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式課堂管理的價值取向論文

蜂群式課堂管理的價值取向論文

  社會學家齊格蒙特鮑曼在《共同體》一書中提出了兩種社會控制模式———“全景監獄”和“蜂群”。在現有的課堂管理模式中,相當一部分教師習慣於“全景監獄”式管理:學生是被管理者,被彼此隔絕地“關押”在獨立的“鐵籠”中,每個舉動都被密切監視;教師是管理者,密切監視著學生,防止他們挑戰教師權威,並隨時準備實施懲罰。“全景監獄”式的課堂管理讓班級呈現出整齊劃一、高效推進的形態,其即時懲罰的要求也符合行為主義教學取向,因而運用廣泛、影響深遠。而蜂群則不需要人的刻意監督,會自然地向蜜源飛去。雖然每一隻蜜蜂都各不相同,都有自己的飛行方式,而且一群蜜蜂湊在一起也許給人一種亂哄哄的印象,但實際上,整個蜂群都在向共同的方向飛去,在尊重個體獨特性的同時,實現了整體的和諧。“蜂群”式課堂管理即把每一個學生視為獨立的“蜜蜂”個體,把整個班級視為“蜂群”;教師不再充當“看守人”,而是發揮“養蜂人”的作用,設定好“蜜源”,引導學生主動、自覺地實現目標。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全景監獄”式課堂管理能夠高效達成教育者的預設目標,但也日益呈現出弊端。改變“全景監獄”式課堂管理方式,實施更適合當下教育實際情況的“蜂群”式課堂管理,有其必要性。

  1、教師的權威地位受到衝擊,要求必須實施“蜂群”式課堂管理

  “全景監獄”式的課堂管理建立在教師具有無限權威的基礎之上,如果教師的權威地位受到衝擊,那麼,實施“全景監獄”式的課堂管理將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教師的權力和權威一方面源於教師的職業;另一方面,在與學生的交往與互動中,教師可透過自身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展示,使學生形成“向師性”。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獲取知識與資訊的渠道拓寬,教師在知識上的壓倒性優勢不復存在。而且,隨著民主自由的觀念深入人心,學生越發注重個體的自由和價值。這導致教師的權威地位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使得學生不再像從前一樣盲目服從教師,從而讓實施“全景監獄”式課堂管理變得困難重重。而實施“蜂群”式課堂管理方式時,教師不再是一個看守者,而是一個引導者。引導者不需要緊握權威、強制學生向目標前進,而是需要在實現目標的路途上設定一個個輔助措施和激勵措施,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慾望,引導他們主動自覺地接近目標。實施“蜂群”式課堂管理能夠降低教師對權威的依賴,使得在當下這個教師權威地位受到衝擊的時代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成為可能。

  2、“蜂群”式課堂管理更有利於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對學生來說,良好的學習氛圍可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煥發其學習能量;對教師來說,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讓教師專注於教學,獲得職業成就感。“全景監獄”式的課堂管理,使師生處於管理與被管理、控制與被控制的對立狀態。這種對立關係導致教師不得不提防學生可能挑戰自身權威的舉動,學生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逃避教師的懲罰。這樣的課堂氛圍是緊張的,是讓人不適的,是不利於教學活動開展和學習效率提高的。而“蜂群”式課堂管理,可以使教師和學生處於“園丁”和“蜜蜂”的位置,形成一種目標一致、互利共贏的良性關係。在這種互利共贏的狀態中,師生成為了並肩奮鬥的盟友,可以推心置腹地表達想法,開誠佈公地討論問題,避免恐懼和對抗。這樣的課堂氛圍一定是輕鬆愉悅、美好和諧的。

