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禮儀的基本理念
現代禮儀的基本理念
現代禮儀的基本理念是什麼呢,大家需要學習什麼禮儀知識,下面一起去看看小編整理的現代禮儀的基本理念!
現代禮儀的基本理念
(1) 禮儀
禮儀是一個複合詞,由“禮”和“儀”兩部分組成。
“禮”在中國倫理思想史上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道德範疇和倫理概念。據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即“禮”的本意是敬神。《辭海》對“禮”的註釋有三:①本謂敬神,引伸為表示敬意的通稱;②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舉行的儀式;③泛指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貴族等級制的社會規範和道德規範。後人把“禮”引伸為禮貌、禮節,作為人際交往的一種溝通手段,它包含有人與人之間要互尊、互敬、互愛的意思。
按《辭源》解釋,“儀”有兩層含意。一是指容止儀表,如《詩經·大雅》所言:“令儀令色,小心翼翼。” 二是指法度、標準,正如《國語·周》中所說:“度之於軌儀。”《淮南子修務》中說:“設儀立度,可以不法則”。據我國先秦古籍《山海經》的記載:“其首曰招搖之山……有木焉,其狀如載,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轂,佩之不迷。”佩迷轂可以使人不迷,所以有佩迷轂的服飾禮儀。服之有佩,是新石器時期出現的,佩物多為玉、骨等物,佩物多呈動物形態,如玉鳥、玉魚、玉蟬等,帶有濃厚的修飾性質。禮儀後來演繹為一種手段和制度,並且有專門的行政部門, 如禮部等。《禮記》認為:“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公爭辨識,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這深入淺出地說明了“禮”與道德修養、導民治國、社會交往的關係。
英語中“禮儀”一詞 “Etiquette”是由法語演變而來的。法語原意是指法庭上的“通行證”,用來發給進入法庭的每一個人,上面寫有進入法庭時應遵守的事項,作為人入庭後的行為準則。後來,各種其他場合也都制定了相應的行為規則,這些規則由繁而簡,形成體系,逐漸得到人們的公認,成為共同遵守的禮儀規範。
由此可見,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相互之間為了表示尊重而約定俗成的、共同遵循的行為規範和交往程式。禮儀既可以指在較大、較正規場合隆重舉行的各種儀式,也可以泛指人們在社交活動中的禮貌禮節。
(2) 禮貌
禮貌是指人們在日常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品質和行為。禮貌體現了時代的風尚和道德規範,體現了人們的文化層次和文明修養。禮貌總是在一個人待人接物中,透過儀表、儀容、儀態及談吐等體現出來。禮貌是文明行為的基本要求,是維護社會生活正常秩序的客觀條件。在日常社會生活中,人們總是難免發生這樣或那樣的矛盾,如果能夠講究禮貌、相互尊重、相互諒解,矛盾就容易得到化解,生活就會充滿友好和溫馨。
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處於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行為環境中,表達禮貌的形式會有所不同,但在相互尊重、友好相處這一點上卻是相同的,在誠懇、謙恭、和善、適度的要求上也是一致的。如果一個人衣冠不整、出言不遜、冷漠自負、動作粗俗,就是對他人的不尊重,就是不禮貌。禮貌應當是一個人良好道德品質的真實體現,對人的尊重友好必須是發自內心的,表面虛偽的客套不是禮貌。講禮貌應當做到彬彬有禮、落落大方,熱情過度、過分殷勤、低聲下氣並不見得是禮貌。
(3) 禮節
禮節是人們在相互交往中相互表示問候、致意、祝願等的慣用規則和形式。禮節是表示對他人尊重與友好的外在行為規範,是禮貌在語言、行為、儀態等方面的具體體現。與禮貌相比,禮節處在表層,禮節總是表現為一定的動作、行為。但這並不是說,禮節僅僅是一種表面形式,而應該說,尊重他人的內在品質總是透過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現出來。比如,尊重師長,可以透過見到長輩和教師問安行禮的禮節來體現;歡迎他人的到來,可以透過見到客人時起立、握手等禮節來表示;得到別人幫助,可以說聲謝謝來表示感激的心情。藉助這些禮節,對他人尊重與友好的禮貌得到了適當的表達。不懂得禮節,在與別人交往時,心中雖有對別人尊重的願望卻表達不出。因此,禮節不單純是表面上的動作,而是一個人尊重他人的內在品質的外化。
禮貌、禮節和禮儀都是人們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重、友好的行為,三者是相互聯絡、相輔相成的。從本質上說,三者是一致的,但又各有其自身的特殊含義和要求。
如果說禮貌側重於強調個人的道德品質,那麼禮節側重於強調的就是這種品質的外在表現形式。有禮貌而不懂禮節就容易失禮,雖有對他人尊敬友好的心意,卻不知如何去表達,就會在與人交往時出現尷尬、緊張和手足無措等現象。不懂禮貌,只學些表面的禮節形式,就難免機械模仿、故作姿態,讓人感到虛情假意。因此,講禮貌懂禮節應當是內在品質與外在形式的統一。而禮儀的文化內涵要相對深些,它既包含禮(即禮貌、禮節),又側重儀(即程式化了的禮儀)。
禮儀的特徵
禮儀是在社會交往過程中人們的行為準則,人們以此來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協調和制約人際間的相互關係。與其他行為準則相比, 禮儀具有以下特點 :
(1) 規範性
