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禮儀與現代生活

傳統禮儀與現代生活

  傳統禮儀與現代生活有哪些呢?下面隨小編一起看看傳統禮儀與現代生活大全吧~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禮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法國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鳩指出,中國人“把宗教、法律、道德、禮儀都混在一起,這一切都是行善,都是美德。有關這四方面的箴規就是禮教”。“文人之用於育人,官吏之用於說教,生活中的一切細小的舉動都包羅在這些禮教裡邊”。中國傳統禮儀的意蘊非常豐富,且具有多重功能。深刻認識傳統禮儀的意蘊,充分發揮其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現實意義。

  傳統禮儀的意蘊

  中國的禮儀不同於西方的禮儀。在西方人眼裡,禮儀通常是指一種風俗,是依據民族或地域差異來區別的風俗。而中國的禮儀是傳統文化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核心是禮。在中國人眼裡,禮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一種精神,是社會生活中一切行為的準則。因此,以禮為核心的中國傳統禮儀蘊含著特殊的意義,涉及政治、道德和社會等各個方面。

  禮儀的政治意蘊。中國的禮儀源起於政治。古人認為,禮是“國之幹也”、“政之輿也”,是為政者“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的依據,是保持政令通暢的重要手段。倘若沒有禮,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達四方。可見,中國古人是從治國、行政的視角來倡導與推行禮和禮儀的,將其作為治理國家的方略、統治天下的手段。儒家強調教化,其中的重要內容就是透過禮和禮儀的教化,達到政令暢通、政治穩定的目標。周公制禮,其所設計改造的一些禮儀與分封制、宗法制相輔而行,作為周王朝最根本的國家制度,對政治穩定產生了重要作用。正是由於禮、禮儀對於治國、行政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各種禮儀、禮節被整合為系統化的禮制,成為一種行為規範。特別是《周禮》、《儀禮》、《禮記》等禮書的出現,使禮和禮儀具有系統的文字形態,從而用來教化人民。由此可以看出,禮儀的政治意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它是一種政治秩序,這種秩序有利於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它是一種政治手段,這種手段有利於保證政令暢通。

  禮儀的道德意蘊。禮儀與道德的結合是中國傳統禮儀的重要特徵。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傳統禮儀也是一種道德文化,學習和遵守禮儀是達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徑。“立於禮”是為人之善, 即以禮為做人的根本;“行於禮”是處事之善, 即以禮為做事的準則;“讓於禮”是交往之善, 即以禮為交往的準則。古人具體闡述了禮與德的關係:一方面,禮是德的基礎。“禮者,德之基也”,“人而無禮,焉以為德”。禮的觀念和意識應該是道德行為發生的基礎。另一方面,禮是德的規範。“禮者,所以正身也”,“無禮何以正身”,“身有禮則身修”。禮可以端正人的行為,懂得和遵守禮就可以使人的行為符合禮儀的規範,從而保證德的實現。可以說,禮是一種道德意識和道德規範,禮儀則是這種意識和規範的外顯形式。禮儀屬於行為活動的範疇,是一種行為道德,它透過行為來表現禮所蘊含的道德。離開禮所蘊含的道德,禮儀只能是繁文縟節。但是,離開禮儀的行為活動,禮所蘊含的道德又將缺乏實現的載體。

  禮儀的社會意蘊。在中國歷史上,禮儀對於整個社會的治理和調控具有重要意義。禮儀調控社會關係的內在機理,主要是透過禮儀所具有的價值導向功能和價值評判功能來調節人的情感和意識,約束人的行為。透過價值導向功能,禮儀引導人們實施符合禮儀規範的行為;透過價值評判功能,禮儀對人們的行為作出評判,矯正不符合禮儀規範的行為。人透過禮和禮儀,可以增強對自身情感和行為的約束力;人學習禮和禮儀的過程,就是人格完善的過程,也是人的社會化的過程。在中國歷史上,當儒家文化成為社會主流文化之後,禮和禮儀就從貴族社會的原則演變為大眾生活的準則,從政治統治和思想統治的領域逐步延伸到社會治理等領域,成為實現社會調節和控制的重要手段。禮儀屬於社會控制中的文化控制手段和非正式制度,具有非直接強制性的特徵。禮儀調節和控制社會主要是透過社會評價和內心反省來實現的,並由此達到群體行為協同和整個社會和諧的目標。

  傳統禮儀的現代價值

  從本質上看,中國傳統禮儀屬於剝削階級的意識形態,但是其中也包含著傳統文化的精華,而且附帶著一種雅緻的形式。在新的歷史條件下, 汲取傳統禮儀中合理的、有益的因素, 並且與時俱進地賦予其新的內涵, 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融合, 可以使傳統禮儀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中國傳統禮儀的現代價值是多方面的,需要我們深入研究和挖掘。當前,可以重點發揮其在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和改善社會調控方面的作用。

  透過禮儀加強公民道德建設。中國傳統禮儀是與道德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規範要求。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加強公民道德建設。雖然當前道德建設的.內涵與傳統道德的內涵有本質區別,但按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則挖掘傳統道德中一些有益的思想和做法,對於加強當前的公民道德建設還是大有裨益的。我國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明禮誠信列為基本道德規範, 把文明禮貌列為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這都要求我們把傳統禮儀中的積極因素同現代人們的價值觀念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創新公民道德建設形式。目前,尤其可以利用傳統禮儀來加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建設。作為社會公德的禮儀,體現了維護社會公共領域和諧秩序的道德要求,主要是協調社會公共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作為職業道德的禮儀,體現了特定職業的道德要求,主要是協調從業人員與服務物件的關係。我們應發掘傳統禮儀中的道德規範, 教育廣大公民講禮貌、重禮節, 以禮待人;教育各行各業人員愛崗敬業,尊重服務物件,遵守職業道德,從而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

  透過禮儀改善社會調控方式。社會安定有序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它體現為社會相對穩定而協調的存在狀態。制度是約束社會行為、穩定社會秩序的重要因素,可以分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兩種型別,而禮儀就屬於非正式制度的範疇。從社會調控方式來看,正式制度採用強制性的調控方式,非正式制度則採用非直接強制性的調控方式。禮儀對社會秩序的調控,往往是透過約定俗成的群體規範、文化認同等來實現的,在某些時候這是一種更加有效的調控方式。禮儀強調行為的規範、有序和協調。規範是要求人們的行為符合禮儀規範的要求,有序是要求人們的行為有條不紊地進行,協調是要求人們的行為協調一致。這些要求有利於形成嚴格的秩序。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我們應深入研究傳統禮儀對社會秩序的調控作用,高度重視禮儀在實現社會安定有序中的意義,充分發揮禮儀作為社會關係的潤滑劑、人際交往的紐帶和化解矛盾的手段的作用,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