  3、“蜂群”式課堂管理更有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社會處於猛烈的變革之中,知識的更新換代也讓人目不暇接。新的時代不僅要求學生學習知識,而且要求學生學會如何應對外界的飛速變化,如何思考、決策和解決問題,如何造就自己的洞察力和創造性。可是,“全景監獄”式課堂管理只允許有一種聲音、一種意見,這種做法扼殺了學生的自由思維,沒有為學生提供造就洞察力、創造性的機會。而“蜂群”式課堂管理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立性,他們不會被強制灌輸某種觀點,擁有獨立思考的機會,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在獨立思考、自由表達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洞察力和創造性自然而然地得到了鍛鍊。“全景監獄”式的課堂管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到緊張、焦慮、對立、壓抑,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負面印象。一旦離開學校,離開教師和家長的強制,學生很可能不再主動學習,很難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而實施“蜂群”式課堂管理,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到的是輕鬆、愉悅、合作的快樂;在離開校園之後,學生也更容易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變革。實施“蜂群”式課堂管理需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性,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但這並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以不作為,而是要更科學、更合理地作為。

  3.1教師角色要從看守者轉變為引導者

  實施“蜂群”式課堂管理,首先需要教師明確自我定位,不要將自己定位為看守者,而是要定位為引導者。看守者的`職責是看管,對一切不符合規定的舉動都要嚴防死守、及時糾正;而引導者的職責是引領,引領前進方向,創設便利條件,並適當加以引導。作為引導者的教師,課堂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並最終有所收穫。在這種管理目的的指引下,教師會“有為有不為”,會更關注學生實際的學習效果,而不是學生的某一種行為。例如,有些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時會出現一些咬筆桿、身體前後晃動、抓耳撓腮等看似不符合規矩的行為,只要不影響周圍的同學和課堂秩序,教師大可“不作為”。如果教師為了維持表面上的秩序而糾正學生的這種行為,不僅會影響學生上課的情緒,還可能打亂正常的教學節奏。同時,作為引導者,教師在課堂管理中更需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做到多強化、少懲罰。針對學生的不合理舉動進行及時懲罰,對學生不良行為的減弱或消失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受到懲罰後,學生的情緒通常會受到影響,其他學生或許也會產生牴觸心理。害怕懲罰只會讓學生避免做出不合理的行為,而不能鼓勵學生積極進取。而強化則能夠讓學生知道怎樣的行為是會受到認可和讚賞的。換句話說,就是想讓學生怎樣做,就使勁表揚已經這樣做的學生。這樣一來,不僅受表揚的學生的行為會得到強化,其他學生也會將這種行為視為榜樣,他們的積極性也就會有所增強。

  3.2增強課堂設計的吸引力

  蜂群的行為看起來是自發的,但這並不說明養蜂人就無可作為。雖然養蜂人不會用強制手段驅趕蜜蜂飛行,但卻能夠透過柔性的方式———設定蜜源———引領蜜蜂飛行的方向。對於教師來說,要想引領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就應當在課程設計上下功夫,提升課堂的吸引力。條理清晰、重難點突出、適合學生學習水平的教學內容一定不會讓學生望而生畏;而生動、多樣、富有樂趣的教學形式也一定會讓學生樂在其中。富有吸引力的課堂就像“蜜源”,吸引學生主動融入其中。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有了寄託,自然無心去擾亂課堂秩序,教師也可以從緊張的看管狀態中解脫出來,享受輕鬆愉快的課堂氛圍。

  3.3建立學生自主管理制度

  蜂群的行動看似雜亂無章,實際上卻有著嚴格的組織紀律。這種管理制度並非由養蜂人強加,而是由蜜蜂們自發創造並沿襲下來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實施“蜂群”式課堂管理不是意味著對學生放任自流,而是要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建立起學生自主管理制度。要建立學生自主管理制度,首先要由學生共同制訂班規班紀,明確哪些事情課堂上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並確定獎勵和懲罰措施;其次,讓學生成為執行班規班紀的負責人,例如,課堂上的優秀表現和違紀情況都由專門學生進行記錄,獎勵和懲罰措施由班委會執行,教師則起監督作用。建立學生自主管理制度,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管理的參與者,把學生從被看管、被監視的尷尬位置上解放出來,發揮他們的主動作用。這樣做,可以避免學生認為教師偏心或故意挑刺,提升了學生對課堂管理的認同感,對改善師生關係也有一定效果。由上可知,實施“蜂群”式課堂管理,尊重了每個學生的個性,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了學生對學校和學習的認同感和積極性,更有利於學生的全面成長和長遠發展。同時,對教師來說,實施“蜂群”式課堂管理可以改善師生關係,贏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從而實現師生雙方和諧共贏。

最近訪問