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知識創新探討論文
基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知識創新探討論文
[摘 要]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能夠使企業在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並且不易被競爭對手所模仿。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能否長期保持核心競爭力優勢,關鍵在於企業是否擁有知識創新的能力,是否能透過對知識資本進行積累、管理、更新和運用,來推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以及制度創新。本文探討了基於增強核心競爭力目標的企業知識創新的基本路徑。
[關鍵詞] 核心競爭力;知識創新;基本路徑
核心競爭力理論自1990年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爾(Hamel)首先提出以來,得到經濟學、管理學和實業界的廣泛認同。本文綜合不同學者的觀點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能夠使企業在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並且不易被競爭對手所模仿的能力。由於企業所面對的環境在不斷髮生變化,所以企業如何保持並提升核心競爭力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本文從知識創新的角度分析企業保持並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長效機制。
一、知識創新是核心競爭力的基礎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能否生存與發展,擁有持久的競爭優勢,歸根結底在於企業是否擁有知識創新的能力,是否能透過對知識資本這一特殊的無形資本不斷地進行積累、管理、更新和運用,來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以及制度創新等,從而培育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謂知識創新是指透過科學研究,獲得新的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知識的過程,目的是追求新發現,探索新規律,創立新學說,積累新知識,達到創造知識附加價值、建立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標。它是促進新技術、新工藝發明和創造的源泉,是促進組織變革、管理理念更新的革命性力量和根本動力。
知識創新對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作用機制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知識創新是技術創新的基礎。在知識創新過程中,透過知識創造、積累和運用,可以提高企業的研發能力,提高管理者和員工的知識水平和工作技能,實現技術的突破或創新,形成企業與眾不同的技術和知識積累,進而為市場不斷提供新的、差異化的產品或服務,增強企業的市場應變能力,從而形成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二是知識創新的內在要求是制度創新,而制度創新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保證。不進行制度創新,不調整企業的組織結構、權責關係、執行規則以及管理規章等制度要素,企業的知識創新就無從談起。三是知識創新推動管理創新。知識創新可以帶來管理創新,使管理能夠適應瞬息萬變的競爭市場,從而保證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順利實現。透過管理創新,推動企業管理理念、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創新,把企業的各種關係理清,使各種現有的資源和能力整合起來,創造一種更新、更有效的資源整合正規化,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形成一種系統化的、新的綜合能力,從而達到培育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目標。四是知識創新促使人力資源創新。透過員工培訓,使他們接受新思想,掌握新技能,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工作,重組自己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並將員工的新知識融入到企業自身的知識系統之中,保證企業擁有不斷更新的`人力資源。同時,存在於員工頭腦中的知識和技能是難以模仿、難以複製的,作為知識和能力承載者的人力資源是企業所擁有的專門知識、技術和能力的綜合體現。這能夠保證企業在市場中獲得生存和發展的機會,提升核心競爭力。
二、企業知識創新的基本路徑
