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族傳統文化認同與傳承的教育相關論文
達斡爾族傳統文化認同與傳承的教育相關論文
論文摘要:當前,達斡爾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有必要增強達斡爾族人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在達斡爾族集聚地區學校教育中傳承達斡爾族優秀傳統文化。為此,要尊重達斡爾族人民的意願,實現民族文化的自覺選擇;要豐富達斡爾族教師、家長、學生的民族文化知識,提升民族文化認同的主體意識;要挖掘達斡爾族文化深刻內涵,並將其納入學校教育體系;要改革傳統課程,建立完善的達斡爾族文化課程體系;要實施雙語教學,傳承達斡爾族語言;要創設達斡爾族學校校園文化,營造民族文化環境。
論文關鍵詞:達斡爾族 文化認同 文化傳承 教育策略
一、尊重達斡爾族人民的意願,實現民族文化的自覺選擇
每一種文化都有其產生、發展、繁榮、衰落的過程,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對於文化中的糟粕,理應透過文化的自我選擇予以淘汰。但對於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應該想方設法地加以保護和傳承。達斡爾族文化在變遷與傳承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樂觀、堅毅、勇敢的民族性格已成為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社會環境變化中,少數民族文化會出現主動或被動適應。達斡爾族人並未因外界強勢文化的影響或為了片面追求經濟發展而丟棄自己本民族的優秀文化。他們有保護、延續、開發自己本民族傳統文化的意願,也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哈拉達斡爾族小學調研時發現,達斡爾族學校的教師普遍重視本民族文化,能夠在教學中自覺地傳承民族文化。甚至有一位漢族體育教師,也有意識地把達斡爾族人傳統的較勁力、摔跤、踢毽子等體育活動融入到體育教學之中。因此,在文化傳承中,應該遵從文化自覺選擇規律、尊重達斡爾族人民的意願,保護達斡爾族的優秀傳統文化。
二、豐富達斡爾族教師、家長、學生的民族文化知識,提升其民族文化認同的主體意識
文化認同是個體對所屬群體文化的歸屬感,是民族文化發展的前提。有學者認為,民族認同表示個體對所屬民族的歸屬感,即一個民族中的人們對於自己所屬民族的歸屬意識,也就是明確“我”屬於哪個民族。民族文化認同即一個民族中的人們對本民族文化的歸屬意識。由於民族是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的文化特點、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共同體,共同的文化以及心理素質是民族形成的必備要素。作為民族的成員,即民族文化的主體,承認並且願意繼承和發揚本民族的`文化即為民族文化認同。一個民族要想把優秀的文化傳承下去,首先得提升民族成員認同民族文化的意識,形成強烈的民族情感。達斡爾族優秀文化得以傳承,同樣依賴於民族成員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在此基礎上才能保持最基本的民族文化元素和發展本民族優秀文化。在調查中發現,絕大多數達斡爾族學生和家長能夠認同民族文化,但對於有關民族知識的掌握還相對欠缺。在回答“如果能夠重新選擇,你會選擇自己是什麼民族,為什麼?”時,絕大多數人都選擇了達斡爾族。但在回答“為什麼”這一問題時,答案卻較為模糊,很少有人將其歸因於民族文化。在與達斡爾族學生交流時發現,大多數達斡爾族學生僅對本民族文化有一般性的瞭解,但對民族歷史、文學等深層次的文化普遍知之甚少。民族文化知識的缺乏勢必制約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教師是民族文化傳承的先導者,是引導學生學習本民族文化的領路人;而家長則在家庭教育中對文化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少數民族家庭來說,家庭教育是少數民族學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文化的最基本途徑。如果在民族文化傳承過程中,教師和家長缺乏民族文化認同的主體意識,學生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就喪失了民族文化知識學習的重要途徑,從而會影響其民族文化認同主體意識的形成。因此,要充分發揮教師和家長的作用,並積極利用各種手段,宣傳和學習達斡爾族民族文化知識,如在達斡爾族聚居區,以村屯、社群為單位開展繪畫、攝影、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宣傳達斡爾族文化,培養達斡爾族人熱愛本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挖掘達斡爾族文化的深刻內涵,並將其納入學校教育體系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民族文化變異或消失的速度也在加快,不少少數民族出現了文化認同危機。為增強年輕一代達斡爾族人對本族文化的認同感,應該深入地挖掘達斡爾族文化的深刻內涵。在與達斡爾族學生的交談中發現,有些學生對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比較淺顯,認為達斡爾族文化也只不過就是柳蒿芽、“瓦特”、“斡洛奇”、曬乾菜等習俗和圍鹿棋、曲棍球、摔跤等體育活動。