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學習8的組成教案

大班數學學習8的組成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學習8的組成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數學學習8的組成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感受大家對殘疾人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以及博萊克自尊自強的個性品質。

  3、透過朗讀、想象,換位體驗等方式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能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和閱讀中的經驗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關鍵語句,體會人物心理的變化,領悟文章的思想內涵。

  教學流程(預設):

  一、走進檢閱————感受場面

  1、帶領學生回顧國慶60週年的盛大、隆重的檢閱。

  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一組圖片,看看你能從畫面中獲得哪些資訊?

  真厲害,眼睛真亮。是的,這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的閱兵式,場面多麼盛大,多麼隆重。其實,每年的國慶節,世界很多國家都要舉行盛大、隆重的閱兵儀式。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波蘭的首都華沙觀看一場特殊的檢閱。(板書課題)

  2、複習詞語。

  3、波蘭的國慶節在七月,場面盛大隆重。現在請大家開啟課文讀讀這場《檢閱》,邊讀邊找出描寫檢閱場面盛大隆重的語段。你從哪些文字感受到場面盛大隆重呢?抓重點詞語體會。指導讀出自豪激動的心情。

  4、創設情境:仔細觀察這支隊伍,你發現了什麼?觀眾是怎麼稱讚他們的?出示:這個小夥子真棒!這些小夥子真棒!(板書)

  這個小夥子是誰?這些小夥子是誰?(板書:博萊克兒童隊員們)

  二、走進博萊克——這個小夥子真棒

  1、引入:為什麼博萊克贏得大家的稱讚呢?你能快速地從課文中找出來嗎?自由讀這段話,這個小夥子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呢?你從哪兒感受到?指導朗讀,讀出這個小夥子的“棒”。

  2、聯絡生活實際,談親身感受。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成功的背後得付出多大的艱辛,更何況博萊克這樣特殊的人。透過這個鏡頭,我們彷彿會看到什麼?根據提示,想象說話。

  3、面對這樣一個小夥子,你想對他說什麼?

  博萊克就是這樣堅持不懈地努力訓練,才有了今天出人意料的表現。回讀第12自然段。

  4、博萊克走得那麼認真,你猜當他拄著柺杖經過主席臺時,他會在想什麼?小結:是呀,博萊克真是一個自信、堅強的小男子漢。難怪一名觀眾由衷地讚歎—————這個小夥子真棒!

  三、走進兒童隊員——這些小夥子真棒

  1、引入:如果說博萊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堅強贏得了觀眾的稱讚,那麼兒童隊員們呢?他們可是手腳健全啊,走得好是應該的。為什麼也得到了大家的稱讚呢?默讀課文第2——9自然段,想想:隊員們在討論什麼事?

  2、你從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這件事很難辦?“鴉雀無聲”什麼意思?

  3、模擬情景:現在就讓我們的教室變成俱樂部,把我們自己當成兒童隊員。此時此刻,俱樂部裡雖然鴉雀無聲,但是我相信每個隊員的腦袋瓜裡都會有幾個問號在打鬥?他們皺著眉頭在想些什麼呢?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筆寫一寫你是怎麼想的,怎麼為難的?交流反饋。

  4、指導讀好帶問號的句子,讀出這件事多為難。

  5、質疑討論:博萊克左腿截肢,很不適合參加這次檢閱了,直接告訴他不就行了麼?相信他會理解的,還用為難嗎?你們說是嗎?(自由發表意見)

  6、該怎麼辦呢?既要使檢閱的隊伍整齊劃一,又不傷害博萊克。梁淳懿,你是隊長,你是兒童隊員的核心,你的點子多,請你說說你有什麼好主意?你為什麼決定讓他參加?還把他安排在第一排?難道你不擔心嗎?既然你這麼想,那就請你再一次大聲的告訴大家你的決定。

  7、隊員們,聽了隊長的話,你們同意嗎?那書上的他們同意嗎?“羨慕”是什麼意思?別的隊會羨慕我們什麼呢?

  此時,再也不是沉默的局面,大家的想法得到了統一,每個隊員都歡呼著——大家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8、再次回讀。 “這個小夥子真棒!”

  “這些小夥子真棒!”

