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土木工程類的論文

關於土木工程類的論文

  導語: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關於土木工程類的論文。歡迎閱讀!

  抗側向荷載的結構體系

  一、常用的結構體系

  若已測出荷載量達數千萬磅重,那麼在高層建築設計中就沒有多少可以進行極其複雜的構思餘地了。確實,較好的高層建築普遍具有構思簡單、表現明晰的特點。

  這並不是說沒有進行宏觀構思的餘地。實際上,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宏觀的構思,新奇的高層建築體系才得以發展,可能更重要的是:幾年以前才出現的一些新概念在今天的技術中已經變得平常了。  如果忽略一些與建築材料密切相關的概念不談,高層建築裡最為常用的結構體系便可分為如下幾類:

  1. 抗彎矩框架。

  2. 支撐框架,包括偏心支撐框架。

  3. 剪力牆,包括鋼板剪力牆。

  4. 筒中框架。

  5. 筒中筒結構。

  6. 核心互動結構。

  7. 框格體系或束筒體系。

  特別是由於最近趨向於更復雜的建築形式,同時也需要增加剛度以抵抗幾力和地震力,大多數高層建築都具有由框架、支撐構架、剪力牆和相關體系相結合而構成的體系。而且,就較高的建築物而言,大多數都是由互動式構件組成三維陳列。

  將這些構件結合起來的方法正是高層建築設計方法的本質。其結合方式需要在考慮環境、功能和費用後再發展,以便提供促使建築發展達到新高度的有效結構。這並不是說富於想象力的結構設計就能夠創造出偉大建築。正相反,有許多例優美的建築僅得到結構工程師適當的支援就被創造出來了,然而,如果沒有天賦甚厚的建築師的創造力的指導,那麼,得以發展的就只能是好的結構,並非是偉大的建築。無論如何,要想創造出高層建築真正非凡的設計,兩者都需要最好的。

  雖然在文獻中通常可以見到有關這七種體系的全面性討論,但是在這裡還值得進一步討論。設計方法的本質貫穿於整個討論。設計方法的本質貫穿於整個討論中。

  二、抗彎矩框架

  抗彎矩框架也許是低,中高度的建築中常用的體系,它具有線性水平構件和垂直構件在接頭處基本剛接之特點。這種框架用作獨立的體系,或者和其他體系結合起來使用,以便提供所需要水平荷載抵抗力。對於較高的高層建築,可能會發現該本系不宜作為獨立體系,這是因為在側向力的作用下難以調動足夠的剛度。

  我們可以利用STRESS,STRUDL 或者其他大量合適的計算機程式進行結構分析。所謂的門架法分析或懸臂法分析在當今的技術中無一席之地,由於柱樑節點固有柔性,並且由於初步設計應該力求突出體系的弱點,所以在初析中使用框架的中心距尺寸設計是司空慣的。當然,在設計的後期階段,實際地評價結點的變形很有必要。

  三、支撐框架

  支撐框架實際上剛度比抗彎矩框架強,在高層建築中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這種體系以其結點處鉸接或則接的線性水平構件、垂直構件和斜撐構件而具特色,它通常與其他體系共同用於較高的建築,並且作為一種獨立的體系用在低、中高度的建築中。  尤其引人關注的是,在強震區使用偏心支撐框架。

  此外,可以利用STRESS,STRUDL,或一系列二維或三維計算機分析程式中必然出同一些大孔,使得剪力牆體系分析變得錯綜複雜。可以透過桁架模似法、有限元法,或者透過利用為考慮剪力牆的互動作用或扭轉功能設計的專門計處機程式進行初步分析    框架或支撐式筒體結構:  框架或支撐式筒體最先應用於IBM公司在Pittsburgh的一幢辦公樓,隨後立即被應用於紐約雙子座的110層世界貿易中心摩天大樓和其他的建築中。這種系統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徵:三維結構、支撐式結構、或由剪力牆形成的一個性質上差不多是圓柱體的閉合曲面,但又有任意的平面構成。由於這些抵抗側向荷載的柱子差不多都被設定在整個系統的中心,所以整體的慣性得到提高,剛度也是很大的。

  在可能的情況下,透過三維概念的應用、二維的類比,我們可以進行筒體結構的分析。不管應用那種方法,都必須考慮剪力滯後的影響。

  這種最先在航天器結構中研究的剪力滯後出現後,對筒體結構的剛度是一個很大的限制。這種觀念已經影響了筒體結構在60層以上建築中的應用。

  設計者已經開發出了很多的技術,用以減小剪力滯後的影響,這其中最有名的是桁架的應用。框架或支撐式筒體在40層或稍高的建築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除了一些美觀的考慮外,桁架幾乎很少涉及與外牆聯絡的每個建築功能,而懸索一般設定在機械的地板上,這就令機械體系設計師們很不贊成。但是,作為一個性價比較好的結構體系,桁架能充分發揮它的效能,所以它會得到設計師們持續的支援。由於其最佳位置正取決於所提供的桁架的數量,因此很多研究已經試圖完善這些構件的位置。實驗表明:由於這種結構體系的經濟性並不十分受桁架位置的影響,所以這些桁架的位置主要取決於機械系統的完善,審美的要求,   筒中筒結構:  筒體結構系統能使外牆中的柱具有靈活性,用以抵抗顛覆和剪下力。

