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初中地理論文內容
寫初中地理論文內容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初中地理論文,歡迎檢視!
基於電子地圖的初中地理教學探析
摘要:電子地圖是一種便捷的資訊化教學資源,對於當前的初中地理課程教學而言,教師只有熟悉電子地圖的使用方式,形成一定的電子地圖教學方法,才能更好推動初中地理教學的資訊化發展。
關鍵詞:地理教學;電子地圖;初中
1前言
當前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和資訊科技之間的聯絡已經越來越密切,越來越多的初中地理課程教學都會採用資訊化技術手段進行教學,這對於當前的學生而言,既是一種機遇,也是一種挑戰。電子地圖不同於傳統的地圖集,其可以便捷的在各種電子計算機媒介上面進行閱讀,而學生也不需要翻閱地圖冊,在學習的便捷性方面大為提升。因此,這對於學生而言,也有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對於當前的初中地理課程教學而言,教師只有熟悉電子地圖的使用方式,形成一定的電子地圖教學方法,才能夠更好地運用這種資訊化的手段進行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從而提升初中地理課程教學的綜合效率。而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師,也應該掌握學生的發展狀況,更好地圍繞電子地圖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課程。
2運用圖表編碼手段進行電子地圖教學
在初中地理課程教學中,電子地圖的教學方式可以適當採用圖表編碼的方式進行教學。圖表編碼的方式,主要是地理教學運用電子地圖先設定一部分的地理資料,然後讓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電子地圖編碼,使用一定的原則讓整個電子地圖呈現出各種特異性的影象。學生在電子地圖上根據編碼的要求,調整自身的學習模式,可以更適應電子地圖當中出現的不同場景,從而進一步的掌握到地理知識。比如初中學生在理解人口膨脹的問題上,教師可以讓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安排一部分的編碼呈現在電子地圖上,學生按照預先設定好的資料,在電子地圖上觀看不同的區域出現的人口增長狀況,從而瞭解到中國的人口發展狀況是極不平衡的。
不同的省區當中的人口分佈狀況不一樣,而西部地區的人口明顯比東部地區的人口少,這也是人口區域性發展不平衡的一個狀況。透過電子地圖當中的圖表編碼預先設定,能夠更好地看出這種人口增長上面的不平衡,用電子地圖可以讓學生很快地掌握到這種人口發展的問題,從而在於學習上面更具備視覺化的效果。運用電子地圖進行教學,初中地理教師不需要用大量的文字進行描述,學生也能夠非常快地瞭解到人口發展最直接的問題,透過圖表編碼的方式能夠看出不同區域之間在發展上面的不平衡,從而根據電子地圖上面呈現出來的資料,學生也可以自動得出結論。而且運用電子地圖中的圖表編碼功能,可以讓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更加靈活,學生也可以採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探討得出相關的結論。這樣也是電子地圖能夠表現出來的獨特優點,傳統的'普通地圖教學沒有辦法進行資料編碼等,所以,透過電子地圖的方式,能讓學生學會分析各種地理知識內容,掌握各項基本的地理技能[1]。
3運用電子地圖中的複合疊加手段進行教學
複合疊加手段是電子地圖當中一項重要的功能,所謂的複合疊加手段,實際上是將多個不同的地圖疊加起來,透過複核的方式看出不同地圖之間所存在的差異。由於電子地圖是可以將不同時期或者是不同區域的地圖,以電子的方式疊加到一起,從而以疊加的方式進行辨析和分析,以此來得出一定的結論。這樣可以看出,電子地圖透過重複疊加的方式,可以讓學生調動自己綜合分析的能力。對於地理事物而言,並不是完全孤立的,都存在一定的聯絡,這種聯絡也需要透過疊加的方式進行分析,以此更好地得出科學的結論。而初中地理的教師也可以運用重複疊加的方式,幫助學生逐漸建立起綜合性的地理分析能力。
比如初中地理課程當中對於大陸的板塊漂移等相關理論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幫助學生運用電子地圖當中的重合疊加的手段進行綜合分析,在板塊運動當中,不同的大陸板塊在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之後嘗試運動,這種板塊的運動造成的結果是不同的,有一些大陸的板塊消失或者一些新的板塊出現,以及大陸板塊運動過程當中所出現的山脈等,這些都可以透過電子地圖當中的重複疊加的方式,將一些不同時代的地圖疊加到一起,讓學生看到不同時代的板塊運動所呈現出來的狀況。透過地圖的重合和疊加,學生能夠看到在板塊運動更為劇烈的地方,往往呈現出火山、地震等比較頻繁的狀況,這也是為何在大陸板塊的交界處通常是一個板塊的火山地震帶,同時也是地殼運動當中一個比較直接的表現。所以透過電子地圖當中的重合疊加的手段,可以幫助初中學生更好地探索板塊運動的成因以及結果。透過學生自己運用電子地圖的疊加方式,觀看疊加之後所造成的差異,以此來得出相關的規律,這樣以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方式得出的結果,相對於教師直接把結論告訴他們,在效果上面會更好更理想,而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也是具有透過電子地圖等輔助手段才能夠真正意義上得以實現。透過自主探究的方式,運用電子地圖得出的結論,學生記憶上更加深刻,而且他們在學習上面也會更有興趣[2]。
又如學生在學習地理學方面的地形區和溫度帶的時候,如果採用重合疊加的方式,學生能夠看出不同的地圖上面所呈現出來的狀況。如中國的地形圖和中國的溫度帶分佈圖,互相之間疊加,學生就可以看到在特定的溫度帶當中不同的地形所表現出來的差異,而且學生也能夠更直觀地看到這些溫度帶與暖溼氣流以及中國的地形之間的聯絡,從而用聯絡的思維看待這些地形要素。這種教學方法也只有透過電子地圖這種疊加方式才能夠實現,這也是傳統的地理地圖教學所無法達到的一個效果。透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輕鬆的看到這種地形方面的演變,從而得出自己想得到的結論,這對於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提升,以及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
4結束語
在日常課程的教學當中,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要抓住初中學生在學習方面所表現出來的主要心理特點,基於初中學生的認知模式,更好地最佳化電子地圖在初中地理課程教學當中的應用狀況。結合實際,形成符合初中地理課程教學的資訊化教學方式,以此來調動學生在學習上面的積極性。未來的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必然朝著資訊化的方向發展,對於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的發展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教師應該掌握好電子地圖的應用方式,為初中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地理課程。
參考文獻
[1]央珍吉.淺析中學地理教學地圖的閱讀方法與技巧[J].環球人文地理.2014(20):171.
