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專案投資的選擇與決策的論文

企業專案投資的選擇與決策的論文

  【摘要】專案投資是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而無論是專案的搜尋還是決策都必須遵循科學的方法才能提高專案投資的成功率。同時,在專案評價過程中引入投資組合、實物期權的概念對提高決策的科學性也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投資戰略;投資組合;實物期權

  企業的生存靠發展,企業的發展卻要依賴於投資。這裡的投資是廣義的概念,不僅包括企業在新領域的拓展,同時也包括企業原有領域內的創新。固然,企業要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需要依託於某個專案,並投入大量的資源。但是,企業在自身業務範圍內的創新,無論是產品線的延伸還是現有產品的改良,都會面臨來自技術、市場方面的風險,並耗費大量的資源,這就具備了投資專案最基本的特徵。因此,專案投資是企業發展的重大決策,這種選擇和決策,無論是擴大再生產或是開拓新市場都將對企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一、投資戰略的制訂

  企業投資戰略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是和整體發展戰略相適應的,相應於企業的創新發展和穩定發展兩種基本戰略,投資戰略也有兩種基本戰略,即創新型投資戰略和穩定型投資戰略。企業選擇創新發展還是穩定發展,取決於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取決於對市場前景和企業態勢的把握。而選擇投資戰略方向(產品-市場選擇)與確定投資戰略態勢(競爭分析)構成了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它們構成了企業投資戰略選擇的前提。在明確了企業發展戰略的基礎上,投資戰略的選擇包括投資戰略型別、投資時機選擇和投資專案的最佳化組合。

  二、投資專案的選擇

  企業投資專案的選擇決不是漫無目的的搜尋,而是應該根據企業既定的投資戰略,以企業自身投資能力為基礎,圍繞企業核心競爭力進行專案選擇。沒有方向性的專案選擇不但浪費大量的財力、物力,而且往往無法發現真正適合企業的專案,錯失良好的投機時機。

  1、基於企業投資戰略的專案選擇

  企業的投資戰略為專案的選擇指明瞭方向,穩定型投資戰略要求企業的投資圍繞企業現有業務領域、現有市場進行核心多元化或者至少是相關多元化投資。因此,企業在選擇投資專案時,必然會圍繞現有產品進行縱向或橫向的資訊搜尋。所謂縱向是指向現有產品的上游或下游延伸,橫向是指豐富產品型別以覆蓋更多的細分市場。無論是縱向還是橫向都要求企業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內搜尋專案資訊;與此相對應,創新型投資戰略要求企業跳出現有的業務框架,開發全新的產品或拓展新的市場,甚至是在完全陌生的領域進行投資。但這種投資並不意味著四處開花,毫無方向,它必須以企業的投資能力為基礎,以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中心,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延伸。

  2、基於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專案選擇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同時也決定了企業拓展的能力邊界。企業必須明確的知道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是品牌影響力、管理能力、人才儲備、技術水平,抑或是規模實力。無論是穩定型投資戰略下的縱向、橫向擴張,還是創新性投資戰略下的完全多元化都不應該脫離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控制範圍。例如,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品牌影響力,那麼企業就應該在原有行業領域內,而不應該和原有業務脫離過大,否則品牌影響力就無法得到有效的延伸;如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人才儲備,則需要進一步明確人才結構,技術人才充足的企業顯然適合投資於產品的研發,而銷售人才充足的企業則適合新市場的開拓。由此可見,在企業投資戰略為專案選擇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後,企業核心競爭力再次確立了資訊搜尋的範圍及中心。

