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安全教育活動》主題的小學生安全教育教案
關於《安全教育活動》主題的小學生安全教育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安全教育活動》主題的小學生安全教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俗話說“水火無情”,是說水災火災給人類生命和財產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讓我們沒有安全感。那麼,類似的災害可不可以預防?如果災難發生了,能不能採取有效的'自救應急措施,把災難降低到最小程度?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安全教育課,就是讓同學們瞭解一些安全常識,學會一些應急自救措施,最大程度地保護生命和財產安全,樹立安全意識,以預防為主,拒災難於千里之外。
一、課前準備:
場地:安全教育教室,按60人設計,每組12人,共分5組。
工具材料:15個滅火器,20個火警和交通標誌牌,安全教育噴繪牌若干,1.7米高特製跳臺一個。
二、安全指導:
1、遵守課堂秩序,聽從老師指揮。
2、演練中嚴格按照程式操作,互相保護。
3、高樓逃生演練時,一定要求繫好安全帶。
三、活動組織:
(一)三警電話:
中小學生遇到災難發生時,不提倡當英雄,應以安全自救為主;自救的方法有:逃跑、呼喊、煙火求救、報警、野外求救字樣SOS等。
三警電話:110、119、120
三警電話接通後,應講清地點、案情或災害事故情況等,如歹徒正在行兇,應注意自身安全。火警或急救應在路口引導消防車和救護車。
教法、學法:
透過三警電話的學習,使學生了解110、119、120報警電話是特種專用電話,讓學生認識到撥打三警電話戲耍取樂的嚴重後果。
(二)防火安全常識與應急訓練:
1、野外火災事故預防:
(1)不在草木繁茂的山林用火;
(2)上山掃墓時應注意防火;
(3)不亂扔菸頭;
(4)不亂扔礦泉水瓶;
(5)燃放鞭炮應注意防火。
2、家庭防火:
(1)家中不放置易燃易爆危險品;
(2)家庭裝修應使用不燃性材料或經阻燃處理的材料;
(3)保持室內過道、樓梯暢通;
(4)家庭用電、用氣、驅蚊等注意防火;
(5)家庭應自備滅火器,並掌握使用方法。
3、公共場所和高樓預防火災:
(1)公共場所和高樓應制訂防火逃生方案,並進行演練;
(2)防止人為縱火;
(3)安全通道應保持暢通;
(4)高樓各層應有消防裝置和逃生器材。
教法、學法:
採用分組討論方法,讓學生了解野外、家庭、高樓和公共場所應如何預防火災。
4、火災應急常識:
(1)滅火的方法:
火焰初起時應用滅火器、沙土、溼毯子等物品覆蓋滅火;
電器、油等著火不可直接用水滅火。
(2)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小型乾粉ABC滅火器):
a、適用範圍:油、電子儀器、文物、圖書等物品的初起火災;
b 、使用方法:
應距離燃燒物5米處放置好滅火器,拔出保險銷,一手在上一手在下,將噴嘴對準火源處,握住開啟手柄噴乾粉滅火。
c、滅火器的使用方法訓練:每名學生按使用方法實際操作訓練一次。
5、火場逃生訓練:
(1)火場逃生的方法:
a、火災初起時,可披上溼衣服、溼毛毯等低姿勢衝出火場;
b、出現濃煙時,應用溼毛巾捂住嘴鼻逃生;
c、衣服著火可撕脫衣服,用手或物體撲打;也可倒地打滾滅火;
d、高樓發生火災時應走安全通道,不可乘坐電梯;
e、大火風箏;封住安全通道時,可用繩子、窗簾、床單等物系成長繩往樓下逃生;
f、如被困於二樓,可先向地面扔些被、褥等軟物,然後頭在上腳在下跳到地面,切勿高層跳樓;
g、煙氣從門縫進入時,可將溼毛巾溼衣服、溼毛毯等物品擋好;
h、樓下著火也可到樓頂避火、求救。
(2)火場逃生訓練:
a、模擬火場逃生訓練:用舞臺發煙器發出煙霧,學生用溼毛巾捂住嘴鼻進入安全通道逃生。
b、樓上繩索逃生訓練:在消防訓練塔下鋪好保護墊,學生登上消防訓練塔,讓學生在消防訓練塔上繫好安全帶後,手腳並用,從樓上向樓下逃生訓練。
(3)學生分小組競賽。
教法、學法:
這部分內容採用演示法、實踐操作法,透過學習,掌握火災應急常識並能在火場自救逃生。在演練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合作精神。
6、火災應急“十要”
(1)要早撲火
(2)要早抱警
(3)要先撲火,後搬財物
(4)要沉著冷靜
(5)要仔細判斷,果敢決策
(6)要注意鄰室起火
(7)要掌握正確的逃生要領
(8)要屏住呼吸
(9)要掩口鼻
(10)要隔離煙火
(三)交通安全常識:
1、交通安全標誌的識別:學習20種交通安全標誌,然後分小組進行競賽。
2、交通安全十項注意:
(1)遵守交通規則;
(2)行人應走斑馬線、天橋、地下通道等;
(3)乘車應繫好安全帶,關好車門,車停止後從車的右側車門下車;
(4)乘車時不把手、頭伸出車體外,不往車外拋物、吐痰等;
(5)不乘坐無牌、無證或破舊老化的車、船等;
(6)不進入交通管制區;
(7)乘車時應尊老愛幼
(8)乘坐飛機、火車、汽車、輪船、軌道機車等要聽從管理人員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