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儒家道家的教育思想及其差異論文

探討儒家道家的教育思想及其差異論文

  【內容摘要】春秋時期,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百家”所爭鳴的實際內容或者社會焦點,不僅涉及政治、經濟、文化領域,還涉及道德、藝術、哲學、邏輯學等,可謂百花齊放。其中儒道兩家的思想就是先秦思想領域的兩朵瑰麗的奇葩。

  儒家主張尊師重教,政教合一,學而優則仕,施行仁政的思想。道家主張遵循自然,追求自由,無為而治。兩者的思想領域有著明顯的差異,只有取長補短、相互交融、相互作用,才能將其更好地應用到現代化社會建設中。

  【關鍵詞】儒家、道家、德教、仁政、智育、無為而治、自然。

  儒家思想:尊師重教是儒家學派的優良傳統。

  以孔子、孟子、老子、莊子等為代表的先秦教育家們的豐富的教育思想,為中國古代教育思想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中國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本篇文章中,我將汲取儒、道兩家之精華,談談自己淺顯的看法。

  1)政教合一:教育為政治服務,政治為教育提供基礎。主要表現在以下特徵:富而後教,“孔子‘適衛’,冉有駕車,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論語·子路》)”。由此可見孔子“富而後教”的基本教育理念,他認為“庶之”、“富之”、“教之”共同購成立國安邦三要素。三者互為因果,缺一不可。

  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禮記·學記》)。人是社會的主題,所以要從整體上改變和提升社會風氣,必須從每一個個體的人的教育感化入手,所以儒家提倡“有教無類”的全民教育思想。孔門私學之中弟子品類不一,就分佈地區而言,其弟子來自不同國度,就社會階層而言,其弟子成分複雜,所以孔子本人就是“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堅定實踐者。“有教無類”是儒家“仁者愛人”思想的具體體現,愛之則教之,兼收幷蓄,海納百川是儒家的基本教育觀念。“有教無類”是以儒家人性觀念為依據的,儒家認為在現實生活中人所有貴賤、庶鄙、族類之別,但人的本性是相近的所謂“性相近,習相遠也。”

  儒家從“習相遠”的觀點出發,認為人所處的整體環境對人的'整體性格、道德觀念及能力的形成有重要影響。“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荀子·勸學》),有什麼樣的風俗環境,就會使人形成什麼樣的習性。基於這種考慮,儒家提出“三慎”主張。所謂“三慎”,即:擇居慎,擇業慎,擇友慎。

  “學而優則仕”是儒家政教合一教育思想的集中表現。首先,學習是通向做官的途徑,培養政治人才是儒家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其次,並非所有學習的人都可以做官,學習成績優異是做官的必要條件。

  2)德教優先。以德育為主體,將知識教育與教育過程德行化,將知識教育與道德教育融為一體,是知識教育為道德教育服務,是儒家教育哲學的突出特點。以“四教”——文、行、忠、信為教育的基本內容。孔子所編纂的《詩》、《書》、《禮》、《樂》、《春秋》、《易》,皆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基本教科書,都是施行德育的教材,逐漸形成了儒家“明人倫”重“四德(仁、義、理、智)”的德育體系。由於國家在政治上倡導“為政以德”、施行仁政,所以教育落實到主體的人本身提倡“為己”之學,以追求道德價值的實現。

  3)重視智育。敏而好學,學習知識主要是一個主體自覺的過程所以儒家主張學者必須端正學習態度,以成就真才實學。“好學近乎仁”,認為人只要勤奮好學,就能夠成就理想人格。“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是對儒家知識教育方法論的系統總結。

  道家思想:思想體系以“道”為核心,但其最基本的精神在於“自然”二字。

  1)崇尚自然,返璞歸真。其真正旨意在於要求人順應“自然之道”,返璞歸真,以“自然、無為”作為社會、人生的理想狀態。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見,道家認為“自然”是“道”及一切萬物的根本精神之所在。

  2)古典人道主義,其精神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表現為對人的個體自由和個性解放的熱烈追求。在莊子看來,人生的第一要義就是自由,而現實社會的仁義道德、世俗價值、功名利祿、政教禮法等等都不過是束縛人、奴役人的樊籬。其謝絕楚王的千金之聘、宰相之位,還把國相的尊位比為“腐鼠”,“終身不仕以快吾志”,充分肯定了個體生命的價值就在於保持自由。

  3)無為主義。從天道自然到“無違”自然。老子說:“道常無為”,“無為”是道的一種“上德”,天地萬物在其本性上也都是“無為”的。“無為”是一種“君道”。道家無為主義實質上首先是一種安邦治國的策略政策,君王要治理國家,其“上德”就是應該效法和順應自然,達到“無為而治”,只要“君無為”,人民就可以“自化”、“自樸”。

  4)“無為而無不為”表面上守弱處靜,無所作為,實際上遵循萬物的本性而不違逆,順應自然之道知進知止,就已經是有所作為,也能有所不為。

  從儒家和道家的主要思想中可以看出二者存在的明顯的甚至是完全相互對立的差異:

  其一,儒家尊師重教,主張“學而優則仕”,提倡平民透過良好的教育,參與國家政治。“不仕無義,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就是說“學而優”必“仕”,否則就是違背道義。對於道家而言,更注重的是對人的個體自由和個性解放的熱烈追求,其最大的理想就是主張順應自然、返璞歸真,這種自然主義理想,在天就是自生自成的自然;在人就是小國寡民的淳樸社會;在個人就是淳樸自由的真人赤子;在政治就是不是強權也不行仁政的無為而治。道家認為現實社會的世俗價值、功名利祿、政教禮法等等都不過是束縛人、奴役人的樊籬。

  其二,儒家重視德育,“《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史記·史太公自序》),有力說明了儒家對德育的重視及德育在當時社會中的作用。而在道家當時面對黑暗的社會現實、“禮崩樂壞”的時代,反對儒家的道德理想主義,反對採用任何具體的社會改革理論和方案,追求向自然狀態復歸的“無為主義”。

  其三,叢治國之道方面講,儒家倡導“為政以德”、“以德服民”。“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由此可見儒家認為以道德去教育、引導民眾,才是治本,才能真正形成穩固和諧的社會政治秩序。而道家思想主張君王要治理國家,其“上德”就是應該效法和順應自然,遵循萬物的本性而不違逆,達到“無為而治”。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一起,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兩大主流。從中國歷史看來,儒家道德教育體系的建立,影響十分巨大,在中國形成了重視道德修養的優良傳統。“學而優則仕”在中國社會千百年來,起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導向作用,成為知識分子積極向學的巨大推動力。與此同時,道家自然主義思想的一個內在意蘊是要批判和反省有文明進步所造成的人與自然分離的現象,尋找一種人與自然重新契合的生存方式,教導我們熱愛自然,尊重自然秩序,迴歸人與自然融合無間的和諧狀態。因此兩者各有側重、各有短長,只有相互補充、相互滲透,才能長期延綿不絕,匯合成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滔滔大江。

  參考文獻:

  1、《先秦哲學》 曾仕禮 編著 雲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第一版

  2、《老子哲學研究》 朱曉鵬 編著 商務印書館出版2009年12月第一版

  3、《儒家哲學研究》 邵文明 劉 輝 王永平 編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年12月第一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