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虛擬現實技術促進學生學習研究論文

淺談虛擬現實技術促進學生學習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從虛擬現實技術幫助學生獲取緘默知識、改變學生的學習手段與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三個方面,探討虛擬現實技術(VR)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一、 虛擬現實幫助學生獲取緘默知識

  (一)緘默知識

  緘默知識是英國學者波蘭尼於 1958年首次提出的一個新概念。他指出:“人類有兩種知識,通常所說 的知識是用書面文字或地圖、數學公式來表述的,這只是知識的一種形式,還有一種知識是不能系統表述的,如我們有關於自己行為的某種知識。如果我們將前一種知識稱為顯性知識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將後一種知識稱為緘默知識。”緘默知識往往不容易被人們所注意,但並不能說明緘默知識在人類實踐活動沒有價值或微不足道。恰恰相反,緘默知識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知識型別,事實上它們在支配著人的認識活動的整個過程,是人們獲得顯性知識的“嚮導”。首先,只有透過緘默知識或緘預設識到途徑,人們才能發現一個有新意的真正的科學問題,因為這些科學問題還是問題,還不明瞭,處於隱蔽模糊的狀態,當然不可能有明確的邏輯證明,只能依靠經驗直覺(其中包含緘默知識)而達到;其次,科學家要做出科學的發現,就必須將那些一般意義上的科學技巧如觀察、記錄、描述、資料分 析等個性化 、實踐化,轉變 為他自己獨特的知識,這個個性化、實踐化的過程實 際上是把一般意義的'科學技巧(顯性知識)與個人的緘默知識相結合的過程;再次,在任何科學理論的論證過程中,在各個階段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情形發生,這是繼續進行研究還是終止,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個不能加以清晰表達的建模過程;最後,一個可與陳述是否被人們接受,也依靠人們的緘默知識來幫助,人們在心目中都有一套說不清道不明的認同這種說法拒絕另一種說法的標準,這些標準是緘默知識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看出,緘默知識在人的認識活動中是至關重要的。

  (二)虛擬現實技術幫助學生獲取緘默知識

  虛擬現實技術所具有的沉浸性和互動性使得學習活動具有實踐的性質,虛擬實踐以資訊的符號化轉換為物質載體,這就擺脫了原始狀態下虛擬思維的物件的虛無與神秘,同時也解決了原型條件實踐下物件創設的諸多侷限於無奈。在虛擬現實的環境下,學習者可以透過對大陸現實素材進行可控的疊加、分解、重組、試探和驗證,來尋找和發現事物各種新的可能性,並展示其接近現實的真實圖景。遨遊於虛擬世界中,學習者學習到的知識將是帶有情境性的包含緘默知識在內的完整、豐滿的知識,而不只是抽去汁肉的骨架式的顯性知識。

  二 “右腦革命”——虛擬現實技術改變學生的學習手段

  布萊克斯利在 1980年出版的((右腦與創造》中寫道:“計算機革命,從根本上說,它乃是左腦革命的延伸。計算機實際上是擴充套件了我們 進行抽象邏 輯思維的能力。而對於右腦所進行 的那種型別的思維,不能對計算機抱有不恰當的奢望。”這段話 明確表明計算機技術只是能擴充套件我們進行抽象邏輯 思維的能力,而對於我們的形象思維的能力卻是無能為力。

  在虛擬世界裡,人們不僅僅可以透過邏輯的方式進行學習,更主要是透過形象化的方式進行學習。虛擬技術被稱為第一個推動人們身體活動獲取知識的智慧技術。虛擬技術提供的學習和認識方式,不僅僅是邏輯和形象的結合,還特別有認知能力和感知能力的結合。

  三、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虛擬現實技術打破了傳統的意向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夠開導學生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精細性,為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供了豐富的資 源和便利的空間,將學生的學習、練習及自我測驗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生動、活潑、積極的教學方式 ,這是任何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所達不到的,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二)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的基礎是觀察能力、聯想能力和想象能力 (包括再 造想象和創造想象)。虛擬現實技術能夠構造出最佳的課堂教學環境,能夠提供和展示各種現實的學習情境,誘導學生即席思考,激發學生的聯想。例如利用計算機模擬物理中的電子雲圖。核外電子運動的規律與普通物體的運動規律不同,用眼睛看不見,用儀器觀察不到、測量不出來,而且核外電子的運動也沒有確定的軌道,運算速度極快,既看不到、又不能測定算出它在某一時刻所在的位置,只能用統計的方法描述它。虛擬現實技術可以對學生學習過程中所提出的各種假設模型進行虛擬,透過虛擬系統便於工作可直觀地觀察到這一假設所產生的結果或效果。

  參考文獻:

  【2】畢耕:論創新思維與寫作教學改革【J】.教育探索,2005.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