  正是這些小夥伴們的大膽決定,使博萊克有機會參加檢閱,並站在隊伍的第一排,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自信、堅強的博萊克,難怪人們由衷地讚歎——看著這整齊劃一的隊伍,人們再一次由衷讚歎——

  想著隊員們對博萊克的關愛,人們又一次發出由衷地讚歎——

  四、課堂小結——昇華情感

  我們身邊有一批像博萊克這樣特殊的人,以及無私幫助他們的人。作為殘疾人,應該像博萊克那樣——身殘志堅。

  作為健康人,我們更應該像文中的兒童隊員們那樣——尊重殘疾人,關愛殘疾人。

  板書

  檢閱

  這個小夥子真棒!

  博萊克

  自信

  堅強

  這些小夥子真棒!

  兒童隊員們

  尊重、關愛殘疾人教學目標

  一、知識:會認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俱樂部、鴉雀無聲、截肢、隊伍、沉默、局面、羨慕、情不自禁、隆重、主席臺、觀眾、糾正、淹沒”等詞語。

  二、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三、情感:感受大家對殘疾人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以及博萊克自尊自強的個性品質

  學習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家對殘疾人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以及博萊克自尊自強的個性品質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來臨之際,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遊行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遊行時,他們的檢閱隊伍3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課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和背景,然後細緻描述了兩個場景:兒童隊員準備參加國慶檢閱,商量怎麼解決一件“棘手的事”;國慶節那天兒童隊員參加檢閱的情景。學情分析

  小學生對大型活動參加少,要讓學生從課文的字裡行間感受軍隊的威嚴和使命。設計理念

  本課的重點是在閱讀中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難點是體會關鍵語句“這個小夥子真棒”“這些小夥子真棒”的深層含義。另外,課文洋溢著濃濃的現代意識和人文關懷。透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懂得自尊自強,要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平等權利,使學生在閱讀時初步感受到這樣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反思】

  《檢閱》一課講述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來臨之際,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國慶檢閱時,讓拄拐的博萊克走在第一排。透過觀眾席時他們的檢閱隊伍獲得了大家一致的喝彩。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體會人物心理變化,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第二課時我緊扣文中的兩個重點句子“這個小夥子真棒!這些小夥子真棒!”展開教學。讓學生透過移情體驗、大膽想象來體會兒童隊員的心理,從而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質。在教學中我發現對於觀眾為什麼說“這些小夥子真棒”的確是一個難點,我花了比較多的時間讓學生體會兒童隊員在做決定時的矛盾心理來理解“這些小夥子”對殘疾孩子的信任與關愛。

  對於“檢閱”三年級的孩子瞭解的並不多。課始,我帶領學生欣賞了“建國50週年國慶的大閱兵”,讓學生對檢閱有了直觀的感受。透過對語言文字的推敲感悟,朗讀指導讓學生感受到在波蘭舉行的是一次十分隆重盛大的檢閱。在教學到“為什麼說這個小夥子真棒?”時,就讓學生精讀第12自然段,說說博萊克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有的同學說:“他雖然拄著柺杖,可還是走得非常認真,和全隊保持一致,很勇敢。”我馬上讓這位學生讀出博萊克的勇敢,他讀出了自己的理解。這裡面好幾個同學都談出了自己的感受,讀出了自己的理解。另外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體會博萊克的堅強與勇敢,我還創設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博萊克是個拄拐的殘疾兒童。為了能和隊員保持一致,為了使他們的隊伍整齊漂亮,他肯定付出了不少努力。想象一下,他是怎樣練習的?學生的思路一下子開闊了:“博萊克好幾次都走不好,但他還是堅持練習”;“他摔倒了,但還是堅強地爬起來”;“烈日炎炎,他練得滿頭大汗也不肯休息一會兒,比其他的兒童隊員練得更刻苦,更認真”?透過這樣的理解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博萊克的堅強與自信,體會到他真的很棒。

  在理解“這些小夥子”棒在哪裡時,主要透過讓學生感受兒童隊員們討論時矛盾的心理。我就讓學生模擬情景:俱樂部裡鴉雀無聲,隊員們在思考什麼呢?透過寫話,反饋交流讓學生移情體驗感受隊員矛盾的心理:“讓博萊克去,就有可能丟兒童隊員的臉;不讓他去又會傷他的自尊心。到底該如何是好?”學生體會的不錯。

  我讓學生在感悟“這些小夥子真棒”時,除了體會兒童隊員的猶豫和矛盾心理,明白這件事很棘手之外,還抓住“羨慕”這個詞,感受其他隊會羨慕兒童隊員什麼?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羨慕我們讓博萊克走在第一排。”“羨慕我們尊重關心殘疾人。”“羨慕我們團結友愛”?讓學生感受到兒童隊員對殘疾兒童的關心與尊重。