  3、基於企業投資能力的專案選擇

  企業投資能力是由企業資金實力、現金流狀況、籌資能力等因素共同決定的,投資能力決定了企業的投資規模,包括單個投資專案的規模和企業總體投資規模。投資專案規模的確定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投資能力決定了投資規模的可能性,就總體投資規模而言,企業投資能力決定了它的邊界,超越自身能力的投資規模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對於單個專案的投資規模,它必然是在總體投資規模內的,另外從分散風險的角度,企業不可能將所有的資源投資於某一個專案,這種專案風險將會是致命性的,一旦專案失敗將威脅到企業的存亡。因此,企業對單個專案投資規模的確定必須在投資能力的基礎上考慮風險分散的要求;其次,客觀條件決定了投資規模的可行性,這裡的客觀條件包括物質技術條件、市場規模以及經濟效益等。物質技術條件決定了投資專案的性質,資本密集性、技術密集性和管理密集性行業所要求的投資規模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市場規模決定著專案發展的空間,進而決定了投資規模的邊界。經濟效益透過專案不同規模下的邊際收益率和企業資金成本間的比較,準確地界定了專案投資規模的臨界點。企業總體投資規模及單個專案投資規模的確定再次縮小了投資專案選擇的範圍,這不僅有助於企業提高專案選擇的效率,而且大大的節約了企業資源的耗費。

  三、投資專案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整個專案投資的核心部分,是專案決策的主要依據。因此,可行性研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直接關係著企業投資的成敗。一份良好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應該做到對專案的前景和專案未來的執行軌跡作出精確的估算,從而保證專案決策的成功率。

  可行性研究有三種類型:機會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和技術科技可行性研究。機會研究的主要任務是為專案投資方向提出建議,即在一個確定的地區和行業內,以市場調查為基礎,選擇專案,尋找最有利的投資機會;初步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任務是對機會研究認為可行的.專案進行進一步論證,並據此作出是否投資的初步決定,是否進行下一步的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

  機會研究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更多的是對專案的風險、技術方案、經濟效益等要素給出粗略的評價,往往限於資料選擇的補充分,評價侷限於定性的層次,無法精確的描述專案前景。而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才是整個專案可行性研究的核心部分,它必須在收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對專案的各項要素給出完整的定量分析,用準確的資料對專案進行評價,它是專案決策科學化的重要手段,是專案或方案抉擇的主要依據之一。

  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包括專案前景預測、技術方案評價、財務評價、社會和環境評價等重要內容,每個部分都擁有許多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和工具,本文不欲對此做簡單的羅列,而將重點對企業實際操作過程中容易忽視的環節進行討論。

  1、專案風險評價

  一般而言,專案風險評價包括自然風險、政策風險、技術風險、市場風險、財務風險、管理風險等諸多方面。在進行風險評價時,我們往往採用單因素分析和多因素組合分析。這種分析方法可完整的給出各類風險對專案的影響,但往往忽略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從而影響了評價的準確性。

  首先,我們在利用單因素風險分析中所確定的相關性以及根據各風險因素的重要性所確定的權重進行多因素組合分析時,忽略了各風險因素之間的相關性,從而影響了整體風險評價的準確性。

  其次,我們在風險評價時只侷限於專案本身的風險分析,而忽視了企業同時投資的多專案之間,甚至是專案和企業自身所從事的業務之間的相關性。這關係到企業整體執行的穩定性和企業風險分散的有效性。

  因此,我們在進行專案風險評價時,必須要對各專案風險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合理的估算,以準確的分析專案風險的影響程度。同時,要對各專案之間以及與企業已有業務之間的風險相關性,從整體上提高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

  2、專案能力分析

  專案能力分析同樣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它包括技術、管理、資金等各方面的因素。企業實際可行性研究中關注最多的往往是技術和資金能力的分析,因為這兩個方面是最為直觀,同時也是無法逾越的,但其它方面的因素同樣是不容忽視的。

  管理能力在專案可行性研究中容易被忽視,一方面是因為管理能力本身就無法準確的度量。另一方面,專案本身對企業管理能力的要求更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評價上的難度使得企業往往忽視這方面的考量,或者傾向於過度自信地評價自身的管理能力。這必須引起企業的足夠重視,對某些專案而言,管理能力往往比技術能力更為重要。這是因為管理也是生產力,管理決定著技術成果能否成功的實現商品化。