他們對於達斡爾族的歷史、文學、宗教、道德等內容普遍不甚瞭解,表現出深層次的達斡爾族文化的缺失。運用文化的物質、制度和精神三層面的分類法研究達斡爾族文化時發現,學生普遍對物質層面的達斡爾族文化比較瞭解,對制度和精神層面的文化認識比較欠缺。所以,對達斡爾族的民族組織形式、社會秩序、倫理道德、法律制度及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等內容還需要深入地學習和了解。目前學校教育中採用的國家統編教材,僅有幾個較大的少數民族文化在教材中有所體現,對於像達斡爾族這樣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還兼顧不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在達斡爾族聚居地區的學校教育中更好地融入達斡爾族文化教育。民族學校有義務在學校教育中納入民族文化因子,在學校管理、課程設定、教學實施、教育評價等方面滲透民族風俗及民族精神,使得民族文化在達斡爾族學校教育中佔有一定的位置,以利於民族文化的順利傳承。 "
四、改革傳統課程,建立完善的達斡爾族文化課程體系
教育是文化傳承最主要的途徑,課程是文化傳承最重要的載體。建設好民族文化課程可以更有效地促進民族文化認同和民族文化傳承。對傳統課程進行改革,並不是將傳統課程顛覆,而是在傳統課程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擴充套件和補充。即對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方式、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進行改革,融入民族文化成分。在以往的課程建設中,民族文化的因素往往被忽視。而達斡爾族作為一個有語言無文字的人口較少少數民族,其文化在學校課程中一直處於“失語”狀態。達斡爾族文化要在學校課程中得以體現,並使之更好地得以傳承,需要在課程目標中提出民族文化認知、情感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在課程內容中納入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內的全部達斡爾族文化;在課程方式上做到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相結合,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設以民族文化為主的校本課程;在課程實施上應保證民族文化課程的必要學時,使民族文化的傳承不流於形式;在課程評價中要建立凸顯達斡爾族文化特色的課程評價體系,要做到多種評價方法相結合;在課程選擇、實施和管理中,要採取有力措施,形成長效機制,確保達斡爾族聚居地區民族學校能更好地傳承達斡爾族文化。
五、實施民族語言教學,提升達斡爾語“聽”“說”能力
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是進行交流溝通的主要工具,也是族群凝聚力的具體體現。教育是語言傳承的重要途徑之一。歷史上,由於沒有本民族的文字,達斡爾族人用達斡爾語說,用滿文或蒙古文書寫。雖然從來沒有間斷過創制本民族文字的努力,但至今尚未如願。調查中發現,家有老人的達斡爾族家庭,成員基本都會說達斡爾語,而年輕的達斡爾族家庭會說達斡爾語的則較少。說明語言環境直接制約著語言的學習。若不透過教育加以及時保護,僅憑藉口耳相傳來延續的達斡爾族語很容易消亡。在達斡爾族學校的調研中發現,絕大多數達斡爾族教師都會說達斡爾語,有的學校還設有專門教授達斡爾語課的教師,並開設達斡爾語課。在教學過程中,因為各年級學生掌握程度不同,需要教師制訂多個教學方案。而在實際教學指導中,還存在低年級學生學習能力不足、同一班級學生的語言水平不盡相同等問題,給民族語教學造成了一定的困難。針對以上問題,民族學校的管理者應該對達斡爾語言課予以充分的重視,保證其授課時數;要加強達斡爾語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充實有經驗的民族語教師;要積極編制適合不同程度學生的達斡爾語教材;要探討有效的達斡爾語教學方式和方法。
六、創設達斡爾族學校校園文化,營造民族文化環境
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不僅僅可以透過口耳相傳獲得,還能在人們的生活之中潛在地發揮作用。因此,可以透過創設有利的文化環境來傳承民族文化。創設達斡爾族學校文化的主要途徑有:建立專門的學生民族手工藝作品的展覽室;裝飾民族特色的牆壁、長廊;舉辦民族特色的藝術和體育活動;建立有民族特色的校風、班風 等。另外,在民族聚居地區可以透過創設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村屯(社群)環境,建設專門的達斡爾族博物館,開展豐富的民族文體活動等,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圍,培養其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識。
總之,達斡爾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賴於人們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只有不斷推動達斡爾族文化的發展,實現達斡爾族文化的良性變遷,以學校教育為主、家庭教育為輔,喚起達斡爾族學生的文化自覺,才能激起他們熱愛本民族文化的熱情,客觀上完成達斡爾族文化傳承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