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龍頭導遊詞範文
老龍頭導遊詞範文
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們現在來到了老龍頭景區。
(龍武營)
我們現在就進入了當時駐守老龍頭計程車兵生活的場所。
龍武營是明代大學士孫承宗建立的,他在這裡建立了一支水師,也就是海軍。大海是龍的家,大海岸邊海軍的營房當然就叫做龍武營了。
首先我們來看當年的碾房。
我們來看當年的粥房,這是平時用的小鍋,這裡呢有一口大鍋,據說熬這樣一鍋粥可以供幾百名將士喝。不過這個鍋特別大,熬粥的時候就要先用大火把水燒開,然後小火慢慢的熬。我們來看這個大鍋上面有一個鐵環,大家猜測一下這是幹什麼的?對了,當時炊事員用一個長柄的鐵鏟,利用槓桿的原理不斷的翻動大鍋裡邊的粥,才能熬出一鍋不糊底的、香噴噴的粥來。
大家來看這是當年的盛軍糧的地方,也就是糧倉。
這是一座關帝廟,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座廟宇了,別看它小,卻非常重要。我們都知道,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宣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修關帝廟就是為了給將士們樹立一個楷模:那就是同赴沙場、同甘共苦、共同殺敵、為國捐軀,慷慨大義、視死如歸。所以說啊,古代人在管理軍隊方面也是非常注重政治思想工作的,他們利用關羽大將軍來團結將士們之間的關係,來調動將士們一往無前的殺敵立功的百倍精神。
這裡是牢房,據說是主要用來關押俘虜、奸細的,但有的說是暫時關押那
些犯了錯誤、需要關禁閉計程車兵的。
這裡是水井,在大海邊上應該是沒有淡水的,但是我們腳下是25億年前形成的變質花崗岩,天上降雨滲透到地下的岩石縫隙中形成的了淡水。有淡水的地方才可以設臵軍營,所以說水井對於軍營非常重要,為了防止敵人投毒,這裡會有兩個軍士站崗守衛。
軍士在這裡除了保衛水井的安全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大家看這個木架上面懸掛了一個金屬做的“牌”,大家猜猜他的名字是什麼?他的名字叫做“雲牌”,也叫“金”。我們聽說過“鳴金收兵”,這個金就是一種釋出訊號的系統。古人用不同的節奏敲擊它,來發布起床、熄燈、開飯、發現敵情、緊急集合的命令。
大家這邊走。我們現在看到離我們較近的這個模型叫做雲梯,利用這個可以把梯子升高,方便登城。我們現在救火消防車就是根據它的原理髮明的。離我們較遠的是巢車的模型,巢,就是鳥巢,鳥巢常常在高高的樹上,巢車就是讓士兵鑽進這個小房子裡,然後利用轉輪和繩索把這個小房子提升到高高的地方。站得高,看的遠,可以觀察敵情。同時這個木質的小房子又可以防止弓箭的射擊。
院子裡這艘戰船是明朝時期海戰戰船的模型。
現在我們來到當時龍武營計程車兵住宿的地方,大家看到了士兵睡的是大通鋪。大家猜一下,士兵們是頭朝裡腳朝外還是頭朝外腳朝裡呢?有了敵情為了集合迅速,也為了防止半夜睡覺的時候,防止被敵人把頭砍掉,他們的頭朝裡腳朝外的。那麼比他們官職大一點叫做百總,百總就是管一百個士兵,相當於現在的連長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管百總的宿舍,兼做辦公室的地方。
現在我們來到了兵器室,這裡陳列的是攻打長城的武器及武器的模型。 (轅門)
轅門的轅是什麼?轅就是車轅子。春秋戰國時期,國君出遊狩獵,在外面搭營帳住宿,出入口仰起兩車,使車轅子相對,像門的樣子,叫轅門。所以以後,歷代軍營的門都叫轅門。《三國演義》裡的呂布轅門射戟,楊家將裡轅門斬子,都是指中軍帳外的營門。起初確實是用戰車車轅作門,後來就變了。現在您看到的轅門的樣式是明代的。後來兵營用柵欄圍護,柵欄口的門也叫做轅門。好了,走出轅門也就走出龍武營了。
(將臺,校軍場)
明代隆慶二年至萬曆11年,民族英雄戚繼光擔任薊鎮總兵16年,防守山海關南海到北京昌平境內1200里長城。他常巡視老龍頭,在這裡宿營駐紮,點將操練兵馬。請看,這員武將塑像就是戚繼光。他身後牆上的地圖是明薊鎮長城關隘圖。這座點將臺周圍的空地就是當年的效校軍場。戚繼光將軍真正的兵部衙門設在三屯營。可是他經常揮戈躍馬賓士在長城沿線。他寫詩說:南北驅弛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他這種為國操勞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老龍頭是明萬里長城的起點,位於山海關城南5公里的瀕海高地。明清兩地這裡是屯兵要塞,也是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掛錶還賦詩的場所。
我們走的這條寬廣的坡道,原叫做馬道。守城的兵馬就是從這裡上下的。清朝的`5位皇帝共11次來老龍頭巡幸,當時這條坡道叫做御道,道中間鋪上紅地毯,皇帝從紅地毯上大搖大擺接受兩邊群臣的頂禮膜拜。大家可以走在上面,體驗一把當皇帝的感覺吧!
