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社會資本的知識鏈成員間相互信任機制研究論文
基於社會資本的知識鏈成員間相互信任機制研究論文
摘要:成員間的相互信任是知識流在各成員組織間轉移與擴散的前提,對知識鏈的成功有重要作用,信任是社會資本的關鍵要素,在社會資本理論基礎上分析了知識鏈成員間相互信任機制的含義、特點與培育途徑。
關鍵詞:知識鏈;相互信任機制;社會資本
知識鏈是指以企業為創新的核心主體,以實現知識共享和知識創造為目的,透過知識在參與創新活動的不同組織之間流動而形成的鏈式結構,知識鏈透過知識流在各成員間的轉移與擴散,實現了知識創造與價值增值,這一過程需要成員間的互動作用與合作,“信任是合作的基礎”,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是知識鏈取得成功的基礎。
1 社會資本與信任
社會資本起源於社會學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會資本成為許多學科關注的熱門概念和分析的重要起點,逐漸成為一個包括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各學科廣泛使用的重要概念,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對社會資本給予不同的界定,法國社會學家Bourdieu認為“社會資本是真實或虛擬資源的總和,對於個人和團體來說,由於要擁有的持久網路是或多或少被制度化了的相互預設和認可關係,因而它是自然積累而成的;美國社會學家Coleman從社會結構意義上論述社會資本為”許多具有兩個共同之處的主體:它們都由社會結構的某些方面組成,而且它們都有利於行為者的特定行為——不論它們是結構中的個人還是法人;和其他形式的資本一樣,社會資本也是生產性的,使某些目的的實現成為可能,而在缺少它的時候,這些目的不會實現;Alejandro Ports則認為:“社會資本指的是,處在網路或更廣泛的社會結構中的個人動員稀有資源的能力”;而得到學者基本認同的是Putnam的觀點“社會資本……指的是社會組織的特徵,例如信任、規範和網路,它們能夠透過推動協調的行動來提高社會效率”,綜合各種社會資本文獻,筆者認為應從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角度來理解社會資本,針對組織和個體的社會資本是指組織或個體透過相互聯絡與作用而形成的社會關係網路獲得稀有資源以及由此獲益的能力,包括信任、規範與網路,新經濟中,“社會資本”成為科技創新的關鍵因子,能夠促進知識資本的轉移與擴散,提高不同市場主體間的合作效率。
同樣,起源於社會學研究的信任,是一個相當抽象的概念,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給出了不同的定義,歸納起來有:一種從認知和預期的角度,強調信任是一種信念,如Morgan and Hunt認為,信任是指合作的一方對它方的可靠性和誠實度有足夠的信心;另一種從行為和意願的角度,強調信任的行為特徵,如Moorman等(1992)認為,信任是依賴於可信任的交易夥伴的意願;還有Hosmer認為,信任是在個體面臨一個預期損失大於預期收益之不可預料事件時,所作的一個非理性的選擇行為,注意到兩個方面的學者提出的綜合觀點,如莫爾曼、德斯潘德和扎爾特曼(Moorman,Deshpande and Zahman,1993)的定義是:信任是指由於對合作夥伴有信心而願意依賴對方,此外,Adler認為應從如下三方面理解信任:①信任與未來的不確定性緊密相連;②信任表明存在易受攻擊的弱點;③信任是一方給予一方的,而另一方的行為並不是完全由自己控制,阿羅指出,信任是經濟交往的潤滑劑,世界上很多經濟落後現象最終可以歸結為缺少信任,赫西則提出,信任是很多經濟交易所必需的公共品德,德國社會學家盧曼則認為,信任是簡化複雜的機制之一,這些思想最終被概括為“社會資本”。
