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五祖寺導遊詞範文
黃梅五祖寺導遊詞範文
五祖寺,在人們的嘴中津津樂道的傳了千年,今天終於可以真實地站在他的面前。
車子穿行在蜿蜒的山路上,越接近目的地,空氣也越來越清新,同行的人也越發顯得精神。車停在半山之間,遠處的田舍村莊坐落有致,碧綠的湖水映襯藍天,東山(又名鳳凰山)像一幅展開的水墨丹青畫,仰首“五祖寺”,剎那之間,有一種脫離塵世的輕盈,好一派靈山之境。
步入山門,高大的紅色殿門樹在眼前。門前一對石獅,據說來自唐代,它們經歷了千年的風雲變幻,歲月的痕跡在它們身上斑駁淋漓,訴說著往事滄桑,肅穆之心頓從我的腳底遊走到髮梢。據說此石獅全國僅有兩對,梵宮有幸,門前就是其中的一對。殿門上方刻有宋真宗賜封的“真慧禪寺”匾額,顯示出當年的輝煌。
大殿內供奉著五祖弘忍大師真身肉像,供於唐咸亨五(674),距今已有1240年悠久的歷史。這裡香火典盛,朝聖的人們,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穿過真身殿,便是六祖殿,這裡曾經是慧能舂米和坐禪的地方。今日碓臼還在,木質的`器物、腰石光亮如新,腰石淨重15公斤,上刻著“龍塑元年,六祖墜腰石”字樣。清代僧晦山曾在詩詞中這樣描寫著:“塊石繩穿祖跡留,曹溪血汗此中收。分明一片東禪月,遍照支那四百州。”
當年五祖禪師來東山之前,於黃梅縣城西北15公里的西山修行,貞觀十八年甲辰(644),四祖在雙峰山傳法洞授衣法予弘忍,弘忍時年44歲。五祖本在在西山受法,為了擴大佛門的影響力(公元六五四年)來到東山,因愛惜這裡山高林茂,清靜幽雅,於是就在山腰親手建寺,門下弟子達七百餘人,其中最著名的弟子是神秀和慧能。
“東山之法,盡在秀矣”。神秀與慧能是個夥計,整天在東山伙房舂米,但他們悟性極高,神秀的“身似菩堤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與慧能的“菩堤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而獲得弘忍的格外器重。從此,禪宗出現兩派,一派以神秀為首稱漸悟派,以勤奮修為為主;一派以慧能為首,稱頓悟派,即所謂的“南能北秀”。
從五祖寺步出之時,日頭已落之半山。一隻白鴿立在屋脊上久久不動。
五祖寺之行,讓我明白以心役物,而不以物役心這個道理。立於寺內,五組渾然不覺苦之何物,也是因為佛在心中,才有了後世之人永恆的朝拜,我被他們這種虔誠的精神深深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