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舞演員基本功訓練論文

中國民間舞演員基本功訓練論文

  從XX年邁入舞蹈學院至今已經有四個年頭,做為一名民間舞演員,我認為除了具體掌握民間舞蹈本身的風格、特徵、動態韻律等以外,也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能力。這就是多少年來民間舞長期存在著的基本功訓練課的問題,我們首先從參照關係來看:

  1.芭蕾基礎。一直有人主張民間舞可以將芭蕾基訓作為自己的基訓。甚至講前蘇聯的“小白樺”民間舞蹈團也是按芭蕾的方式基訓出來的。我想,這條路是不可能走通的。誰都知道芭蕾是“開、繃、直”。可民間舞不是。如果一位民間舞演員經過二至四年的芭蕾基訓,他一出場就會馬上露出馬腳。“小白樺”的事我不瞭解。如果是事實,那可能是因為蘇聯民間舞與中國民間舞在基本形態上的區別吧。有句老話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想這句話似乎不能反過來用。如果民間舞系的學生經過芭蕾基訓一個個都具有王子、公主的氣質和世界通行的.芭蕾姿態,天知道會鬧出多大的笑話。所以,在“拓寬”的意義上,知道一點,體驗一下芭蕾的基訓是可以的,但是若以芭蕾基訓為專業主課,那就是驢唇不對馬嘴,本末倒置。

  2.現代舞基訓。近年來有些人痴迷於現代舞訓練,把現代舞基訓對於人身的“放鬆”或者“解放”誇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甚至講現代舞與民間舞有很多共通之外,所以長期接受現代舞訓練會對民間舞產生“革命作用”。對此,我想從兩方面來“駁”一下。

  一是現代舞高揚“個性”,越有個性越好,可是民間舞不行。不管是廣場民間舞還是舞臺民間舞,它都不能離開特定的“群體意識”。即便如張繼剛創編的那些“立度”很大的舞蹈也還是在“群體意識”上做文章,看不出絲毫西方式的“個性”。前面我們提到過“真”字。這個中國的“真”也可以註釋成某些人在群體文化背景及其氛圍之中的“符合性”,符合才是“真”,反之就是假了。

  二是“反叛性”。都說現代舞源於對古典芭蕾的反叛,就算這種反叛肯定有道理,可是我們學習民間舞的人又應該“反叛”什麼呢?我們已經看到若干位介入現代舞的學生象著魔一樣崇拜那些西方觀及其藝術手法,並且從此洗心革面,把民間舞看的一錢不值。

  從以上對於芭蕾基訓、現代舞基訓與民間舞之間關係的分析。我們起碼可以推出一條反證:就是民間舞系培養出來的人一定要是民間舞者;民間舞系推出的晚會一定要是民間舞晚會。否則,一是會讓人產生誤會;一是喪失了我們自己存在的理由。正象民間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長期接受芭蕾或現代舞的基本訓練,那麼不僅是從基本技術方面,而且肯定也會在文化心理方面,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影響。

  3.古典舞基訓。剛才談了兩種國外的基訓,這次是我們自己民族的基訓體系了。應該說,如果民間舞系目前還拿不出科學的、完整的、全面的“本門基訓”那麼,離我們最近、最方便也最實際的,就只有古典舞基訓了。但是,能不能全盤照搬古典舞那一套呢?當然不行。一是審美理念不同;二是基本勢態及其感覺不同;三是古典舞基訓存在著相當比重的芭蕾成分,由此,我們對古典舞基訓還得動手術,要取其所強,補我所弱,取其所長,補我所短。

  其次,補充關係

  每一個舞種都有自己的不足之處,中國民間舞也不例外。

  1.延展性。民間舞的動作小巧細膩,令人目不暇接。但是,有時略感幅度稍小。尤其是女班的動作語彙基本上侷限於“小法兒”,有時會給人某種“小家子氣”的印象。有感於此建議從古典舞基訓中提取富於“延展性”的成份,來彌補民間舞“女活兒”的部分侷限。使這一塊可以更大氣些,更舒展一點。當然,同時也必須避免把“女活兒”搞得不男不女。

  2.規範性。民間舞的動作靈活多變,“勢”隨“心”走,並無特定“程式”,這是民間舞的優勢與生命力的存在。但是同時也存在某些“點到為止”或者“差不多”就成了的狀況。對於廣場民間舞來講,這本無可非議,但對於“學院派民間舞”來講,就不大好。所以,建議提取古典舞基訓中對“規範性”有建設作用的部分,藉以規整我們存在的過分隨意的地方。

  3.表演性。民間舞幾千年來只為自娛,不為表演。但民間舞系的任務當然不是培養“自娛性人才”。遺憾的是,在“自娛性”與“表演性”這兩者之間,我們至今還存在著一定的認識上的誤區與教學實踐中的盲點。由此,我建立從古典車基訓中提取富於表演性的成份,藉以提高和增強民間舞學生將內心情感傳達給觀眾的“藝術表現力”,逐步掌握以情感人的方式方法。

  綜合上述,民間舞與古典舞是天然的夥伴關係;其它舞種的基訓對於民間舞弊大於利,而古典舞基訓在現階段對民間舞具有建設性的補充作用。在我們尚未形成完善的民間舞基訓體系之時,我們可以在某些方面藉助於古典舞基訓,藉以達到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的目的。

  當然,重要的與緊迫的任務,還是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早日形成我們自己的――中國民間舞基本功訓練體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