從上可知,信任是社會資本的關鍵要素,信任關係的產生是在組織或個人隨著對彼此行為的觀察和了解而逐漸形成的.社會資本的關鍵特性就在於信任的傳遞:A信任C是由於A信任B,而B信任C,這樣更大的網路關係就可以透過總體的信任水平來表現,而不需要每個成員之間的親密接觸,在組織間合作的不同形式中,信任關係的建立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合作效率,更可以透過信任的傳遞及建立在信任基礎上合作網路的良好聲譽獲取更多稀缺資源,提高網路中的社會資本。
2 基於社會資本的知識鏈成員間相互信任的含義
知識鏈是一個動態、複雜、具有價值增值功能的網鏈結構,其實質是知識的流動,創新組織的知識需求是知識流動的動力源,知識鏈中任何一個成員都呈輻射狀與眾多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知識流動,而每個節點都可能同時屬於不同的知識鏈,眾多知識鏈交錯形成複雜的網鏈結構.在知識流動的過程中,知識鏈成員間也形成了社會關係網路,各成員內部和成員之間的社會關係可以用社會資本來描述,從社會資本角度,對知識鏈中知識創造能否實現最具影響力的是成員間的相互信任,Sabel認為:“相互信任就是合作各方堅信沒有一方會利用另一方的'脆弱點去獲取利益”,Mayer,Davis and Schoorman認為“相互信任就是儘管一方有能力監控和控制另一方,但它卻願意放棄這種能力而相信另一方會自覺地做出對己方有利的事情”,筆者認為,知識鏈成員間的相互信任是合作各方在面對未來不確定性時,彼此間的一種承諾和相互信賴,是對各方不採取機會主義行為的信心,相互信任意味著“對對方的信心”與“承擔脆弱性的意願”,信任除了對對方可靠性預期之外,還應包括互相替對方著想的因素,因此,知識鏈中的相互信任應包括幾層含義:①相互信任是合作各方在面向不確定的未來時所表現出的彼此間信賴,正是不確定的大量存在,使成員問的相互信任顯得可貴;②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知識鏈也意味著知識鏈是相當脆弱的,一旦出現不誠實行為,所帶來的損失超過彼此信賴帶來的收益;③相互信任也意味著放棄對它方的控制,將自己暴露在危險中,從而成員對知識鏈整體利益的影響甚微。
基於社會資本的相互信任的構成包括結構緯度和社會緯度,結構緯度是指雙方的投入,包括財力、時間和精力,知識鏈成員間交往的方式即社會資本的結構緯度,決定了雙方投入的形式、數量與質量,格拉諾維特認為:信任來源於社會網路,信任嵌入於社會網路之中,知識鏈為了實現知識創造的目的,需要成員間進行持續的互動學習,根據伯特的結構空洞理論,知識鏈成員間的社會資本為強聯絡,這樣的社會關係網路中,成員之間不僅能夠彼此瞭解,而且能夠發展出共同的行動標準和對知識的信任,誘導成員增加對合作關係的資源投入,投入,特別是不可撤回性投入能抑制機會主義行為,增大合作成功的可能性,高度的相互信任還能增強合作者的信心,樹立長期導向,投入更多資源,創造更多收益。
相互信任的社會緯度是指信任雙方關係的質量,知識鏈中雙方關係的質量對知識特別是隱性知識的轉移與擴散有很大影響,信任來源於“植根”在社會網路中有關道德和個人擁有資源的共同規範,在知識鏈中,若成員間能保持溝通的開放性,剋制機會主義行為,作到長期性的公平,也就是說知識鏈中存在大家共同遵守的規範時,知識鏈網路中就存在高質量的社會資本,成員之間彼此信任,Fukuyama認為,社會道德是經濟成功和經濟效率的重要的但通常是隱形的貢獻者,知識鏈中同樣可以把無形的社會資本看作提高合作效率的隱形貢獻者,信任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產性社會資本,網路中的信任可以降低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提高組織效能,提高資訊的可獲得性,降低資訊搜尋和商業交易成本,由於信任的傳遞性,以及網路中的共同規範,社會資本降低了機會主義行為發生的可能性,誘導有利於合作各方關係的行為,從而減少監督的必要性,社會成分是合作關係的“黏合劑”,它使雙方產生相互照應的意願,並協調彼此的行動。