[2]崔蘭蘭,程先富.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影象系統[J].教育教學論壇.2013(39):137-138.
新課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學方法
摘要:初中教學作為高中知識的過渡階段,隨著課程教學不斷深入,初中地理教學主要培養學生對方向、國內外地勢地貌的瞭解,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地理教學必須要擁有學科上的創新性和趣味挑戰性。在教學改革深入的同時,教師要讓初中地理突出自身特色及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當中激發學生積極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本文根據初中地理教學的目標及特點,以例項探析新課改下的地理教學方式。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地理;教學方法
1引言
新課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學要求既教授學生相應的地理知識及地理技能,還要培養學生對國內外地域環境熟練了解,讓學生能夠具備地理綜合能力。這一要求對教師的創新能力及教學經驗提出更高要求,在地理教學過程中,由於初中地理所涉及到的知識點較多且雜,對相應圖表上標記的內容也比較多,學生需要記憶的知識點多且抽象。因此,無法激發多數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採用更多有效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地理知識學習的趣味性,將地理教學理念傳導到學生意識當中。
2充分發揮學生在地理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深層挖掘教材資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主體不再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學當中,地圖是學生更好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在整個地理教學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地理圖形教學當中,充分運用地圖為學生描繪出更多具體化的地理形態。比如在統計圖、景觀圖甚至示意圖的繪製當中,地圖作為地理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讓抽象的地理教學內容上更加直觀、生動。教師利用這類工具讓學生在無形中掌握地理在空間上的分佈規律,將所教學的內容與相應的真實地理形態結合一體,在後期的地理考察當中靈活運用,準確掌握相應的地理知識點。比如在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海陸變遷》的教學中,主要是將各大陸板塊之間的形成變化運用唯物主義的科學觀點說明海陸變遷,讓學生了解到大陸漂移和板塊運動,並且讓學生了解到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佈。在教學當中,運用初中學生對萬千變化的自然界充滿好奇心,設定相應的探究性和懸念性較強的問題,以此開啟學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慾望,讓學生根據以前學習或掌握到的地理技能進行學習,為學生創造出自主學習的氛圍。
3在初中地理教學當中多引用相應例項加深學生印象
在初中地理教學當中採用與學生息息相關的例項加以說明,能夠讓學生對抽象的地理知識點更加形象和具體,這樣的方式也能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比如在學習《海陸變遷》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歐美各個國家在美歐大陸上的分佈形式加以分析,並且讓學生對喜歡的國家進行了解。讓其掌握國家在大陸上的位置及相應的風俗民情,以此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比如有學生對造成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等現狀進行全面分析,在深入挖掘的過程中,學生不僅瞭解到大陸漂移和板塊運動學說的基本觀點,對除了在日本火山外的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佈及板塊運動的變化產生濃厚興趣。再透過對海陸板塊遷移的拼圖和示意圖進行分析,以此培養學生地理讀圖能力、想象能力及推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在這些知識點的深度挖掘當中,逐漸轉變了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的樹立,學生透過大陸漂移及板塊運動的發展變化,讓學生以更為科學的眼光看待地理學習方式,逐漸形成地理思維。再比如進行國內地勢地貌變化教學當中,為了讓學生將這些知識點更加形象化和具體化的瞭解,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國內各區域地勢地貌形成的特定條件及相應的風土民情,教師採用《西遊記》中的各片段加以說明,比如採用“女兒國”中展現雲南地勢地貌;運用“火焰山”中的唐僧師徒四人艱苦越過的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由於西遊記是學生耳熟能詳的經典,因此在課堂教學當中,學生很願意積極發言。
然後教師再順著這股熱潮,引導學生深度挖掘雲南、新疆等地的地理情況和知識點,既能營造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還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比如,在講唐僧師徒四人為何越過“火焰山”的過程中,有學生對火焰山為何會形成高溫的氣候條件感興趣,然後教師結合當地氣溫及地勢地貌等特點以點破面進行知識的細緻講解,讓地理知識更加貼近學生實際生活,便於學生對地理知識充分掌握和理解,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對地理問題的發現和解決能力。不僅如此,在知識的探究過程中,不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還讓學生積極發揮自我思考,促使其獨立獲取地理知識,全方位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的綜合能力。
4將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化教學裝置相結合
初中地理教學目標會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及改革的深入不斷變化,因此,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當下的地理教學。在地理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相應的教材內容,將現代化的教學裝置與傳統教學方式相結合,在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5結語
由此可知,在新課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學需要教師結合多種方式,選擇更為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地理學習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祖曉傑.新課改下初中地理教學方法的研究[J].才智,2015,(1):239.
[2]秦光勇.新課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學之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4,(34):147-148.
[3]湯建民.淺談新課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學[J].學週刊,201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