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小論文格式範文

大學小論文格式範文

  論文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下面給大家分享了大學小論文範文,歡迎借鑑!

  摘要:“留守經歷”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其高發原因包括社會、家庭、個人、學校等多方面,主客觀因素混雜。解決“留守經歷”大學生心理問題,需提升社會層面重視度,從根源上控制留守問題;增強“留守經歷”大學生自身適應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心理問題;加大學校層面關注度,努力改善心理問題;加強家庭層面關心度,輔助緩和心理問題。

  關鍵詞:“留守經歷”大學生;心理健康;對策

  近年來,多起高校大學生命案吸引了公眾目光:2004年雲南大學馬加爵殺人案,2012年安徽醫科大學圖書館命案,2013年復旦大學室友投毒案……一樁樁令人扼腕的血案昭示著關於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嚴重性,亟待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夾雜在時代進步發展下,大學生處在象牙塔與成人社會的交界點,面臨著環境驟變、學業與就業的協調、家庭、經濟、情感及其他重大變故等多種因素的重重壓力,逐漸成為心理危機的高發群體。其中,在成長期因父母外出務工而被留守在家的大學生人群,即“留守經歷”大學生人群囿於種種壓力,極易引發心理危機,從而導致心理失衡、心理障礙、自殺甚至犯罪的可能性相對較高,現下已經成為影響高校和諧發展的重要因素。

  一、我國“留守經歷” 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呈展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一個人的童年及少年時期是怎樣度過的,由誰帶路,周圍世界中哪些東西進入了他的頭腦和心靈,這些都決定著他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1]“留守經歷”大學生在其心理素質發育的關鍵時期———青少年時期,處於“孤軍奮戰”的狀態,在此過程中因為引導者的缺乏,在兒童時期易形成不正確的價值觀和處事方式;而進入大學之後,大學的人際關係相對於少年時期複雜,且交往、交際範圍逐漸增大,逐漸向社會化發展,此時要求大學生自身不斷地成長、調適自我以適應大學環境。在較為單一、閉塞的環境下成長的“留守經歷”大學生,無論是在自身心理狀況還是實際客觀環境上,都比較難融入大學新環境,可能還會因成長因素與現有環境的共同作用,更易導致不良的心理傾向和心理問題。筆者透過對大量學生的心理輔導及調研,發現童年時期具有留守經歷的大部分大學生相較於同齡人而言,在心理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壓力,其價值觀和心理發展受到一定的阻礙。價值觀阻礙表現在:一是人生觀較為消極、向下,對生活不抱以激情和活力,做事情常處於無所謂的態度,或是過於執拗、叛逆,以自我為中心,排斥外界的合理影響;二是無法形成正確的情感觀,表現在情感對待差異上,因自小的疏離而對父母親情較為淡漠,親情上的缺失進而影響未來的婚戀及自我家庭的組建,而在友情、愛情上又過度依賴和渴望,容易給他人造成壓力甚至形成畸形的情感觀。心理阻礙體現為過度的自卑感,做事情畏畏縮縮,害怕別人的嘲笑,時常懷疑自我,自我評價較低;少於甚至於不敢與人溝通交流,處於一定的自我封閉狀態,無法很好地融入群體;對外界充滿恐懼和緊張,精神時刻處於緊繃和有壓力的狀態中,無法體味和享受生活的樂趣。

  二、“留守經歷”大學生心理問題成因剖析

  (一)社會現實狀況造成留守現象。

  隨著城市化程序的進一步推進,農村剩餘勞動力大批次湧向城市,產生了留守及其相應的各類問題。赴城務工的家長通常無法把孩子帶在身邊,留守就成了孩子們無奈的被動選擇,當然,在此過程中也有相當一部分家長進行了積極的嘗試,試著把孩子帶在身邊,但隨之而來的則是上學難、環境適應難等問題。儘管很多城市都有農民工子弟學校,但由於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和相關政策制度的不到位,其物質環境和教育氛圍都與正規學校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於是,很多家長無奈之下只得將孩子送回戶籍地。往復的轉學遷移,最終走出留守命運的孩子並不多,反而可能會因頻繁的變遷,帶來其他的心理問題。同時,社會關心的缺乏和失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留守經歷”大學生的心理缺失。“留守經歷”大學生由於其特殊的經歷,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弱。大學社交相對環境複雜,加上從農村到城市的環境變化,很容易產生迷茫和無助的心理,在這個時候及時有效的社會關心本應該成為緩解其孤獨感和疏離感的重要手段,但由於社會對這一群體認識不足,往往忽略了對“留守經歷”大學生心理狀況的關注。內心對於他人關心的渴望長時間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尋找其他的慰藉和隱藏方式,正處於成長期的他們,對於外界事物缺乏辨識能力,很容易受到社會陰暗面的影響而走向極端,容易將自己隔絕於環境之外,進而產生自閉、自卑、悲觀厭世等心理問題。

