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城春秋樂園導遊詞範文

淹城春秋樂園導遊詞範文

  篇一:

  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江蘇常州,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今天地陪導遊姜秋萍,很高興為大家服務。俗話說“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兩漢看徐州、春秋看淹城”。這裡所指的淹城便是位於常州市武進區的春秋淹城遺址。是中國目前唯一儲存最為完整的春秋時期三城三河地面遺址,距今已經有3000年的歷史了,被專家稱為“冷兵器時代的城防標本,吳越爭霸的軍事堡壘。”

  春秋淹城遺址,從裡向外,由子城,子城河,內城,內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而成。淹城的三道城牆衣地勢迤儷起伏,如巨龍盤踞,三道護城河常年清波盪漾,曲水流觴。水護城,城依水,茂林修竹,蒼松鬱秀。這種三城三河相套而成的建築形態,在我國城池遺址中獨一無二,被評為中國第一水城可謂當之無愧!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三座古橋,跨過古橋,就好象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門樓上“仰淹閣”就是仰望淹君的閣樓。

  大家看廣場上這個巨大的器皿稱為雙獸三輪盤,原件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這個是按1:10的比例放大的,由中國文物協會贈送。左右兩邊是鐘樓和鼓樓。請大家往前走,這條護城河把廣場和主樓隔開。樓上的“春秋淹城遺址”是書法家沈鵬題寫的。左右兩邊是是北宋的石刻精品——秦叔寶和尉遲恭。這二人當作門神。

  我們走過淹君橋,後面就是服務區,都是仿古建築,在旺閣魚村邊有個明朝石刻,他穿胃束帶,拄劍著地,威嚴肅目。他的名字是守護神,和我們佛教中的韋馱比較像,都是保一方平安的!

  我們繼續往前走,這裡是淹城的牌樓。這個是大清乾隆的忠義坊,關羽是中國歷史上的忠義總代表,因此,忠義坊可能是頌揚關羽的。這個是曾氏節孝坊,曾氏的夫君早逝。她要照顧瞎眼的婆婆和兩個兒子,之後兩個兒子都中了進士,數年後曾氏去世。皇帝頒旨為他立節孝坊,從此,凡路過者文官落轎,武官下馬。各位遊客現在我們去古城裡面參觀,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外城河,民間有流傳著這樣的名謠“裡羅城,外羅城,中間方形紫羅城,三套環河四套城。我們現在來到了內城,這裡出土了很多的陶罐,由此證明了這裡確實有人居住和活動。這個位置叫搖鈴鐘聲,顧名思義就是敲鐘的地方。只要一發現敵情就敲這個鍾,警示全城進入戰鬥狀態中。我們來到了子城,這裡是淹君處理國事的地方。大家現在看到的三個土堆,據考證是頭墩、肚墩、腳墩,相傳是淹君的女兒。

  為更好的瞭解淹城,現在我們去博物館參觀。在淹城一共發掘出4只獨木舟,其中最大一隻長11米,寬0。9米。厚0。3米,深0。42米被譽為“開天闢地第一舟“現在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是西周的遺物。還有一條收藏在南京博物館,淹城博物館收藏了兩條。淹城出土的獨木舟分為梭形和敞尾形兩種,木質為楠木、柏木、櫧木,。我們眼前的這條獨木舟長7。45米、櫧木。出土於內河,已有2900多年曆史。獨木舟的製作方法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火燒為主,先將樹的一面削平,然後火燒,在用工具挖去燒焦的部分,再燒再挖,一直到製作成獨木舟。這是比較原始的方法。第二階段是用石器或青銅器加工,進入了刳(KU)木為舟,木為楫的技術階段,這種方法比較便捷,效率高淹城先後出土了一千多件文物,這裡展出的只是一小部分。淹城出土最所的是幾何印紋硬陶器,這種陶器胎質堅硬,燒成溫度較高。因所用原料含鐵量較高,所以胎色較深。主要器形有罐、壇,文飾主要有回紋、方格紋、菱形紋有60多種這組青銅器稱為鉤調,是一種打擊樂器。流行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這套共7件,大小相次。一般是隨葬品。淹城先後出土了20多件青銅器,主要有尊、盤、箭鏃,大多造型優美,文飾精緻,具有濃郁的江南地方特色。

  感謝各位來淹城參觀,淹城的講解到這裡就結束了。謝謝大家!

