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情感教育的滲透的論文

有關情感教育的滲透的論文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們尤其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就培養方式而言,情感教育的滲透無疑是終南捷徑。

  1 以“情”育情,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良好的思維品質是以良好的情感作為基礎的。情感的作用是相互的,學生的良好情感大部分來源於教師的情感薰陶,師生的交流是最好的情感薰陶方式。

  課堂教學中的師生情感交流是最實在、最自然、最有效的。在課堂上,學生有著更多的“未知”,對新知識的獲得有著熱切的渴望,教師要充分利用每一節課,用自己的真摯情感去感染學生,這樣就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可以改變以往慣用的說教式的“講述式”教學方法,採用師生互相交流的“談話法”來進行教學,豐富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能在寬鬆的教學環境中獲取知識,同時,養成積極向上的學習習慣,而這種學習習慣是學生獲得良好思維品質的基礎。如果教師帶著飽滿的激情和真摯的愛走進課堂,就能使課堂教學的感染性得到強化和發展,使師生情感產生共鳴,由此即對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課外活動中的師生交流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如在課餘休息時、舉行某些課外活動時、等都可以進行。這樣,透過師生交流就能比較深入地瞭解學生的精神世界、瞭解他們的思想。有了情感的基礎,就會有更多的關愛和理解。這樣可以把埋藏在學生心靈深處的善良、同情、愉快、樂觀等情感“激發”起來,助於培養學生良好情感基礎的思維品質。

  2 以“理”育情,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可以在一些特定事例中進行薰陶。比如,在進行知識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透過介紹教學內容背後的人物軼事,將莊嚴神聖的思維知識與人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創造性活動聯絡起來,使學生對這些知識產生親切感。例如:祖沖之和圓周率,教學中的事例還有很多,這就要求我們以培養學生思維素養為宗旨,做一個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同時,在培養學生健康情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克服消極、庸俗的情感,讓學生明白:通向成功的道路是佈滿著艱辛的,任何一項成功的獲得都是用不懈的努力換來的,只有具備刻苦鑽研、堅持不懈、堅定執著的品質精神的人,才會品嚐到最後的成功喜悅,最終才會有所成就。還可以藉此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增強自我控制能力,抵禦各種情緒誘因,從而培養他們專一的思維品質。

  3 以“境”育情,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具體的情境可以喚起人們相應的情感。在教學中,我們應當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設定相應的情境,以便激發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以便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創設情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 創設良好的“集體”情境

  “團結,就是力量!” 此語慷慨激昂,誰都可以理解這熟悉的語言所蘊涵的意思,但是在大多“獨生子女”出身的現代學生身上又能體現出多少團結的影子呢?他們極強的所謂“獨立自主”之心,若干已經演變成為自私和冷漠 。這樣將會帶來極大的負面效應:班級不再是一個團結的學習集體,不再出現互幫互助的學習,不再有共同商討、互相鼓勵,不再有良好的學習氣氛……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對於學生的未來將會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在此嚴峻形勢下,創設良好的集體活動情境尤為必要,它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思維品質中的團結互助精神。

  同時,在進行研究性活動中, 組織學生實際測量。在活動中不但給學生創造了集體活動的環境,還有利於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熱愛學習的情感。

  二、 創設良好的“德育”環境

  創設道德感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道德感。比如,在學習“人類的遺傳病與優生”時,除了瞭解一些先天性疾病之外,還要知道那些患者自己也沒有選擇的權利。我們不能鄙視弱勢群體,我們應該對他們給予關懷和幫助。這其實即是思維意識中人文素養滲透。

  現代教育的目標是“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其教育氛圍則是“人文關懷”,其終極目標則是“思維素養”。筆者認為一個人的一生,不在於他獲得多少成就和名譽,而在於他做了多少實實在在的事情。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情感的滲透正是基於以上原則而潛力以行的。

  我們還需要學會用顯微鏡去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閃光點對於孩子是個客觀存在。課堂上找不到,課下去找;學校找不到,家裡找,今天找不到,明天找,一個人找不到,發動學生一起找。發現的閃光點越多,教師和學生也就越有信心,每一個人都願意和欣賞他的人呆在一起,每一個人都願意傾聽欣賞他的人的話語,這就是教育中常用的情感策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