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豐《松鼠》ppt課件

布豐《松鼠》ppt課件

  【教學目標】

  1、 瞭解松鼠特徵,掌握根據事物特點組織材料的方法。

  2、學習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3、 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 4、 激發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

  1 、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及說明方法。

  2、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說明語言。

  【教學難點】

  1、分析邏輯順序的說明順序 2、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

  【教學方法】

  誦讀法 討論法 質疑法 練習法

  【學法指導】

  1、誦讀課文,讀懂課文並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

  2、合作交流、解決疑難問題。

  3、展示點評,交流並強化學習成果。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物世界》嗎?(生答)透過這個節目,你們都瞭解到了哪些動物?(生答)不錯,瞭解了的兇猛的老虎,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那你們對松鼠又有多少了解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布豐的.科學小品文《松鼠》,來對松鼠做一個更深入的瞭解吧。(板書課題)

  二、 自學設問

  (一) 作者簡介。

  布豐(1707~1788)法國博物學家,作家,進化思想的先軀者。從小受教會教育,愛好自然科學。他用40年時間寫成了36卷《自然史》。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類史》《鳥類史》《爬蟲類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對自然界作了唯物主義的解釋。

  課文根據《布豐文選》中松鼠一文改編。

  (二) 出示學習目標

  1 、瞭解松鼠的特徵,理清文章思路。

  2、學習本文的說明順序及說明方法。

  3、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說明語言。

  4、激發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三) 出示預設問題

  1、本文說明了松鼠的什麼特徵?結合課文說說這些特徵具體體現哪裡?

  2、文章是按什麼順序進行說明的?

  3、文中主要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試舉兩例並分析作用。 4、結合文中具體語句,試舉例體會本文準確、生動的說明語言。

  (四)學生對照預設問題自學。 三、合學解問

  (一)學生將自學成果在組內展示,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小組內交流探討,達成共識。

  (二)各小組以搶答的形式口頭展示答案。

  明確:

  1、本文說明了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徵。第2自然段分別從面容和肢體,好看的尾, 吃食的樣子來說明“漂亮” ;第3段分別從活動範圍,活動時間,常吃食物幾方面說明“馴良”;第4、5段又從動作警覺 、輕快敏捷和 搭窩環境選擇 、方法 、窩口的特點 來說明“乖巧” 。

  2、 本文以邏輯順序為主 ,時間順序為輔。

  第一與第二部分之間,是由概括到具體的邏輯順序。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之間,是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 第一段介紹松鼠的三個特點,是從外表到內部的邏輯順序。

  第五段介紹松鼠搭窩,是以時間為順序。

  3、(1).“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巴”

  ——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松鼠尾巴漂亮的樣子,既寫出了其特徵,又給人以美感。

  (2).“松鼠的叫聲很響亮,比黃鼠狼的叫聲還要尖些。”

  ——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突出地說明了松鼠叫聲響亮的特點,給人以鮮明印象。 、、、、、、

  4、如:準確性:

  (1)、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

  (2)、有人說,松鼠松過水的候

  (3)、松鼠的窩通常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

  、、、、、、

  生動性:

  (1).描寫松鼠的漂亮---“面容清秀” “玲瓏的小面孔” “美麗的尾巴”

  (2).描寫松鼠的活動---“歇涼”“練跑”“玩耍”

  (3).突出松鼠的靈性---“要是被人家惹惱了,還會發出一種不高興的恨恨聲 ”

  (4).用動作說明松鼠的精明能幹--- “搬” “編扎” “擠緊” “踏平”

  (5).寫松鼠生活 居住情況---“帶著兒女住在裡面,既舒適又安全”

  四、拓學再問

  1、你能仿照課文,運用一組動詞、形容詞,寫一種小動物討人喜歡的體態或動作嗎?

  2.請擬寫一則保護動物的宣傳語。

  明確:

  例:

  1、:因為小鴨的脖子長,吃食時先埋頭嚼兩口食物,然後再高高地仰起頭將食物咬碎,接著 ,再慢慢地把嘴裡東西嚥到胃裡。

  2、關愛野生動物,保護美好家園。

  保護野生動物,人與自然共存。 不要讓人類成為地球上最後一種動物!

  五、固學運用

  1、老師對本節課所學知識做總結。

  2、知識檢測

  閱讀課文完成下題。

  1、第一段中最能概括松鼠特點的三個詞是:( )( )( ),這三個詞分別從( )( )兩方面做了概括。

  2、“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裡 ”句中的“好像”能否刪去?為什麼? 明確:

  1、漂亮、馴良、乖巧 外形 習性

  2、“經常”說明松鼠“在高處活動”比較頻繁,但不是一直在高處活動;如果刪去,就會讓讀者以為偶爾在高處活動,或者一直在高處活動,與事實不符;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六、老師結語

  正是因為作者善於觀察,抓住事物的特徵,按一定的順序,並用生動、準確的語言,才使得這隻可愛的松鼠以文學有形式展現在我們面前。希望同學們能從本文中學到知識,掌握解題的方法,並能在以後的生活中對野生動物加以關愛和保護。

  七.佈置作業 1.將文中松鼠的外形、特點、習性等知識介紹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2.摘抄課文中你認為描寫生動的句子,並反覆閱讀。

  板書設計:

  一、(1)總括松鼠三個特點:漂亮 、馴良、 乖巧。 (總說)

  松鼠二、(2-5)具體說明松鼠漂亮、 馴良、乖巧的特點。 (分說)

  三、(6)補充說明松鼠的其他特徵及它的用途。 (補充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