  “筒中筒”這個名字顧名思義就是在建築物的核心承重部分又被包圍了第二層的一系列柱子,它們被當作是框架和支撐筒來使用。配置第二層柱的目的是增強抗顛覆能力和增大側移剛度。這些筒體不是同樣的功能,也就是說,有些筒體是結構的,而有些筒體是用來支撐的。  在考慮這種筒體時,清楚的認識和區別變形的剪下和彎曲分量是很重要的,這源於對梁的對比分析。在結構筒中,剪下構件的.偏角和柱、縱梁(例如:結構筒中的網等)的彎曲有關,同時,彎曲構件的偏角取決於柱子的軸心壓縮和延伸(例如:結構筒的邊緣等)。

  在支撐筒中,剪下構件的偏角和對角線的軸心變形有關,而彎曲構件的偏角則與柱子的軸心壓縮和延伸有關。  根據梁的對比分析,如果平面保持原形(例如:厚樓板),那麼外層筒中柱的軸心壓力就會與中心筒柱的軸心壓力相差甚遠,而且穩定的大於中心筒。但是在筒中筒結構的設計中,當發展到極限時,內部軸心壓力會很高的,甚至遠遠大於外部的柱子。這種反常的現象是由於兩種體系中的剪下構件的剛度不同。這很容易去理解,內筒可以看成是一個支撐(或者說是剪下剛性的)筒,而外筒可以看成是一個結構(或者說是剪下彈性的)筒。

  核心互動式結構:  核心互動式結構屬於兩個筒與某些形式的三維空間框架相配合的筒中筒特殊情況。事實上,這種體系常用於那種外筒剪下剛度為零的結構。位於Pittsburgh的美國鋼鐵大樓證實了這種體系是能很好的工作的。在核心互動式結構中,內筒是一個支撐結構,外筒沒有任何剪下剛度,而且兩種結構體系能透過一個空間結構或“帽”式結構共同起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把外部的柱子看成是一種從“帽”到基礎的直線體系,這將是不合適的;根據支撐核心的彈性曲線,這些柱子只發揮了剛度的15%。同樣需要指出的是,內柱中與側向力有關的軸向力沿筒高度由拉力變為壓力,同時變化點位於筒高度的約5/8處。當然,外柱也傳遞相同的軸向力,這種軸向力低於作用在整個柱子高度的側向荷載,因為這個體系的剪下剛度接近於零。  把內外筒相連線的空間結構、懸臂樑或桁架經常遵照一些規範來佈置。美國電話電報總局就是一個佈置互動式構件的生動例子。

  1、 結構體系長59.7米,寬28.6米,高183.3米。

  2、 佈置了兩個筒,每個筒的尺寸是9.4米×12.2米,在長方向上有27.4米的間隔。

  3、 在短方向上內筒被支撐起來,但是在長方向上沒有剪下剛度。

  4、 環繞著建築物佈置了一個外筒。

  5、 外筒是一個瞬時抵抗結構,但是在每個長方向的中心15.2米都沒有剪下剛度。

  6、 在建築的頂部佈置了一個空間桁架構成的“帽式”結構。

  7、 在建築的底部佈置了一個相似的空間桁架結構。

  8、 由於外筒的剪下剛度在建築的底部接近零,整個建築基本上由兩個鋼板筒來支援。

  框格體系或束筒體系結構:  位於美國芝加哥的西爾斯大廈是箱式結構的經典之作,它由九個相互獨立的筒組成的一個集中筒。由於西爾斯大廈包括九個幾乎垂直的筒,而且筒在平面上無須相似,基本的結構體系在不規則形狀的建築中得到特別的應用。一些單個的筒高於建築一點或很多是很常見的。事實上,這種體系的重要特徵就在於它既有堅固的一面,也有脆弱的一面。

  這種體系的脆弱,特別是在結構筒中,與柱子的壓縮變形有很大的關係,柱子的壓縮變形有下式計算:  △=ΣfL/E  對於那些層高為3.66米左右和平均壓力為138MPa的建築,在荷載作用下每層柱子的壓縮變形為15(12)/29000或1.9毫米。在第50層柱子會壓縮94毫米,小於它未受壓的長度。

  這些柱子在50層的時候和100層的時候的變形是不一樣的,位於這兩種體系之間接近於邊緣的那些柱需要使這種不均勻的變形得以調解。  主要的結構工作都集中在佈置中。在Melbourne的Rialto專案中,結構工程師發現至少有一幢建築,很有必要垂直預壓低高度的柱子,以便使柱不均勻的變形差得以調解,調解的方法近似於後拉伸法,即較短的柱轉移重量到較高的鄰柱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