(澄海樓)
請看,這座建築就是澄海樓,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揚波的意思。澄海樓築在老龍頭的長城之上,像老龍頭上的一顆明珠。澄海樓的前身叫做觀海亭,是明朝初年建築的。後來,萬曆39年(也就是1611年)山海關兵部主事王致中擴建成澄海樓,也曾經叫過知聖樓。1900年八國聯軍進軍山海關,澄海樓被毀,1985年修復老龍頭的時候重建了澄海樓,於1987年建成。
(澄海樓匾、楹聯)
請看,樓頂上掛著的那塊匾“雄襟萬里”,是明朝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薊遼督師孫承宗所題。孫承宗先後兩次受命駐守山海關,建立了豐功偉績。“雄襟萬里”表現了他的偉大襟懷和理想抱負。
請看樓中間的這塊澄海樓的匾是乾隆45年清高宗御筆親題,派官員從北京專程送來的。
匾“元氣混芒”,傳說,天地未分時的混沌之氣叫做元氣。元氣混茫,意思是茫茫大海就象天地未分時那樣迷迷濛濛。
楹聯: 日曜月華從太始:太陽、月亮的光輝來自原始的自然界。
天容海色本澄清:天的容顏,海的顏色,本質的特點就是澄清。
天容海色本澄清,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句,乾隆皇帝借用的。
(澄海樓一樓)
現在,我們進澄海樓。澄海樓不是很高大,可是清朝開國以後,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五個皇帝都登過這座城樓。他們常在秋冬之季,到關外祭祖,有時是出關,有時是入關,經過山海關共11次,一次不漏。為什麼一定到這裡來?一來是觀看大海,二來是求個吉利。龍是傳統的皇帝象徵。這裡是
老龍頭,無論哪條龍都想到這裡來抬抬龍頭。
請看這幅老龍頭的建築復原圖。老龍頭是涉海岬角,海拔20多米,形勢險要。明洪武14年,大將軍徐達選擇這裡做明長城的起點,是有戰略眼光的。看,老龍頭西面,緊挨石河口有個潮河港,大船往來,保障軍需民食。從犄角築長城,居高臨下。沿著起伏的丘陵,長城蜿蜒北上角山,形勢多麼險要。老龍頭景觀區包括七個部分:入海石城,靖滷臺、南海口關、澄海樓濱海長城、寧海城和海神廟。
(澄海樓樓上)
牆壁上掛著的條幅字畫,是近幾年中央首長及世界知名認識來澄海樓遊覽時,題寫的詩詞墨跡。
1900年以前,牆上掛的盡是皇帝的題詩。康熙、乾隆多次來這裡,就和大臣觀海、飲酒賦詩。這裡的條案上,經常擺著文房四寶,吟了詩,就寫下來。據說,即使是颳風的天氣,波濤洶湧,四面揚沙,樓窗敞開著,風也吹不到樓裡。乾隆皇帝揮筆題詩連鎮紙都不用。這裡的“海亭風靜”的特點,可以和山東蓬萊的“避風亭”相媲美。
清朝乾隆皇帝以《澄海樓》為題的詩有51首,形式多樣。其中有七篇禁體詩聯句,是乾隆皇帝與侍從及諸大臣約定寫禁體詩聯句,以詠海為主要內容,禁用以水字及帶水字旁的字,違者罰酒三杯。乾隆皇帝四次登澄海樓與大臣飲酒聯句。
(樓前樓側)
大家站的這個地方,清代有一座“御詩亭”,亭內鑲臥碑,雕刻了清代諸皇帝的詩選。但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都給毀壞了,連澄海樓也毀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