既然知識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企業要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長期優勢,就有必要進一步探討知識創新的基本路經。下面我們從與企業發展密切相關的技術、市場、企業文化等方面來具體分析。
1.技術引進與創新。所謂技術引進與創新是指企業從外部知識環境搜尋和獲取對企業有用的技術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將其納入自己的技術軌道或重建技術軌道,從而增強組織整體技術能力的過程。一般來說,每個企業的技術引進與創新都要經歷初步模仿、創造模仿到自主創新三個階段,每一個進步都是技術學習的過程,每前進一個階段都是技術能力的一次飛躍。當企業實現自主創新的時候,也就大大增強了核心競爭力。
初步模仿的學習過程開始於企業技術引進,但這只是顯性知識(操作步驟和方法),其學習機制是知識吸收;技術引進的工作一般是由少數技術專家完成,因此需要經過培訓,這些知識才得以在企業內傳播,為廣大員工所接受,這個階段的知識仍是顯性知識,其學習機制是知識共享;當企業內多數員工接受了這些技術後,就開始運用並在實踐中學會怎樣有效地使用,於是逐漸形成使工作效率提高的隱性知識(訣竅、對原理的理解)。
創造模仿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包括以最新產品為藍本進行重新設計和根據目標市場特點進行的創造性改進。創造模仿要求企業對國際最先進產品技術和對本企業目標市場需要有很深入的理解,對新技術原理和設計方法有全面的掌握。企業可以透過派出研發人員參與國外企業的研發、引入國外研發專家、以及使用者知識直接參與研發中等途徑,掌握必要的技術設計知識或市場知識,使自己站在一個新的技術平臺上。在此過程中,企業在參與研發中獲得的顯性知識開始其迴圈轉化的過程,使知識被傳播、交融和深化,最後常規化形成創造模仿能力。
自主創新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是指企業在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學習、分析、借鑑,進行再創新,形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技術。企業在目標市場上站穩腳跟,形成自己的研發能力之後,開始在一個更廣、更長遠的社會經濟、技術發展和使用者需求的框架中來考慮研究開發活動;學習建立更廣泛、更密切的知識網路以獲取和使用充分的資訊、知識和資源;改變長期形成而現在不再適用的主導邏輯、核心能力和組織文化規範,實現企業戰略邏輯的建設和戰略能力的全面提升。
透過上述分析可見,知識創造過程的知識迴圈源於企業內部知識的創造,能力提高開始於隱性知識的形成,能力提高過程的知識源於外部,能力提高開始於外部顯性知識的獲取。當外部知識進入企業後,沿著兩條路徑轉化:一是知識在組織中共享,使知識被組織成員廣泛掌握和使用;二是知識透過個體成員的實踐得以深化,逐漸發掘出其中隱性的訣竅。然後由此獲得的組織知識與個體的隱性知識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最後透過常規化形成企業的內在能力。
2.市場創新。所謂市場創新,是指企業引入並實現各種新市場要素的商品化與市場化過程,是企業新市場研究、開發、推廣及其組織管理的系統工程;創造性是市場創新的本質特徵;市場化是市場創新的關鍵環節;開闢新市場以維持企業生存與發展是市場創新的主要目標和根本動力。市場創新按照創新活動的新度即市場創新度可以分為首創、改創、仿創三種基本型別。首創型市場創新是指首次引入某種新的市場要素並實現其市場化而開闢一種新市場的創新活動。就時序性面言,這是創新度最高的一種市場創新活動。例如,率先推出全新的新產品,率先開闢新的市場銷售渠道,率先採用新的廣告媒介,率先推出新的銷售服務,率先採用新的交易方式,率先採用新的促銷方式,率先改變市場銷售價格等。改創型市場創新是對已有的首創市場進行改進和再創新,在現有首創市場的基礎上,充分利用自己的市場實力和創新條件,對自己或他人的首創市場進行再創新,從而提高首創市場的適應性,推動新市場的不斷髮展。仿創型市場創新是創新度最低的一種市場創新活動,其基本特徵在於市場的模仿性。市場模仿者既不必率先創造全新的新市場,甚至也不必對於首創新市場進行改造。市場仿創者既可以模仿市場首創者,又可以模仿市場改創者,其市場創新之處表現為自己原有市場的變化和發展。市場模仿戰略的目標是追隨已經獲得創新成功的新市場,並充分利用自己的市場擴充能力,來實現本企業的市場創新。一般來說,市場仿創者所承擔的市場風險和市場開發成本都比較小。雖然市場仿創者不能取得市場領先地位,卻可以透過自己某些獨佔的市場發展條件來獲取較大的市場收益和市場競爭優勢。
需要說明的是,創新度是相對於其他企業而言的,而不創新則是相對於自身而言的。任何一個企業,無論其創新實力大小,無論其創新水平高低,只要敢於創新,才有可能進步,有可能發展。在制定市場創新戰略時,不同的企業應該選擇一個適當的市場創新度,進行適度創新。所謂適度創新,就是既要適應市場需求的發展狀況,又要適應本企業的市場創新條件。只有這樣,市場創新者才能充分利用和發揮本企業的市場創新優勢,儘量減少或避免市場創新的風險,提高市場創新的效果,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