  (二)高校相關工作力度不足。

  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都在高校校園內度過,從心理指導的專業度和週期性而言,學校佔據極大的地位與優勢。然而,就國內現狀而言,部分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工作存在一定問題:一是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未能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援和制定高效的管理措施,經常出現人員編制和經費缺乏、場地和裝置不足現象,使得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虛有其表,未達其實質目的[2];二是現有的“大眾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導致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物件不明確,從而忽略了學生個體的心理需求及實效效能高的心理技能培訓。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過程中,熱衷於團體輔導、野外拓展訓練、心理故事手冊、心理劇表演類活動,教育內容和輔導措施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尤其是一些特殊群體或特殊個體,達不到促進各類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大而化之的心理健康課程在很大程度上也變成了德育教育而非心理教學,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如同雞肋。

  (三)家庭關愛、溝通不足。“留守經歷”

  大學生的性格形成與大部分的人是一樣的,都與早期家庭教育有關,其在大學期間發生的諸多問題,很多都是因為年幼時家庭沒有起到應有作用而留下了隱患[3].大學時期環境的突變,人際關係的複雜化,社會關心的缺失,家庭角色的不完全,使其束手無策,兒童時期隱藏的一些心理問題會隨之突顯。家庭教育在“留守經歷”大學生性格形成上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透過調查表明,“留守經歷”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多與家庭環境有關。比如,家庭條件差的孩子,在大學期間會感到壓力大、焦慮,甚至有逆反心理;父親母親一方或者雙方常年不在身邊的孩子通常更加傾向將自己的情緒憋在心裡,溝通能力較弱。年少時期有留守經歷的大學生往往由於父愛或者母愛的缺失逐漸形成孤獨、無助的性格,進而產生焦慮、恐懼、自卑等負面心理。

  三、“留守經歷”大學生心理問題解決探索

  (一)提升社會層面重視度,從根源上控制留守問題。首先,最好的慰藉是陪伴,把孩子帶在身邊無疑是解決留守孩子心理問題最直接的方法。這就需要政府從政策層面上引導和鼓勵更多的農民工將其子女帶在身邊,使農民工子女能在打工地就地入學,從童年時代解決留守問題,給農民工子弟塑造一個與正規學校無異的早期教育環境。其次,用工單位也應該負起責任,主動積極配合政府加強農民工子女教育保障,結合企業自身能力協助政府共同解決留守問題。再者,應該在社會上廣泛宣傳,引起重視,號召大家自覺自主地去接納和關心這一群體。廣大居民應加強對自己子女的教育,在學校不歧視、不區別對待農民工子女,環境的包容對於減少他們的孤獨感和疏離感是最有效的。

  (二)增強“留守經歷”大學生自身適應能力,從根本上解決心理問題。要想從心理健康問題中走出來,除了依靠各種來自外界的幫助,更需要當事人增強自身意識,加大努力,從自身心底裡主動離開相關心理問題帶來的負面影響。第一,樹立正向的自我意識。“留守經歷”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應當透過不斷的自我觀察,逐步形成以自我分析客觀、真實,對自我充滿自信、充滿動力的自我認知,而非一味地沉溺自卑,無法自拔。在生活中加強對自愛、自尊、自知、自信、責任感、優越感的自我體驗,加強自我控制,時刻悅納自我,欣賞自我[4].第二,制定明確的奮鬥目標。在奮鬥目標的激勵下,人能夠更好地發掘潛能,進而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樂觀地去面對人生。有留守經歷大學生產生抑鬱或焦慮心理,往往缺乏理想和奮鬥目標,看不到生活的前景和希望;而如若理想和目標過高,則難以實現自己的個人目標,進而會產生懊惱、鬱悶等不良心理。因此,大學生應當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結合興趣愛好,制定出明確的、分階段的、可操作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奮鬥目標,從而體會成功的喜悅,感受生活的樂趣,培養良好的心態[5].第三,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日常生活中,總是要與其他人接觸、溝通,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適應社會的`發展。在參與的過程中,人的心理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和發展,因此,積極參與由學校、社會舉行的相關有益的實踐活動,能夠幫助“留守經歷”大學生更多地接觸社會、與人溝通,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被適應的過程中完善自我,變被動為主動。

