬樹雞蹦跳和飛翔的動作,由兩人參加。遊戲前,先定好目標距離,站成橫排,然後比賽,看誰先到達終點。起舞時雙膝深蹲,雙手扶在膝蓋上,先是原地上下小動,閉嘴發出“嗯嗯”之聲,頭和肩左右擺動,猶如樹上烏雞來回甩頭模樣。繼之,雙腳曲線向前蹲跳,間或也出現用兩臂展開上下襬動表示飛翔,並快速旋轉的動作。在作蹲跳的舞步時,邊舞邊唱、邊呼邊跳。歌詞大意是:誰要是半路逃跑,誰就是兔子;誰要跳的當中笑,誰的牙齒就象臭李子。

  (三)依哈嫩舞

  “依哈嫩”是慶祝狩獵豐收時跳的一種舞蹈。有雙人舞,也有集體舞,後者參加人數不限,偶數為宜。這是以反映狩獵生產為內容的舞蹈。雙人舞主要動作有:拉馬、抽鞭、瞭望、下馬、下槍(從背上取下);打獵、獵獲(搭在馬上)、迴轉等動作。集體舞是眾人拉手圍著篝火邊歌邊舞,這種形式亦常在節日或紅白喜事時進行,由於眾人圍著篝火而跳,故亦有“篝火舞”之稱。舞蹈動作只有一種,即右腳先向右踏地,左腳再與右腳靠攏,逆時針方向而行,但雙手總是從後向前作小的擺動。

  (四)採紅果舞

  “採紅果舞”鄂倫春語稱“紅普嫩”,婦女們最喜歡跳。它反映了鄂倫春婦女的採集生活,該舞是由兩個婦女表演,二人面對面自轉圈(有時也走直線,一個往前走,一個往後退),轉一圈後,鼓一次掌;也有伸手撥樹枝的動作,然後做出採紅果的姿勢,邊採邊往樺皮簍裡裝。越採越歡快,“紅普嫩”舞姿輕盈優美,活潑健康,構圖和動作講究對稱、平衡整齊而又簡潔。如採紅果的動作,很講究手與眼的配合,動作輕巧、明快,既優美,又有生活氣息。

  (五)依和納仁舞

  “依和納仁”是一種祭祀舞蹈,在喪葬、週年祭

  祀、傳授族譜等儀式中表演。這種舞蹈隨著風俗習慣的改變,現已失傳,但有的老人還記得,據他們介紹過去鄂倫春族每三年舉行一次傳授族譜和排輩分的氏族儀式,在這種儀式上人們跳“依和納仁”舞蹈。跳此舞時要穿上節日盛裝,並帶上“德勒格墊”(用樺樹皮製成的假面具),舞蹈一開始,外圍和中央的人,都蹲著做小蹦跳的動作,並可自由地蹲跳旋轉,當中央的人傳頌族譜進行排輩教育時,大家才站起來,手拉著手成圓圈,邊跳躍邊順著圓周行進,步法是:先出右腳向右跳出一步,左腳緊跟踏地,身體略偏向右行進,轉幾圈再依理反轉。中央的那個人邊唱邊舞(手勢性動作),外圍的人隨聲附和,以虛詞“那耶希那耶”託腔。

  (六)薩滿鼓舞

  “薩滿舞”,亦稱巫舞。“薩滿”意為激動狂怒的人。鄂倫春人,從前把人的平安,狩獵的豐收都寄託在祖先的神靈上,薩滿就是溝通人神之間的“使者”。他(她)們雖是專門巫師,但一般不脫離生產,也不收取任何物質報酬,這和階級社會的宗教巫師是有所區別的,所以鄂倫春人的薩滿是受獵民們尊敬並享有較高威望的。

  薩滿的手鼓,是扁平的單面鼓。用狍皮蒙成鼓面,直徑一般為五十釐米,無把,鼓背面裝有銅環,用皮條連線便於手持。鼓槌用狍皮裹著狍筋製成,長約三十釐米。左手持鼓,右手拿槌,鼓點由單、雙、碎點組成。主要舞蹈動作有:1.“空中畫圈”一腳獨立,一腳正面抬起離地一尺多高,從裡向外劃二圈(亦可從外向裡劃),每劃一圈,雙手在頭頂或斜上方擊鼓一次。2.“前踏、後退步”第一拍:右腳向前方跳、落地要有力,同時左腳跟上合攏踏地,手在正前上方擊雙鼓點。第二拍:姿態不變。第三拍:左腳向後退一大步,同時雙手從下擊單鼓點。第四拍:右腳拉到左腳旁,雙手在下不動。此動作要做四個方向。3.“三拍跺步”一拍邁右腳,步子要大,二拍左腳跟上(也可轉身)。三拍用右腳跺地,左腿自然抬起。這樣連續做,雙手隨著步法晃動,在第三拍上擊鼓。4.“碎步原地轉”雙腳在原地快速換腳跺地轉身,可向左右急速旋轉。雙手在腰下擊碎鼓點,也可在左、右前上方打點。5.“原地雙跳步”雙腳在原地跳躍,落地時要用力跺地,雙手在胸前正、反擊鼓。6.“移動雙跳步”雙腿大幅度向旁跳躍,落地雙腳合攏成蹲式,雙手在跳的方向或上或下擊鼓。薩滿在跳神時,必須身穿神衣手持“文圖文”,邊唱中鼓,請一個神就得唱一個調。有些調與民歌相似,有時就用民歌曲調來傳達神靈的旨意。

  在鄂倫春族的民間歌舞中,還有一種自娛性的歌舞形式。這類歌舞也往往以呼號的頭音或曲子名稱來命名。如唱“鄂呼蘭德呼蘭”時,就叫“鄂呼蘭”舞,唱“依和魯”時所跳的舞就叫“依和魯”舞。還有一種婦女們跳的群舞,“哲和哲”、“達汗達”、“格呼日格”等,也是以呼號而起的名。該舞無樂曲伴奏,由舞者自己邊跳邊喊,參加人數不限,只要成雙數即可。動作的變化由呼號的改變而改變。這些民間歌舞雖說動作少而簡單,但在他們跳時,興致是很濃的。無論跳什麼舞,只要有人起頭,眾人都能隨著起舞,可見民間舞蹈已成為鄂倫春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內容。

  鄂倫春族是我國三少民族之一,同時也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屬於阿爾泰語系。1917年調查鄂倫春族人口總計為4111人,到1953年人口普查僅剩下2000多人,解放以後,鄂倫春族人口才逐漸上升到現在的8000多人。同其他精於騎射的北方少數民族一樣,舞蹈具有自己獨特的北方民族風格並且在鄂倫春民族的生產生活中間佔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瞭解鄂倫春民族的舞蹈對於保留民族文化遺產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鄂倫春人的舞蹈繼承了千年來薩滿跳神、野獸動作、和生產生活傳統的舞蹈動作和唱曲韻律。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傳承,逐漸演變為現在鄂倫春人一年一度的古倫木沓節即篝火節活動中的一種舞蹈藝術。這種獨特的舞蹈,既具有傳統的薩滿跳神祀祠中鄂倫春人崇拜英雄驅除邪惡,歌頌倫理道德的原始風貌,又有蘊涵如今鄂倫春人抒發美好生活情感,弘揚民族精神和文化,非常值得我們去研究和儲存。

  參考文獻

  [1]林耀華主編,民族學通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

  [2]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3]秋浦.鄂倫春族載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