此外,Bamey和Hansen(1995)指出存在低、中、高三種程度的信任,信任與社會資本是彼此相關的,兩者互相促進,知識鏈的成長經歷了一個生命週期,隨著時間的推移,交往的增多,成員之間的社會資本會經歷一個從無到有、從低水平到高水平的過程,相互信任度也會隨著社會資本經歷從低到高的發展過程,只是會發生信任物件(個人、制度等)的轉變。由於知識鏈內部合作與競爭並存,各成員為了在合作與獨立中保持平衡以及保護核心知識,需要控制信任給予的過程,將信任給予的多少與知識鏈所處的不同階段和自身具體情況相匹配。
3 知識鏈成員間相互信任的特點
(1)相互信任的經驗性,社會資本具有長期累積性和路徑依賴性,是歷史演進的結果,在知識鏈中透過長期互動作用和學習過程而積聚,信任的形成也是人們對過去經驗的總結,是長期交往的實踐經驗的結果,在社會資本網路中,人們透過直接或間接的經驗,選擇合作伙伴,開始合作。
(2)相互信任的一貫性,要求雙方在時間和內容兩個方面遵守合同,以維護雙方的共同利益,一旦採取了機會主義行為,即使在之前是可信的,這種行為也損害了雙方的相互信任,一貫性也體現了相互信任建立與消失在速度上的不對稱,信任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才能建立,需要一定的建立成本,而一旦出現背叛行為,相互信任迅速瓦解。
(3)相互信任的感染性,信任嵌入在社會網路中,知識鏈成員的社會關係網路是互動迴圈的,當一方信任另一方時,另一方可能會由於對方的信任作出值得信賴的行為,反之,不信任也可以透過網路感染給對方,網路中社會資本水平高時,一方面會約束不可信行為的出現;另一方面,若一方出現不可信行為,另一方還可利用網路中社會資本的規範或制度對其進行制裁或報復,並取消對對方的信任,這樣,信任與不信任就在知識鏈成員間“感染”。
(4)相互信任的可控性,是指合作關係中可以透過一些控制措施,抑制不可信行為,引導相互信任的產生,合作關係中,不同利益與目標的存在導致相互信任存在侷限性,由於機會主義和道德風險的存在,應在相互信任的發展限度內,採取一些控制措施防範機會主義行為,促使博弈均衡解向雙方的相互信任與合作方向改變,社會資本具有可塑性,政府可以引導社會資本的形成,企業也可透過投資獲取社會資本,因此,在政府與企業引導社會資本的過程中,應對相互信任加以控制,這也是提高社會資本水平的措施之一。
(5)相互信任的不可或缺性,知識鏈實現目的的有效手段是互動學習,來自不同組織的成員在網路中透過互動學習滿足自身的知識需求,隱性知識是知識鏈中知識流的主要成分,社會資本是轉移經驗等隱性知識的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一個組織網路能實現團結協作與友好合作,社會資本存量就會不斷增加,相互信任是合作成功的基礎,完全沒有信任的合作是不可想象的,合作伙伴之間依賴性越高,對相互信任的程度要求越高,因此在經驗、技能等隱性知識轉移的過程中,知識鏈成員問的相互信任是不可或缺的。
4 知識鏈成員間相互信任機制的培育途徑
網路型組織的基本執行機制是信任,知識鏈這樣的動態網路,存在著大量不確定性和衝突,相互信任機制已成為知識鏈成功運轉的潤滑劑和動力,Zucker(1986)曾指出,信任產生的三種模式:①根據過去的經驗和將來行為的預期來確定信任;②具有共同特徵而產生信任,如共同的文化和倫理;③正式的制度機制如金融監管、法律制度等保證交易按契約進行,可見,信任機制的培育需要政府和企業作到“內外兼修”。
4.1 建立以法制為基礎的信任保障體系
