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強挫折教育使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的論文
關於加強挫折教育使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的論文
第一次單元測試的卷子下來了。測試的成績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因為那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考了最後一名。我仔細看了他的卷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有一道題沒按要求做,要求把聲母、韻母分類,他把聲母全寫在韻母的位置上,韻母全寫在聲母的位置上。再加上前面有一些因為粗心大意做錯的題,所以只考了80分。
髮捲子的時候,我沒有念他的分數,但評講卷子時我注意到他沮喪的目光。放學時,我準備安慰他幾句。沒想到有個家長找我說了幾句話,回過頭,他已經不見了。當時我也沒有多想,明天再安慰他吧,誰讓他自己這麼粗心大意,也該接受接受教訓。
剛回到家,電話鈴就響起來了。拿起電話。聽筒裡傳來急促的聲音:“餘老師,你看明明考這麼差。他在家裡又哭又鬧,說不想活了,還說我們為什麼生他?你說怎麼辦呢?”握著電話,我有些愕然。
【問題】
1、這不過是一次普通的單元測試,他為什麼反映如此強烈?
2、一個一年級的孩子,怎麼會說出“不想活了”、“為什麼生他”這樣的厭世話語?
3、面對這樣一個孩子,怎樣才能扶植他的自信心,培養他對生活的熱愛?
【分析】
明明由於個子較高,平時坐在後面,不是很愛發言。在班上成績算不上最好,但從平時他在班上的表現和做作業的情況來看還不錯。這次考試得了最後一名,對他來說是一個打擊。我沒有念他的分數,正是出於保護他的自尊心的考慮。他平常經常自以為是,做題粗心大意,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一次普通的單元測試,對他的打擊就有這麼大嗎?怎麼會由此生出“不想活了”這樣的想法?我忽然想起那些電視上、報紙上報道的一些孩子因為一點點小事就跳樓、就自殺的訊息。看來現在的孩子思想太脆弱,不能承受一點點打擊。如果不能正確引導,培養他正視打擊的決心和勇氣,那他可能由此厭倦學習,更重要的是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還會遇到很多挫折和打擊,如果不能學會怎樣面對,那他就會成為一個生活的失敗者。由此看來,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是當務之急。
【解決方法】
我連忙安慰聽筒裡的明明媽媽不要著急,讓他叫明明聽電話。在電話裡,我給明明分析他這次考這麼差的原因,又聯絡他平常的表現,誇獎他學習這麼有上進心。告訴他我們考試的目的是考查我們是否學懂知識,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這樣才能取得進步。一次考試不好並不能說明他就不行。在我說了一些鼓勵他的話語後,聽筒裡的他逐漸止住了抽泣聲。考慮到時間不早了,我也沒有多說,而是讓他父母明天抽空來學校一趟。
第二天下午,明明的媽媽來了。他給我談了很多關於明明的事。明明的父母工作很忙,他一直由爺爺奶奶帶大,直到上學時接回來,爺爺奶奶也跟著過來照顧他。在幾家親戚的孩子中,他最大,平常經常得到大人的讚揚。在家裡爺爺奶奶百依百順,視他如掌上明珠。可以說,從來沒有誰對他說過“不”字。這次考試下來,自我感覺還不錯,還說自己要考第一名呢。昨天回到家裡,一反常態,悶聲不響,問他什麼也不說。後來媽媽想起這次考試,問他考試成績。這下猶如捅了馬蜂窩,他一下子爆發出來。在家裡又哭又鬧,說再也不上學了。爸爸剛說他兩句,他就嚷嚷不想活了,怪父母為什麼生他。爺爺奶奶一看孩子的樣子,也跟著淌眼淚,罵他爸爸。他媽媽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只好給我打電話。
經過我和明明媽媽商量,擬定了教育措施,決定家庭、學校配合教育。首先,透過各種方式扶植他的自信心,培養他對學習的興趣。然後,逐步幫助他改掉自以為是、粗心大意的毛病。最後,在學習生活中要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
我首先把明明的位置調到前面,平常上課注意多給他機會,他取得成功時多鼓勵、表揚他。剛開始他好象沒有多大興趣,但隨著次數的增多,他逐漸積極起來,臉上也出現了燦爛的笑容。我又找他談話,肯定他的進步,指出他的不足,鼓勵他逐步改正粗心大意的毛病,教育他要仔細讀題。我常常在班上講一些科學家面對失敗不氣餒,繼續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有意識地為學生提供勇於戰勝挫折的榜樣。提供的榜樣型別有:第一,中外名人中戰勝挫折的典型範例。例如,忍辱不屈、發憤著史的司馬遷;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張海迪;雖處境維艱但倔然自強的達爾文、曹雪芹等。第二,國內著名同齡人中的模範人物。例如自造逆境、錘鍊自己的賴寧;用七歲稚嫩雙肩支撐著一個殘破家庭的邊榮唐等。第三,學生身邊的同學榜樣。用學校或班級裡戰勝挫折的`同學榜樣對學生進行教育。當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就會從這些閃光的形象中獲取勇氣。召開“當我面對失敗的時候”和“我能行”等班會。透過一系列的活動,孩子們逐漸懂得了在生活中誰都會遇到失敗,重要的是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這樣才能取得成功。我又舉行“班幹部競選”,競選後讓落選的孩子談談感受。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已經能坦然地面對失敗,落選後能尋找自己的不足,而不是灰心喪氣。明明的表現更讓我欣慰。他積極地參加班上的每一項活動,擔任了班上的勞動委員,成績也逐漸上升,第二次單元測試考了98分。我為了進一步鍛鍊他的受挫能力,偶爾還會給他一點“打擊”,上課不專心時批評他一下,給他一個較低的分數。我發現,面對這些挫折,他表現的很冷靜,有時還會主動找我交談,承認自己的錯誤。他媽媽告訴我,在家裡再也沒有聽到過“不想活了”之類的話。
【啟示】
作為教師,我們的工作不僅僅是教書,還有更重要的一個任務──育人。現在的孩子由於都是獨生子女,家長一般都很寵愛,要錢就給錢,要吃就給吃,很少對他們說個“不”字。“頂在頭上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心理都很脆弱,經受不了一點點打擊。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對人的心理素質,包括對挫折的承受能力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面對二十一世紀,我們的教育中缺少“挫折教育”是不行的。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都來重視對中小學生的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