  一節課上得成功與否,關鍵在於孩子們是否學而有得,能得多少,善於挖掘人物形象背後的故事,才能真正地讓人物形象在孩子們心中變得豐滿、生動,從而受到深刻的教育。

大班數學學習8的組成教案2

  教案設計:

  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大班的孩子們已經學過了7以下的個數的組成,對於數的`組成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經驗。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平時執教這樣的活動所運用的教育過程與手段都注重記憶與訓練,對於在選材後思考:如何增強活動的趣味性,運用操作和遊戲覆蓋傳統的記憶和訓練。

  新《綱要》中關於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實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找了在數學教學中有豐富經驗的老教師討教,他們給我的建議是:不要花哨要使用;不要枯燥要趣味。細細研讀他們給我的建議,回憶著以前聽過的優秀數學活動,覺得很有道理,對於我在設計教案時也時刻遵循著這個原則。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組成,知道8的組成有7種不同的分法,學習按序分合。

  2、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係。

  3、啟發幼兒運用呼喚的方式省略相關的幾組分合式。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8的組成

  難點: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係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複習7的組成---碰球

  今天我們來碰球,我的球和你們的球合起來是7。

  二、小組活動,學習8的組成

  A、第一、二組,給圓點塗色。

  數一數,每個格子裡的圓點有幾個?(8個)

  將8個圓點分成兩份,請你分一分8個圓點有幾種分法,用油畫棒給圓點塗色。

  B、第三、四組,分雪花片記錄。

  C、印點子做記錄。

  三、活動評價

  1、複習8的組成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活動完成的對不對。先看看兩組數合起來是不是8?每一組的分合有沒有重複?8分成兩分有幾種分法?你們看哪一種分合式是有序的?

  2、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係。

  請小朋友看看左邊的數,下面一個總比上面一個數怎麼樣?左邊的變成2多了1個,多的這個1是從哪裡來的呢?(右邊的6比7少1,左邊多的那個數是右邊少的那個數)

  請大家把分合式讀一遍,以後我們都要有序的分合和記錄。

  課後反思

  一、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1、充分體現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理念。

  本節課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結合本校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以談話形式進入情境教學,引導幼兒開展看一看、說一說、擺一擺、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動有趣的活動,培養學前兒童主動參與教學的能力,同時把“你的火車幾點開”的活動展示在學生面前,小朋友們喜形於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

  2、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要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就要讓數學教學充滿魅力,就要求教師組織富有成效的教學活動,為學幼兒創設積極思維的情景,這樣能使教學過程對學生始終有一種吸引力,這樣的課堂也才生動又味。從小朋友們在課堂上興趣盎然、積極投入的表現看出,他們是這麼喜歡這樣的課堂。為此我在課一開始就設計了“學校種植園的水果蔬菜成熟了,小兔子請我們去幫它把這些水果蔬菜送到兩個飯店,你如何分”這樣一個有趣、又具有挑戰性的情景,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

  3、以活動為動力,引導幼兒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兒直接獲取經驗知識的最好的途徑,它可以啟發幼兒積極參與思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與探索慾望。在教學這一節課時,我讓學生上黑板把8個圖貼分成兩份,學生逐個上黑板分,找一找一共有幾種分法。透過自主操作,使學生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體驗學習的快樂,同時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處。

  1、在“說一說”這一環節上,教師要重視關注全體學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要讓學生自己發揮。對於學前兒童來說,他們的還沒有足夠的自控能力,這就需要要教師的引導,從而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2、再做課本練習時,應範例一題做一題,因為學生年齡小,領悟能力還比較弱。

  3、在今後的教學中,多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大班數學學習8的組成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推理的方法進一步感知8以內數的組成。

  2.學習運用互換和互補規律,猜測抓握花片的數量,並把結果記錄下來。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花片若干、記錄紙和筆。

  2.材料配套:幼兒活動操作材料 《科學·可愛的鴨子》。

  (三)活動過程:

  1.以拍手歌的遊戲複習7的組成分解。

  玩法:先確定一個數"7",教師拍一個數,幼兒拍一個數,兩個數合起來是前面確定的數"7"

  接著教師在黑板上依次出示7的三組分合式(即1和6、2和5、3和4),引導幼兒用互換規律說出另外三組分合結果。

  2.以遊戲"猜一猜"學習8的組成。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每組都有8個花片、記錄紙、筆。一個藏,一個猜。

  藏的幼兒把花片分別握在兩隻手裡,出示其中一隻手的花片數量,讓猜的幼兒根據其數量推測出另一隻手握的花片數量 是幾。

  猜對了之後把結果記錄在記錄紙上,同時用推理的方法推出另一組。如:出示花片"1",另一幼兒猜"7",並記錄結果,同時再推出另一組是7和1。

  3.師幼分享交流。

  師:8有幾組不同的分法?