  (三)加大學校層面關注度,努力改善心理問題。

  作為大學生的長期“駐紮地”,高校時刻陪伴著“留守經歷”大學生,更容易以耳濡目染的形式對其心理健康形成正面影響,故而高校應當是改善這一特殊群體心理健康問題的主力軍[6].從高校層面做好“留守經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當從以下方面入手:一是充分掌握該部分學生心理狀況,建立健全心理檔案。高校可採用班級———學院———學校的三級模式,從班級小範圍精準把握到學校大範圍宏觀排程,協同做好建檔工作,以便在出現問題時根據檔案資訊儘快尋求解決方案,給予及時的調適和輔導[7].二是鞏固加強輔導、交流,從專業角度開啟學生心門。一方面,從心理輔導課程設定、心理諮詢室建設層面入手,運用專業知識為學生解答心理疑問,尋求心理對策;另一方面,可透過有一定實效的趣味團隊遊戲、聆聽故事會等心理類師生互動活動,增進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瞭解,在充分信任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相關工作。三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形成積極正面的影響。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各類社團活動等,都能有效地助力“留守經歷”大學生形成正面的價值觀。同時大部分大學生在進入高校後都會參與到學生社團工作,同齡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容易打動彼此,也更容易形成相互影響,因而加強學生社團的正向管理和引導,是提高校園生活質量的一部分,也是形成積極導向的途徑之一。四是做好與“留守經歷”大學生家庭的溝通交流,做好雙向引導。高校在進行心理輔導時,透過與家庭的溝通,能更真實、客觀地瞭解其成長經歷與其他相關事項,進而作出合理、有針對性的分析與解決方案,而與家長溝通交流中對家長的呼籲,能幫助家長學會如何與孩子相處,發揮家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積極性,即在家庭與高校的雙重作用下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強家庭層面關心度,輔助緩和心理問題。

  家是避風港,也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也是一個人內心最親密的場所。因此,當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時,家長應該加強認識,不能單純從學校教育找原因、找出路,要承擔起自己的一份責任,在孩子幼年時期為其打好基礎、做好榜樣、當好導師,幫助孩子走向獨立。性格的突變大多是因為心理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心理需求,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人關注有人疼愛的。人在幼年時期的心理需求通常是最簡單和直接的,同時也是最迫切最必要的,滿足這些需求對其心理成長的作用十分重要。家長應該增加與孩子的溝通交流頻率,豐富交流內容,經過彼此的交流溝通,既讓孩子有一個瞭解父母的機會,讓孩子更理解父母,也能減少孩子的逆反心理。同時,面對面的交流是最有效也是必須的,這也能夠使家長更加清晰地知曉孩子的心理狀態。所以,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創造與孩子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讓他們時刻感受到家庭的關懷和溫暖,從而使他們遇到問題時會更加理智地思考,以減少其心理的負面情緒。

  四、結語面對加速發展的經濟,解決“留守經歷”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勢在必行,然而當下較低的關注度和多方的不理解,顯得此任務任重而道遠,需要全社會共同予以關注和幫助,而在一步步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列,共同出謀劃策,為構建和諧、健康社會盡責盡力。

  參考文獻:

  [1] 謝新華,張虹。對有“留守經歷”大學生研究的述評[J].青少年學刊,2011(2):25-29.

  [2] 唐勝藍,肖芳,辛培娜。留守經歷對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影響[J].社會心理科學,2013(5):42-45.

  [3] 謝思霞。有無留守經歷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對策研究[J].學理論,2015(6):188-189.

  [4] 宋坤強。談談中學生的自我意識及其獲得[J].教育探索,2001(9):59-60.

  [5] 韓麗春。引導高職大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略論[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62-64.

  [6] 蘇娜娜,王軍強,黃海量。有留守經歷大學生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研與對策[J].中國醫學創新,2016(6):73-76.

  [7] 崔健,夏林。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途徑的探究[J].管理學,2014(6):14-17.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