禮儀是人們在各種交際場合待人接物時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這種規範性,不僅約束著人們在交際場合的言談話語、行為舉止,使之合乎成規,而且也是人們在一切交際場合必須採用的一種“通用語言”,是衡量他人、判斷自己是否自律、敬人的一種尺度。總之,禮儀是約定俗成的一種自尊、敬人的慣用形式。因此,任何人要想在交際場合表現得合乎禮儀,彬彬有禮,都必須對禮儀無條件地加以遵守。另起爐灶,自搞一套,或是隻遵守個人適應的部分,而不遵守不適應自己的部分,都難以為交往物件所接受、所理解。
清代學者李子潛在《弟子規》中,要求他的學生從早到晚在飲食起居、言談舉止、接人待物方面必須按照禮儀程式去做:“晨必盟,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空位。勿亂頓,致汙穢。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步從容,立端正。緩揭簾,勿有聲……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奸巧語,穢汙詞,市井氣,切戒之……”。這諄諄教導至今仍在影響著億萬中華子孫。
在外事活動中,周恩來總理十分注重禮節。他病重期間,重要的外事活動都堅持參加。後來病得連腳板也腫起來,他原來的皮鞋、布鞋都不能穿,只能穿著拖鞋走路。參加外事活動時,工作人員關心總理,讓他穿著拖鞋參加外事活動,認為外賓能夠理解。周總理不同意,他慈祥而嚴肅地說:“不行,要講禮儀嘛!”於是,他讓工作人員為他特製了一雙鞋。
(2) 傳統性
禮儀是一個國家、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我國,現代禮儀是以傳統文化為核心,並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逐漸發展和完善起來的。它根植於傳統文化這塊沃土, 因而有著深刻的傳統性特點。“禮儀之邦”幾千年的文明史,中華民族修禮、崇禮、習禮的傳統美德,深深地融入現代禮儀之中,約束和規範著現代人的行為。禮儀是將人們在長期生活及交往中的習慣、準則固定並沿襲下來,有著廣泛的社會文化基礎,禮儀這種傳統性是根深蒂固的。在社會生活中,禮儀是人們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大都沒有形成文字,無需刻意傳播,它是在人們相互交往中傳播、繼承、相沿成習、積澱下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傳統禮儀的那些繁瑣的、保守的內容不斷被摒棄,只有那些體現了人類的精神文明和社會進步,代表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本質和主流的禮儀,才得以世代相傳,並被不斷完善和發揚。
(3) 共同性
禮儀是在人類共同生活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同一社會中,全體成員調節相互關係的行為規範。禮儀隨著社會生產、生存環境和生活形態的變化而不斷充實完善,逐漸成為社會各階層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禮儀的內容大都以約定俗成的民俗習慣、特定文化為依據,集中地反映了一定範圍內人們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生活習慣,從而帶有明顯的共同性特點。禮儀又被應用於人們的社會交往之中,其範圍和準則必須得到廣泛的認可,才能在相當的範圍內共同遵守,這也決定了禮儀的共同性特點。由於交往範圍不斷擴大,原先由於地域和文化交流限制所造成的禮儀規範的差異逐漸被打破,許多禮儀形式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和認可,禮儀的共同性特點將會日趨明顯。
(4) 差異性
禮儀作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 其運用要受到時間、地點和環境的約束,同一禮儀會因時間、地點或物件的變化而有所不同。這就是禮儀差異性的特點。禮儀的差異性首先表現為民族差異性,不同民族的禮儀多姿多彩、各具特色。各民族的習俗禮儀都凝結著本民族、本地區人民的文化情結,人們嚴格遵循,苦心維護,難以改變。比如同是見面禮,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禮儀的差異性還表現為個性差異,每個人因其地位、性格、資質等因素的不同,在使用同樣的禮儀時會表現出不同的形式和特點。比如同是出席招待會,男士和女士要有不同的表現風格。禮儀的差異性還表現在其時代變異性,它隨著社會的進步而不斷髮展、豐富和完善。禮儀總是體現著時代要求和時代精神,因而會隨著時代發展而產生差異。世界各國都很重視禮儀改革,現代禮儀發展變化的趨勢是使禮儀活動更加文明、簡潔和實用。
(5) 等級性
禮儀是效法天圓地方厚德載物的自我約束,體現在秩序上即對不同等級檔次的靈活因應。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往往用長幼之分、男女之別來規範每個人的受尊重程度。而在官方交往中,則要確定官方禮賓次序,確定官方禮賓次序的主要依據是擔任公職或社會地位的高低。禮賓次序雖然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禮賓待遇,但這並不意味著尊卑貴賤,而是現代社會正常交往秩序的表現,反映了各級公務人員的社會身份和角色規範。禮儀的等級性在社會交往中還表現為雙向對等性,即在不同地區、不同組織的交往中,雙方人員在公職身份和社會地位上要相近,業務性質要相似,以此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雙方的交往還應當是一種尊重互換、情感互動的過程,在禮節上要有來有往、相互對等。這是工作需要與禮儀要求的結合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