  幼兒結合記錄紙回答,教師在黑板上有序地排列分合的結果。

  引導幼兒發現一邊每次多1、另一邊每次少1和互換規律。

  (四)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繼續投放遊戲材料,讓幼兒繼續玩"猜一猜"的遊戲,引導幼兒鞏固8以內數的組成分解。

大班數學學習8的組成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組成,知道8的組成有7種不同的分法,學習按序分合。

  2、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係。

  3、啟發幼兒運用呼喚的方式省略相關的幾組分合式。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重難點:

  學習8的組成。

  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係。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複習7的組成———碰球

  今天我們來碰球,我的球和你們的球合起來是7。

  二、小組活動,學習8的組成

  A、第一、二組,給圓點塗色。

  數一數,每個格子裡的圓點有幾個?(8個)

  將8個圓點分成兩份,請你分一分8個圓點有幾種分法,用油畫棒給圓點塗色。

  B、第三、四組,分雪花片記錄。

  C、印點子做記錄。

  三、活動評價

  1、複習8的組成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活動完成的對不對。先看看兩組數合起來是不是8?每一組的分合有沒有重複?8分成兩分有幾種分法?你們看哪一種分合式是有序的?

  2、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補關係。

  請小朋友看看左邊的數,下面一個總比上面一個數怎麼樣?左邊的變成2多了1個,多的這個1是從哪裡來的呢?(右邊的6比7少1,左邊多的那個數是右邊少的那個數)

  請大家把分合式讀一遍,以後我們都要有序的分合和記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選自山大版教材《學習8的組成》,我根據我班幼兒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特點,只進行8的組成從一開始的問答遊戲:複習7的組成到接下來的看圖片發現蝴蝶的不同,再到後來操作圓點卡片自由探索8的組成,到最後的內化遷移的遊戲鞏固,整個活動環節流暢,《綱要》中明確指出數學是有用、有趣的。因此在此活動中貫穿了很多遊戲,以便與幼兒在遊戲中學習感到數學的樂趣。幼兒對這些遊戲也非常感興趣。

大班數學學習8的組成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8的組成,瞭解8分成兩份有七種不同的分法,學習按序分合。

  2、引導幼兒觀察兩個部分數之間的互換關係。

  3、啟發幼兒運用互換的方式找出相關的幾組分合式。

  活動準備:

  磁性動物教具8只,雪花片人手8片,粉筆、作業本、鉛筆。

  活動過程

  一、對數遊戲,複習7的組成。

  1、今天我們來玩對數遊戲,小朋友報的數和老師報的數合起來是7。我報1,引導幼兒說出我報6,1和6合起來是7。

  2、依次複習7的組成。

  二、學習8的組成。

  1、今天天氣真好,小馬和小狗都請小兔去它們家做客,這可難壞了小兔們,於是它們決定分開來,一部分小兔去小狗家,一部分去小馬家。我們來看看,有幾隻小兔呢?(幼兒回答)幾隻去小狗家,幾隻去小馬家呢?請小朋友來幫助它們分一分,並用分合式記錄下來,說說分別是幾隻。

  2、請個別幼兒上前操作,引導幼兒邊分邊說,有幾隻去了小馬家,有幾隻去了小狗家,並用分合式記錄下來。提醒幼兒每次分的要不相同。引導幼兒觀察、發現:8分成兩份有幾種分法?(7)。

  3、找出8分成1和7及7和1的情況,引導幼兒發現其中的交換關係,再來找找,還有那些是這種交換情況的?原來,我們只要將8分到3和5,就能找出6對分合式,因為兩個數之間是可以交換位置的。

  4、現在我們知道了8分成兩份有7種分法,誰會把這7種分法有順序的寫出來,引導幼兒發現兩個部分數之間遞增、遞減的關係。

  三、我也來分一分。

  1、每個幼兒分發8片雪花片,請你將這8片雪花片分成兩份,每一次分的要不相同,分一次記錄一次。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要分成兩份。糾正幼兒不良書寫姿勢。

  四、結束活動。

  小結幼兒操作情況及上課情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