  篇二:

  淹城春秋樂園導遊詞

  各位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淹城春秋樂園參觀遊覽!我是本次為您提供講解服務的講解員小#,衷心祝願各位能夠度過一次愉快的春秋文化之旅!春秋樂園是依託淹城遺址而建。而淹城是一處距今約2800多年的春秋古城遺址,以其獨特的三城三河形制享譽海內外,可與古希臘、古羅馬的遺址相媲美。整個樂園取材於春秋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是我國首家以春秋文化為主題的夢幻樂園。

  眼前大家看到的這座巍峨壯觀、氣勢雄偉的大門,是採用春秋青銅文化藝術建造的。大門高23。8米,寬88米,中央裝飾的是青銅饕餮神獸。饕餮,傳說是龍的第五個兒子,外形似狼,頭大、嘴巴大,生性貪吃。古代青銅禮器上常用它來作裝飾,是權利和地位的象徵。兩邊的主題雕塑分別表現了春秋時期戰火紛飛的列國爭雄和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兩大特徵。下面就請大家一起隨我穿過這座大門,去領略濃郁的春秋文化意蘊。

  春秋戰國屬於我國曆史上的東周時期,距今約2700多年到2200多年。那春秋的名稱由何而來呢?它主要得名於孔子編撰的魯史《春秋》,所謂春秋無義戰,在短短的242年裡共發生大小戰爭480多起,大家所熟知的“春秋五霸”便是在這個時期產生的。位於廣場一旁霸王狩獵群雕,凸顯了春秋文化的政治背景是諸侯爭霸。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霸王行獵”的足跡,回到那個風雷激盪的時代。

  (春秋樂園分為五大功能區,分別是:入口服務區、諸子百家園、春秋文化演藝區、春秋民俗文化區和春秋文化體驗主題區。)前方大家首先看到的是呈現春秋文化的諸子百家園。由於周王室在春秋時期已走向衰微,失去了中央集權控制,這反而使人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出現了諸如老子、孔子、墨子、韓非子、莊子等一大批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古希臘的蘇格拉底,古印度的釋迦牟尼,以色列的猶太先知,與我們的先秦諸子出自於同一時代,這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們不得而知。諸子百家園主要展現的是著名的春秋十二家的思想和成就,請各位隨我一同來品味春秋文化的饕餮盛宴。

  春秋時代屬青銅文化時代,現在大家看到前方祭臺中心擺放的是青銅文化的代表——鼎。鼎原本是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後來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祭祀禮器,成了權利和地位的象徵。傳說大禹在建立夏朝以後,用各地官員所貢的金鑄成九鼎,象徵九州。在我國還有九鼎之尊、問鼎中原的說法。在祭臺周圍每天定時會有盛大的春秋祈福表演。

  請各位跟隨我的腳步繼續參觀。從春秋開始,中國大部分的哲學流派就此形成,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也從此產生。如木匠的祖師爺魯班,商人的祖師爺范蠡、教師的祖師爺孔子、廚師的祖師爺庖丁等。另外各家各派的思想還以寓意深刻的成語形式流傳至今。這裡大家看到的雕塑群便是成語典故區,它栩栩如生的再現了諸如掩耳盜鈴、高山流水、濫竽充數等故事。話說春秋時期有一個笨賊,他想要偷走富人家的一口鐘,可是就在他用錘子想去把鐘敲碎的時候,那口鐘發出了很大的聲音。於是,笨賊趕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來,以為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說到這裡各位肯定已經猜到,門下這個人演繹的就是“掩耳盜鈴”的故事。這也算是一個典型的自欺欺人的代表。

  “高山流水”講述的是“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這個典故發生在常州武進一個叫奔牛的地方。據常州志書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俞伯牙乘船返鄉。八月十五那天,船行到奔牛便靠岸停泊,美麗的中秋夜色激起了俞伯牙的琴興,他迎窗而坐彈奏起來,出神之時竟然將琴絃撥斷。忽然,聽到岸上有人拍手叫好,不覺驚奇。岸上的人說,自己是個樵夫,名叫鍾子期,是被這動人的琴聲吸引而來。鍾子期能深刻領會琴聲中高山流水的意境,令伯牙欣喜若狂,如遇知音,兩人相約來年中秋再會。後來伯牙再來尋訪鍾子期時,子期已死,伯牙痛失知音,於是摔琴絕弦,從此不再彈琴。“高山流水”也因此成了中國十大古曲之一。這背靠假山,正在彈琴的是俞伯牙,而在一旁仔細聆聽的是樵夫鍾子期。

