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與區域經的濟論文
人力資源與區域經的濟論文
一、人力資源對區域經濟的巨大貢獻
一是具有創新精神的高水平技術。掌握某一領域尖端的技術是企業運營的秘密武器,目前實現市場壟斷的方法以技術壟斷為主。實現這種壟斷形式的最主要條件就是擁有掌握具體技術的人力資源。利用技術研發新型的產品,以實現推動經濟發展的目的。
二是擁有專業技術。根據對我國的技術工人現狀進行調查發現,現在我國對高階技工的需求是巨大的,每年的短缺數量高達十萬。當前,地方政府每年都將很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爭奪高科技人才上。由於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各地政府逐漸轉變觀念,開始重視對專業技術人力資源的培養。
三是對人力資源的開發。最有效的培養人力資源的方法就是教育。所以,國家加大了對教育的建設力度。落實到各地政府,培養本地的人力資源週期相對較短,見效較快。因此可以說,做好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就保證了當地人力資源的連續性,從長遠來看,實現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注重提升當地的人力資源素質。
二、人力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性
由於全球範圍內開始轉變經濟的'發展模式,以往那種單一使用經濟資源的模式不再適合今天的社會。我國的特點是人口眾多,資源稀缺,這大大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不過,若是可以合理利用人口,就可以將人口壓力轉化成人口優勢,最終成為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在眾多關於區域經濟發展的案例中,浙江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浙江位於我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其土地面積有10.55萬平方公里,在土地資源方面的優勢不多,不過卻成了我國經濟最為活躍的省份之一,根據歷年來的調查發現,近幾十年浙江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居全國首位,那麼浙江要如何保持當前的經濟形勢,並考慮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全省人口優勢,合理利用人力資源就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對國內生產總值進行計算分析,對專業技術人員在總人員中的比重進行OLS迴歸分析,最終得到的DW值是0.14。這個數字表明瞭國內生產總值的大小同專業技術人員占人員比例有直接的關係。保證了地區專業技術人員的數量才能確保區域經濟的穩定增長。從以上的論證結果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在未來,經濟得到增長後,地區會增加對人力資源的投入,繼而增加高技術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這又反作用於區域經濟的發展,形成良性迴圈。透過對上述的分析進行總結可以知道,人力資源可以強有力的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二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的。同時也證明了人力資源和區域發展之間的密切關係。
三、區域經濟發展與人力資源培養的政策
建議透過協調人力資源和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保證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注重人才培養,促進經濟的長期發展,對於如何培養人力資源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主要從以下幾點來進行討論:
1.加強對學生的培養,努力改善人才質量,增加人力資源數量。還是將浙江省作為案例,雖然擁有著名的浙江大學,但也應當注意建設其他重點大學。大學是培養區域人力資源的重要場所。政府部門需要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增加就業機會,給地方的人力資源的培養創造出合適的工作環境,防止出現人力資源的損失。學校可以配合區域經濟發展對人力資源的需要,有目的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令培養出來的人力資源能夠在當地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
2.大力引進外省優秀人力資源。只是依靠當地擁有的人力資源無法形成長期有效的人才培養戰略。地方性的人力資源開發往往會受到區域限制和平臺限制,使得人力資源無法滿足區域經濟的發展的需求,所以地方政府應當吸引外來的人力資源,注重引進高階人才。為外來人才提供完善的發展平臺才能吸引人才,從而加快區域經濟發展。政府應該重點發展科技、教育和衛生事業,這樣才能有利於人才集聚。除此之外,對於人力資源也得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但是人力資源的增加也會給區域管理增加壓力。所以,地方除了引進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還應當注意管理模式必須與區域經濟發展相匹配,最終讓人力資源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3.推動第二、第三產業。以往佔區域經濟比重較大的重工業作為第一產業,要想實現生產率的增長和利潤的增長就得增加資本投入。二、三產業需要的則是大量優質的人力資源。歷史證明了高能耗、高汙染的第一產業逐漸無法適應現在社會對經濟發展的新需求,各地地方政府逐漸削減了第一產業的比重。中國尚處於產業結構轉型時期,需要加快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加快產業結構佈局調整,逐漸增加二三產業的比重,為優秀人才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
4.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區域經濟要想平衡穩定發展,就離不開對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但是我國的現狀人力資源利用情況不容樂觀,很多地區都存在落後區域,這些地區的基礎建設往往不夠完善,工作環境惡劣,導致人才流失,極大地限制了區域經濟的總體發展。最近幾年,城市化建設在推進過程中,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增長,農村的第三產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急缺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因此,政府部門在對人力資源進行調配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到產業結構調整以及農村專業技術人才缺口的問題。長效機制對於扶持農村地區經濟而言是必要的,適當的協助可以很好地促進區域經濟的總體發展,有利於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和改善人力資源吸收機制。
四、結語
中國處於經濟結構的變革期,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愈發強烈,可以說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在進入知識經濟的今天,經濟的發展同一個區域的人力資源數量和質量有著密切的聯絡,人力資源已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因素中貢獻最高的一環。各個地方政府在可持續發展的號召下,加大了對人力資源的關注力度。隨著人力資源的投入增加,區域經濟得到了增長,繼而促進了人力資源的培養。在這種良性迴圈下,我國人力資源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將變得更加協調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