  我們在進行資金能力分析時,注重的是企業的資金實力和籌資能力,這決定著企業能夠向專案投入的資金量。但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及的,在能夠提供專案所需資金量的同時還需考慮風險分散的要求。同時,企業自身不同的狀況也制約著專案資金的使用能力。對於自身業務現金流不充分的企業,如果新增投資專案有著同樣的狀況必然會進一步惡化企業現金流動性。而對於負債率過高的企業,不適合投資建設期長、資金回收慢的專案。

  3、經濟效益評價

  專案經濟分析是可行性研究的核心,這方面有著大量成熟的方法和工具。在現行的方法中,一般採用的是靜態和動態相結合,以動態分析為主的分析方法,採用了能夠反映專案整個計算期內經濟效益的內部收益率、淨現值等指標,並用這些指標作為判別專案取捨的依據。

  淨現值法的特點是強調對投資運轉期間貨幣的時間價值和現金流量風險的考慮。其最常用同時也最完善的做法莫過於利用經過風險調整的現金流量和資金成本率計算淨現值。然而,在實際中,一項投資的實施除了能帶來一定的淨現金流量外,還會帶來其他無形的收益(資產)。因此,作為對傳統方法的補充和糾正,實物期權法在專案可行性研究中被越來越廣泛的採用。這種方法要求企業將專案的每一步投資看作一個期權,專案給企業帶來的除了直接的經濟收益外還包括對進一步投資或在新的領域發展的期權。例如,對一項新技術的投資,目前來看經濟效益不佳,但如果不投資,企業或許就永遠失去了在這一技術路線上的發展機會,因此這一專案的投資意味著企業購買了一份未來繼續投資的機會和權利。

  四、投資專案的決策

  投資專案的決策包括對單個專案的取捨和多個專案投資額度的確定和優先次序的選擇。

  對於單個專案,企業需要考察的是專案內部收益率是否能夠達到要求,相對於企業籌資成本,能否取得正的淨現金值,專案投資所帶來的期權價值以及專案投資所帶來的專案風險和系統性風險。

  對於多個專案的決策,企業往往會根據投資專案的經濟評價指標對專案進行排序,以此確定專案的投資次序。這種決策方法的問題在於忽略了專案之間風險的相關性,無法實現收益和風險的最佳均衡。因此,我們在多專案決策,即決定資源如何在專案間分配時,不僅僅需要考慮專案本身的經濟效益和風險特徵,還需要衡量各個專案以及新專案和企業現有業務之間風險的相關性,在確保投資效益的同時實現投資風險最小化。

  鑑於專案投資對於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企業在進行投資專案的選擇和決策時一定要遵循科學的程式和方法,堅決杜絕決策程式的隨意化和形式化,要深入的考察和權衡專案的方方面面,並將專案納入到企業整體中加以系統的考量。這樣才能確保企業投資專案的成功率,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本文對專案投資的選擇和決策做了簡要的思考,並對企業實際操作中容易忽視的環節進行了探討,以期能對企業的實際工作有所幫助。

  【備註】

  【1】許世剛, 茅寧.不確定環境下專案投資決策的實物期權方法[J].淮陰師範學院學報. 2004.1:65-69

  【2】陳海芳,宋平. 管理期權在專案投資決策中的應用[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18-20

  【3】郭百鋼,韓玉啟. 基於實物期權的專案投資決策方法科學管理研究.2004.2:73-76

  【4】李向紅. 內含報酬率法在專案投資決策中的不足與完善[J]. 天津市財貿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2:32-33

  【5】李晶瑩,劉金蘭. 投資組合理論在實體專案投資中的應用[J].商業研究.2003.13:26-27

  【6】 黃浩.專案投資的模糊多屬性決策[J].經濟師.2006.4:256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