  成語用短短几個字涵蓋一個寓意深刻的典故,這不禁讓人感嘆中華文化的魅力!漢字起源於圖畫,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相傳漢字的創始人是上古黃帝時代的史官倉頡,上天為表彰他的功績,以下穀雨的形式作為獎勵,這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穀雨的由來。從距今3000多年前殷商時期的甲骨文開始,漢字經歷了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形態。春秋時期的文字是大篆體,所以園內的文字大多為篆體書寫。

  濫竽充數的故事,出自《韓非子。內儲說》。話說戰國時,齊國的國君齊宣王非常喜歡聽吹竽合奏,他手下有300個吹竽的`樂師。有個不會吹竽的音盲南郭先生,看準時機混進了這三百人的樂隊之中,裝模作樣地捧著不出聲的竽,搖頭晃腦起來。這懵吃懵喝的好日子一晃就是三年多,齊宣王死後,齊湣王即位,而他喜歡聽獨奏。這下南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他連夜逃出了皇宮。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沒有真才實學,早晚會露餡。

  遊客朋友,現在您已經進入了諸子百家園的核心景區。展現在您面前的這十二根各具特色的圖騰柱,以莊嚴、古老和厚重,表現出華夏子孫對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崇拜與敬仰。它們分別代表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十二大家。山東曲阜(當時的鄒魯)是儒家和墨家的發祥地;位於南方的超級大國——楚國是道家的搖籃;位於山西等地的三晉是法家的溫床;位於北方的燕、齊則是陰陽家的誕生地。版圖中心這棵蒼勁的古木則顯示了整個景觀繁榮昌盛的氣勢。下面請大家一起跟隨我的腳步,一一領略春秋十二大家的文化特色和思想精髓。

  大家首先看到的是陰陽家。說到陰陽家,大家可能會把它跟算命先生、占卜師或是風水先生之流聯絡起來。其實,通俗地講古代的陰陽家相當於今天的自然哲學家,提出了陰陽一體、有無相生、此消彼長的樸素辯證思想。陰陽家也是先秦諸子中唯一精於天文歷算的一家。

  眼前大家看到的是有“中華第一圖”之稱的陰陽八卦太極圖。八卦相傳為伏羲所創,是上古時代人們記事的一種符號,同時人們也把它作為一種除兇避災的吉祥圖案。中心一黑一白兩條相互交錯的陰陽魚,則象徵著世間萬事萬物的變化迴圈生生不息。不難看出,這幅圖看似簡單,實際上蘊藏著高深的哲學理論,伏羲、周文王和孔子豐富和完整了《周易》的內容。那什麼是陰陽呢?“陰陽”的概念最早見於《易經》,它被用來解釋天地萬物。比如說天為陽,地位陰;火為陽,水為陰;日為陽,月為陰;站在這的各位男為陽,女為陰。可以說陰陽學說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五行”的概念最早見於《尚書》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金、木、水、火、土”。這兩者到戰國時才漸漸合流,成為了“陰陽五行學派”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陰陽家。

  陰陽家景區以一塊巨大的黑色隕石山體為背景,以北斗七星、八卦符號等體現陰陽之學。山體前方這一位仰首向天的,是陰陽家的代表人物——齊國人鄒衍,他學識淵博,運用陰陽五行學說來解釋宇宙演變和歷史興衰,因此被人們稱為“談天衍”。相傳鄒衍為了推行自己的學說,曾到各國遊歷,並且受到了各國國君尊崇。據說他到北方的燕國時,燕王親自抱著掃帚為他掃地開路並拜他為師,這是聖人孔子、孟子都沒有享受過的禮遇。由此可見,他的學說在當時備受歡迎。

  陰陽家在我國曆史上雖然不是主流,但是,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如天文學、氣象學、數學、化學、醫學、算學等都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科學的風水說、中醫和占卜也是建立在陰陽五行學說基礎上的。

  現在您來到了農家文化展示區。眼前這位一身短打,肩扛鋤頭,手牽耕牛的可不是一般的老農,他是農家的代表人物許行。他以神農氏的後人自居,在研究農業生產技術的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那就是“君民並耕”。為此,還引出了春秋時期著名的一場“口水仗”。由於農家自力更生,豐衣足食,許多經常餓著肚

  皮讀書的儒家弟子,紛紛改投到農家門下,這讓儒家的掌門孟子臉上有點掛不住了,於是,孟老夫子親自上門找農家理論,辯論的焦點就是“國君該不該和老百姓一起種地”。當然,最後孟子在這場辯論中佔盡了上風,出盡了風頭,但農家的地位並沒有為此動搖。農家集中反映了勞動者自食其力的思想。雖然,這在當時只是一種美好的、虛幻的憧憬,但有其積極的社會意義。(儒家的門徒陳相、陳辛也棄儒學農,拜入許行門下。)

