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松的導遊詞「精選」

黃山松的導遊詞「精選」

  安徽黃山是我們國內著名的旅遊景點,大量的遊客來這裡遊玩,導遊帶領遊客的時候,要給遊客詳細講解黃山的特色風景。以下是小編搜尋整理一篇黃山松的導遊詞,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黃山松》導遊詞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這次就由我來帶領你們開始黃山之旅吧!

  沒有到過黃山之前,你們一定常常聽人說黃山的松樹有特色。對呀,黃山的松樹確實很有特色,而且有三種特色。這三種特色分別是:

  第一種特色是:黃山的松樹大都生長在岩石上。雖然也有生長在較平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數是長在石山上的。豐子愷的黃山詩中有一句:“蒼松石上生”。石頭如果是囫圇的,上面總長不出松樹來;一定有一條縫,松樹才能紮根在石縫裡。看,那個石頭上就有一條縫隙。聽到這裡,你們一定會問:石縫裡有沒有養料呢?我來告訴你吧!石頭裡有一種養分叫做“石髓”。但是松樹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氣,呼吸雨露和陽光,也會長大的。這真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生物啊!

  第二個特色是:黃山松的枝條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極少有向上生的。一般樹枝,絕大多數是向上生長的,除非柳條掛下去。然而柳條是軟弱的,地心吸力強迫它掛下去,不是它自己有心向下掛的。黃山松更有一種奇特的姿態:如果這株松樹長在懸崖旁邊。一面靠近巖壁,一面向著空中,那麼它的枝條就全部向空中生長,靠巖壁的一面一根枝條也不生。這姿態就很奇特,好像一個很疏的木梳,又像學習的“習”字。顯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丘壑中,而一心傾向著陽光。

  而第三個特色呢!就是黃山松的枝條具有異常強大的團結力。獅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樹,叫做“團結松”。五六根枝條從近根的地方生長出來,緊密地偎傍著向上生長,到了高處才向四面分散,長出松針來。因此,這一束樹枝就變成了樹幹,形似希臘殿堂的一種柱子。我諦視這樹幹,想象它們初生時的狀態:五六根枝條怎麼會合夥呢?大概它們知道團結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風吹、雨打和雪壓,所以生長面這個樣子。如今這株團結松已經長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樹幹,覺得像鐵鑄的一般。即使十二級颱風,漫天大雪,也動彈它不了。

  篇二:黃山松導遊詞

  大家好!歡迎來到黃山,我是你們的導遊xx,這一次是由我為大家介紹關於黃山的特色。

  黃山松魂忘川秋水古人道: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的確,黃山的幽美林壑,嶙峋怪石,縹緲煙雲令遊人流連忘返。曾聽說黃山的松樹是堅韌有節氣的,我並不覺得。初遊黃山,只感到那些松僅是“迎客”“送客”的禮儀小姐罷了。直到我登上始信峰,才被黃山松的魄力所征服,徹底改變了對松的看法。當年杜甫攀上始信峰才“始信黃山之五嶽絕頂”。峰上土層不過十多釐米厚,本以為黃山松再堅強不屈也得依靠土壤的滋養,其實不然,它的根完完全全嵌入堅硬的岩石。那樣乾燥、陰冷的石基中竟長出了婀娜多姿的樹幹。我改變了對松的生存環境的看法,肯定它的頑強毅力是它享譽世界的根本。

  古書中說:石裂為沙而產松,松三千年則化為石,黃山非峰不石,無石不松。松啊,山腳下的和風細雨你不要,半山腰的鳥語花香你不求,卻唯獨偏愛那岩石的縫隙。在峭壁懸崖上,俯視著巍峨的黃山,不屈不撓地挺立著,為黃山增色,就連身邊的小草都跟著你挺拔了起來。松樹藏於山中數萬載,默默地貢獻著自己的青翠,絕不因乏人問津而怨天尤人。你的志趣不在於“迎客”“送客”,而在於為大自然增一點生機。於是光禿禿的山岩上,松樹傲然生長,把黃山包裝成綠色的海洋。我改變了對松樹志趣的看法,不為功名利祿,不為名垂青史。

  這正讓我想到黃山人。他們不正像黃山松一般紮根在貧瘠的岩石上,卻憑著那骨子韌勁建造自己的家園。鄧小平一聲“把黃山推出去”猶如開天劈地般響徹黃山。黃山人啊,幾十年開鑿山路,默默奉獻了一生,為家鄉帶來機遇和發展。我改變了對黃山人精神的看法,不再認為他們卑微,卻要向他們學習那裡堅韌頑強、能屈能伸,默默無聞的松的靈魂與節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