3.企業文化創新。企業文化創新是指企業處於一定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下,在長期企業經營過程中逐步生成和發育起來的獨特的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行為準則,以及以此為核心而展開的企業在創新及其經營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自我鮮明特色的創新精神財富與創新物質財富的總和。它是在一定社會經濟文化大環境形成的亞文化,具有社會性、繼承性、創新性和融合性等特徵,對全體企業員工具有激勵功能、自控功能、內聚功能、導向功能和內外溝通功能。企業文化創新貫穿於企業創新發展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透過影響企業管理者和員工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等,對企業創新起著內在的、無形的推動作用。
我國企業文化創新模式的構建應立足於我國幾千年以來文明的積累所形成的優秀文化,立足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此條件下,我國企業文化創新的營造應涉及如下幾方面:一是樹立以人為本的核心管理觀念。21世紀的管理核心是發揮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企業在建立企業文化時要十分關注人的志趣,注重人的文化背景,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滿足員工的物質和精神需要。二是培育勇於進取的企業精神。企業創新精神是一種人格化的企業員工群體的心理狀態的外化,是企業基於自身的性質、任務、宗旨、時代要求和發展方向而逐步形成和確立起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培育、創造創新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和基石。作為現階段的我國企業的企業精神應該倡導這樣幾種共同的精神,即: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共事合作的團隊精神、務求實效的開拓精神和強化約束的自覺精神。三是設定和構建完善的創新制度文化。創新制度文化實際上是企業的一種強制性文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所形成的與企業創新精神、企業創新價值觀等意識形態相適應的企業制度、規章、條例、組織結構等。在現階段,我國企業設定和構建的創新制度文化應包括:創新組織體系的設定,創新的行為規範,創新的管理制度,創新的激勵制度,創新的考評制度,創新的約束制度等。
4.全面推行知識管理。知識管理就是對企業的知識資源進行管理的過程,即對知識進行蒐集和整理,以實現企業知識的共享、運用集體的智慧提高企業的應變和創新能力,使企業能夠對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應,並利用所掌握的知識資源預測外部市場的發展方向及其變化。全面推行知識管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構造資訊交流平臺,建立學習型組織。知識管理特別強調透過將隱性知識沉積在制度及操作層面,創造有利於隱性知識傳遞的環境條件,實現知識共享。企業可以透過構造知識管理系統實現知識的獲取、分類、篩選、共享、回饋、創新的整個週期,為企業各部門的知識創新提供一個資訊交流平臺。同時必須將全員學習任務作為制度固定下來,用完善、嚴格的制度來保證與規範;建立網路化的組織結構,實現組織結構的平扁化,提高上下層之間交流的質與量;透過構建企業共同願景,促進員工自覺進行創造性學習。二是健全智慧財產權工作體系。企業核心利潤源泉和競爭力越來越多地體現為一些高價值無形資產:品牌、商譽、智慧財產權、經營權、企業文化、管理制度、客戶、戰略聯盟、員工、供應商等。因此企業管理模式也會逐漸發生本質性的變化,越來越依賴無形的知識和經驗,企業管理體系也必然以無形的知識資產為管理目標。企業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注重智慧財產權的積累、開發和利用。三是建立知識管理激勵機制。企業應當建立由知識執行、知識明晰、知識績效和知識獎懲四大機制組成的知識管理激勵系統。
三、知識創新與核心競爭力的展望
知識創新是企業在競爭市場建立和保持獨特競爭優勢的有效途徑,企業只有不斷推進知識創新,才能將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運用到各部門各環節的實踐中,從而促進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以及制度創新等。知識創新是形成競爭優勢的最重要動力和源泉,技術、市場、企業文化的創新所引起的企業創新與管理變革,是培育與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動力。在具體實踐中還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因勢利導,選擇合適的知識創新模式和知識管理方法;二是強調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充分調動一線員工創新的積極性,讓員工最大限度分享企業的知識,激勵員工創新。本文是基於增強核心競爭力目標的企業知識創新路徑的初步探討,關於創新知識的具體內容、應用機制以及形成科學有效的知識創新體系,還有待於專家學者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