  許行帶領他的弟子辛勤勞作,換來的是“五穀豐登,豐衣足食”。相傳聖人孔子精於學問但不善勞動,所以五穀不分,那大家知不知道古代的五穀是指什麼?古代的五穀一般是指稻、黍、稷、麥、菽,俗稱水稻、黃米、小米、小麥、黃豆。(上古時代老百姓靠打獵過日子,但天上的飛禽和地下的走獸越打越少,而可以食用的五穀和雜草生長在一起無法辨認,是神農氏透過嘗百草找到了五穀,並且教會了人民農業生產,解決了人民的吃飯問題。)前方果蔬盤裡擺放的蔬菜,是我們今天餐桌上經常看到的蔬菜,那麼古人吃哪些蔬菜呢?事實上蔬菜在上古時代便已成為人類的食物。《詩經》裡曾提到132種植物,其中作為蔬菜的就有20餘種,隨著時代變遷,其中部分品種已退出了我們的餐桌。(戰國及秦漢時期,我國人民食用的主要蔬菜有葵、霍、韭、蔥、蒜這五種。從魏晉至唐朝起蔬菜的品種才逐步變的多樣化。)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那麼人吃五穀雜糧又哪能不生病呢?這時候懸壺濟世的醫家就成了人們的救星。在古代,醫家就是指醫生。中國曆代曾出現過許多名醫,如東漢張仲景、神醫華佗、藥王孫思邈等。春秋時期的名醫是神醫扁鵲,扁鵲原名叫秦越人,由於他醫術高超,人們便以上古時代神醫“扁鵲”的名號來稱呼他。傳說扁鵲年輕的時候曾經開過旅店。後來遇到了神仙長桑君,傳授了他許多治病的秘方,還讓他喝了一種神水,使扁鵲的眼睛如同透視一樣直接看到病人的內臟,從而對症下藥。

  篇三:

  春秋淹城孔子史筆寫春秋,列國爭雄聚淹城。各位遊客,大家好!歡迎來到春秋淹城。

  淹城遺址位於我們常州市武進區,這裡儲存著目前我國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城池遺址,至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淹城的神秘,在於它獨特的三城三河相套而成的建築形制,這不僅在我國乃至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三道城牆依地勢迤邐起伏,如巨龍盤踞;三道城河,碧波盪漾,曲水流觴;風雨三千年,淹城以它獨特的風貌,讓我們感嘆古人的智慧,引發我們的思古之情。

  古老的淹城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樣,千百年來被淹沒在悠悠歲月中。斑駁的城牆訴說著歲月的滄桑:這裡曾經是雄偉的城堡,也有過金戈鐵馬的喧囂。如今的淹城是幸運的,聰慧的奄君後人沒有讓“淹城”繼續沉睡,建立了一個春秋文化園,讓我們彷彿置身於一個遙遠又近在咫尺的春秋。來到春秋樂園,首先看到的是的青銅饕餮藝術大門,長88米、高23米,總耗600餘噸青銅,無論是造型的藝術美感,還是體量的恢宏氣勢,都堪稱國內旅遊景區第一門。威嚴的塑像,精美的工藝,無聲的傳遞著前人的智慧。下面大家就隨我走進這扇大門,去感受濃郁的春秋氣息。

  這是一個是金戈鐵馬、諸侯紛爭的年代,又是百家爭鳴、思想碰撞的年代。儒家、道家、墨家、農家和陰陽家彷彿從春秋時期遠道而來,在淹城風雲際會,(用現代時尚講述歷史風雲),……聽,耳畔響起莘莘學子的琅琅書聲;看,那是孔子在杏壇授徒。眼前的孔子塑像,依託山勢雕刻而成,他雙手作揖,身體微微前傾,如同一個循循善誘的溫厚長者。山體上的石雕文字,講述了孔子顛沛流離,周遊列國的一生。廣場上手拿書卷端坐的都是孔子的弟子。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其中有德行出眾的顏回,擅於政事的冉有,能言善辯的端木賜,文采風流的卜商,看著這些雕像您能猜出誰是顏回,誰是卜商嗎?

  孔子的成就及影響

  作為儒家思想創立者,孔子備受後人推崇,司馬遷曾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歷代大儒,皆奉孔子為至聖先師。他的思想貫穿了中國20xx多年的歷史,自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傳統文化的主流,為華夏文明的傳承點亮了最後的燈光。

  各位遊客朋友,體驗春秋文化,沐浴儒家思想,歡迎來到春秋淹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