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論文範文:如何構建高中生物有趣課堂
小論文範文:如何構建高中生物有趣課堂
如何構建高中生物有趣課堂
高中生物不同於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它的趣味因素很多。
生物教學比較重視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現象,對一些理論、公式、概念等涉及很少,常常受到學生們的歡迎。
相比較之下,它比理化的難度要小了很多,原因在於它有很多有趣的圖表、插圖,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
筆者根據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學經驗,對創新趣味性課堂教學的方法有一些淺見。
一、注重匯入藝術,增強整堂課的趣味性
二、強調實驗課的趣味性
高中生物比較重視實驗,趣味性的實驗教學可以全面瞭解學生的資訊,使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1)實驗的提問環節。
問題設定是否具有趣味性,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實驗效果。
對此,教師在實驗開始前,可以提出一個趣味性很濃的問題,讓學生進行一些猜測。
當然,這些問題要源於生活,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教師應對學生的創新性想法多加贊成,進一步培養學生查詢有效資訊的能力,整理出合理的實驗結論。
比如對“青蛙效應”的教學,教師先講一段有關的故事,讓同學們思考“為什麼青蛙在沸水中毫無反應呢?”這時,同學們透過實驗會發現適應外界能力的強弱與環境變化之間的關係。
可見,趣味性的設問是實驗教學的基礎。
(2)實驗的設計環節。
第一,要建立趣味實驗的框架,使學生了解此次實驗的最終目的。
比如在“研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的實驗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查詢有關的資料,設想可能出現的實驗現象與結果。
第二,要抓住重點。
在具體的實驗設計方案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比較法參照其他實驗進行分析,從而讓學生利用生物實驗材料和道具,設計出合理、操作性強的實驗方案。
(3)實驗的組織環節。
對於書本里的自主探究實驗課程,學生可以透過自習的方式進行學習,教師要予以必要的指導。
具體的方法可以採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可以提供有趣的'圖片、文字、聲音、影片等資訊,會對實驗的全過程進行補充和完善,深化學生的思維過程與方式,讓學生在趣味實驗中受益。
在實驗課上運用多媒體是高中生物教學提高趣味性的重大舉措。
總而言之,高中生物趣味教學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引起他們聽課的注意力,進而增強課堂的效果。
因此,教師要善於在課堂上發掘學生的潛力,在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中融入趣味性的因素,並不斷創新教學的方法。
只有這樣,才會使高中生物教學有更大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