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題思維的分析法和公式選擇規則的論文
解題思維的分析法和公式選擇規則的論文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解題思維的分析法和公式選擇規則
一個特定的計算題要用一個或多個公式〔定律 、定理〕才能解答,不同的問題則一般要用一組不同的公式才能解答。物理課本中有很多的公式,在解答某一個計算問題的時候,總是隻需要運用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公式,絕大多數的公式並不適用。那些被用於解題的公式與其它公式相比較究竟具有什麼樣的特徵? 它們與題目之間究竟存在著什麼特別的聯絡? 在實際的解題思考中又應當怎樣去搜索、選擇這些公式? 本文將圍繞這些解題思維中的核心問題展開討論。
中學物理中,尋找計算題的演算法有兩種基本的思維方法,即綜合法和分析法。這兩種方法不是隻適用於某一種型別計算問題的方法,而是廣泛適用於初中、高中各類計算問題的思考方法。它們不僅在中學物理中有很廣泛的適用意義,而且在其他一些學科中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物理教學中,如果學生不能掌握這兩種基本方法,就不能形成真正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讓學生切實地掌握這兩種方法,既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需要,也是順利學習物理課程的必須。由於篇幅的限制,本文只借助一個例子對分析法和相關的公式選擇規則作深一步的討論。
一、分析法及其特點
眾所周知,用分析法尋找計算題的解法時,總是要由題述的待求量(簡稱為初始待求量)開始進行思考,首先考慮怎樣去求這個待求量(設為x)。為此需要從眾多相關的公式中選出某一個公式,並對這個公式進行某種運算,得出x的表示式。在這個表示式中,除了包含一些已知量之外,還會有新的未知量(稱為新生待求量,記為y)出現,這時為了求初始待求量就必先求出新生的待求量,於是求初始待求量(x)的問題就轉變為求新 生待求量(y)的問題。當上述的第一步驟完成之後,接著思考怎樣求新生待求量(y),這時又要選用另一個公式,經運算後得出y的表示式,把求y的問題轉變為求本步驟的新生待求量(z)的問題。當這種過程繼續進行到某個新生待求量的表示式等號右邊全部是已知量時,初始待求量的演算法就被確定下來,尋求演算法的思考過程即告完成。運用分析法時,人們總是從怎樣求問題的初始待求量入手進行思考,把求初始待求量的問題遞次的轉變為求新生待求量的問題,直到最後的一個新生待求量能由已知量直接求出為止。
例1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質量為m,它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若物體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問經過時間t時,拉力的功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