法制機制在信任建立的全過程中都發揮著重要影響,是企業間信任產生的重要外部條件和衝突解決機制。信任建立之前,它影響組織計算,交易後,它是糾正失信的重要手段,在法制保障的前提下,知識鏈成立初期,核心主體應透過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正確評估和選擇知識鏈成員,信任保障體系對知識鏈成員間信任的影響需考慮兩個重要因素:①法制的成本,成本過高會導致糾正失信的成本,使守信收益降低;②法制收益的處置,收益處置不當同樣會導致糾正失信的積極性下降。
4.2形成統一的知識聯盟文化
聯盟文化是知識鏈成員組織共同的價值觀,從Zucker劃分的三種信任產生模式可看出文化對信任培育的重要性,Hubert Schmitz(1999)指出,信任起初建立在網路戰略聯盟之間的社會文化聯絡上,後來建立在合作關係的理性且有意識的投資上,統一的聯盟文化會影響成員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減少成員間的矛盾和衝突,強化成員行為的連續性和一貫性,保證成員間的相互信任受到最小干擾和破壞,知識鏈成員組織具有多樣性,由於社會背景和文化的差異,很容易形成誤解導致衝突,為在成員間建立有效的信任機制,必須形成統一的聯盟文化.透過跨文化管理,鼓勵非正式溝通,提高行為和決策的透明度來消除隔閡,使不同文化在知識鏈中相互滲透、交融,並透過組織間和組織內部的互動學習,形成統一的聯盟文化,確保成員間有一個相互信任的文化基礎。
4.3建立阻止相互欺騙和防範機會主義行為的機制
僅僅依靠外部的法律約束,仍然難以避免知識鏈中的機會主義行為,為使各成員抵抗住外部的巨大誘惑,要建立防範機制,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提高欺騙成本;二是增加合作收益。可以透過設定退出壁壘,利用成員間的不可撤回性投資鎖定各方,制定合同或契約對機會主義行為加以懲罰,對合作行為予以獎勵,以及規範監督和激勵機制等措施,作到約束與激勵並存,消除成員的投機心理,同時,若知識鏈可以為成員提供無形資產上的隱性“擔保”(如加入知識鏈可以輕易樹立良好的商譽和品牌形象),則合作收益大於獨立行動,合作行為受到鼓勵,知識鏈得到鞏固。
4.4確保合作程式的公平
程式公平是指合作各方在處理問題及相互交往中做到平等對待,庫瑪指出,在實力不對等的企業聯盟中,強大一方對弱小一方在程式上的公平,對雙方關係所產生的影響要比經濟利益強烈得多,程式公平意味著交往各方在合作過程中沒有歧視性的政策或處事方式,對公平的認識能從總體上增加目標的一致性,促進合作的發生,增加彼此間的信任度,知識鏈強調整體利益,但一般由核心企業制定分配利益政策或程式,如果在分配與程式上不公平,會使處於不利地位的企業缺乏安全感,無從建立彼此的信任關係,因此,處於知識鏈中主導地位的核心企業,應與合作方公平交流,平等對待,虛心聽取並採納合作者的意見和建議,並將其決策向合作者及時通報,作出合理解釋。
4.5加強成員間的溝通和交流
溝通是組織內部以及組織之間對有用而及時的資訊的共享,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是成員間建立相互信任的先決條件,由於知識鏈成員來自不同地域,擁有不同的知識背景,基於經濟人假設,成員在合作過程中很容易產生防衛心理和機會主義傾向,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資訊網路,保持知識鏈中溝通渠道的通暢,以多方式、多層面加強成員間的溝通與交流,使成員間能充分及時地進行資訊共享與傳遞,提高知識鏈運轉過程的透明度,增進彼此之間的瞭解和信任,只要各方長期關注溝通的改善,關注高階管理層的合作以及隨之確立的個人關係,成員間的相互信任會日益增強,知識鏈的效益也會隨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